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与难产及感染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相当高,临床上对此治疗较棘手.本文将我院2002~2007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92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易发因素、期待治疗和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7年9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采取的治疗方法.结果 流产、引产史,阴道炎,胎位异常是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三大高发因素,胎龄愈小围生儿患病率愈高,≥35周新生儿存活率明显改善.结论 正确的治疗和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物蛋白胶宫颈封堵术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生物蛋白胶封堵宫颈治疗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延长孕周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2月妊娠28~35周胎膜早破患者33例,分成2组,治疗组13例采用生物蛋白胶封堵宫颈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期待疗法,比较两者的保胎时间长短.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孕周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采用生物蛋白胶封堵宫颈可适当延长孕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9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156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足月妊娠产妇156例作对照.结果 足月胎膜早破者自然分娩率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均升高,同时威胁母儿安全,临床因该高度重视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疗,及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包括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和早产胎膜早破.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2.5%-17%,国外为5%-15%.早产胎膜早破的处理是产科临床上棘手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那些不易受孕、珍贵儿病例,如过早积极干预则因早产增加围产儿死亡率,而期待治疗则易导致母婴感染,会给产妇及胎婴儿带来极大的危险及不良后果.期待治疗适用于孕28周一35周,不伴感染,羊水池深度>~2cm的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我院1999年至2003年共收治了未足月胎膜早破58例,其中40例(占68.97%)入院时未临产,无感染及胎儿无宫内窘迫迹象,采用期待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早产是围生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率为5%~15%[1],而胎膜早破是早产的首要原因.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分娩孕妇总数2 424例,其中早产223例,发生率为9.2%,其中胎膜早破早产34例,占早产15.2%.现将胎膜早破早产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叶优芬 《右江医学》2002,30(4):370-370
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 ,羊水外流 ,是临床较常见的分娩并发症。破膜时间过长 ,可导致宫内感染和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约占分娩总数的 10 % ,发生在早产者约为足月产的 2 .5~ 32倍。对先兆早产胎膜早破产妇 ,我们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各项护理措施 ,配合安胎治疗 ,确保母婴平安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我科 2 0 0 1年 1月~ 12月收治妊娠周数 2 8~ 34周胎膜早破的孕妇 2 3例 ,其中 3例为双胎 ,2例因胎龄在 2 8周而终止妊娠 ,其余均安胎治疗。胎膜早破时间在 2 8+ 1~ 32周 7例 ,33+ 1~ 34周 16…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引起胎膜早破的生殖道感染因素.方法 对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病例分组,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有病原体感染者占69%,其中支原体感染、细菌性阴道病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殖道感染因素是胎膜早破的主要危险因素,胎膜早破可导致母婴并发症增加,加强孕前、孕期宣教及检查治疗,可降低胎膜早破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通过抗生素治疗的应用时机以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头孢呋辛酯片,对照组服药时间为患者胎膜早破后12~24 h,治疗组胎膜早破至服药时间12 h。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至服药时间12 h,在本次研究中比患者胎膜早破后12~24 h服药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胎膜早破孕妇的不良心理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0年l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临床治疗的胎膜早破者共77例,同时进行下列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护理、加强胎儿的检测.结果 自然分娩36例.剖宫产41例,无发生宫内感染和产后感染.结论 胎膜早破对母婴有不良影响,临床治疗中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产妇及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 (简称PPROM )的危险因素 ,治疗 ,分娩方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 83例早产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9%的早产胎膜早破有危险因素存在。孕 2 8~ 3 3w、3 4~ 3 6w及 3 7w间早产胎膜早破的分娩方式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 4w者新生儿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高于≥ 3 4w者。结论 对于不同孕周的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以尽可能减少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期待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的孕28周~36+6周胎膜早破孕妇62例,即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足月无胎膜早破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探讨适当的治疗以改善妊娠结局。结果 6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孕28周~33+6周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孕34周~36+6周者,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与足月无胎膜早破组相比,发生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采用适当的期待治疗,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可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处理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17例孕妇的处理及对母儿的影响,对孕34+1~36+6孕龄、保胎时间超过3天及3天之内作分析比较.结果 期待治疗超过3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3天之内者.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儿采取期待治疗尽可能延长孕周,以降低新生儿的患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胎膜早破可导致感染 ,而感染也是胎膜早破主要原因之一。作者于 1997年 3月~ 1998年 10月对 82例胎膜早破者的生殖道细菌感染情况作了监测 ,并对胎膜早破与细菌感染的关系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82例胎膜早破产妇 ,年龄 2 4~ 34岁 ,平均 2 5 .7岁 ;孕周在34~ 41周 ,平均 38.5周。随机选择同期胎膜未破的 96例为对照组 ,年龄 2 4~ 36岁 ,平均 2 6 .3岁 ;孕周 38~ 42周 ,平均 39.2周。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主诉有脓性白带或伴外阴瘙痒者分别为11例和 8例。2 .方法 :胎膜早破组于破膜 2 4小时内 ,对照组于入院 2 4小时内来院临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母婴的结局.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4月因胎膜早破住院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本院分娩的98例孕妇中因宫腔压力异常而导致胎膜早破者占整个分娩孕妇的78.9%;宫内感染,胎位不正者分别占23.4%、18.2%.结论 宫内感染、胎位不正是导致胎膜早破的主要致病因素.保胎、促胎肺成熟治疗,对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80例早产并胎膜早破母婴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早产并胎膜早破80例.结果:80例早产并胎膜早破中71.25%有发病因素,28.75%为原因不明.比较孕28~34 6周,与孕35~36 6周的新生儿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者高于后者,而剖宫产率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早产并胎膜早破应积极治疗,尽可能延长胎龄至≥35周,则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加强监护,降低母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和高危因素.方法:对2年间98例胎膜早破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预防和护理.结果:发现胎膜早破常为难产的信号,其手术率增加,婴儿感染机会增多.结论:认真做好产前检查,纠正胎位,病因治疗,可预防或减少胎膜早破;对已出现胎膜早破者应给予积极治疗和适当的护理,适时终止操作可减少婴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临床处理方法及预后影响.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未足月的胎膜早破患者24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28~34周围产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孕周>34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妊娠28~34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病例宜加强孕期宣教,加强抑制宫缩、促肺成熟、预防感染等治疗,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处理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73例孕妇的处理及对母儿的影响,并对28~34周与孕34+1~36+6不同孕龄、保胎时间超过3天及3天之内作分析比较.结果:孕28~34周与孕34+1~36+6比较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死亡率有明显差异,新生儿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孕34+1~36+6周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孕28~34周.期待治疗超过3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3天之内者.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患儿采取期待治疗尽可能延长孕周,以降低新生儿的患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胎膜早破是临床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2.7%~17.0%[1],而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0.54%~1.6%[2].由于胎膜早破常常预示为难产的信号,故应以警惕.我院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收治早产合并胎膜早破207例,现分析其发生原因和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