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拟总结张洪亮主任医师肺癌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1)学术思想方面:提出"内外合邪、久病成积"病因理论、"肺失宣肃、痰瘀互结"病机理论、"西北凉燥"新疆地域性病因病机思想;2)临证经验方面:三因证治(因人、因地、因时)、经验辨治(专病专方、辨证论治、辨症论治、手术后调治、化疗后调治、放疗后调治)的临证运用。  相似文献   

2.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李振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课题中,"李振华学术思想"研究报告之外感热病学术思想部分,略作修改补充。根据李振华老师的讲授和指导,进行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探讨。国医大师李振华经多年临证实践经验提出了外感热病学术思想:(1)伤寒的病理基础是损阳伤正;(2)重脾胃是《伤寒论》的重要思想:(3)温病的基本病理是损阴伤正;(4)温病治疗是用阴阳理论来解决阳证问题。同时阐述了李老外感热病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3.
《济生方》为南宋医家严用和毕生临证经验的总结。严用和辨治杂病善于从肾论治,通过补肾、固肾、温肾、滋肾等治法及特殊的药物炮制法以治肾,治理肾脏以调和脏腑,以使疾病向愈。本文从肾脏的生理特性、病因病机、治疗特色、用药规律等方面探讨严氏“重视肾脏”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为:治虚贵在补肾,摄生贵在固肾,暖脾贵在温肾,清心重在滋肾,炮制重在入肾,临证慎辨虚实,治肾精于配伍等七个方面。深刻领悟严用和临证思考,为临床辨证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古代名医严用和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基于河北省第三批中医药师承工作的开展,总结并初步领会王敏淑老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如:灵活用药、综合辨证、证与症相结合的一整套自己独特的诊疗思路与方法活用、妙用对药、组药,善用经方、效方,喜用清热、益气、活血化瘀大法,提高自己的临证水平,在发扬老师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中医创新点.  相似文献   

5.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1649-1649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临证经验”栏目重点介绍国医大师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与学术特色,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培养新一代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与实际操作能九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理论与临床素质。故此,本刊特面向临床,征集广大读者、作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方面的文章,重点刊登国医大师及全国第一、二三、四批500位名老中医专家,国家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的临证经验类文章。文章具体内容包括国医大师及名老中医的治学经验与方法,研究经典著作的心得与体会,对望、闻、问、切四诊的临床研究与体会,对具体病证的病因病机的研究与体会,在治则治法方面的研究与临床体会,在临床遣方用药方面的经验与特色,对临床各科典型病案的分析等。来稿文章体裁不限,3000~4000字为宜。  相似文献   

6.
从对朱克俭教授肝癌学术思想的剖析、临证经验的总结及典型病案分析3个方面梳理朱教授治疗肝癌的经验特色。总结朱教授治疗肝癌立足于湿热瘀毒结聚、肝脾气血两伤的关键病机,治疗以解毒抗癌、消瘀散结、疏肝理脾为大法,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中医》2007,39(7):20-20
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主办、罗頌平教授为负责人的国家圾继续教育项目“中医妇科名家临证经验研讨班”(项目编号:290204001)和“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将于2007年11月上旬在广州举行。一、中医妇科名家临证经验研讨班中医妇科是中医学领域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在调经、助孕、安胎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与特色。在专科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学术思想独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国家课题“王静安学术思想、学术经验承传研究”研究论文之一。根据随师临证15年收集有关资料,及王老专著《王静安临证精要》,从王老临证独特用药入手,对王老的“湿热炎毒学说”、“师古不泥于古”、“临床疗效重在量”、“对药相配制新方”、“临证思维重药势病势”、“讲究药材道地取捷效”、“巧用药引增疗效”探讨王老临证用药规律。而“临证求实效,辨治重病机,制方遵法度,用药循规律”是王老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介绍养阴补肺解毒方治疗肺癌的经验。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徐荷芬教授在50余年的肿瘤临床与科研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证思路和诊疗经验。养阴补肺解毒方是徐荷芬教授在古方启发下,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创制出的有效方药,是其学术思想和理论建树的集中体现。本文从方剂源流、制方思想、方义阐述、组方特色及临证加减规律等方面对养阴补肺解毒方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摘录验案一则来阐述养阴补肺解毒方的临证传承心悟。  相似文献   

10.
李健强  辜孔进 《中医药学刊》2005,23(8):1370-1372
历代名医都非常重视“针、灸、药”的临床运用,辜孔进教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疗观,指出“一针二灸三用药”的临证原则,该文志在探讨辜教授30多年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通过三个方面,即拯救之.法,妙用者针,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师古不泥。善用古方。力求发扬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继承导师的临证经验,并对后学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徐光星 《世界中医药》2008,3(6):340-342
何任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60余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与研究中,何老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与经验,特别是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面,何老更是运用自己独创的“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癌症治疗学术思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笔者有幸跟随何老学习、临诊多年,耳濡目染,亦渐有心得,现就何老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学术思想作一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临证经验”栏目从2008年起将重点介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与学术特色,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培养新一代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理论与临床素质。故此,本刊特面向临床,征集广大读者、作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方面的文章,重点刊登全国第一、二、三批500位名老中医专家,国家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的临证经验类文章。文章具体内容包括名老中医的治学经验与方法、研究经典著作的心得与体会、对…  相似文献   

13.
《兰室秘藏》作为李东垣学术思想之集大成者,反映了东垣临证辨治的主要思路与经验.研究该书发现,“五运六气”理论是李东垣临床诊治及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尤其在诊治冬季病证方面叙述甚详,故就东垣对冬季“复气”证治作一推析与浅探.  相似文献   

14.
总结宾博平教授在治疗小儿咳痰喘类疾病方面的临证经验,为临床医师治疗儿科肺系疾病提供新思路。列举运用麻杏类经方辨治小儿咳痰喘类(急、慢性咳嗽和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医案,发现宾教授在辨治小儿咳痰喘类病过程中从辨病、辨证、治法、选方、遣药等方面体现“辨病审因、治病求本”的学术思想,运用麻杏类经方治疗小儿咳痰喘类疾病均能收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4,(8):1048-1050
目的:总结乔成林教授辨证论治肾性水肿的经验。方法:依据中医药理论及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收集整理老中医药专家乔成林教授的医案,临证经验,并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提出针对肾性水肿"温阳兼祛邪,善后重温补"的治则,临证多以益气温阳,利湿化浊为基本思路选用黄芪五苓散、真武汤、济生肾气汤、温阳化浊方等方剂进行辨证施治,充分体现了老师"治水必先化气,化气必先温通"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国医大师临床丛书李济仁医论医验选集98中医脾胃病学(第二版)158张灿玾医论医话集168李玉奇学术思想及临床医案98中医古籍文献学(第2版)228张琪学术思想探赜78●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周文泉老年病临证经验集79白兆芝临证经验集萃88祁宝玉眼科方药心得50  相似文献   

17.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临证经验栏目将重点介绍国医大师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与学术特色,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培养新一代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理论与临床素质。故此,本刊特面向临床,征集广大读者、作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方面的文章,重点刊登国医大师及全国第一、二、三、四批500位名老中医专家,国家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的临证经验类文章。  相似文献   

18.
邓强 《西部中医药》2013,(10):39-41
从姚树国主任医师临证时“以德为先,治学严谨;中西并用,优势互补;手法为先,手术为辅;微创为要,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功能至上”5方面入手论述老师临证经验,以继承和发扬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冯韧  袁春梅 《光明中医》2008,23(6):739-740
全国名老中医、“国医大师”王静安主任中医师自幼学医,遍历名家,博采众长,临证处方自成特色。笔者从立法组方切中病机、遣方用药平淡轻灵、施治不忘顾护脾胃、与时俱进不拘成法、分消清利妙手治湿热等方面论述了王老的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特色。  相似文献   

20.
孔金莉  刘红旭  佘靖 《世界中医药》2020,15(9):1342-1345
总结佘靖老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复习文献、跟师侍诊、总结归纳佘靖老师的临证经验。佘靖老师治疗心律失常重视八纲及脏腑辨证,临证分"三虚三实";治疗擅用经方,谨守病机;用药精到,灵活加减。佘靖老师治疗心律失常具有独到的学术思想、治疗经验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