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冰冰  邹娥 《北京医学》2004,26(3):207-20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的生物学标志[1].IBS最早于1820年由Powell报道,而后曾使用过多种术语,如结肠过敏、黏膜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等.  相似文献   

2.
报道21例男性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治疗前后性功能变化调查结果。男性IBS患者常伴有功能性性功能障碍,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蜀  吴至久 《吉林医学》2021,(6):1503-1505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复发性,以腹痛、腹胀且伴随大便习惯的改变,但是在临床上没有结构和生化方面的异常.但是它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1].目前将IBS分为腹泻型IBS,便秘型IBS,混合型 IBS 和不确定型 IBS 四种亚型.目前针对IBS的发病机制没有明确的论断...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 ,IBS)是一种肠道(主要是结肠 )功能失调性疾病 ,是指一组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腹泻 /便秘 )、粪便性状异常 (稀便、粘液便 /硬结便 )、腹痛及腹胀等症候群 ,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如不及时诊治常可使症状加重甚而引起器质性病变。肠易激综合征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 ,是人群常见病、多发病。西方国家统计 ,门诊患者中IBS占 10 .6 % ,人群患病率为 7.1%~ 13.6 % [1] 。我国目前尚缺少大样本的调查 ,1996年潘国宗等[2 ] 对北京城郊人口采用分层、多级、整群的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  相似文献   

5.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态分析及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及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效果。方法①随机选择腹泻型IBS组66例,对照组58例,取自然排出的新鲜粪便作活性菌培养,分析比较两组肠道微生态状况。②将IBS患者随机分为A及B两个观察组,A组和B组分别使用奥替溴铵及奥替溴铵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①腹泻型IB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数量显著增多(P〈0.01);乳酸杆菌减少,酵母菌增多(P〈O.05)。腹泻型IBS患者肠道B/E值小于1,对照组B/E值大于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A组和B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6%和84.8%,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x^2=21.20,P〈0.01)。结论腹泻型IBS与肠道菌群失调有一定的相关性,应用奥替溴铵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摧广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的调节及临床治疗作用。方法71例IBS(以腹泻为主型)患者,按ROMEⅡ诊断标准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贝飞达(贝飞达组23例)、推拿治疗(推拿组24例)及贝飞达加推拿治疗(联合治疗组24例),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粪便菌培养,对比各组治疗前后的菌群数量变化。结果3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增加,大肠埃希菌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上述3种细菌菌群数量与贝飞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飞达组与推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贝飞达有很好的调节IBS患者肠道菌群的作用,能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治疗IBS疗效显著。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用推拿或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2 1例,脾气虚证2 2例,及健康人2 5例肠道微生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与正常组比较:①在肠道细菌比例中,湿热证革兰阳性杆菌比例明显下降,而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比例明显上升;②肠道菌群密集度,湿热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③肠道菌群多样性,湿热型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与脾气虚证比较:①在肠道细菌比例方面,湿热证革兰阳性杆菌比例明显升高;②肠道菌群密集度,湿热证明显高于脾气虚证;③菌群多样性,湿热证与脾气虚证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趋势,且脾胃湿热证与脾气虚证不同。  相似文献   

8.
肠道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功能性疾病,因其病因不明症状多样,病程迁延,疗效不确定,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应用中药小建中汤联合微生态制剂保健乳对118例IBS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特点是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伴大便性状和(或)大便次数改变,但无明确大体形态学、组织学、微生物学或生化代谢异常可查的临床综合征。其国外发病率为10%~15%[1],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其发病率为5.60%[2]。IBS症状呈慢性、反复发作,同时还常伴有多种肠道外症状表现,如兴趣缺乏、情绪低落、心烦、失眠等精神状态的改变。IBS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调查显示超过10%的普通人群患有IBS[3-4],导致了过高的医疗支出[5]。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制剂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欣艳  李世荣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2802-2804
一、微生态系统的概念 胃肠道原籍菌,外籍菌和其上皮细胞等生物成分和食源性非生物成分(未被消化的食物)以及来自胃、肠、胰、肝脏的分泌物(如激素、酶、黏液、胆盐等)共同构成了微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可引起微生态平衡的失调,导致腹泻和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此外,抗生素的不适当应用会使肠道菌群失常,以致引起致病菌的繁殖。动物的精神状态、生理和免疫状况及环境的变化均会影响胃肠道上皮细胞的功能及分泌物组成。微生态失调包括菌群比例失调和定位转移(易位)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肠道菌群在哺乳动物及人类健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仔猪的健康生长需要一个动态平衡的肠道微生态环境。然而,在猪的生命周期中,从食管到直肠的微生物分布与组成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健康的肠道菌群具有促进猪的营养代谢,维持肠黏膜屏障,调节免疫应答,抑制病原菌感染等功能。多种因素对猪肠道菌群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分娩方式(经过产道或剖宫产)、幼龄时期饮食(母乳或配方饲料)、抗生素或抗生素样分子的使用等。本文主要从仔猪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定植、功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等方面论述了仔猪肠道微生物与仔猪肠道健康的关系,从而加深肠道微生物对维护仔猪肠道健康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在健康状态下具有维持肠道正常结构,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调节肠道免疫应答等重要功能.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结构或数目的改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了解肠道菌群参与结直肠癌发生的机制,有助于指导临床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及做好预防工作.目前肠道菌群在结肠癌中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将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菌群结构变化和致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老年性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the elderly,FCE)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肠道疾病。全球数据[1-2]显示,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平均发病率约为14.0%,而中国部分东部城市FCE患病率高达17.6%。有研究[3]指出,FCE与多种严重疾病相关,包括结直肠癌、肝性脑病、阿尔兹海默病等,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从而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FCE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与肠道动力学障碍、精神心理状态异常、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其特点是无器质性病变。近年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FCE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FCE主要的病因之一[4]。本文旨在简要综述FCE与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灌胃对健康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将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处理组在大鼠第4、5、6、7、8周龄分别用具核梭杆菌灌胃1次,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在大鼠第3、8、12周末收集粪便,提取DNA后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粪便中针对具核梭杆菌的特异性IgA。 结果 第3周时,两组在菌群多样性、主要菌门水平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8周时,处理组菌群多样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9);处理组的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含量低于对照组,拟杆菌门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时,处理组菌群多样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1),两组大鼠肠道菌群的主要菌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具核梭杆菌灌胃刺激机体产生了特异性IgA。 结论 具核梭杆菌通过未定植方式,对肠道菌群产生了影响,并可持续一定时间。具核梭杆菌刺激产生的特异性IgA可能是其不能在肠道定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is a non-specif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GI) tract tha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intestinal dysbiosis in the host. GI infections contribute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BD; however, although the results of recent clinical studies have revealed an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infection and IBD, the exact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development of IBD remains unclear.H. pylori, as a star...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探究慢性肾脏病5期(CKD5)患者与健康人体内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 方法 研究入组健康对照组69例、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CKD5-NHD)组24例、慢性肾脏病5期透析(CKD5-HD)组29例。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研究CDK5组(CKD5-NHD组和CKD5-HD组)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以LDA>2.0表示两组间生物群落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测序结果,应用宏基因组数据统计分析(STAMP)软件映射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蛋白质直系同源簇(COG)数据库,研究CKD5患者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具有的功能。 结果 健康对照组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等占优势;在CKD-HD组中,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真细菌属(Eubacterium)、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等丰度较高;而在CKD-NHD组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红蝽菌目(Coriobacteriales)等为主要优势菌群。通过肠道微生物群功能预测发现,CKD5患者肠道失调的微生物群在脂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方面有着更活跃的表现。 结论 与健康人相比,CKD5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CKD5患者的紊乱肠道菌群能够影响机体物质代谢,并通过影响机体多种代谢及信号传导通路增加罹患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7.
宫腔微生物群与多种妇科疾病密切相关,微生物群失衡与女性不孕症有关。通过探索不孕症患者宫腔微生物组成及变化后发现,特定菌种出现或菌群构成改变会影响妊娠结局。针对微生物进行相关治疗后,通过成功纠正宫腔微生物群失衡状态可以提高临床妊娠率。为此研究者正深入研究不孕症与宫腔微生物群的相关性,试图通过相关治疗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尝试将宫腔微生物状态作为妊娠结局的预测因子。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对宫腔微生物群特征、宫腔微生物群与不孕症的关系及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肠道菌群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人体复杂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药疾病治疗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与人体肠道菌群的联系紧密,肠道菌群参与中药有效成分的生物转化,中药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数量的作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肠道菌群途径将为中医药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中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及其代谢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衰、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相关。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CVD影响的机制已有报道。本文将综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衰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在CVD防治方面的潜在价值,为CV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变性梯度胶电泳方法(DGGE)研究喂养方式对早产新生儿肠道茵群的影响.方法收集同期6对新生儿1~21 d粪便,直接提取细菌总DNA,扩增16S rDNA V6~V8区后DGGE分离,测序并与EMBL核苷序列数据库进行比较.结果喂养前肠道菌群类似,以梭状芽孢杆菌、链球菌、克雷伯氏茵为主,开奶后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茵为主,奶粉喂养儿肠道茵群显示其明显的多态性,有双歧杆菌、梭状芽孢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茵、克雷伯氏菌、韦荣氏茵、沙雷氏茵以及不经培养细菌.结论喂养方式对早产新生儿茵群的形成及演替有明显影响,PCR-DGGE在多态性,动力性,茵群的演进变化方面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和补充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