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干反射 (BS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在观察脑干损伤病人的病情变化、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 70例脑干损伤病人同时进行BSR、BAEP监测。分析BSR、BAEP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GCS)、格拉斯哥预后分级 (GOS)之间的关系以及 2 5例临终状态时BSR、BAEP情况 ,同时研究早期脑疝病人的BAEP变化。结果 :BSR、BAEP与病人的GCS、GOS密切相关 ,BSR平面越低 ,病情越重 ,预后越差 ;BAEP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基本一致 ,双侧或一侧Ⅰ、Ⅲ、Ⅴ波平坦 ,提示预后不佳。脑死亡者绝大多数BSR属Ⅵ平面 ,BAEP双侧各波呈电平坦。脑疝早期BAEP主要表现为一侧波Ⅴ消失或波Ⅰ~Ⅴ、Ⅲ~Ⅴ峰间潜时 (IPL)延长。结论 :BSR、BAEP可用来观察病情、判断预后 ,可作为脑死亡的诊断标准之一 ,BAEP有助于早期发现脑疝 ,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叶华  郭蕾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289-1290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伴耳鸣的VBIV患者和47例不伴耳鸣的VBIV患者分别进行BAEP检测,以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3组BAEP的波潜伏期(PL)、波间期(IP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各波的PL及IPL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耳鸣组Ⅰ波PL明显长于非耳鸣组;耳鸣组Ⅰ、Ⅲ、Ⅴ波PL均显著长于对照组;非耳鸣组Ⅲ、Ⅴ波PL及Ⅲ~Ⅴ、Ⅰ~Ⅴ波IPL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BAEP可作为诊断VBIV的客观电生理指标;BAEP为VBIV的分类及定位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检测了3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以及36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发现胆红素脑损伤主要表现为Ⅰ、Ⅴ波潜伏期延长,Ⅲ~Ⅴ波及Ⅰ~Ⅴ波峰间或异常,异常BAEP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患儿胆红素浓度的升高,异常BAEP发生率逐渐增加。本文结果表明,BAEP检测是早期发现无症状性胆红素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可随访预后.  相似文献   

4.
背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波Ⅴ与波Ⅰ波幅的比值Ⅴ/Ⅰ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波幅与声强的关系尚缺乏系统研究。目的:研究BAEP波幅与声强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出波Ⅴ与波Ⅰ波幅的比值Ⅴ/Ⅰ测定的合适给声强度范围。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横断面研究。地点和对象: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2000级,临床证实无耳疾在校学生中随机选取50人,其中男28人,女22人,平均年龄20岁,进行BAEP测试。干预:使用YJC-A型诱发电位肌电图测试仪依次选用55,75,95,100,105,110,115,120,125dB疏密交替波短声给声刺激,分别测试双耳BAEP。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各声强下波Ⅰ、波Ⅲ、波Ⅴ的波幅以及Ⅴ/Ⅰ比值和Ⅴ/Ⅲ比值,并求出相应波幅与声强关系曲线。结果:波幅-声强函数曲线表明:①波Ⅰ、波Ⅲ、波Ⅴ波幅均随声强增大而增大。②波Ⅲ、波Ⅴ曲线陡度在90dB以前较大、90dB以后较平缓;波Ⅰ陡度远大于前者,几乎呈直线上升。③波Ⅲ与波Ⅴ近于平行。④Ⅴ/Ⅰ直线下降,与波Ⅰ几乎成反变关系;Ⅴ/Ⅲ近乎平坦直线。⑤90dB前,Ⅴ/Ⅰ大于1,随声强降低,Ⅴ/Ⅰ迅速增大,远大于1;90dB后,Ⅴ/Ⅰ接近于1,且较稳定。结论:在临床评价Ⅴ/Ⅰ比值结果时,若在<100dB范围内给声刺激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在100~120dB声强范围内选取给声强度进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军  胡晓晴 《中国康复》2004,19(4):224-22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婴幼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变化及其在早期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对 38例CMV感染患儿 (CMV组 )及 2 7例对照组患儿进行BAEP测定 ,并测定CMV组V波反应阈。结果 :CMV组BAEP异常率占 74 %。表现为以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峰间差值延长为主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CMV组Ⅴ波反应阈值平均为 ( 4 6± 2 1)dBnHL ,异常率为 5 8% ,主要表现为轻度增高。Ⅴ波反应阈与I波呈正相关 (二者的相关系数r=0 .936 ,P <0 .0 0 1)。结论 :原发性CMV感染可影响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尤其听力发育 ,有必要加强BAEP的早期监测 ,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轻中型脑外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方法 :应用BAEP检测、分析127例轻中型脑外伤的变化。结果 :EAEPⅠ -Ⅲ ,Ⅰ -Ⅴ峰间期延长 ,V波潜伏期延长 ,Ⅲ -Ⅴ/Ⅰ -Ⅲ>1。结论 :轻中型脑外伤患者存在脑功能损伤。BAEP是评价其损伤较敏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邹小英  赵倩  甘敏 《新医学》2012,43(7):463-466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患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32例确诊的脑性瘫痪患儿的BAEP,分析其波形、波峰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及波幅比值等异常情况。结果:132例BAEP总异常率为83.3%(109/132),其中Ⅴ波异常103耳、Ⅲ波异常94耳、Ⅰ波异常38耳(包括重叠异常)。Ⅴ波反应阈值可疑异常31例(23.5%)、轻度异常51例(38.6%)、中度异常21例(15.9%)、重度异常6例(4.5%)。结论:脑瘫患儿BAEP异常率高,主要表现为中枢性听觉传导功能障碍,早期检测BAEP有助于其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y,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诱发电位仪记录的38例新生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的BAEP的资料。结果:与正常组比较,HIE新生儿组BAEP的Ⅰ波出波率明显降低(78%比97%,χ2=4.58,P<0.05),Ⅰ波和Ⅴ波潜伏期明显延长犤(1.67±0.23)比(1.55±0.20)ms,t=2.15,P<0.05;(6.58±0.34)比(6.42±0.25)ms,t=2.30,P<0.05犦,Ⅰ~Ⅲ和Ⅰ~Ⅴ波间潜伏期明显延长犤(2.76±0.33)比(2.64±0.27)ms,t=2.48,P<0.05;(5.16±0.38)比(4.92±0.21)ms,t=2.42,P<0.05犦。结论:BAEP对评估HIE新生儿听力及脑干功能异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大鼠成模前、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探讨BAEP作为PD早期诊断、病情评定的客观指标的价值。 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记录PD大鼠制模前、成模后1,2周的BAEP、相应旋转周数及假手术组大鼠的BAEP。 结果PD大鼠在成模后1周BAEP出现异常,右耳Ⅱ、Ⅳ、Ⅴ波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潜伏期延长。成模后2周,右耳Ⅱ、Ⅳ、Ⅴ波潜伏期及Ⅲ-Ⅴ、Ⅰ-Ⅴ波间潜伏期延长,左耳Ⅳ、Ⅴ波潜伏期及Ⅲ-Ⅴ、Ⅰ-Ⅴ波间潜伏期延长。第2周PD大鼠在阿朴吗啡(APO)诱导后的旋转圈数较第1周增加。 结论PD模型大鼠在成模早期即出现BAEP异常,提示BAEP有可能作为PD早期诊断及病情评定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儿童语言发育障碍病因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检查在学龄前儿童言语障碍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描记52例言语障碍学龄前儿童的BAEP并与影像学资料(CT或MRI)比较。结果:52例学龄前言语障碍儿童中BAEP异常38例(占73.08%),波Ⅰ、Ⅲ、Ⅴ的出波耳数分别为89例(85.58%),82例(78.85%)、84例(80.77%),而对照组30例波Ⅰ、Ⅲ、Ⅴ的出波耳数均为60只,出波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值分别为4.56,3.59,3.38,P值均<0.01)。影像学检查异常19/46例(41.30%),BAEP阳性率较影像学检查阳性率高(χ2=8.86,P<0.05)。结论:BAEP检查在有言语障碍的学龄前儿童中阳性率高,与影像学检查在言语障碍的病因诊断有一定的互补性,对指导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BAEP检测可作为言语障碍学龄前儿童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窒息新生儿进行行为测定 (neonatalbehavioralneurologicalassessment ,NBNA)及脑干听诱发电位 (brainstemaditoryevokedpotentials,BAEP)的测定 ,评估窒息对新生儿脑损伤的情况。方法 :对窒息新生儿同时进行行为测定、脑干听诱发电位测定。结果 :窒息缺氧影响新生儿的行为能力 ,主要影响到非生物听、视的定向反应 ,其次为主动肌张力的改变。而BAEP显示窒息影响Ⅰ、Ⅲ、Ⅴ波的出波率、影响Ⅰ、Ⅴ波的潜伏期 ,反映了窒息对周围及中枢听路均可造成损伤。结论 :Apgar评分与NBNA及BAEP的异常率呈负相关 (r =- 0 .6 32 ,P <0 .0 1、r=- 0 .712 ,P <0 .0 1)这 2种检查均能较敏感的反应出窒息所致的脑损伤 ,两者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儿童脑外伤后综合征(PTBS)诊断价值.[方法]对照分析24例PTBS患儿与24例正常儿童的BAEP的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L),Ⅰ~Ⅲ、Ⅲ~Ⅴ峰间潜伏期(IPL)的差异.[结果]PTBS患儿BAEPⅠ波P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AEP其他波PL及IPL均延长,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AEP筛查有助于PTBS患儿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外周及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对40例胆红素脑病 的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并以同龄儿正常值为对照。【结果】BAEP异常率95%,主要 表现在Ⅰ、Ⅲ、Ⅴ部分或全部消失,各波潜伏期(pl)延长,Ⅲ~Ⅴ或Ⅰ~Ⅲ波间期延长,Ⅴ波反应阈增高等。 【结论】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外周及脑干听觉传导通路均有明显损害,BAEP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辅助诊断 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前庭系统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前庭系统眩晕患者根据中枢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区分为中枢性眩晕(中枢组)共72例及周围性眩晕(周围组)共28例,并选取同期3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BAEP检测。结果:中枢组BAEP检测异常率显著高于周围组(P〉0.05)。中枢组表现为Ⅲ、Ⅳ、Ⅴ波波峰潜伏期延长为主;周围组表现为Ⅰ、Ⅱ波延长为主。结论:BAEP检查对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均有诊断价值,对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更大。BAEP检测对鉴别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及瞬目反射 (BR )的变化。方法 :应用丹迪公司Keypoit型神经肌电描记仪对 3 2例慢肾衰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瞬目反射检测 ,并与 3 5例同龄健康人的检测结果作比较。结果 :慢肾衰患者组BAEP显示Ⅰ、Ⅲ、Ⅴ波潜伏期和Ⅰ~Ⅲ、Ⅰ~Ⅴ波峰间潜伏期明显延长 ,Ⅲ~Ⅴ波峰间潜伏期基本正常。BR显示R1 波、R2 波和R2 ’波均明显延长。结论 :慢肾衰病人存在多发周围性颅神经损害 ,脑干中枢受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PD)是否存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损害。方法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15例。使用英国OXFORD公司的Medelec034W11B-V4.0多媒体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主要观察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PL),及Ⅰ-Ⅴ、Ⅰ-Ⅲ、Ⅲ-Ⅴ波的峰间潜伏期(IPL),双耳PL及IPL的耳间差(ILD),Ⅴ/Ⅰ波幅比值,及波形分化。结果PD患者BAEP异常率为3/15。异常者3例均Ⅲ-Ⅴ/Ⅰ-ⅢIPL>1。PD组Ⅴ波PL、Ⅰ-Ⅴ波IPL、Ⅲ-Ⅴ波IPL分别为(5.82±0.4)、(4.08±0.3)、(1.91±0.29)ms,对照组分别为(5.50±0.27)、(3.86±0.28)、(1.68±0.16)m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D组的Ⅴ/Ⅰ波幅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D组BAEP异常率与性别、年龄及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存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中枢段(高位脑干)损害,与年龄、病程等无关。BAEP检查可早期发现这一损害,可能作为评定PD患者病情敏感而客观的指标。R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干功能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 36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行BAEP检测并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3个月后随访 ,行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测试。比较BAEP与CT检查结果 ,对照分析BAEP对脑干功能损伤的评估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36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BAEP异常率为 77.8% ,高于CT异常率 4 4 .4 % (P <0 .0 5 )。BAEP异常表现主要为 :Ⅲ—Ⅴ /Ⅰ—Ⅲ >1、Ⅲ—Ⅴ及Ⅰ—Ⅴ峰间潜伏期 (IPL)的延长。与对照组相比 ,疾病组治疗前BAEP的Ⅴ波潜伏期 (PL)、Ⅲ—ⅤIPL、Ⅰ—ⅤIPL峰间潜伏期明显延长且Ⅲ—Ⅴ /Ⅰ—Ⅲ比值增大 (P <0 .0 5 ) ,治疗后有改善 ,但仍高于正常。治疗前BAEP异常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BAEP正常的患者 (P <0 .0 5 )。 3个月后的随访发现BAEP检测异常患者的脑外伤后综合征发生率高于BAEP正常的患者 (P <0 .0 5 )。结论 :BAEP能反映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干功能情况 ,可为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3d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并行健、患侧Ⅰ、Ⅲ、Ⅴ波潜伏期及波间期比较,并观察其预后。结果:脑出血患者健患侧Ⅴ波潜伏期及Ⅲ~Ⅴ、Ⅰ~Ⅴ波间期有明显差异。患者患侧V波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期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有相关性。结论:BAEP在脑干出血的定位及定侧上有一定临床参考意义,可用于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安淑玲  张丽  李文丽 《中国康复》2002,17(1):10-11,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正常值。为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国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NGT型脑干反应测听仪对出生1-7d的43例新生儿进行BAEP检测,以声强70dB的短声分别刺激左右耳,对其中符合正常新生儿标准的31例(63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BAEP出波率:70dB BHL出波率为100%。(2)波潜伏(PL)发育:Ⅰ、Ⅲ,Ⅴ波各波潜伏期与成人正常值明显不同(P<0.0005)。(3)波间期(IPL)发育: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参数与成人正常值亦有明显不同(P<0.0005)。结论:正常新生儿BAEP参数与成人BAEP正常值明显不同,对31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检测,取得了正常新生儿BAEP参数,对诊断新生儿疾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表面感觉诱发电位(SEP)的变化。 方法 应用丹迪公司Keypoit型神经肌电描记仪对32例慢阻肺患者进行BAEP及SEP检测,并与35例同龄健康 人的检测结果作比较。结果 慢阻肺患者组BAEP显示V波潜伏期和Ⅰ~Ⅴ、Ⅲ~Ⅴ波峰间潜伏期明显延长,Ⅰ 波、Ⅲ波潜伏期基本正常。SEP显示P40、N45、P60、N75潜伏期均明显延长。结论 慢阻肺患者存在广泛脑功能损 害,BAEP和SEP检测能早期发现慢阻肺患者神经精神亚临床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