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敏  陈伟婵  沈薇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5):352-355,362
目的探讨近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硬化病因及并发症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200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病因及相关资料。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不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病因构成方面,乙型肝炎1213例(60.6%),酒精性脂肪肝133例(6.6%),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332例(16.6%),自身免疫性肝病136例(6.7%),非酒精性脂肪肝34例(1.7%)。以2007年1月1日为界,将时期分为前后两段比较分析,显示乙型肝炎肝硬化人数构成比由64.1%下降到59.3%(P〈0.05),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由13.6%增至17.7%(P〈0.05),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由3.5%增至7.1%(P〈0.05)。肝硬化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原发性肝癌(22.1%)、自发性腹膜炎(21.3%)、上消化道出血(19.3%)、肝性脑病(7.3%)、肝肾综合征(4.0%)。有乙型肝炎家族史的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31.1%vs.22.2%,P〈0.05),高HBV载量的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也明显增加(χ2=10.88,P〈0.05)。结论乙型肝炎仍然是我院肝硬化主要病因,但酒精因素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肝硬化明显增加,原发性肝癌为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的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病因以及临床特点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8-01期间住院的763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因、并发症等临床特点。[结果](1)病因构成方面,乙型肝炎肝硬化482例(63.17%),酒精性肝硬化96例(12.58%),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62例(8.13%),血吸虫性肝硬化26例(3.41%),自身免疫性肝炎21例(2.75%),隐源性肝硬化19例(2.49%),其他15例(1.97%)。(2)以2013-01为时间节点,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前后两段时间进行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人数由75.54%下降至5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98,P=0.000);酒精性肝硬化由7.65%上升至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80,P=0.000);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由5.50%上升至1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0,P=0.006)。(3)肝硬化主要的并发症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21.49%)、原发性肝癌(20.18%))、自发性腹膜炎(12.58%)、肝性脑病(6.95%)和肝肾综合征(3.67%)。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与单纯乙肝肝硬化(χ~2=18.366,P=0.000;χ~2=5.761,P=0.016)和单纯酒精性肝硬化(χ~2=5.229,P=0.022;χ~2=4.143,P=0.04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最主要病因仍以乙型肝炎为主,但酒精性肝硬化、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是肝硬化主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1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东北地区肝硬化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7-01/2007-10住院确诊的肝硬化患者17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178例患者中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1例(34.3%),单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11例(6.2%),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1.7%),单纯饮酒所致肝硬化39例(21.9%),酒精合并肝炎病毒共同损伤所致肝硬化27例(15.2%),其他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8例(4.5%),不明原因肝硬化29例(16.3%).肝炎病毒感染和酒精中毒所致肝硬化相比,除蜘蛛痣(x2=4.503,P=0.034)外,其他症状和体征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肝硬化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42.0%)、原发性肝癌(28.7%)、继发感染(16.1%)和肝性脑病(11.2%).结论:东北地区的肝硬化病因仍然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单纯病毒感染所致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以门脉压力增高为主,酒精中毒则以肝功能损伤为主,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嗜酒与病毒感染并存容易导致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肝硬化的病因组成情况,为肝硬化的合理防治提供一些线索。方法 按照感染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遗传性代谢性肝病、药物性和环境因素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原因不明肝病对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病因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80例肝硬化患者中,病因仍以感染性疾病,以HBV、HCV感染最常见,单纯HBV感染占64.8%,单纯HCV感染占5.3%,HBV和(或)HCV合并其他病因占10.3%。单纯HBV感染引起肝硬化的组成比呈现下降的趋势,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的比例较高,其中酒精性肝病占6.7%,自身免疫性肝病占6.2%。结论 感染性肝病诊断和治疗逐渐规范化的同时,应注重非病毒性肝病的诊治,以减少越来越常见的非病毒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  相似文献   

5.
正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反复作用形成的,以弥漫性肝脏损伤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1]),晚期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晚期较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2])。胃镜已经成为上消化道出血较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及临床特征,分析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诊治的3496例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既往史、个人史,以及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496例肝硬化患者中乙型肝炎2209例(63. 19%)[2209例患者中有2032例HBeAg信息完整,2032例患者中HBeAg阳性807例(39. 71%),HBeAg阴性1225例(60. 29%); 2209例患者中有2207例有HBV DNA信息,HBV DNA阳性1567例(71. 00%)]。丙型肝炎309例(8. 84%),自身免疫性肝炎144例(4. 12%),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133例(3. 80%),酒精性93例(2. 66%),隐源性肝硬化447例(12. 79%)。主要临床表现为脾大和(或)血细胞减少症2299例(65. 76%)、腹水1760例(50. 34%)、食管静脉曲张1647例(47. 11%)、胃底静脉曲张1386例(39. 66%)、黄疸754例(21. 57%)。主要并发症为原发性肝癌937例(26. 80%)、消化道出血822例(23. 51%)、并发感染697例(19. 94%)[(肺部感染为主,487例(13. 93%)],肝性脑病261例(7. 47%)。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发生率高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χ~2=26. 854,P 0. 001);酒精性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χ~2=5. 031,P=0. 025);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酒精性肝硬化(χ~2=40. 903,P 0. 001)。确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阳性占73. 22%,阴性占26. 78%。年龄[比值比(OR)=1. 025,95%可信区间(95%CI):1. 017~1. 034]、男性(OR=2. 701,95%CI:2. 168~3. 365)、HBV DNA阳性(OR=1. 361,95%CI:1. 123~1. 649)、高血压(OR=2. 372,95%CI:1. 845~3. 050)、肝癌家族史(OR=2. 261,95%CI:1. 255~4. 075)是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P值均0. 05)。结论兰州地区肝硬化患者最主要的病因为乙型肝炎,其次为丙型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脾大和(或)血细胞减少症,主要并发症为原发性肝癌。积极抗病毒治疗、防治高血压有助于降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合并HBV感染的晚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查,部分病例HBVDNA、肝脏病理检查及其病因治疗情况作统计学分析,并以70例单纯晚血病例作对照。结果合并HBV感染的晚血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原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及其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高,生化指标异常率也高于对照组;HBV感染者HBeAg阴性占79.1%(68/86),HBVDNA检测阳性率42.9%(15/35);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查阳性率为62.8%。结论合并HBV感染的晚血患者,部分同时存在肝炎肝硬化并发症高、预后差。要防止病人进展为肝炎肝硬化,应加强及提高乙型肝炎的检查及其诊断水平,同时加强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以及血吸虫病的杀虫治疗和抗肝纤维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65例老年肝硬化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分析老年肝硬化的发病原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65例老年肝硬化与158例非老年肝硬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患者黄疸、腹水的发生率分别是75.3%和80%,非老年组为56.9%和62%(P<0.05).老年组Child分级A、B、C级分别为15.3%、52.3%和30.8%,非老年组分别为44.9%、37.3%和17.1%(P<0.05).老年组电解质紊乱、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60.0%、66.1%、56.9%和63.0%,而非老年组分别为22.8%、15.8%、47.5%和15.2%,老年组HBsAg(+)、抗-HCV(+)、抗线粒体抗体(+)、酒精性肝硬化发生率分别为24.6%、7.7%、23.0%和13.8%,而非老年组分别为62.6%、11.4%、10.1%和10.7%.老年组肝硬化中病因不明者占32.3%,非老年组中病因不明者占6.9%.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黄疸、腹水、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转氨酶等反映肝脏炎症的指标升高相对不明显;老年肝硬化患者HBV感染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患者,而病因不明肝硬化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如下:(1)肝硬化病因方面,乙肝病毒感染63例,占比70.79%;酒精性肝硬化15例,占比16.85%,其他病因11例,占比12.36%。(2)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方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64例,占比71.91%;非静脉曲张性出血25例,占比28.09%。(3)上消化道出血程度方面,轻度出血48例,占比53.93%;中度出血35例,占比39.34%;重度出血6例,占比6.73%。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出血程度明显重于非酒精性肝硬化出血患者(P0.05)。(4)并发症类型方面,并发肝性脑病10例,占比11.24%;并发感染27例,占比30.34%。患者一周内止血有效75例,占比84.27%,止血无效14例,占比15.73%,其中死亡6例,死亡率为6.74%(6/89),死因均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一周后至一月内死亡10例,死亡率为12.05%(10/83),死因为上消化道出血5例、肝性脑病2例、感染3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入院前出现呕吐鲜血、上消化道出血类型以及治疗过程中并发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入院前出现呕吐鲜血和治疗过程中并发肝性脑病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出血程度较非酒精性肝硬化出血患者重。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前呕吐鲜血和治疗过程中并发肝性脑病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门静脉高压诸多病因中,肝硬化占90%左右,以肝炎后、血吸虫病及酒精性肝硬化为主要原因。门静脉高压症的并发症包括食管和(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肝性脑病及肝癌等,这些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严重的当属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合我国的临床实际,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必须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的内镜定期检查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慢性HBV感染进展为肝硬化的5 a累积发生率约为8%~20%,代偿期肝硬化5 a生存率为85%~90%。一旦进展为失代偿期,患者常因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使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其5 a生存率仅为14%~35%[1]。研究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广西地区1995年~2004年12所三甲医院的461例30岁以下肝硬化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04%患者为男性;2000年~2004年青少年肝硬化构成比较1994年~1999年明显降低;10年内平均住院费用、每日平均费用均有进行性增加趋势,平均住院日逐渐下降;64.86%(299/461)肝硬化病因是乙型肝炎,HBeAg阴性占81.96%(245/299);24.08%病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4.75%发生感染,3.69%发生肝性脑病,1.74%发生肝肾综合征,死亡组较非死亡组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发生率高。结论广西近10年青少年肝硬化所占比例有所下降,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是广西青少年肝硬化主要类型,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死因,青少年肝硬化死亡病例中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3.
<正>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临床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为特征,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而死亡。门脉高压常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被认为是继病因之后的促进肝功能减退的重要病理生理环节,是肝硬化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别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2568例和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300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发现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症发病率最高为原发性肝癌,不同时期比较发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00),其余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00)。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发病率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99,P=0.089)。除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外,肺部感染是肝硬化住院患者最易发的感染。对不同时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肝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上消化道出血均与病死显著相关(P=0.000)。结论原发性肝癌仍然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也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最主要的病死原因,病死患者均伴发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肝移植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肝源紧张等因素,多数肝硬化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干细胞治疗可以改善肝硬化,自体骨髓经门静脉移植到肝脏,更有利于干细胞在肝内的存活和增殖。对150多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做自体骨髓经门静脉移植,结果显示肝功能好转,肝脏体积增大,弹性超声检查提示肝脏硬度减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病因和并发症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我院消化内科、感染内科、肝胆外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病因及并发症特点。结果十年期间在2890例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中,乙型肝炎1632例(56.5%),酒精性肝病216例(7.5%),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475例(16.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7例(1.3%),自身免疫性肝病218例(7.5%),以2011年为界前后年份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由60.2%下降至53.6%,酒精性肝病由5.4%上升至9.0%。丙型肝炎由1.5%上升至2.8%;肝硬化患者主要并发症依次为原发性肝癌628例(21.7%)、自发性腹膜炎596例(20.6%)、低钠血症539例(18.7%)、上消化道出血512例(17.7%);肝硬化患者血钠浓度与Child分级、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仍为肝硬化患者主要病因,但不同时期比较其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酒精性肝病、丙型肝炎肝硬化呈上升趋势。低钠血症作为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往往预示预后差,临床医师应根据其发生原因预防低钠血症尤其是重度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7):1540-1544
正肝硬化失代偿期是指各种慢性肝脏损害所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严重损伤为特征,患者常因并发腹水、原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脓毒症等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引起肝硬化的常见病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HBV、HCV)、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86例肝硬化病人的死因进行调查,认为继发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恒定的主要死因,占91.86%。认为提高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防治继发感染和内毒素血症,特别是防治原发性腹膜炎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及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是降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中国“北方”地区住院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我院过去10年出院第一诊断为肝硬化的53092例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和自身免疫性肝病为前4位的病因,分别占74.2%、10.8%、5.8%和3.9%;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构成比从2002年的81.5%下降至2011年的66.8%,而酒精性肝硬化从2002年的3.3%上升至2011年的7.7%,10年间上升了2.3倍;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多为女性(84.3%),而乙型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男性占绝大多数,分别占80.1%和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平均年龄均不足50岁,而丙型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患者的平均年龄均在50岁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籍贯以华北地区最多;4种常见病因所致的肝硬化患者的好转率均在70%以上,酒精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好转率接近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和自身免疫性肝病是肝硬化前4位的病因,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构成比在逐年下降,而酒精性肝硬化的构成比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主要病因包括病毒、酒精、免疫等方面。在肝硬化晚期,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肝癌等,而上消化道出血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控制及预防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所在。本综述主要归纳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微创手段,通过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适应证及相关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师选择最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