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柱结核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患者从术前至出院指导的临床经过。结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密切手术配合及护理观察可提高脊柱结核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入路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中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7例不同节段脊柱结核患者采取不同切口入路手术,术中做好体位护理、病情观察、抢救准备和感染控制。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中出现心搏骤停1例,抢救成功,其余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切口愈合好,病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8周随访,结核症状均缓解。结论:加强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是控制结核菌扩散,确保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目前治疗脊柱结核的手术方式和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脊柱结核外科手术内固定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9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结核、胸腰椎结核及腰椎结核患者均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及治愈率。结果正确执行标准护理计划措施护理和抗结核治疗功能锻炼,49例脊柱结核病人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8个月后,95%的植骨融合,患者康复治愈率为95%。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内固定应用植骨融合是安全、有效的〔1〕,制定标准护理计划、手术成功及康复治愈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脊柱结核是较常见的一种肺外结核,绝大多数系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导致[1,2],危害性极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大多数脊柱结核最终需要通过手术清除病灶,同时行椎骨内固定术[3]。但手术前后护理工作对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非常重要,现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脊柱结核病人的手术前后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胸腰椎结核致残率高,经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有效的方法之一。此手术在全麻后变换3次体位,加大了术中体位护理的难度。现对18例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术中的循证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75例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护理要点。认为全面系统的术前术后的观察、指导及护理,对脊柱结核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钱芳 《当代护士》2014,(4):87-89
总结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注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配合、体位配合,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做好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指导,加强心理护理。认为做好脊柱结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护理技术在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间,加强术前护理,完善术前准备以及周密的术后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术后4个月复查X线片,椎体融合率由前期的33.4%提升到58.8%(P〈0.05)。结论:开展积极和全面的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术后椎体融合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吴丽莎  詹雪  杜杏利 《中国康复》2012,27(5):382-383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结核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于术前抗痨治疗>2周后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前后给予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引流量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bb’s角矫正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12个月,2组均未发现结核复发。结论: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治疗胸腰椎结核,并能够同时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6年5月我科收住的15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其中,颈椎结核15例,胸椎结核67例,胸腰段结核17例,腰骶椎结核53例,男性89例,女性63例,年龄自21岁-77岁,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加强术后康复训练。结果所有住院的脊柱结核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100%。结论针对不同的脊柱结核患者采取不同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顺利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93例脊柱结核的围术期规范化护理的方法。方法根据脊柱结核本身的特殊性,在围术期采取一系列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指导、营养支持、呼吸功能训练、术后监测和观察、体位指导、服药指导、功能锻炼等有效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结果该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脊柱结核手术风险大,加强规范围术期护理,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及配合力,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使患者消除顾虑,顺利进行手术,安全康复出院。方法调查患者术前、术后、围术期、出院前的护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均掌握了脊柱结核的相关知识,住院期间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有效充分的对脊柱结核患者护理需求的评估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上胸椎结核并截瘫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9例上胸椎结核并截瘫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9例上胸椎结核并截瘫患者均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及胸椎塌陷等现象;未见结核复发及任何并发症发生;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3 w瘫痪ASIA分级由C、D级降至E例,B级降至D级.结论 对上胸椎结核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防止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及胸椎塌陷,有效避免了结核复发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了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的早期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人工椎体置换术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缩短病程,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0例胸椎结核人工椎体置换病人,实旗了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结果:10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跟踪随访,均无明显症状及体征。结论:对胸椎结核人工椎体置换病人,做好术前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方汉萍  江燕张旭 《现代护理》2007,13(26):2500-250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结核肾切除术的护理特点.方法 对32例后腹腔镜结核肾切除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健康教育,加强术后病情观察、注意腹膜后引流液及尿液性状的观察及护理,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增加营养.结果 32例后腹腔镜无功能结核肾切除术后精神状态良好,术后恢复正常,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手术前后有针对性的护理是保证手术质量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结核肾切除术的护理特点.方法 对32例后腹腔镜结核肾切除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健康教育,加强术后病情观察、注意腹膜后引流液及尿液性状的观察及护理,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增加营养.结果 32例后腹腔镜无功能结核肾切除术后精神状态良好,术后恢复正常,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手术前后有针对性的护理是保证手术质量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淋巴结结核患者手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缩短换药时间,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对64例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措施。结果6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0.5~2.5年,无1例复发。结论科学严谨的护理措施是提高体表淋巴结结核手术治疗成功率、减少术后复发、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结核术中多体位变换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胸腰椎结核致残率高,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有效的方法之一[1]。此类手术多处切口,体位变换多,增加了术中体位护理的难度。术中满意的体位是保证手术顺利和安全的重要措施。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6年5月共行后路内固定、胸腹膜外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术87例,手术中我们实施了一套安全、可靠的体位护理方法,现将手术的体位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腰椎结核患者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96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术进行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胸腰椎患者给予常规护理,FTS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引流量、出院前1 d术后关节的屈曲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FTS组胸腰椎结核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TS组患者术后关节屈曲活动度为(91.7±5.0)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8±4.7)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胸腰椎结核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胸腰椎结核患者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围术期的护理中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增强关节灵活度,降低手术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