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44例临床分析何如镜(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柳州市545001)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上往往因其表现不典型而容易误诊。我院自1993年5月至1995年10月共收治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44例,将同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的临床表现,总结出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头痛呕吐不明显,脑膜刺激征不典型,部份病例以“眩晕,精神障碍,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因而易误诊。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63例分析左绍祥易宪峰宋学平(兖州市人民医院山东兖州272000)临床上,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时症状不典型,可造成误诊,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3例,60岁以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科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间收治的58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与常见的年龄低于60岁的病例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多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发生率低,而意识障碍、局灶神经系统损害较多,病死率高。结论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形式、临床特点表现常不典型,因此临床上容易致延缓治疗及误诊。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李时爱,秦玉香(日照市东港区公费医疗办公室)(日照市碑廓卫生院)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青壮年多发。但老年人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误诊。自1987年至1993年共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人SAH4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易误诊的原因和及时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年龄低于60岁的病例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因多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发生率低,而意识障碍、局灶神经系统损害较多,病死率高。结论: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形式、临床特点表现常不典型,因此临床上容易致治疗延缓及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年龄低于60岁的病例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多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发生率低,而意识障碍、局灶神经系统损害较多,病死率高。结论: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形式、临床特点表现常不典型,因此临床上容易致治疗延缓及误诊。  相似文献   

8.
由于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误诊,现将我院1985年至1987年老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7例与同期收治小于60岁SAH(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老年组57例,年龄60~81岁,平均68岁,男36例...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曾昭祥,安中平,曹倩包头钢铁公司职工医院,包头钢铁公司第三职工医院(014010)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表现与中青年患者不同,且...  相似文献   

10.
陈辉庭 《广东医学》1995,16(8):564-565
少量多次放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深圳市坑梓人民医院内科(518122)陈辉庭自1988年2月~1994年12月,我科应用多次腰穿少量放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20~...  相似文献   

11.
赵渝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278-1279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临床特点。方法:76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按照年龄段分组并将患者临床表现、并发症、误诊、漏诊以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等典型的SAH症状均不如青壮组明显(P<0.05或0.01);总误诊率30.6%,明显高于青壮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77.8%,明显低于青壮组(P<0.05)。结论:老年SAH临床症状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漏诊,预后不如青壮年,临床诊治老年SAH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防止误诊、漏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刚  唐文渊  孙晓川  晏怡 《西部医学》2004,16(3):250-251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 (DSA)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 30例DSA阴性的 SAH患者临床表现、CT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 :头痛 30例 ,呕吐 2 6例 ,脑膜刺激征阳性 2 8例 ,一过性意识障碍 4例 ,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4例 ,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且全部治愈出院。 30例中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PNSH) 18例。结论  DSA阴性的 SAH患者临床症状轻 ,并发症少 ,预后好。其中 PNSH病人应避免重复造影 ,脑、脊髓 MRI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减数血管造影(DSA)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对比分析30例DSA阴性的SAH及102例DSA阳性的SAH的临床资料。结果:DSA阴性SAH患者年龄偏大,精神症状多见,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多,而头痛相对较轻,颅神经损害、癫痫发作较少,出血量较小,尤其是再出血率、脑积水等并发症较少.死亡率较低,与DSA阳性SAH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DSA阴性SAH症状相对较轻但不典型,易误诊,预后较好;DSA阴性主要原因是环中脑池出血、微小动脉瘤,少数可能为假阴性,必要时需行DSA复查。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2~2004年收治的138例SAH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其中老年人SAH52例,青壮年SAH86例。结果老年人SAH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脑膜刺激征轻,意识障碍常见且明显,并发症多、误诊率、病死率高。结论对以头痛、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病例应高度重视,及时行脑脊液、CT等检查,以减少误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的临床资料、脑脊液、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病例为31例(占86.1%),而不典型病例为5例(占13.9%);出血病因在中老年患者主要是脑动脉硬化,而青年人主要为脑动静脉畸形;死因主要是脑水肿、脑疝、再出血、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结论]对表现不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及早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确诊;病因检查以脑血管造影为优;治疗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为主,并全面兼顾治疗,以促进恢复,降低死率。  相似文献   

16.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组(36例)、青年组(57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其诱因老年组以情绪波动为主,青年组以突然用力为主;临床表现两组均以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青年组高于老年组(p<0.01);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出现率老年组高于青年组,克氏征出现率青年组高于老年组,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老年组不显著。表明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很多特点,故临床对急性起病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眩晕、抽搐而无明显脑膜刺激征者,应想到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经CT证实的2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25例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10%(25/250),其中全身性强直-陈挛发作占60%(15/25),简单部分性运动发作占20%(5/25),复杂部分性发作占20%(5/25);2周内癫痫发作20例,其中以癫痫为首发症状15例,19例临时用过抗癫痫药;2周后癫痫发作的5例,需长期服抗癫痫药。结论:蛛网下腔出血较易继发癫痫,且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密切相关;早期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较难控制,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及预后。方法 对52例初诊为脑血管痛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CT与MRI等费料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52例初诊为脑梗死40例,脑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平均年龄65.5岁,具有脑血管病的特点,外伤史较隐匮,CT和MRI确诊。手术治疗37例,非手术治疗15例,除1例死亡外,余51例均治愈。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尤其老年患者易与脑血管病相混淆,详尽的病史调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诊。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特征和磁共振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CVT)的临床特征和磁共振(MR)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MR检查确诊的CVT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响学特征.结果12例患者的阳性体征包括头痛(10例)、视乳头水肿(8例)等颅内压增高的征象,部分病例有局灶性神经功能异常如肢体瘫痪(4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癫痫发作(2例)、昏迷(2例)及脑膜刺激征(6例).常规Se序列T1、T2相示窦内高信号,脑实质水肿或合并出血、梗死.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能直接显示静脉窦闭塞及血栓栓子.CT检查显示2例呈弥漫性脑水肿,3例脑叶见条索状高密度影,2例示顶叶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经降颅压、抗凝、溶栓、消炎及激素治疗均治愈.结论MRI/MRV在诊断和随诊静脉窦血栓方面明显优于CT,且抗凝、溶栓、降颅压、消炎是治疗静脉窦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外伤患者急性期CT检查临床特征,及探讨其与血清NTpro BNP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8例急性脑外伤患者。均经CT扫描和血浆N端前脑钠肽水平检测,使用Spearman软件分析相关性。结果 CT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蛛网膜下腔未出血患者血清N端前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中、轻度脑肿胀血清N端前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型脑外伤血清N端前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r=6.78)、脑肿胀程度(r=9.10)、脑出血CT分型(r=8.14)与血清NT-pro BNP呈正相关。结论 CT可反应脑外伤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肿胀情况,并对脑外伤严重程度进行分型,上述临床指标均与血清T-pro BNP呈正相关,可根据CT下患者脑损伤临床特征评估其血清NTpro BNP水平,为临床操作与预后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