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暴发性手足口病并发脑炎47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性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手足口病并发脑炎47例,采取集中收治隔离,对症治疗,并发症先兆征象的观察、预防及精心护理。结果暴发性手足口病并发脑炎47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未留任何后遗症。结论早期发现重危患儿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给予行之有效的护理,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患儿病死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杨晓颖  杨小方 《中外医疗》2011,30(12):163-163
目的总结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81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患儿,采取集中收治隔离,对症治疗,并发症先兆征象的观察、预防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81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未留任何后遗症。结论手足口病疫情暴发时,早期发现重危患儿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给予行之有效的护理,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患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院观察组35例应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35例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发热、皮疹、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的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热和皮疹消退均较对照组快(P〈0.01或〈0.05),精神萎靡和肢体抖动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应用综合性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4.
王华萍  陈凤英  张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30-131,145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及系统的护理措施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及家属知晓率的影响。方法58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宣教和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及并发脑炎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两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结果干预组对手足口病的完全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干预组患儿的皮疹、口腔溃疡的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患儿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21例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平  杜光会  胡春华 《四川医学》2008,29(3):377-378
目的 促进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减少并发症,预防大流行.方法 在治疗期间采取呼吸道及消化道隔离,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 本组21例患儿经3~7d治疗护理,皮疹全部消退,未留任何痕迹,19例患儿1周治愈,1例9d治愈,并发腹泻1例,未出现脑炎、休克、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大流行,无院内感染.结论 对手足口病患儿加强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诊治处理,能减少并发症,防止大流行.  相似文献   

6.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尤其是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可引起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3岁以下的儿童是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本院在2008年5月~2009年5月共收治手足口病300例,其中8例并发病毒性脑炎。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全部康复出院,且无后遗症发生。现将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特点与护理观察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锋  詹飞 《中国医药导报》2011,8(6):124-125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以降低患儿死亡率。方法:对28例(25例确诊为重症,3例确诊为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无并发症,7例并发脑炎,2例并发肺炎,1例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及脑炎,均治愈;1例并发脑炎者好转,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及脑炎死亡2例。结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只有早诊断及早给予及时有效治疗,才能降低向重症及危重症转化的几率,以降低患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1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10例患儿均获治愈,未发生脑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可防止本病的传播,护士掌握好手足口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并发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对189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症状与体征细致观察,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防治颅内高压、对症治疗和护理.结果:经过3~7天治疗和护理后,189例皮疹全部消退,皮疹消退后未留任何痕迹.本组177例1周内治愈,仅12例10天治愈,并发心肌炎3例,腹泻34例,未见脑炎、休克等并发症的严重病例.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愈率和预防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85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消毒隔离、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预防并发症发生,配合临床药物治疗。结果手足口病高发年龄为1~3岁,每年流行高峰期为4~9月份,农村患儿明显高于城镇,绝大部分患儿治疗效果良好,住院时间平均7 d,440例患儿临床治愈出院,44例转院治疗(其中27例是家属要求转院,17例并发脑炎转院治疗),1例死于病毒性脑炎。结论对一般病例不要惊慌,要警惕重证病例,考虑高危因素,给予及时转诊,要正确认识本病,配合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正确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患儿的及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脏器损害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1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支气管肺炎等多脏器损害患儿的护理。通过仔细的病情观察及早地发现神经、呼吸、循环系统受累症状,采取早期干预,给予对症、饮食、口腔、皮肤、心理等护理,结果:71例手足口病并发多脏器损害患儿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2.5d,无明显后遗症发生。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严重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是护理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85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消毒隔离、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预防并发症发生,配合临床药物治疗。结果手足口病高发年龄为1~3岁,每年流行高峰期为4~9月份,农村患儿明显高于城镇,绝大部分患儿治疗效果良好,住院时间平均7 d,440例患儿临床治愈出院,44例转院治疗(其中27例是家属要求转院,17例并发脑炎转院治疗),1例死于病毒性脑炎。结论对一般病例不要惊慌,要警惕重证病例,考虑高危因素,给予及时转诊,要正确认识本病,配合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正确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患儿的及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周晓凤  熊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3,(15):98-99,102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6月问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6例患儿预后良好,均痊愈出院,未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脑脊液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结论早发现、早治疗并配合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是改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脑电图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敏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0):2255-2256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脑电图(EEG)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3例临床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患儿EEG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EEG的异常表现及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与EEG异常程度的关系.结果 93例患儿中EEG异常92例,异常率为98.9%,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部分出现棘(尖)波或棘(尖)-慢波;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临床分度与EEG异常程度呈正相关(rs=0.743,P<0.001).结论 EEG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诊断标准之一;EEG可作为判断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严重程度的指标;EEG的动态监测可作为临床判断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病情转归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76例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行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本组均为PICU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通过做好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机械通气的护理,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适时按需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结果:76例患儿中自动出院1例,75例治愈出院,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例,发生率为9.3%。无气管食管漏的发生。压疮5例,发生率为6.6%。非计划拔管4例,发生率为5.3%。机械通气时间为87.16±21.68小时。结论:及时正确的机械通气治疗,精心的护理,是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06 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2011年5月-2011 年8 月所收治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1例重症患儿死亡,其余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病房巡视及消毒隔离,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总结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对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66例患儿中,2例发展为手足口,64例治愈(其中1例并发脑炎)出院,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部分为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需早期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18.
126例手足口病患儿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葵花 《河北医学》2011,17(4):521-523
目的:对126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探讨护理措施.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手足口病的患儿1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结果:126例患儿经治疗护理后,皮疹完全消退,未留痕迹,未出现休克、脑炎、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大流行,疗效确切,无死亡病例.结论:手足口病患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方法给予288例手足口病患儿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等系统的护理。结果2例发生惊厥,4例并发脑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1%,经过对应治疗后所有患儿均健康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7.31±1.25)d。结论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系统的精心的护理一定程度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判断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儿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脑脊液变化、平均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白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且观察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