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范围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2011年收治的110例甲状舌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舌管癌,乳头状癌4例,鳞状细胞癌1例.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7~73岁,中位年龄41岁.1例乳头状癌患者术前即合并肺转移.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接受Sistrunk术(切除肿瘤、甲状舌管及部分舌骨),1例行Sistrunk术+甲状腺结节切除术,1例合并肺转移的患者行Sistrunk术+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清扫术,1例鳞癌患者行Sistrunk术+受侵组织扩大切除术.结果 术后2例乳头状癌患者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其中1例合并肺转移患者行核素治疗,其余3例患者均未行进一步治疗.术后随访14 ~45个月,1例73岁甲状舌管鳞癌患者术后2个月复发,并于术后7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其余患者均生存.结论 甲状舌管癌临床少见,确诊依赖术后病理检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低危患者,Sistrunk术式可能是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例甲状舌管乳头状癌的处理和结果的回顾,探讨甲状舌管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2例甲状舌管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对甲状舌管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讨论。结果甲状舌管癌术前多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多通过术后病理报告确诊。1例患者行西斯特伦克(Sistrunk)手术+甲状腺全切除术+Ⅵ区清扫术,随访至今近4年,未复发。另1例患者行西斯特伦克(Sistrunk)手术+甲状腺次切除术+Ⅵ区清扫术,随访近1年,未复发。结论切除的标本应行常规病理检查,以防漏诊,甲状腺无明显肿块者,可不必行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舌管乳头状癌预后良好,但需对患者作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甲状舌管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和准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报道2例甲状舌管癌患者的诊治过程,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例患者术前均被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常规行Sistrunk手术,术后病检1例为甲状舌管乳头状癌,另1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合术中所见最后诊断为甲状腺舌管乳头状癌,2例术后复查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复查甲状腺超声未见明显恶性肿瘤特征,均未行甲状腺手术治疗,1例未做任何其他补充治疗,随访8年无局部复发和转移,另1例行甲状腺素抑制治疗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甲状腺舌管癌临床罕见,术前易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术前超声及增强CT有助于诊断,需病理确诊,手术方案的制定需综合考虑,病理分型决定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舌体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科1988年至1995年间舌体鳞癌手术治疗经验,探讨舌体鳞癌手术治疗方法相关问题。材料与方法;入选病例为1988年5月-1995年6月我科住院初治舌体鳞状细胞癌共185例,男102例,女82例,年龄28-88岁,临床分期;Ⅰ-Ⅱ期72例,Ⅲ-Ⅳ期113例,所有病例均行原发灶手术切除 颈淋巴清扫术,原发灶手术切除术后缺损及下颌骨体部处理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术式,cN0148例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cN1-337例行治疗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结果:185例中177例获5年随访,随访率95.68%。185例舌体鳞癌5年生存率为72.43%。已死亡43例中,因肿瘤局部复发30例,淋巴转移7例,远处转移5例,其它1例,舌体缺损修复;未修复者42例,用前臂皮瓣修复117例,胸大肌皮瓣修复26例,下颌骨体部处理;未切除者92例,方块切除75例,下颌骨体部部分切除18例,185例颈淋巴转移率为29.19%,cN0者颈淋巴pN^ 转移机率为19.59%,结论:舌体鳞癌行下颌骨体部切除者适用于癌肿已侵犯口底颌舌沟舌侧粘骨膜者,舌体鳞癌舌体缺损小于1/3时可不修复,大于1/2者可应用前臂皮瓣,大于2/3者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cN0选择性颈清扫术,T1者颈部严密观察,T2行肩胛舌骨上清扫术,T3-4者行功能性颈清术,已超越中线的cN0T3-4患者可作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但不同期行双侧根治性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舌体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回顾性总结我科 1988年至 1995年间舌体鳞癌手术治疗经验 ,探讨舌体鳞癌手术治疗方法相关问题。材料与方法 :入选病例为 1988年 5月~ 1995年 6月我科住院初治舌体鳞状细胞癌共 185例。男 10 2例 ,女 83例 ,年龄 2 8~ 88岁。临床分期 : ~ 期 72例 , ~ 期 113例。所有病例均行原发灶手术切除 +颈淋巴清扫术。原发灶手术切除术后缺损及下颌骨体部处理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术式。c N0 14 8例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c N1~ 337例行治疗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结果 :185例中 177例获 5年随访 ,随访率 95 .6 8%。 185例舌体鳞癌 5年生存率为 72 .4 3%。已死亡 4 3例中 ,因肿瘤局部复发 30例 ,淋巴转移 7例 ,远处转移 5例 ,其它 1例。舌体缺损修复 :未修复者 4 2例 ,用前臂皮瓣修复 117例 ,胸大肌皮瓣修复 2 6例。下颌骨体部处理 :未切除者 92例 ,方块切除 75例 ,下颌骨体部部分切除 18例。 185例颈淋巴转移率为 2 9.19% ,c N0 者颈淋巴 p N+转移机率为 19.5 9%。结论 :舌体鳞癌行下颌骨体部切除者适用于癌肿已侵犯口底颌舌沟舌侧粘骨膜者。舌体鳞癌舌体缺损小于 1/ 3时可不修复 ,大于 1/ 2者可应用前臂皮瓣 ,大于 2 / 3者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c N0 选择性颈清扫术 :T1 者颈部严密观察 ,T2 行肩胛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的复发因素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4例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13例行Sistrunk术式切除,1例单纯囊肿切除,术后均一期愈合,随访6~46个月,3例复发,其中2例成人再次行Sistrunk扩大根治术,术后未再复发。结论 误诊、非典型的甲状舌管残留、急性感染时行手术、病变组织切除不完全、手术年龄过小和术中囊肿破裂是导致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术前抗感染及术中对舌骨及残端的处理是治疗与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颈部囊肿与瘘管的诊治经验.方法9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鳃裂囊肿15例,鳃裂瘘管10例,皮样囊肿1例,囊状淋巴管瘤4例,甲状舌骨囊肿37例,甲状舌管瘘管25例,癌性淋巴液囊肿1例,随访1~10年.结果93例中,囊性淋巴管瘤1例复发后失访,另1例行2次手术,癌性淋巴液囊肿1例半年后死于肺转移,鳃裂瘘管2例3次手术,甲状舌管瘘管1例复发,鳃裂瘘管术后1例迟发性面瘫,一次手术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颈部囊肿与瘘管的诊断除依据术前检查外,主要是依据术中的发现和术后病理检查.B超、CT等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治疗上应彻底切除囊壁与瘘管,避免复发.术中应避免损伤颈部的大血管和神经.甲状舌管瘘管须切除舌骨中段2cm,这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舌及口底鳞癌淋巴转移的手术时机与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舌及口底鳞癌67例,非手术组12例(为cN_(2~3)患者),手术组55例。cN_028例行原发灶切除,其中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27例cN_(1~3)(cN15例、cN_(2~3)22例)行原发灶切除加根治性颈淋巴清扫,其中16例cN_(2~3)行岛状肌皮瓣修复术:结果 在34例患者中(cN_(2~3)),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54.55%(12/22),非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41.67%(5/12)。28例cN_0患者中,4例单纯癌肿切除者术后45~60天出现淋巴转移;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者,证实13例有隐匿性淋巴结转移,10例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cN_0患者应尽早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多区域淋巴结或一个区域多个淋巴结转移的cN_(2~3)患者,手术比非手术组的生存率更高,但后者对提高5年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期实施双颈淋巴廓清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的可能性.方法头颈部癌伴双颈淋巴转移,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一期行双颈淋巴廓清术.根据淋巴结的大小及分布范围,分别采用4种术式,(1)经典性全颈清扫术;(2)改良性全颈清扫术;(3)分区性颈清扫术;(4)颈扩大清扫术.结果经随访,3年生存率为62.1%(23/37),5年生存率为37.8%(14/37).并发症有乳糜漏2例,血肿2例,颈皮瓣延期愈合1例,严重面部软组织水肿5例.无因手术而死亡或偏瘫者.结论为了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至少)保留一侧颈内静脉,同期行双颈淋巴廓清并发症不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腺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腺舌管囊肿4例的临床资料.3例行颈外径路Sistrunks术式,1例于支撑喉镜下行口内切除囊肿,因复发反复手术4次.结果咽部异物不适感是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舌管囊肿的主要临床表现;B超检查是主要检查方法.3例采用颈外径路Sistrunks术式切除甲状舌管囊肿,术后无复发,1例采用支撑喉镜下切除囊肿,因复发反复手术4次.结论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舌管囊肿应常规行间接喉镜检查,治疗首选手术,采用颈外径路Sistrunks术式.  相似文献   

11.
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患者的资料。10例复发甲状舌管囊肿行Sistrunk术式再次手术切除。结果误诊和不当的手术方法是复发的主要原因。10例患者再次手术后,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未见有复发病例。结论正确的术前诊断,规范的Sistrunk术式和良好的手术技巧才能保障彻底地切除甲状舌管囊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舌及口底鳞癌淋巴转移的手术时机与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舌及口底鳞癌67例,非手术组12例(为cN2-3患者),手术组55例。cN028例行原发灶切除,其中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27例cN1-3(cNl5例、cN2-3222例)行原发灶切除加根治性颈淋巴清扫,其中16例cN2-3行岛状肌皮瓣修复术;结果在34例患者中(cN2-3),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54.55%(12/22),非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41.67%(5/12)。28例cN0患者中,4例单纯癌肿切除者术后45~60天出现淋巴转移;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者,证实13例有隐匿性淋巴结转移,10例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对cN0患者应尽早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多区域淋巴结或一个区域多个淋巴结转移的cN2-3患者,手术比非手术组的生存率更高,但后者对提高5年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99例因单纯颈部肿块住院并经病理确诊患者(排除常规甲状腺及涎腺肿物)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以提高颈部肿块的诊断准确率,为正确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经验与依据。方法99例患者中1例经颈部CT血管造影(CTA)确诊为颈动脉体瘤后放弃治疗出院,2例淋巴瘤经活检确诊后转科治疗,其余病例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并经病理切片确诊,其中3例转移癌均行患侧颈廓清术,术后辅助放疗。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术后均随访0.5—3年,其中3例神经鞘膜瘤患者出现声嘶和脑梗塞并发症;2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复发,再次手术;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例手术后8个月死亡,余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颈部肿块病变形式多样,掌握其发病特点和规律,充分完善术前检查,可大大减少误诊,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4.
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在临床N0口腔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在口腔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临床N0(T1~3)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行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清扫范围为第Ⅰ、Ⅱ、Ⅲ区淋巴结。记录颈清扫手术时间、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术后肩功能及随访结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x±s)为(16±02)h。术后病理检查证实5例出现颈淋巴转移(19%),转移发生于第Ⅰ区2例(7%)、第Ⅱ区4例(15%),其中1例同时存在第Ⅰ、Ⅱ区转移。肩功能在术后3个月内基本恢复。术后随访2~4年,随访率100%,未见原发灶复发及颈淋巴转移。结论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是临床颈部N0口腔癌的合适术式,它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肩颈部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原因、术式的选择、并发症的发生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收治再次手术治疗的4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方式:①误诊为良性病变者,再手术时切除残叶及峡部,其中对于颈淋巴无转移者,同时加Ⅵ区颈清扫,而颈淋巴有转移者,同时加Ⅱ~Ⅵ区颈清扫;②复发患者再手术时行甲状腺全切或复发灶切除,对于颈淋巴有转移者,同时加Ⅱ~Ⅵ区颈清扫.结果 再次手术患者残癌率59.2%(29/49),其中原发部位残癌率53.1%(26/49),术后有3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4例出现甲状旁腺损伤,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再手术患者5年、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8%、86.9%.结论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患者,选择适当的再手术方式,可以提高生存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中应仔细解剖,尽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重点是避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  相似文献   

16.
头颈外科     
20020850颈部续肿与痰管的诊断和治疗/蔡建峰…//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一2001,15(6)一356~357 目的:总结颈部囊肿与痪管的诊治经验。方法:9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鳃裂囊肿15例,鳃裂瘩管10例,皮样囊肿1例,囊状淋巴管瘤4例,甲状舌管囊肿37例,甲状舌管凄管25例,癌性淋巴液囊肿1例,随访1一10年。结果:93例中,囊性淋巴管瘤1例复发后失访,另1例行2次手术,癌性淋巴液囊肿1例半年后死于肺转移,鳃裂屡管2例3次手术,甲状舌管屡管1例复发,鳃裂屡管术后1例迟发性面瘫,一次手术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颈部囊肿与痊管的诊断除依据术前检查外,主要是依据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累及喉-气管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切除术后喉-气管结构和功能保存、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我科2007-2014年1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累及喉气管术中喉气管结构保存和缺损处理的治疗效果,其中不包含全喉切除病例。男3例,女10例;年龄46~67岁,中位年龄53岁。初次手术累及喉气管5例,局部复发累及喉气管8例。术前通过纤维喉镜及CT明确病变范围。首次手术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及累及喉气管切除加择区颈淋巴清扫术。复发病例作复发灶及累及喉气管部分切除加择区颈淋巴清扫术。缺损的处理采用3种方式。带蒂胸锁乳突肌锁骨骨膜皮瓣、颈阔肌带蒂皮瓣或保留缺损段喉气管结构喉气管造瘘、待二期修复的处理方法。术后随访半年到3年。结果:13例患者中10例拔管,3例终身带管(其中2例二期皮瓣转移缩小造瘘口)。结论:选择适当病例,选用皮瓣转移或喉气管造瘘二期修复,都可以保留部分喉气管结构和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策略.方法 对2000-2006年收治的16例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术后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6例.复发时间为术后6个月至4年,复发时年龄为12~35岁.对术中发现前次手术未切除舌骨中段者(10例),行常规Sistrunk术式手术切除;对前次手术切除舌骨中段者(6例),行扩大切除反复感染致与周围粘连组织,即扩大Sistrunk术式.结果 16例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后,疗效满意.术后并发咽瘘和颈前血肿各1例,治疗后痊愈.随诊1~6年未见囊肿或瘘管复发.结论 合理应用常规Sistrunk术式与扩大Sistrunk术式是治疗甲状舌管囊肿复发病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发生于舌根部的非典型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例发生于舌根部的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支撑喉镜下激光切除术和颈外径路Sistrunk术.结果 咽部异物感、咽部阻塞感是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舌管囊肿的主要临床表现;颈部超声和CT检查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支撑喉镜下激光手术无一例外均导致囊肿复发,3例复发1次,1例复发3次,颈外径路Sistrunk术将囊肿完整切除.结论 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舌管囊肿应常规行颈部超声和CT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首选颈外径路Sistrunk术式.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再次手术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选择合适的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方式,了解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总结1992至2000年10月因原发癌灶残留或甲状腺微小癌原发灶未切除到本院行再次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手术方式包括:①第一次对原发灶只进行单纯肿瘤剜除或腺叶部分切除者,再手术时切除残叶及峡部,或加对侧叶部分或近全切除;颈淋巴转移者,行经典性或改良性颈清扫术;②对甲状腺微小性癌进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及改良或择区性颈清扫术。对1999至2004年78例我院首诊的表现为单纯甲状腺结节性肿物、临床检查为可疑甲状腺癌患者,术前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术中淋巴结冰冻切片检查(frozen section,FS)、FNA+FS分别为10例、55例和13例,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病理检查证实冉次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残癌率68.8%(88/128),并发症发生率23.4%(30/128),其中喉返神经损伤率2.3%(3/128),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19.5%(25/128)。术后随访,复发5例,颈淋巴转移3例;再手术患者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0%(101/110)、86.9%(17/20)。78例甲状腺肿物术前行FNA、术中FS及FNA+F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87.3%和92.3%。结论由于误诊与不规范手术致甲状腺癌术后残癌率较高,积极合理的再手术是必要的。再次手术增加了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和规范的首次手术治疗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