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毛蕊异黄酮组(calycosin,20 mg/kg)和尼莫地平组(nimodipine,0.7 mg/kg,阳性对照药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在体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环境.Zea Longa评分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盐酸2,3,5-三苯基四氮(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检测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尼氏染色观察尼氏小体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关键蛋白细胞色素C(Cyt C)、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5),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神经细胞出现胞体收缩,胞核深染、固缩,细胞生长状态较差,尼氏小体明显减少或消失(P<0.05),凋亡神经细胞明显增多(P<0.05),凋亡关键蛋白Cyt C、Apaf-1、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calycosin组和nimodipine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减轻(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神经细胞损伤明显减轻,尼氏小体表达明显增多(P<0.05),凋亡神经细胞明显减少(P<0.05),凋亡关键蛋白Cyt C、Apaf-1、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毛蕊异黄酮可明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毛蕊异黄酮有效调控Cyt C/Apaf-1凋亡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仙茅苷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GSK-3β与p-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仙茅苷组,每组12只。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联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构建痴呆模型大鼠,仙茅苷灌胃8周后,Morris水迷宫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TUNEL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GSK-3β与p-GSK-3β的表达,实时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GSK-3βmRNA的表达。结果给予仙茅苷处理后,老年痴呆模型大鼠水迷宫实验的平均潜伏期明显缩短,探索次数明显增加,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显著降低,大鼠海马GSK-3β与p-GSK-3β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仙茅苷能够提高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上调GSK-3β与p-GSK-3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宁夏无果枸杞叶提取物(FLE)对衰老小鼠脑海马区神经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13月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和FLE低剂量组(FLE1组)、FLE中剂量组(FLE2组)、FIE高剂量组(FLE3组),6月龄为成年对照组。FLE1组、FIE2组、FLE3组分别用5 mg/kg、10 mg/kg、20 mg/kg FLE灌胃,0.2 mmol/I/(10 g·d),老年及成年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持续8周。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的增殖。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小鼠海马区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均检测到早期凋亡细胞,与成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早期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P0.05);FLE2组、FLE3组早期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FLEl组和老年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老年对照组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增殖率较成年对照组低(P0.05),FLE2及FLE3组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增殖率较老年对照组增高(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老年对照组海马区Bcl-2蛋白的表达较成年对照组低(P0.01);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较成年对照组高(P0.01);FLE2及FLE3组Bcl-2蛋白的表达较老年对照组增加(P0.01);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较老年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中、高浓度的FLE能够促进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增殖,提高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对VD大鼠脑缺血性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 方法 采用改良Pulsinelli’s 4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随机数表法分为V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尼莫地平组,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两个治疗组分别施行穴位埋线和尼莫地平治疗。Morris 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后,取含海马的脑组织,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原位杂交法检测其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V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可见大量凋亡细胞、Bcl-2 mRNA 表达降低、Bax mRNA 的表达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D模型组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VD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P<0.01),CA1区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1),可见一定数量的Bcl-2 mRNA阳性细胞表达,而Bax mRNA阳性细胞表达较少。 结论 穴位埋线可通过上调VD大鼠海马CA1区Bcl-2 mRNA的表达、下调Bax mRNA 的表达,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蒙古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用两血管阻塞法(2-VO)结扎30 min再灌注损伤模型,将蒙古沙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手术前90min灌胃法给药预防组.用Nissl染色法观察蒙古沙鼠海马CA1区细胞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表达谷氨酸盐合成酶(G1 Syn)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蒙古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1d及2d预防给药组Nissl染色结果显示,海马CA1区存活细胞数量比模型组明显增多(分别为P<0.01,P<0.05);再灌注5d预防给药组海马CA1区存活细胞数量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1d及2d预防给药组海马CA1区表达谷氨酸盐合成酶(G1 Syn)的阳性细胞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分别为P<0.01,P<0.05);再灌注5d预防给药组海马CA1区免疫阳性细胞数量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aspase-3的表达在再灌注1d时预防给药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0.05),但是再灌注2d及5d时预防给药组免疫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无显著降低(P>0.05).TUNEL结果显示预防给药组凋亡细胞相应减少.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能通过谷氨酸盐合成酶选择性抑制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作用,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程日霞  单伟 《解剖科学进展》2021,27(4):486-488,492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TLR7)基因对缺氧缺糖再给氧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根据TLR7mRNA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干扰siRNA序列,转染入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缺氧缺糖再给氧模型组(Model)、TLR7基因沉默组(Model+TLR7-siRNA)、转染阴性对照组(Model+NC).qRT-PCR检测沉默TLR7基因情况,Hoechst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TLR7、NF-κB、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和NC-TLR7组TLR7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Caspase-3、NF-κ B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与Model组相比,Model+TLR7-siRNA组TLR7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沉默缺氧缺糖再给氧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TLR7基因抑制细胞的凋亡,与下调Caspase-3、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对AD模型大鼠海马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影响。方法:SD大鼠20只,连续6w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mg·kg-1)和亚硝酸钠(45mg·kg-1)建立AD模型后随机分成模型组、针刺组(n=10),同时设立非模型组(n=10)。造模后第21d,针刺组大鼠予以针刺百会和肾俞穴治疗,而模型组大鼠不予以治疗。针刺治疗结束后大鼠立即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非模型组、模型组、针刺组大鼠海马Caspase-3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针刺组Caspase-3的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针刺可抑制大鼠海马Caspase-3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红花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对海马LTP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西红花苷(低、中、高剂量)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实验检测海马LTP,Western Blot检测海马GAP-43蛋白表达。结果:AD模型组大鼠寻找水下平台的潜伏期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1),西红花苷各剂量组寻找水下平台的潜伏期时间从第二天起,较AD模型组均缩短(P0.01),西红花苷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潜伏期时间均短于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间的潜伏期时间在各实验日均未见有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强直性高频刺激海马诱发电位的幅值比较,AD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1),西红花苷各剂量组高于AD模型组(P0.05),且西红花苷中、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西红花苷各剂量组海马GAP-43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高于AD模型组(P0.01)。结论:西红花苷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改善作用,增强海马LTP和GAP-43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改善颈动脉狭窄对大鼠认知功能、海马神经元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制作颈动脉狭窄模型,2周后将颈动脉狭窄解除,4周后各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化、TUNEL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Bcl-2和Bax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改善狭窄组较对照组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1),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cl-2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Bax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改善颈动脉狭窄可提高大鼠海马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龙胆苦苷(GP)对新生大鼠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海马神经元的抗凋亡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无糖培养基加缺氧法建立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龙胆苦苷进行干预。应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并计算凋亡率;化学比色法测定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ax和Bcl-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oechst 33342染色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升高,LDH漏出率增加,Caspase-3、Bax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Bcl-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龙胆苦苷(40、20、10mg/L)可显著降低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凋亡率和LDH漏出率;龙胆苦苷(40mg/L)可明显抑制Caspase-3、Bax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Bcl-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龙胆苦苷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所诱发的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表达,抑制Caspase-3、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探讨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理及天麻防治P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大鼠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天麻对PD大鼠黑质酪氮酸羟化酶阳性(TH^+)神经元及Caspase-3阳性(Caspase-3^+)神经元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PD大鼠脑组织黑质致密部(SNpc)及腹侧被盖区(VTA)TH^+神经元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29、5.04,P〈0.01)。与正常组大鼠脑组织SNpc和VTA区TH^+神经元表达水平[(32.13±4.84),(30.23±3.21)]比较,模型组大鼠TH^+神经元表达水平[(18.89±3.73)和(24.20±6.35)]明显下降(P〈0.01);经天麻和美多巴治疗后TH^+神经元丢失减少,天麻小剂量组TH^+神经元表达水平分别为(26.24±3.06)和(26.31±6.1),中剂量组分别为(22.44±3.81)和(26.91±6.28);大剂量绀分别为(20.95±4.71)和(27.3±7.1);美多巴组分别为(27.89±4.56)和(25.974±5.14);其中,天麻小剂量组和美多巴组SNpc区TH^+神经元表达水平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大鼠脑组织SNpc及VTA区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09、5.53,P〈0.01)。与正常组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水平[(9.83±3.03),(7.04±1.76)]比较,模型组火鼠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水平[(14.53±2.33)和(12.84±2.58)]明显升高(P〈0.01);经天麻和美多巴治疗后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下降,天麻小剂量组分别为(10.68±1.83)和(7.72±1.92),中剂量组分别为(11.29±2.8)和(10.38±3.79);大剂量组分别为(11.89±2.97)和(11.37±1.86);美多巴组分别为(9.99±3.3)和(10.69±3.11);其中,美多巴组SNpc区和天麻小剂量组VTA区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水平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麻和美多巴治疗各组TH^+神经元表达与Caspase-3^+神经元表达呈相反趋势。结论细胞凋亡可能是PD大鼠中腑多巴胺神经元丢失的主要方式。天麻可通过调节Caspase-3减少细胞凋亡,其中,小剂量天麻对治疗PD具有较好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天麻可不同程度地保护多巴胺神经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_2S对高浓度AT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HEK 293和HEK 293-hP2X_7R细胞,分为对照组,Na HS组,KN-62组,ATP组,ATP+Na HS组和ATP+KN-62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258核染色分析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Caspase-3、Bcl-2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6 mmol/L ATP处理3 h后SH-SY5Y细胞损伤明显,活力降低至62.7%±3.8%(P0.01),而凋亡率升高至30.75%±5.1%(P0.01)。与ATP组比较,用200μmol/L Na HS和500 nmol/L KN-62预处理30 min,SH-SY5Y细胞活力分别升高至90.1%±3.8%和84.6%±3.1%(P0.05),凋亡率则分别降低至14.73%±3.4%和18.32%±3.1%(P0.01)。ATP组SH-SY5Y细胞内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但Na HS和KN-62可抑制Caspase-3表达,促进Bcl-2表达。与对照组和HEK293细胞比较,用2 mmol/L ATP分别处理HEK 293、HEK 293-h P2X7R细胞3 h,可见HEK 293-h P2X7R细胞内Caspase-3表达上调(P0.01)。与ATP组比较,200μmol/L Na HS预处理30 min,HEK 293-h P2X7R细胞内Caspase-3表达明显下调(P0.01)。HEK 293细胞Caspase-3表达在各组无差异(P0.05)。结论:H2S对高浓度AT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2X7R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α-硫辛酸对脊髓全横断损伤(SCI)大鼠损伤部位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探讨α-硫辛酸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制作并评价SD大鼠SCI模型后,6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SCI组)、SCI+游泳训练组(游泳组)和SCI+α-硫辛酸组(硫辛酸组)。各组按手术后7、14、21、28 d等4个时间点收集标本,每个时间点大鼠均为4只。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各组4个时间点的GAP-43和Caspase-3表达用免疫组化测定,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GAP-43表达。结果:游泳训练和用硫辛酸均能提高脊髓损伤大鼠的BBB评分(P0.05)。与SCI组比较,游泳组和硫辛酸组GAP-43表达显著增加,Caspase-3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且硫辛酸组比游泳组的GAP-43表达增加和Caspase-3表达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游泳训练和α-硫辛酸可以上调脊髓损伤大鼠GAP-43表达和抑制Caspase-3表达促进损伤神经修复,对改善大鼠运动功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丝胶(彩色蚕茧经浸泡、水煎、浓缩获得)对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蛋白激酶B(Akt)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25mg/kg)连续腹腔注射(1次/d,3d)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丝胶治疗组大鼠给予丝胶灌胃[2.4g/(kg·d),35d]。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检测海马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因子Akt、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和前凋亡因子Bad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海马Akt、NF-κB的表达明显降低,Bad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丝胶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海马Akt、NF-κB的表达明显升高,Bad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丝胶可通过调节糖尿病模型大鼠海马Akt信号通路的异常变化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对糖尿病海马损伤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静  李正莉  何青  黄红彦 《解剖学报》2015,46(3):324-328
目的 探讨卡铂(CBP)诱导的听神经病模型大鼠脑干蜗神经核细胞凋亡倾向及地塞米松(DEX)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CBP制作听神经病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生理盐水组(NS)、卡铂组(CBP)、地塞米松干预+卡铂组(DEX+CBP),每组18只,并设3d及6d时间观察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脑干蜗神经核Caspase-3免疫反应性;RT-PCR技术检测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 mRNA含量。结果 在3d及6d时间点,CBP组大鼠脑干蜗神经核腹侧核(VCN)及背侧核(DCN)Caspase-3免疫反应性及Apaf-1 mRNA含量明显强于NS组及DEX+CBP组(P<0.05),DEX+CBP组脑干蜗神经核VCN及DCN内Caspase-3免疫反应性及Apaf-1 mRNA含量与N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6d时间点CBP组蜗神经核Apaf-1 mRNA含量显示强于3d时间点。结论 卡铂诱导听神经损伤的同时,也可引起大鼠脑干蜗神经核细胞凋亡倾向,而地塞米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减弱上述的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听觉P300的变化特点以及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0例VD患者和30名健康老年人(NC)应用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时应用简易认知功能量表(MMSE)评估其认知功能.结果VD组MMSE[(17.52±3.57)分]分值低于NC组[(26.57±1.43)分,(P<0.01)];与NC组相比,VD相P300中的P2、N2、P3潜伏期长,P2、P3波幅低,非靶P2波幅低(P<0.05~0.01);而VD组P300在三个脑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组P300中的P3波潜伏期与MMSE分值呈负相关(P<0.05~0.01).结论P300的变化可作评估VD患者认知功能缺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结合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对于6-OHDA大鼠PD模型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1)正常组;(2)模型组;(3)NSCs组;(4)NSCs+CsA组。APO诱导旋转测试、悬挂实验、自发实验观察行为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移植术后1、2、4周,ELISA检测纹状体TNF-α、IL-1β、IFN-γ、IL-4的含量,免疫组化观察移植部位细胞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移植组大鼠的旋转次数减少(P0.05),悬挂评分提高(P0.05),自发总活动度增加(P0.05),纹状体DA含量升高(P0.05),且NSCs+CsA组优于NSCs组(P0.05)。移植组的TNF-α、IL-1β三个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且NSCs+CsA组抑制TNF-α、IL-1β的作用强于NSCs组(P0.05);移植组的IL-4、IFN-γ三个时间点均高于模型组(P0.05),但NSCs+CsA组的IFN-γ低于NSCs组(P0.05)。细胞的存活增殖迁移状态在2周时较好,4周时较差。与NSCs组相比,NSCs+CsA组的迁移细胞形态瘦长,4周时EGFP活细胞较多(P0.05)。GFAP+细胞数:NSCs+CsA组NSCs组;小胶质细胞数:模型组NSCs组NSCs+CsA组。结论:NSCs移植可改善PD大鼠行为障碍,增加纹状体DA含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脑内微环境,加用CsA可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枸杞水提液对海洛因损伤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及相关活性物质的影响。 方法 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洛因组、枸杞1组和枸杞2组。海洛因组和枸杞1组和2组用递增剂量(2、3、4 g/L)腹腔连续(1~5 d、6~10 d和11~15 d)注射海洛因溶液15 d,每天两次(9∶00 am,16∶00 pm),每次0.2 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海洛因溶液1 h后,枸杞1组和2组再分别灌胃(1.0 g/kg、2.0 g/kg)枸杞水提液0.2 ml,对照组和海洛因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用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视网膜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Caspase-3和核因子(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海洛因组小鼠视网膜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神经节细胞出现空泡样变性,内核层和外核层结构紊乱,血浆LDH活性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 或 P<0.01),视网膜组织iNOS活性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视网膜组织Caspase-3和NF-κB蛋白的阳性表达量升高,平均吸光度值明显增大(P<0.05或P<0.01)。与海洛因组相比,枸杞1组和2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神经节细胞空泡化减轻,内核层和外核层排列较为整齐,血浆LDH活性显著降低,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 P<0.01),视网膜组织iNOS活性均又下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 P<0.01);视网膜组织Caspase-3和NF-κB蛋白阳性表达又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 结论 枸杞水提液可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炎能力,抑制视网膜组织Caspase-3的表达和NF-κB的活化,可有效减轻海洛因对视网膜组织的损伤,对视网膜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低剂量亚硝酸钠(NaNO2)诱导CHL细胞DNA损伤的适应性反应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DNA的损伤程度。分别以浓度为0.01 mg /L、0.1 mg /L和1 mg /L的NaNO2预处理CHL细胞6h后,观察细胞对随后的1 g/L冲击剂量NaNO2的适应性反应;用3-氨基苯甲酰胺(3-AB)分别在低剂量预处理前和预处理6 h后抑制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1)的活性,观察其对适应性反应的阻断情况。结果: 未经低剂量预处理的细胞,接触1 g/L的NaNO2 18 h后,DNA损伤较严重,其细胞拖尾率为7.8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浓度为0.01 mg/L和0.1 mg/L的NaNO2预处理CHL细胞后,可明显缓解1 g/L冲击剂量的NaNO2对CHL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其细胞拖尾率分别为3.55%和1.06%, 明显低于未经低剂量NaNO2预处理组细胞的拖尾率(P<0.05;P<0.01);而经1 mg/L的NaNO2预处理的细胞,接触1 g/L的NaNO2 18 h后,DNA损伤较严重,其细胞拖尾率为6.09%,与未经低剂量NaNO2预处理组细胞的拖尾率相比,差异无显著(P>0.05)。距离指标及复合指标也有相同趋势。在低剂量NaNO2预处理细胞前采用3AB抑制PARP-1活性可阻断适应性反应的产生;而在低剂量NaNO2预处理细胞6h后再用3AB抑制PARP-1活性,则不会阻断适应性反应的产生。结论: 浓度等于或低于0.1 mg/L的NaNO2可通过激活PARP-1诱导CHL细胞DNA损伤的适应性反应,而且,能诱导适应性反应的剂量很可能对机体DNA不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