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焦静  刘红涛  李沙 《肿瘤》2011,31(6):489-494
目的:研究Pim-3表达下调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凋亡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Pim-3siRNA和对照siRNA分别转染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另设未处理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转染前后3组细胞中Pim-3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CCK-8试剂分析转染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并进一步采用FCM法检测Pim-3表达下调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凋亡的影响。最后,利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转染前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Bad、pBad112、pBad136和pBad155表达的变化。结果:Pim-3siRNA能有效下调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中Pim-3mRNA和蛋白的表达。Pim-3表达的下调能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此外,Pim-3表达下调能显著上调Bax蛋白的表达和下调Bcl-2和pBad112的表达(P<0.05),但不改变总的Bad蛋白和其他Bad磷酸化形式(pBad136和pBad155)蛋白的表达。结论:Pim-3表达下调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Bax表达水平上升及Bcl-2和pBad112表达水平下降密切相关,因而Pim-3有望成为舌鳞状细胞癌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2.
Ding XQ  Chen Y  Li L  Liu RY  Huang JL  Lai K  Wu XJ  Ke ML  Huang WL 《癌症》2003,22(11):1152-1157
背景与目的:舌癌是口腔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常规采用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总体的5年生存率只有50%左右,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舌癌治疗的研究方向之~。本实验以5型E1缺陷型腺病毒携带的人内皮抑素基因(Ad/hEnd)感染舌癌细胞(Tca8113)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并对荷瘤裸鼠舌癌的抑瘤效果进行观察,研究其在舌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舌癌抑制作用。方法:(1)免疫组化法检测内皮抑素蛋白在Tca8113细胞和ECV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ELISA法检测上清中内皮抑素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内皮抑素基因在Tca8113和ECV细胞的表达特征。(2)流式细胞仪检测Ad/hEnd感染ECV后的细胞周期及凋亡,WST-1法检测Ad/hEnd对ECV细胞增殖的抑制。(3)Ad/hEnd对荷瘤裸鼠的舌癌的生长抑制分析。结果:(1)实验结果显示感染Ad/hEnd后。Tca8113细胞和ECV细胞胞浆内可有效合成内皮抑素蛋白,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内皮抑素蛋白表达浓度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最高达到597ng/ml,可持续到第7天,并且表达产物有抑制人体静脉内皮细胞ECV生长特性。呈剂量依赖关系。(2)Ad/hEnd可延长感染后的ECV细胞的S期及G2期。并出现细胞凋亡现象。(3)应用Ad/hEnd后第3天肿瘤体积增长受到抑制,第6天开始肿瘤抑制明显增强,第3周抑瘤率达45.8%。结论:本实验制备的重组腺病毒Ad/hEnd能在ECV和Tca8113细胞中有效表达内皮抑素,表达产物可影响ECV细胞周期、抑制ECV细胞增殖、诱导ECV细胞凋亡及抑制荷瘤裸鼠舌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Feng CJ  Li CY  Hong Y  Yang LL  Ye P  Cheng B 《癌症》2004,23(8):918-923
背景与目的: Fas/FasL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 cdc25A-Fas嵌合基因表达载体诱导舌鳞癌 Tca811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基因工程方法分别构建 pAdTrack-CMV-cdc25A-Fas( pCCF)和 pAdTrack-cdc25A-Fas( pCF)嵌合基因表达载体;脂质体法将 pCCF、 pCF、 pAdTrack-CMV分别转染 Tca8113细胞;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 GFP)观察转染效率; Northern blot、 RT-PCR、 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Fas基因的转录及表达时序; DNA凝胶电泳带型分析( DNA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TUNEL)、 Annexin V、流式细胞仪( flow cytometry, FCM)检测 Tca8113细胞凋亡.结果:( 1)嵌合基因表达载体 pCCF、 pCF转 染 Tca8113细胞的转染率为 15%左右,出现在转染后第 5~ 7天.( 2)转染第 3天, pCCF、 pCF组 Fas表达显著上调;第 3、 5、 7天均表达 Fas蛋白, Fas蛋白主要在胞膜和胞浆表达;表达 Fas蛋白的 Tca8113细胞呈现部分凋亡的形态特征. (3)pCCF和 pCF转染 2.5天 (60 h), Tca8113细胞开始出现凋亡,第 3天凋亡率达到最高约 25%,与对照组细胞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pCCF和 pC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4)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细胞峰与凋亡细胞峰一致.结论:嵌合基因表达载体 pCCF和 pCF转染口腔鳞癌 Tca8113细胞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窖蛋白1 mRNA在人舌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窖蛋白1基因mRNA在舌癌不同转移力细胞系中的表达,初步探讨窖蛋白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及其脑转移株Tb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应用RT-PCR技术检测窖蛋白1 mRNA的表达.结果:窖蛋白1 mRNA在两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其在Tb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Tca8113细胞.结论:窖蛋白1可能在舌癌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晓冬  刘凤  谭秀华  张树栋  左伋 《肿瘤》2007,27(7):542-544
目的:明确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VES)诱导的人口腔鳞癌Tea8113细胞的凋亡作用,初步探讨其凋亡机制。方法:PI单染色和Annexin V-PI双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VES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细胞凋亡率;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促凋亡基因bax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VES能显著抑制Tea8113细胞的生长,诱导出现典型的凋亡峰,bax基因及蛋白表达上调。结论:VES能诱导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的凋亡,该作用可能与bax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TGF-β1上调MTA1能否促进人舌癌Tca8113细胞侵袭转移。方法:蛋白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TGF-β1刺激或者不刺激的Tca8113细胞中MTA1和E-cadherin的表达。β-actin作为实验的内参对照。光学显微镜拍摄TGF-β1刺激的Tca8113细胞形态。侵袭实验检测TGF-β1刺激的Tca8113细胞。结果:TGF-β1上调MTA1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水平。Tca8113细胞是呈多边形的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经TGF-β1刺激的Tca8113细胞形态变成长梭形。同时,TGF-β1刺激的Tca8113细胞与对照相比较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结论:TGF-β1信号能通过MTA1下调E-cadherin表达,这可能是促进舌癌侵袭和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舌鳞癌耐药细胞系Tca8113/BLM细胞多药耐药基因和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BLM(30 μg/ml)反复24h暴露法处理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作用于Tca8113/BLM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P-gp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塞来昔布显著抑制Tca8113/BLM细胞增殖、下调Tca8113/BLM细胞MDR1基因表达,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塞来昔布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人舌鳞癌耐药细胞系Tca8113/BLM细胞MD1l/P-gp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这种作用可能与COX-2抑制剂增强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8-Br-cAMP上调舌癌细胞株间隙连接蛋白基因Cx43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训  黄洪章  孔庆瑜 《癌症》2001,20(3):279-281
目的:探讨 8-Br-cAMP( 8-Bromo 3': 5'-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对舌癌细胞株 (Tca8113)细胞间隙连接蛋白基因 Cx43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 MTT法检测 8-Br-cAMP对舌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等技术,对 8-Br-cAMP诱导舌癌细胞株细胞间隙连接蛋白基因 Cx43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舌癌细胞经 10- 5 mol/L、 10- 4 mol/L、 10- 3 mol/L 8-Br-cAMP处理后,细胞生长受抑制,其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升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见 Cx43蛋白的表达明显提高;流式细胞仪分析 ,Cx43蛋白荧光强度增强,阳性细胞计数率由 4.8%上升至 26.5%,经 t检验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1)。结论: 8-Br-cAMP对舌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上调 Cx43蛋白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CD151对人舌鳞癌细胞Tca8113迁移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Lan RF  Liu ZX  Song YE  Zhang X  Wang DW 《癌症》2005,24(3):262-267
背景与目的:CD151在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携带全长正义和反义CD151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CD151,rAAV-antiCD151)对人舌鳞癌细胞Tca8113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含酶切位点的PCR引物克隆CD151基因,分别呈正向和反向插入包装质粒pAAV,并包装成rAAV-CD151,rAAV-antiCD151,斑点杂交测定病毒滴度;rAAV-CD151与rAAV-antiCD151分别转染Tca8113细胞2周后,Westernblot检测CD151表达,通过Boyden趋化小室研究其对Tca8113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斑点杂交结果显示rAAV-CD151和rAAV-antiCD151病毒滴度分别为2.0×1011pfu/ml,1.0×1011pfu/ml;转染rAAV-CD151后,Tca8113细胞CD151的表达较未转染组增加了108%,细胞迁移数(93.6±11.6)显著高于未转染组和转染rAAV-GFP对照组(53.0±6.6和46.0±7.0,P<0.05);转染rAAV-antiCD151后,Tca8113细胞CD151的表达较未转染组减少了79%,细胞迁移数(24.0±4.4)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和转染rAAV-GFP对照组(P<0.05)。结论:CD151在肿瘤细胞的迁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是肿瘤转移的重要分子基础。携带反义CD151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工具,可以特异性阻断肿瘤细胞CD151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miR-12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其过表达对Tca811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62例OS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和人口腔角质细胞株HOK,用qPCR法检测癌组织及细胞中miR-126的表达,分析miR-126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26 mimics、miR-NC质粒分别转染进Tca8113细胞,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及Trasn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WB法检测凋亡、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iR-126在OSCC组织和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HOK细胞(均P<0.01)。miR-126表达与OSCC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联(均P<0.05),miR-126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转染miR-126 mimics后,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或P<0.0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中Bcl-2、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Bax和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miR-126在OSCC组织及Tca8113细胞中低表达,上调miR-126可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