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成人慢性牙周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伴有前牙唇倾、牙间隙增宽、覆牙合覆盖增大的18例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及正畸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牙槽骨情况的变化来评价正畸治疗对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18例患者平均疗程21个月,正畸治疗后牙齿稳定度增加、移位牙复位、牙周袋变浅或消失、牙龈无明显炎症,患者的错牙合畸形均达到个别正常牙合,结束时牙周情况较矫治前明显的改善。结论:正畸治疗改善了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牙周环境和牙列功能,对牙周病的治疗有显著的作用,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牙周病是多因素所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牙周病患者因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吸收,常引起牙齿的松动、移位、伸长等,从而引起继发性的牙牙合畸形及咬合创伤。成人牙周病通常会伴有前牙唇侧漂移、牙间隙增宽,覆牙合覆盖增大等错牙合畸形,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严重影响美观。正畸治疗成为牙周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病致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进行矫治,恢复相对理想的牙弓形态和咀嚼功能以及稳定的口腔环境,一直是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临床笔者对18例因牙周病所致前牙散隙的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牙周及正畸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畸结合高强纤维夹板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正畸结合超强玻璃纤维夹板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成人牙周病继发牙[牙合]畸形患者,在控制牙周炎症的基础上,应用固定矫治技术进行牙[牙合]畸形的矫治,并采用超强玻璃纤维加树脂作为固定牙周夹板。结果:随访1~3年,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牙周状况明显改善,有效地巩固了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增强了美观。结论:正畸治疗是牙周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恢复牙列外形,达到改善和恢复咀嚼功能的目的;超强纤维牙周夹板的应用可有效地保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保存松动患牙。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后,应用3种固定矫治器矫治成人牙周炎致前牙病理性移位的患者.观察矫治前后临床牙周组织的改变.方法:对60例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后,用3种矫治器矫治,用常规根尖片、X线片的计算机数字剪影分析、牙周检查法(PSR),观察对比正畸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固定矫治器矫治后,患者牙周状态评估指数为预后极佳,矫治效果良好(P<0.05),Tip-Edge Plus矫治器矫治更为显效,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矫治器矫治此类患者,牙周组织得以改善,牙齿动度达到生理动度或稳定松动,牙槽骨高度增加,不同比例的形成新附着,并获得相对理想的牙弓形态及稳定的(牙合)关系.而Tip-Edge Plus矫治器矫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它2种矫治器,更适合特殊复杂病例的矫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正畸治疗前后牙周情况的变化。方法 :对 8例I类错伴下前牙拥挤的牙周炎患者采用edgewise方丝弓技术矫治 ,结合牙周治疗方法 ,消除咬合创伤 ,建立正常咬合关系。随访一年观察牙周的变化。结果 :牙周病患者治疗后好转有效率达到 87.5 % ,无效一例 ,占 12 .5 %。无效病例是由于治疗过程中未配合医生及未注重牙周卫生 ,使牙松动。结论 :通过正畸和牙周治疗保健的共同作用 ,使牙列平整 ,牙周组织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5.
综合治疗牙周病性错合畸形3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牙周病性错He畸形的疗效。探讨正畸治疗与牙周组织的关系和综合治疗的特点。方法:采用常规牙周治疗,使牙周组织状况稳定后,选用Edgwise固定矫治器,矫治牙周病性错He畸形。结果:治疗过程最长25个月,最短7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对牙周病性错He畸形采用牙周、正畸综合治疗,不仅矫治了错He畸形,而且明显改善了牙周健康状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Begg技术是一种细丝微力矫正技术,可用于各种类型牙牙合畸形的矫治[1]。本文采用Begg技术与牙周病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错牙合矫正及牙周病的控制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例错牙合患者,检查时发现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根据划分牙周病程度的标准[2],轻度牙周炎16例,中度牙周炎4例。20例错牙合畸形的类型是:AngleI类6例,AngleII类I分类9例,AngleII类II分类5例[3]。每一患者均有治疗前、后的模型和曲面断层全景片。在接受Begg技术矫治前,均做牙周病的系统治疗,包括…  相似文献   

7.
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通过对 72例矫治患者牙周组织变化的临床观察 ,分析了影响牙周组织健康的因素 ,并提出预防保健的措施。1 临床资料1.1 对象随机选择门诊正畸患者 72例 ,男 34例 ,女 38例 ,年龄11~ 15岁。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 31例 ,安氏Ⅱ类错牙合 15例 ,安氏Ⅲ类错牙合 2 6例 ,并有 2 5例拔牙减数。选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 ,常规分步矫治 ,时间为 12~ 2 0个月。1.2 观察指标拔牙 1周后戴上矫治器。戴后 10d、1月、3月观察记录牙周变化指标 :包括牙龈颜色变化 ,牙龈增生探诊深度 ;牙周探诊出血 ,牙菌斑形成情况等。1.3 预防措施①加强口腔卫生 ;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天失牙患者的缺牙特征及单纯正畸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2014年在我科矫治的先天失牙患者24人,拍全口曲面断层片、颞下颌关节开闭口位片及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根据面型及牙列拥挤度等决定治疗方案,通过正畸治疗将间隙集中后再义齿修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4例先天失牙患者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均获得正常覆盖、覆牙合关系,面型协调,软组织侧貌得到改善。结论:先天缺失1~2牙的错牙合畸形, 根据面型、错牙合情况、缺牙数目设计不同矫治治疗方案, 能够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多牙先天牙缺失,常需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才能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要:牙齿松动是牙周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如何治疗松动牙、防止牙周炎进行性加重、尽可能地保存牙齿、促进牙周组织的重建再生,是牙周科医生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经牙周基础治疗、去除危险因素、消除牙周组织炎症并建立平衡牙合后,多数患牙的松动度可不同程度减轻。而松动度较大的患牙经牙周治疗也很难恢复正常,并影响咀嚼功能,产生继发性牙合创伤,使得牙周组织破坏、吸收加剧。对动度较大的松动牙进行固定,消除其创伤,减轻牙合力负担,使之行使正常咬合功能,牙周膜接受功能性刺激,从而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因此,松牙固定是牙周治疗的必要措施。牙周炎的松牙固定是将单根或多根患牙与健康牙通过夹板连接成一个稳固的“多根牙”,建立起一个新的咀嚼单位。本文对牙周病的松动牙固定、各类牙周夹板在临床上的使用及夹板固定技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对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牙性和骨性影响。方法:选择 17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前牙反牙合,矫治开始及前后各 6个月拍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在治疗期内均发生上颌骨前移,下颌骨轻度向下后旋转:SNA平均增大 2. 6°, A点平均前移 3. 1mm;前牙覆盖增加 5. 2mm, 其中骨性变化占 63%,牙性变化占 37%。结论: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是简便、有效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装置,可最大程度地减轻畸形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9例成人牙周病正畸患者采用控制牙周病后进行正畸治疗的综合疗法,取得满意效果.9例患者最小27岁,最大42岁;除1例为男性外,其余均为女性.7例为安氏Ⅰ类错,前牙牙槽骨吸收1/3-2/3,其中2/3吸收2例.除1例用活动矫治器矫治外,其余均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2例拨牙,1例不改变磨牙咬合关系.矫治前进行全身及局部因素检查,进行牙周治疗,保持牙周卫生.矫治结束后采用可摘式固位器2例,牙套固位1例,可摘式牙周夹板固位1例,及龙鱼线粘接固位5例.2例矫治后为远中关系,7例为中性关系.上下前牙排齐,间隙关闭,恢复正常覆覆盖关系,牙周病得到控制并减轻,牙松动度减轻,牙槽骨吸收停止,容貌改善,效果满意.牙周病患者通过正畸治疗有利于消除病因;牙周病正畸时应严格控制牙周炎,保持口腔卫生.矫治时应施以轻力,矫治前让患者详细了解矫治计划,经患者同意后方可执行.牙周病患者正畸后容易复发,为稳定治疗效果,保持时间应延长.从临床观察看,尼龙鱼线制作的牙周夹板美观、舒适,固定效果稳定,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衡峰  魏洁 《口腔医学》2009,29(10):555-556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成人牙周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28例患有牙周病的错畸形患者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及正畸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牙槽骨情况的变化来评价正畸治疗对患有牙周病的错畸形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28例患者的错畸形得到矫正达到个别正常,矫正结束时牙周情况较矫治前明显改善。结论正畸治疗为错畸形患者创造了健康的牙周环境和功能良好的牙列,对牙周病的治疗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3度松动创伤性牙周炎进行牙周牙髓联合治疗,进行疗效观察.方法:70例(牙合)创伤引起的2~3度松动的86颗患牙经过调(牙合),牙周夹板固定,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后,经1~3年观察,复查X线片,检查牙周情况及松动度.结果:2~3度松动牙经牙髓牙周联合治疗后,患牙的牙周袋及松动度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牙合)创伤引起的2~3度松动牙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探讨其矫治原理、方法、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对14例安氏Ⅱ类2分类恒牙列错牙合,均用多曲方丝弓进行矫治。治疗前后均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EAW技术能快速有效的改正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建立前牙的正常覆牙合覆盖和磨牙中性关系,明显改善病人面型。SNA角平均增大1.6度、SNB角平均增大3度,ANB角平均减小1.4度。结论: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通过改善牙齿三维方向的位置,可有效地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5.
对45例前牙牙周病错牙合患者,采用贴钩加橡皮圈来矫治错位牙,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适应证选择前牙牙周病错牙合经牙周基础治疗,急性炎症控制后牙龈无红肿、牙松动不超过Ⅱ度的患者45例162个前牙,上颌96个,下颌66个。女26例,男19例,年龄18~52岁,前牙唇侧倾斜31例(108牙),间隙81个,其中16例(64个牙)伴Ⅰ~Ⅱ度深覆牙合或深覆盖,其余14例为近中或远中移位38牙,扭转12牙,反牙合4牙。1.2 材料直径(d)0.24mm的不锈钢结扎丝,d0.5mm的不锈钢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牙周病错(牙合)患者正畸过程中,通过邻面去釉方法提供间隙的优势.方法:选取2004-2009年于本院口腔科治疗确诊为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34例,男9例,女25例,平均年龄25.4岁.治疗前,通过模型分析和头影测量分析,得到患者间隙需要量,将邻面去釉作为获得间隙的第一选择进行设计,确定邻面去釉牙位及去釉量,是否仍需减数拔牙以及支抗强度.经系统牙周治疗后,进行固定正畸治疗.排齐牙列后,用细金刚砂针均匀磨除邻面釉质0.25~0.5mm,抛光,涂氟化钠甘油防龋.正畸治疗完成后保持.结果:疗程6~24个月,牙周状况稳定,牙排列整齐,楔形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治疗后0.5~2a复查,去釉区未见新发龋.结论:邻面去釉用于牙周病错(牙合)患者的正畸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可以降低治疗难度和牙周风险,缩短疗程,改善牙龈美观,延长牙(牙合)系统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引导组织再生(GTR)术后患牙正畸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2011年来锦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因牙周病导致个别牙严重错牙合畸形患者19例(患牙26颗),GTR术后6个月开始正畸治疗,比较矫治前后患牙牙周状况。结果 19例患者经牙周-正畸治疗后,有17例达到矫治目标,牙周状况明显改善。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的前牙牙槽骨高度略有增加,后牙牙槽骨高度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GTR手术可使牙周-正畸治疗的安全性、疗效性及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牙周病科门诊患者中收集错牙合畸形的病例 ,以了解生长发育稳定后错牙合畸形与牙周病的关系 ,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调查对象从牙周病科门诊患者中随机选取 2 40人 ,其中男 12 9人 ,女 111人 ,年龄 2 0~ 77岁。1.2 方法用WHO规定的牙周探针 ,在自然光线下检查 11、16、2 6、31、36、46的牙周病指数 ;嘱患者放松端坐 ,上下牙微分开 ,然后轻轻闭口 ,将上下牙咬紧达牙尖交错位时检查 16、2 6、36、46的牙合关系。1.3 检查指标①牙周治疗需要指数或牙周病指数 (CPITN) [1] ,分为 0~ 4度 ,每个指数以病变最严重的记分代…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平面导板 (简称平导 )配合Edgewise矫治技术 ,矫治前牙深覆牙合 ,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 :3 0 0 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口腔科   1.病例选择 :15例前牙深覆牙合Ⅲ 或Ⅲ 以上患者 ,AngleⅠ错牙合7例 ,AngleⅡ1错牙合6例 ,AngleⅡ2 错牙合 2例。Spee氏曲线深度最大 10mm ,最小 5mm ,年龄 12~ 2 3岁。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9例 ,其中 1例牙周情况较差 ,牙龈炎 ,进行牙周治疗 ,余牙周健康。另选条件相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单纯使用摇椅弓打开咬合 ,观察打开咬合的时间进行比较。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引导组织再生(GTR)术后患牙正畸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2011年来锦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因牙周病导致个别牙严重错牙合畸形患者19例(患牙26颗),GTR术后6个月开始正畸治疗,比较矫治前后患牙牙周状况。结果 19例患者经牙周-正畸治疗后,有17例达到矫治目标,牙周状况明显改善。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的前牙牙槽骨高度略有增加,后牙牙槽骨高度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GTR手术可使牙周-正畸治疗的安全性、疗效性及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