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燕 《上海护理》2004,4(3):14-15
目的总结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5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0例中,家居农村的57例,占81.43%,家居城市13例,占18.57%,大部分患儿以惊厥为首发症状。结果临床治愈60例,好转7例,死亡3例,治愈率85.71%,好转率10%。结论及时洗胃,及早应用乙酰胺是抢救氟乙酰胺中毒的关键。加强对灭鼠药的严格管理,重视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及监护是预防氟乙酰胺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抢救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总治愈率96.6%。结论:氟乙酰眩中毒发病急.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抢救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抢救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疗效。方法:对30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包括洗胃、乙酰胺解毒、镇静解痉、吸氧、纠正酸中毒及营养支持等,同时加服中药大黄及羚角钩藤汤治疗。结果:治愈29例,死亡1例,治愈率96.67%,平均住院时间8.5日。伴抽搐的25例患者经治疗当日抽搐停止18例,第2日抽搐停止6例,第3日抽搐停止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抢救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对32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进行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均为我院EICU住院患者.男12例,女20例;年龄11~74岁,平均(42±21)岁.误服含有氟乙酰胺食物中毒者19例,服用氟乙酰胺自杀者11例,2例病史不详.均经气相色谱法(GC)毒物鉴定证实为氟乙酰胺中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挽救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疗效。方法:对30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包括洗胃、乙酰胺解毒,镇静解痉、吸氧、纠正酸中毒及营养支持等,同时加服中药大黄及羚角钩藤汤治疗。结果 治愈29例,死亡1例,治愈率96.67%,平均住院时间8.5日。伴抽搐的25例患者经治疗当日抽搐停止18例,第2日抽搐停止6例,第3日抽搐停止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抢救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氟乙酰胺中毒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主要临床特征,并初步探讨其与原发性癫痫的鉴别要点。方法:对23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急性起病,且均以频繁抽搐为主要临床特征和主诉就诊,心肌酶谱均显著异常。乙酰胺治疗有特效,用药3天内控制发作者22例,10天内控制1例。痊愈22例,死亡1例,死因房室传导阻滞(Ⅲ度)。结论:突发的频繁抽搐同时心肌酶谱显著异常,是氟乙酰胺中毒的主要临床特征,在误服史不详时二者同时存在对诊断极有价值,这也是与原发性癫痫鉴别要点之一。乙酰胺试验性治疗能迅速控制抽搐发作,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动态变化。方法:对82例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血清CK、CK-MB检测,同时记录心电图改变及临床症状。结果: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中存在心肌损伤68例(82.9%),但症状无特异性;合并心肌损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有部分患者CK、CK-MB及心电图异常出现时间较迟。结论:对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要动态观察CK、CK-MB及心电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绪抢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8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和转归.结果患者均有呕吐、抽搐、ALT和AST升高,7例(25%)出现黄疸,21例(75%)昏迷,11例(39%)心电图提示心肌损害,8例(29%)继发急性肾衰竭,3例合并多脏器衰竭.经排毒、吸氧、给予解毒药乙酰胺、血液净化、抗惊厥及其它对症治疗,22例(79%)存活,6例(21%)死亡,其中例入院24小时内死于呼吸衰竭,3例死于多器官衰竭;23例予乙酰胺治疗患者中19例(83%)存活,21例给予解毒药基础上血液灌流患者19例(90%)存活结论急性氟乙酰胺中毒以呕吐、抽搐、昏迷、肝功能及心肌损害为突出表现,乙酰胺及血液净化能有效治疗急性氟乙酰胺中毒.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小儿误服灭鼠药氟乙酰胺中毒的病例逐渐增多。为减少此类患儿后遗症,对36例中毒患儿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按摩、穴位注射和语言矫治等方法),疗程3~6个月,结果有6例预后不良,均为重度中毒。提示氟乙酰胺中毒患儿治疗中解毒剂用量要足,疗程要够,同时康复训练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氟乙酰胺是一种驱除果树害虫农药,也是最强的杀鼠剂[1]。我院1990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175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5例均为农村患儿,其中男105例(60%),女70例(40%);年龄2~14岁。误服以杀鼠剂氟乙酰胺做诱饵的食物中毒150例(86%),食用喷洒氟乙酰胺农药的瓜果中毒20例(11%),玩耍氟乙酰胺药瓶中毒3例(2%),家长用该药包装纸给患儿擦鼻涕中毒2例(1%)。入院时168例病史明确,5例为病情缓解后自述在山上采水果吃,后来证实这些水果喷洒了农药氟乙酰胺,2例患儿清醒后自述曾捡拾氟乙酰胺药瓶吹口哨玩。1…  相似文献   

11.
氟乙酰胺中毒性脑病3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栋  徐银领  王平  王耀国 《新医学》2000,31(10):600-600
目的:总结氟乙酰胺中毒性脑病的救治体会。方法:C地327例口服乙酰胺中毒怀脑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327例口服中毒均以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及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96.9%的患者脑电图异常,提示大脑皮层广泛受累;救治主要应用角解氟灵;本组307例治愈,20例死亡。本病的预后与接触的的剂量、时间长短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  相似文献   

12.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17例的肝心毒性损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肝脏、心脏损害情况。方法:对17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进行血清酶学测定和心电图检查。结果:17例均出现血清酶学异常:谷草转氨酶(169.5±166.9)U/L、磷酸肌酸激酶(821±47.2)U/L、磷酸肌酸激酶-MB(50.1±39.7)U/L,与健康人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7例中3例(l.6%)出现黄疸,12例出现心动过速,6例(35.3%)心电图提示心肌损害,5例(29.4%)出现肾功能不全,3例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肝脏、心脏损害很常见,血清酶学改变,心电图变化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酶水平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44例急性氟乙酰胺 (CK ,CK -MB ,AST ,LDH ,α HBDH)中毒者进行连续动态观察。结果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入院时的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中毒后第 1~ 7d血清心肌酶均明显升高 (P <0 0 1) ,第 3~ 7d达到高峰。入院时中、重度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轻度中毒患者 (P <0 0 1) ,重度中毒组与中度中毒组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氟乙酰胺中毒确可引起心肌损害 ,且中毒程度越重 ,心肌酶升高越明显。心肌酶可作为一个判断氟乙酰胺中毒病情变化、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145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45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分析涂向阳魏世超王树山我院从1992年2月~1995年2月,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患者145例,其中并发心肌损害102例(占70.34%),分析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45例中男12例,女133例;年龄13~83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足量乙酰胺静脉治疗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以我科2000年1月2003年11月收治44例有机氟类灭鼠药中毒早期使用足量乙酰胺静脉治疗作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存活,无一例留后遗症。结论:氟乙酰胺中毒早期使用足量乙酰胺静脉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与以往用肌肉注射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氟乙酰胺是一种剧毒有机氟 ,特效解毒剂为乙酰胺 ,为探讨用药方法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我们对 3 6例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治疗作一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选择 1995~ 1999年我院住院的氟乙酰胺中毒患儿 3 6例(毒物送检均为氟乙酰胺 )。 3 6例均在服毒后 6小时之内住院。均给予生理盐水洗胃 ,洗胃后经胃管注入思密达保护胃粘膜及50 %硫酸镁导泻、输液 (VitC、VitB6、能量合剂 )。有抽搐者给予苯巴比妥。流涎者给予 65 4 2静脉推注。出现脑水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者积极采用相应治疗措施。随机分为治疗组 (男 10例、女 8例 ,…  相似文献   

17.
氟乙酰胺已成为我国引起中毒的首要因素[1 ] 。为了解氟乙酰胺中毒患儿血清钙离子变化 ,我们对 2 8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进行血钙检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6年 1~ 2 0 0 1年 6月我院PICU收治氟乙酰胺中毒患儿 2 8例 ,其中男 1 3例 ,女 1 5例 ,年龄 1岁~ 5岁 9个月。诊断标准[2 ] :(1 )均有明确的误食含有氟乙酰胺成分鼠药食物的病史 ;(2 )临床表现有精神及神经症状 :头痛(39 6 % )、谵语 (32 1 % )、抽搐 (1 0 0 % )、昏迷 (1 0 0 % ) ;(3)伴有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 (92 6 % )、腹痛 (67 8% )等。实…  相似文献   

18.
氟乙酰胺是一种农药,农业上用其驱除果树害虫,也是最强的杀鼠剂。氟乙酰胺中毒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特点是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诉时易误诊。我院自1990-01-2003-01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175例,误诊7例,误诊率占4%,误诊时间为3d。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46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致死者的临床特征回顾与启迪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刘仁树  吴天明 《急诊医学》1997,6(4):200-201
目的:探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分析近2年经法医验证后确诊的46例急性中毒致死者病例。结果:显示口服重度急性中毒者起病急骤,症状以恶心、呕吐、胸骨后或上腹痛、头晕、抽搐、尖叫及心跳骤停为突出表现。尸检证实病变最严重的脏器依次为心、脑、肺、肝、肾等。结论:用硫靛反应(层析法)从生物和非生物检材中,检出有氟乙酰胺的代谢物氟乙酸存在,为确诊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敏感而可靠的方法。误服后2 ̄  相似文献   

20.
王志丽 《临床医学》1998,18(9):19-20
近几年来,随着新型灭鼠药氟乙酰胺的问世,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已成为儿科常见急症。现将我院1992年~1997年8月收治52例小儿氟乙酰胺中毒,抢救采用乙酰胺加用无水酒精治疗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2例病人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2例。女20例,城镇5例,乡村47例(占90.3%),年龄1 1/2~4岁31例,4~6岁15例,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