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粘度和血脂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有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缺血性卒中与血脂改变及血粘度增加有密切关系,血脂异常升高对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增加血粘度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加速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1].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中风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缺血性中风发病率有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缺血性中风与血脂改变及血黏度增加有密切关系,血脂异常升高对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增加血黏度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加速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1].本研究中通过检测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血脂检测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采用北京普利生LBY-M6B,PLS-F200B型血液流变工作平台.纤维蛋白原检测采用德国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根据观察值表明:血液流速、血液粘滞性、血液凝固性与高血脂密切相关,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乳糜血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血脂检测采用日立10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采用赛科希德SA-6000型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结果乳糜血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lt;0.01)。结论乳糜血血脂浓度增加,其全血粘度值亦增加。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缺血性卒中是脑血管病的主要类型,该类患者多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研究表明血粘度的增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2].本科采用SAS-XN II B 型心脑血管治疗仪,观察激光照射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地奥脂必妥、塞宁治疗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和血脂的改变.方法应用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LG-R80血粘度仪,检测100例高脂血症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高脂血症用地奥脂必妥、塞宁可以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血脂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地奥脂必妥、塞宁作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季勇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4):193-195
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和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浆黏度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18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200名健康体检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与血浆黏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多数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浆粘度呈正相关.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存在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表现为高脂血症和高黏血症.对糖尿病患者及时做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测和及早纠正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是改善糖尿病的预后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方法 对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刚性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可引起机体代谢和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血液流变学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检测65例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临床治疗上应重视降脂、扩容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的发展,血液流变学检测方法与临床实践结合日益密切。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手段,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肿瘤及老年病的研究。为搞好中老年病防治工作及开展中医中药活血化瘀治疗研究,我院在1988年对196例中老年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及微机处理异常预报工作,发现全血粘度等8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率及异常预报检出率均较高。并对比观察了血粘度与红细胞压积、血脂改变的关系,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综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UBIO)和抗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机制。方法:应用UBIO和抗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0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血脂、脑血流图变化。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血脂各项指标明显下降(P〈0.05 ̄0.01),脑血流图指标改善(P〈0.05 ̄0.01)。结论:UBIO并抗栓酶疗法具有降低血粘度、血脂、提高血氧孢和度和氧分压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0例健康体检者和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多数指标与健康者相比有显著异常改变,显著升高或降低(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表现为高脂血症和高黏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及高脂血症和高黏血症的纠正治疗。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后发生一系列的脑及全身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参与了继发性脑缺血的许多病理生理过程,而继发性脑缺血又是颅脑损伤后重要的继发性损害。血液流变学是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研究血液与血管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血管内的流动特性和规律。在脑的微循环方面,血粘度对组织的灌流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在缺血性损害中,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将严重地影响脑血流的再灌注。因此,血液流变学在缺血性脑损害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且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观察36例脑出血及38例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5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的10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出血血粘度增高主要在于红细胞压积高,脑梗塞患者则主要为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粘附性增高,作者认为在血液流变学检测中显示,脑出血以降低血球压积为主;脑梗塞则主要是降低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检测65岁以上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72例及65岁以上健康者66例血液流变学,并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两组血液流变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提示临床上特别是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注意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于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及预防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告5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同时检查了部分病例的血小板伸展功能。检测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明显异常,全血及血浆粘度增高、血沉增快、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小板粘附率升高。电镜下血小板伸展分型改变,血小板表面活性与聚集性增高。血脂生化指标亦高于正常。根据检测结果,对糖尿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机理及临床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性质、纤维蛋白原凝血机制的异常及血小板功能的改变,目前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认为这些是卒中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有人认为血液粘滞度及血液流速是造成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因素,若增加缺血区的灌注可使梗塞灶周围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得到改善。为增加脑血流量可采用降低血液粘滞度的方法,而决定血液粘滞度的主要因素是血球压积(HCT),因此通过等容性血液稀释降低HCT可治疗缺血缺性卒中,现将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李金铭  张志秋 《临床荟萃》1994,9(17):787-788
血液粘度、血脂、血糖增高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易患因素。本文对40例血液流变学异常、血脂、血糖增高的病人经消栓灵注射液治疗,以了解消栓灵降血粘度、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因心脏冠脉血流灌注不足所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血管和血液粘滞性的改变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其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对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00例(男215例.女185例;年龄36-78岁)进行了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的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27-74岁)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病例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等项指标均明显增坏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叩<0。门。窒者认为,冠。乙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主要表现在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年龄和性别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bk红细胞压积和血粘度两方面分析了2000~2004年我院检测的147名健康疗养人员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各年龄组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者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男性血液流变指标异常比例高于女性。结论:血粘度增高的现象已趋于年轻化,男性更应注意预防血粘度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