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掌、指骨X线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63例糖尿病患者、40例正常人行左手X片检查并测量第2掌骨及中指第2指骨骨长(L)中点的横径(D)、髓腔宽度(d),以此计算掌、指骨参数,包括D一d/D、D2一d2、D2一d2/D2、D2一d2/DL。以掌、指骨指数(D一d/D)分别低于43%及37%为骨质疏松,则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47.62%。病程长、病情重、失治者易伴发,且多有尿钙、尿磷排泄增加。认为掌、指骨X线测量可作为判断糖尿病患者有无骨质疏松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脑瘫患儿步态的时空及运动学参数进行可靠性分析,确定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步态参数的最佳测试次数。方法: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采集45例脑瘫患儿(26例偏瘫和19例双瘫)步态的时空及运动学参数,采集有效测试8次;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对步态参数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偏瘫患儿重复测试5次、双瘫重复4次可使各时空参数的ICC值均达到0.9以上;偏瘫患儿重复测试6次、双瘫重复5次可使运动学各参数的ICC值均达到0.9以上。结论:脑瘫患儿时空参数的可靠性高于运动学参数,双瘫患儿时空和运动学参数的可靠性均高于偏瘫患儿;偏瘫患儿重复测试6次、双瘫患儿重复测试5次能使其时空和运动学参数达到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体头部参数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通过头部原始数据获取和清理、头部尺寸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头部参数化模型的实现等方面的研究,寻找人体参数化模型的建立方法。结果建立了人类头部参数化模型。结论人体头部参数化模型可以利用人体头部的线性回归方程修正其通过CT获得的初始化数据,通过OpenGL建立人体头部三维参数化模型。  相似文献   

5.
元素研究在辐射防护领域中的应用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讨论辐射剂量估算所用生物动力学模型参数的资料来源开始,综述元素研究在辐射防护中的主要应用,即元素研究对确定放射性核素生物动力学模型和环境转移模型参数的意义。以文献实例介绍了获得某些重要参数的方法,并讨论了元素研究在辐射防护领域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本项目3个阶段所获总结果应用于我国辐射防护领域。方法依据平衡条件下元素与其放射性核素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同一性,按文献方法讨论了本研究结果在辐射防护领域主要应用。结果除在前3篇文章中讨论了为中国参考人器官、组织及全身元素浓度和负荷量参数参考值及其分布提供依据外,更新了我国元素膳食摄人量,提供了某些放射防护用生物动力学模型重要参数(f1、Te和Tb)参考值的相应依据;估算了我国原生放射性核素所致内剂量和元素由环境向人体关键器官转移系数。结论为确定中国参考人42种元素膳食摄人量、60种元素18种主要器官、组织及全身负荷量和56种元素尿日排出量参数和某些生物动力学模型参数提供了参考值依据,估算了原生放射性核素所致内剂量和元素由环境向人体关键器官转移系数和同体全血与尿样中元素含量关系。  相似文献   

7.
8.
元素研究在辐射防护领域中的应用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讨论辐射剂量估算所用生物动力学模型参数的资料来源开始,综述元素研究在辐射防护中的主要应用,即元素研究对确定放射性核素生物动力学模型和环境转移模型参数的意义。以文献实例介绍了获得某些重要参数的方法,并讨论了元素研究在辐射防护领域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常规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有时不能清晰显示复杂脑血管病变,我们选用旋转DSA(SPIN)检查,以观察旋转DSA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30例行旋转DSA检查的脑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图像清楚地显示出病变的部位、形态和大小。结论:旋转DSA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造影中诊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伞兵跳伞供氧嚣的研制,确定其贮氧量,我们于1992年9月在空降兵某部对部分伞兵进行了临跳伞前肺通气参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病理阶段中同步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弹性参数与脉象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膜不增厚36例为A组,内膜增厚34例为B组)及33例健康人(对照组)行同步颈动脉WI检测及桡动脉脉象检测,分析并比较WI弹性参数及脉象参数。结果:A组硬化系数(β)与重搏前波幅度(h3)、降中峡幅度(h4)、重搏前波幅度与主波幅度之比(h3/h1)、降中峡幅度与主波幅度之比(h4/h1)呈正相关,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与h3、h4呈正相关,由β推导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与h3/h1呈正相关,管径增大指数(AI)与h3、h4、h3/h1、h4/h1呈正相关;B组β与h3、h4呈正相关,与重搏波幅度(h5)、重搏波幅度与主波幅度之比(h5/h1)呈负相关,EP与h4呈正相关,PWVβ、由WI值推导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WI)与h3/h1呈正相关,AI与h3、h4、h3/h1、h4/h1呈正相关;对照组β与h3、h3/h1呈正相关,EP与h3、h4呈正相关,PWVWI与h3/h1呈正相关,血管顺应性(AC)与h5、h5/h1呈正相关,AI与h3、h4、h3/h1、h4/h1呈正相关,与h5、h5/h1呈负相关。结论:WI弹性参数与脉象参数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WI技术有助于完善脉象的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生血管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肿瘤血管生成是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活体中准确评估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结构及功能状态、抗血管治疗疗效的成像方法。目前,多种成像方法均可以用于显示肿瘤血管状态,其中动态增强MRI(DCE-MRI)是一种较常用的无创、无电离辐射的检查方法,具有MRI多序列、多参数、多方位以及高的软组织分辨力的成像特点,在乳腺癌的诊断、术前分期及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就DCE-MRI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及预后监测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入伍战士进驻西藏不同时间血细胞参数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占良  任用坤 《武警医学》1999,10(8):449-450
由平原进驻海拔3658m西藏地区的人群有关15项血细胞参数的变化还未见有人报告。为了解进驻高原前后不同时间血细胞的变化,我们对入伍战士进驻高原前10d、进驻后2周、第3个月、第6个月的同一群体的战士进行了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淋巴细胞百分比(W-SCR)、中性细胞百分比(W-LCR)、淋巴细胞绝对值(W-SCC)、中性细胞绝对值(W-LCC)、红细…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重建参数对头颈部肿瘤MPR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重建及重组参数对头颈部肿瘤MPR图像质量的影响 ,以便选择最佳的参数组合。资料与方法 使用GELightspeedUltra 8层螺旋CT扫描机对 6 7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2 8例 ,分别对原始数据进行 1.2 5mm、2 .5mm层厚的轴面重建 ,重叠率均为 5 0 %。图像重组时 ,分别采用层厚 1mm、2mm、3mm和 5mm。第二部分 39例 ,分别采用 0 %、2 5 %、5 0 %和 75 %的重叠率和 1.2 5mm层厚进行轴面重建 ,然后采用 1mm层厚进行图像重组。应用双盲法评价各组图像质量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第一部分 ,在软组织、骨质和伪影方面组内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1.2 5mm层厚轴面重建的各组MPR图像中 ,1mm层厚组对软组织和骨质的显示好于其他各组 (P <0 .0 1)。第二部分 ,在软组织、病变、骨质和伪影方面组内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在软组织和病变方面 ,5 0 %与 75 %重叠率图像质量最佳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在骨质方面 75 %重叠率组图像质量高于 5 0 %组 (P <0 .0 5 ) ;在伪影方面 ,5 0 %重叠率组好于 75 %组 (P <0 .0 1)。结论 头颈部肿瘤MSCT图像后处理采用 1.2 5mm层厚、5 0 %重叠率进行轴面重建后 ,用 1mm层厚的MPR图像能很好地显示软组织、病变  相似文献   

15.
杨庭才  刘文  袁哲星  胡君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2):162-162,201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A对脑动脉瘤检查的技术参数。方法:回顾复习我院2005-02~2009-09期间使用GE双排螺旋CT为诊断脑动脉瘤而做的CTA成像的病例。采用高压注射器以3~4 mL/s速率,行外周静脉高压注射,进行螺旋薄层扫描,再进行拆分重建,最后在工作站完成3D成像后处理,得到脑血管3D图像。结果:CTA可清楚显示脑动脉动瘤图像。结论:CTA的技术参数是影响CTA检查的效果和后处理3D血管图像质量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ICRP参考人的意义,现状,IAEA亚洲参考人参数国际协作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及参考人的研究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该课题第一阶段所获主要结果,即与ICRP参考人推荐参数相比。  相似文献   

17.
多层面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参数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多层面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中扫描参数和重建方法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60例共120次MSCT扫描,Marconi Mx8000型4层CT扫描仪,分别将准直层厚5.0mm、2.5mm、1.0mm与PitchO.875、1.25、1.75相匹配,各组数据分别以0%、50%、70%重叠重建率,对容积再现(VR)重建血管图像的图像质量和血管分支级数显示评分,不同层厚、重叠重建率和Pitch分组比较,将准直层厚2.5mm、1.0mm组,重叠50%重建68次血管成像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与对应VR图像行配对t检验。结果准直层厚1.0mm组O%和50%重叠重建及准直层厚2.5mm组重叠重建率50%、70%图像得分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准直层厚2.5mm组重叠重建率0%及准直层厚5.0mm组图像得分有显著性差异;准直层厚2.5mm时3种Pitch图像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准直层厚2.5mm和1.0mm时VR重建和MIP重建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SCTA时选择适当的扫描重建参数,可以显示较多血管分支级数,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其优化的条件为:准直层厚2.5mm,Pitch1.75,50%重叠重建,两种重建方法VR和MIP在显示血管方面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正常儿童静脉血血常规12项参数参考范围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小板参数检测项目对血液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总结109例血液病人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值,并设正常对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增高(P〈0.05)、血小板压积降低(P〈0.01),而平均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平均体积大于正常对照(P〈0.01),血小板压积低于正常对照(P〈0.01),血小板分布宽度无显著变化(P〉0.05);③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结论:血小板的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化,特别是MPV的变化,对有些血液病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参数对乳腺MRI图像质量及扫描时间的影响.方法 (1)采用GE Signa Excite 3.0T MR成像系统和8通道乳腺线圈,对3个新鲜手术乳腺标本进行多序列、多参数扫描,根据图像质量及扫描时间选择适合乳腺MR成像的扫描序列和参数.(2)对1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FSE-IR、抑脂和非抑脂 FSE-XL T1WI和抑脂FSE-XL T2WI序列及不同参数进行乳腺MR成像,测量比较不同参数图像的信噪比.结果 其它参数相同时,采用以下序列和参数进行乳腺MR成像可在较短的扫描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包括FSE-IR序列:TR 6000 ms、TI 190 ms、TE 42 ms、带宽62.50 kHz、NEX 1、扫描层数18;FSE-XL T1WI序列:TR 500 ms、TE 11.5 ms、带宽50 kHz、NEX 2、扫描层数18;FSE-XL T2WI序列:TR 4200 ms、TE 80 ms、带宽41.67 kHz、NEX 1、扫描层数18.结论 3.0T MR乳腺成像,通过扫描参数的优化可节约扫描时间、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