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秀珍  余蕾  罗庆华 《安徽医学》2020,41(9):1100-110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医疗应急物资短缺,社会各界守望相助,施援捐赠,公立医院对受赠物资的规范管理及高效利用,可提升医院受赠物资应急综合管理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某公立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受赠物资的应急管理策略,提出后疫情时期受赠物资应急管理举措,旨在为提高公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对受赠物资的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服务模式,为“停课不停学”工作提供支持。方法:对36所高校图书馆在疫情防控期间推送信息的形式、数量现状和工作举措等服务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各高校图书馆的应急工作举措分为紧急闭馆、外借图书不计入逾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等8类。结论: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疫情防控期间的“1+3”应急服务模式,即一项保证人民安全的必然举措:图书馆紧急闭馆,三项维持图书馆正常运行的基本途径:线上资源正常使用、线上服务在线处理、开展主题系列服务和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干部病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防控措施.方法 严格落实医院针对防控新冠肺炎的措施,结合科室医疗护理工作的实际,制定以人员管理、病区管理、消毒卫生管理为核心的应对措施.结果 科室患者及工作人员均未感染新冠肺炎,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结论 落实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病区的疫情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SARS疫情之后,我国就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四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应急管理、应急法律和应急救援.但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大范围的蔓延,暴露了我国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上的一些不足.本研究通过对比国外的应急管理体系,深入剖析我国现行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同时对此次疫情造成的冲击和危害进行反思,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设计出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新体系.为建立健全科学的、中国特色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模式提供参考,完善和实施在重大疫情背景下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应急防护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方法: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1日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 290位护理人员开展新冠肺炎应急防护培训。通过自制调查问卷了解护理人员对新冠肺炎应急防护等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需求;通过同质化管理、闭环管理、院科两级培训、重点人员再强化、分层分流培训、多样化培训手段全方位构建护理应急防护规范化培训体系;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院级和科级穿脱防护用品操作考核;其中,进入隔离病房的护理人员在强化培训后需再次进行理论操作考核。结果:医院自制调查问卷显示99.77%的人员认为有必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全体护理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培训院级复试成绩高于科级初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隔离病房工作组成员在经过重点人员再强化培训后,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非隔离病房工作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应急防护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能有效提高培训成效,提高护理人员应急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2022年4月,某三甲综合医院发现1例员工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后,第一时间采取封闭管理以精准管控,护理部配合医院制订并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总结医院此次应急封闭管理中的护理实践与成效,以期为医疗机构在应急封闭管理中构建护理应急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爆发后,作为定点医疗机构,护理管理部门快速整合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针对疫情防控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分别从"人""物""流程""环境"等方面,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各级护理人员培训、门急诊就诊流程以及住院流程、患者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应急管理策略,提高工作效能,确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时期手术室工作的调整策略及方法。方法根据最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南,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制定疫情期间手术室管理策略及方法。结果 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12日共进行各种手术78例,其中男性42例,女36例;平均年龄(49.3±10.1)岁。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患者及医护人员无感染情况发生。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调整手术室管理策略和方法,可以安全开展手术工作并合理进行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石家庄市疟疾监测与处置情况,为全市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2020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和疫情前同期(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全市医疗机构报告的疟疾病例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2个时期疟疾病例数量、发病到就诊时间、初诊到确诊时间、“1-3-7”指标完成情况和感染来源等进行分析。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5例,较疫情前同期(报告53例)减少71.7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报告疟疾病例从发病到初次就诊间隔时间的中位数为2 d,平均数为2.5 d,从初次就诊到确诊间隔时间的中位数为1 d,平均数为1.2 d,疟疾病例就诊及时性、确诊及时性、初次就诊单位构成和感染来源分布在疫情期间与疫情前同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78、-0.626,χ2=3.705、0.287,P均>0.05)。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石家庄市疟疾防控工作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实施产生了较大影响,交通管制和居家隔离等疫情防控措施,在客观上导致了一些临床试验无法正常进行,在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保护受试者因此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以欧美国家和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管理临床试验的政策和指南为基础,阐述新冠肺炎疫情对肿瘤患者和肿瘤临床试验的影响,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肿瘤受试者保护面临的具体挑战,进而从优化卫生资源分配、完善非面对面的知情同意程序、加强受试者访视管理和加大临床试验安全评估力度等方面保护肿瘤受试者。希望这些优化措施能够面向未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依旧起到保护受试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自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均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在紧急推进各项工作中,面临着收治地点局限、医护人力严重缺乏、重要物资不足与调配盲点、管理体系有待优化等问题。亳州市人民医院作为亳州地区定点救治医院之一,通过建立设计合理的临时隔离病房,健全医护人员弹性管理体系,同时对紧缺医疗物资实施账目制配置,多举措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升了疫情防控救治水平、提高了整体运作效能。本文就亳州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临时隔离病房的建设与管理进行了阐述,旨为医院应对突发疫情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全国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急服务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制度管理、人员管理、文献管理、社会救助、防疫信息和专题活动6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省级公共图书馆应急服务模式进行了总结,对当前省级公共图书馆应急服务存在的问题和相应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省级公共图书馆完善应急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医院在国家标准政策要求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整防控策略.根据不同阶段新冠疫情防控现状,总结新冠疫情医院感染防控管理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发挥了区域医疗中心引领作用,为综合性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医院感染防控能力提升提供一定...  相似文献   

14.
病案资料作为新冠肺炎病毒传播载体往往易于被忽视,为医院内部疫情防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伤害流行病学从科学防疫的管理角度分析各媒介因子的影响,有效降低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暴露风险。以伤害流行病学视角出发,构建Haddon模型,分析病案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通过完善病案管理应急方案,促进医院内部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回顾相关理论,结合疫情期间病案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以下3方面管理策略,疫情发生前阶段:结合流行病调查信息及时做好病历模板更新的需求分析,建立疫情期特殊病例数据存储、病案存放应急管理机制。发生阶段:优化病案管理流程、完善应急预案,降低传播风险。发生后阶段:重新评估不同病案管理流程的暴露风险,建立病案风险分类管理,完善特殊环境下病案签名制度。  相似文献   

15.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暴发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从湖北省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而老年人群由于衰老、免疫功能下降、多种慢病共存的影响,属于本次疫情的高风险人群。安徽省老年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为此讨论制定了"老年医学科新冠肺炎防控管理策略",旨为落实好老年医学科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强化管理并有效控制输入性新冠肺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实践经验,结合疫情动态发展形势,从医院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和应急管理实践的流程改造、就诊确诊、诊疗规范、互联网服务、物资后勤保障方面的工作措施来分析我国公立医院疫情防控的应急管理策略,为我国公立医院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时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升临床药学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能力、推动临床药学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从药师、临床医师角度探讨三甲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顺利开展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甲医院临床医师较药师更肯定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  相似文献   

18.
针对情报学方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实际应用,从3个方面探讨了重大疫情防控中的情报学方法问题,即重大疫情防控中情报学理论问题、情报学方法在危机情境下的适用性和新冠疫情防控中的情报支撑,提出了情报界在做好常规的信息管理工作和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应聚焦“情报”,主动介入重大疫情防控主战场,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服务于重大疫情防控,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的支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网格化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管理对象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共享组织的资源,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思想。网格化管理能够为解决一些复杂性的管理问题提供新思维和新方法。“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作为一种面向复杂系统的方法论,它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以“WSR”方法论为指导,围绕疫情防控环节建立了医共体内医务人员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疫情应急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人员隐患排查预警机制、突发事件信息传递共享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能够全面、实时、动态掌握员工的个人信息,了解健康情况和流行病学史,实现了信息的共享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管理,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格化管理体系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等多个领域中,在面对重大公共突发应急等事件时可在区域内的功能社区进行推广,例如学校、工厂、企业等,利于及时、有效、全面掌握每个人的信息,是防控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应急响应速度和响应内容进行了调研,结合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网站的各省市高校图书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调研报告及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服务经验,提出了疫情期间图书馆“云”信息服务和情报决策支撑服务策略,为高校图书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响应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