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陈勤奋 《上海医药》2014,(11):11-14
脱氧核苷酸钠是一种免疫增强剂,由自鱼精蛋白或小牛胸腺中提取的脱氧核糖核酸经酶解制成,含脱氧核糖胞嘧啶核苷酸钠、脱氧核糖腺嘌呤核苷酸钠、脱氧核糖胸腺嘧啶核苷酸钠和脱氧核糖鸟嘌呤核苷酸钠,有片剂和注射剂2种剂型,临床上主要用于肝炎、白细胞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辅助治疗。本文介绍脱氧核苷酸钠的临床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和脱氧核苷酸钠注射剂中的有关物质,并应用LC-MS/MS法推测有关物质结构。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2种脱氧核苷酸钠制剂中的有关物质。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AX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浓度50 m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取6.80 g磷酸二氢钾,加水800 m L,用磷酸调p H值至3.3,再加水稀释至1 000 m L),流速为0.6 m 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58 nm。结果 2种脱氧核苷酸钠制剂中脱氧核糖胞嘧啶核苷酸钠(d CMP-Na)、脱氧核糖腺嘌呤核苷酸钠(d AMP-Na)、脱氧核糖胸腺嘧啶核苷酸钠(d TMP-Na)和脱氧核糖鸟嘌呤核苷酸钠(d GMP-Na)分别与其相邻色谱峰完全分离,测得的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中最大单个有关物质百分含量均不大于2.0%,有关物质总量均不大于4.0%。脱氧核苷酸钠注射剂中最大单个有关物质百分含量平均大于30%,而有关物质总量更是达到79%以上。经质谱分析,推测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有关物质为5-甲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钠注射剂有关物质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较好,适用于脱氧核苷酸钠制剂的质量分析,为脱氧核苷酸钠制剂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Whatman TMPartisil-10 SAX(250mm×4.6mm,1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50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6.80 g,加水800mL,用磷酸调节pH至3.3,加水稀释至1 000mL),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8 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中脱氧核糖胞嘧啶核苷酸钠(d CMPNa)、脱氧核糖腺嘌呤核苷酸钠(d AMP-Na)、脱氧核糖胸腺嘧啶核苷酸钠(d TMP-Na)和脱氧核糖鸟嘌呤核苷酸钠(d GMP-Na)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900 0~90.30mg·L-1、0.940 0~94.70mg·L-1、0.880 0~87.60mg·L-1和0.740 0~74.00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r均大于0.999 5。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RSD=1.2%)、99.1%(RSD=0.8%)、98.2%(RSD=1.1%)和100.1%(RSD=1.5%)(n=9)。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测定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中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张赞玲  尹桃 《中南药学》2006,4(6):474-474
哌拉西林钠为半合成的氨脲苄类抗假单胞菌青霉素,他唑巴坦钠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哌拉西林敏感的细菌和产β-内酰胺酶耐哌拉西林的细菌有抗菌作用。哌拉西林钠临床应用有致白细胞减少、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双腿疼痛等不良反应的报道.本文报道的病例在静滴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出现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脱氧核苷酸钠对结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结肠癌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奥沙利铂组(100μg·L-1)、脱氧核苷酸钠组(100μmol·L-1)、脱氧核苷酸钠低、中、高剂量(20,60,100μmol·L-1)+奥沙利铂(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卵巢癌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及消化道反应的应对措施与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卵巢癌患者,针对白细胞减少症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rh GCSF治疗,试验组采用rh G-CSFF+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症及消化道反应的恢复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试验组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75.0%稍低于对照组79.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39.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均为83.3%,与对照组1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脱氧核苷酸钠能有效治疗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卵巢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可同时改善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提高化疗耐受性,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9,(1):98-100
目的:了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及可行处理方法,并分析其产生的可能机制,为临床类似病历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的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白细胞减少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该例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在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 d后,出现白细胞下降,继续使用第18天时并持续口服升白细胞药物,白细胞较前仍急剧下降,经停药、对症处理3 d后白细胞恢复正常。结论:对于长期大剂量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患者,应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并定期复查血常规,以期尽早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停药或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肿瘤患者放疗、化疗后常造成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严重减少。为此,我们应用灵杆菌素(以下简称灵杆)治疗白细胞减少症1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海葵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青岛产黄海葵的乙酸乙酯部位,首次分离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尿嘧啶(1)、2’-脱氧核糖尿嘧啶(2)、胸腺嘧啶(3)、脱氧核糖胸腺嘧啶(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患者药物热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及处理方法,并分析不良反应产生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的1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和白细胞减少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该例患者发生药物热和白细胞减少在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0 d后,给予停药处理,患者停药第2日体温正常。结论 对于长期大剂量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患者,应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及血常规变化情况,及时识别药品不良反应,给予对应处理,避免药害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