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kg以下大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多营养不良,术前反复心衰,肺部感染,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相对较长,给术后监护带来困难。据报道,年龄5个月以上,体重5kg以上的患儿手术成功率明显增加,而年龄小于4个月,体重小于4kg者,死亡率可达99,6~75%。我院2003年6月~2005年2月共对25例5kg以下大型VSD婴幼儿进行了手术,现将术后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82年4月至1990年9月,对394例VSD病人进行了心内直视修补术,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140例,占36%.VSD病人由于长期左向右分流(少数右向左分流),使肺动脉充血,肺血管阻力升高,右心负担加重,故手术后心肺功能的监护对于手术的成败和减少并发症尤为重要。现将我们的监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室间隔缺损(VSD)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25%~40%,部分小的VSD患者6岁前可自然闭合,大部分需手术治疗。VSD系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缺损,由此产生左心室与右心室的异常交通。总结我院ICU收治的16例VSD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体外循环下儿童VSD修补术后监护技术。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在膜周部室缺封堵术中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VSD.术前Echo明确VSD大小及距主动脉瓣距离(VSD-AV),术中Echo引导监护,术后Echo随访.结果 X线造影与Echo测量VSD大小相符(P>0.05);VSD-AV在无膜部膨出瘤者两种方法检测相符(P>0.05),在有膜部膨出瘤者有差异(P≤0.05).总计19例即刻封堵成功,其中1例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轻-中度返流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VSD,余18例短中期随访未见并发症.23例VSD中5例未完成封堵者具体原因与Echo应用无直接关系.结论 Echo在VSD封堵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引导和监护、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尤为多见。近年来,国外已用气囊漂浮导管测定VSD肺、体循环血量比值和肺血管阻力,国内尚未见报道[1]。但国内已开展在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根治不能自愈的VSD。现就其术后的重症监护(ICU)总结如下。1  相似文献   

6.
凌香莲 《家庭护士》2007,5(6):44-45
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尤为多见。近年来,国外已用气囊漂浮导管测定VSD肺、体循环血量比值和肺血管阻力,国内尚未见报道。但国内已开展在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根治不能自愈的VSD。现就其术后的重症监护(ICU)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米力农在合并肺炎的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婴儿术后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合并肺炎的大型VSD婴儿临床资料,均在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对照组常规给予多巴胺5—10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并给予地高辛、利尿剂、抗生素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0.50—0.75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气管插管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气管插管时间为(25.30±5.26)h,术后监护时间为(83.70±5.68)h;对照组分别为(z8.75±4.47)、(90.90±5.9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55、3.557,P均〈0.05)。治疗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64.50±4.24)%,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为(35.40士3.63)%;对照组分别为(59.10±6.25)%、(31.55±3.7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51、3.137,P均〈0.05);而左心室收缩期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期内径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大型VSD合并肺炎婴儿术后应用米力农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并膜部瘤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伴室间隔膜部瘤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VSD伴膜部瘤患者,术前明确VSD大小,数目,膜部瘤基底部直径、瘤体长度,以及VSD上缘和膜部瘤基底部上缘距主动脉瓣(AV)距离,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护引导,术后追踪随访.封堵器采用Amplatzer膜部室缺封堵器、国产自膨胀性膜部封堵器及PDA蘑菇伞封堵器.结果左室造影与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VSD大小,数目,膜部瘤直径等大致相符(P>0.05),VSD上缘及膜部瘤基底部上缘距主动脉瓣距离2种方法检测有差异(P≤0.05).35例患者中33例即刻封堵成功,其余2例未封堵成功者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无直接关系.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在VSD并膜部瘤封堵术前病例筛选、术中监护引导、术后随访有着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实时三维超声对室间隔缺损的直视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T3DE)对室间隔缺损(VSD)全貌的直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应用RT3DE对238例VSD患者进行检查,其中包括法洛四联症(TOF)36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TECD)2例和十字交叉心2例。获取并切割“全容积三维”图像,寻找最佳视角显示病变结构全貌。 结果RT3DE对中型和大型VSD(直径≥5mm)的直视效果优于小型VSD(〈5mm)。可显示缺损的形状、部位及毗邻结构。胸骨旁四腔位和心底短轴位RT3DE图像效果最佳,胸骨旁长轴位及心尖五腔位次之。 结论VSD的大小、部位及三维图像质量是决定RT3DE观察效果的主要因素。RT3DE可清晰直视中型及大型VSD的全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岁以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年龄因素和室水平分流压差(PG)在评价肺动脉特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3例16岁以下VSD患儿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得肺动脉平均压(PAMP),3d内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5岁组(中小型VSD者56例,大型VSD者89例)和5~15岁组(中小型VSD者29例,大型VSD者15例)。计算肺动脉线性顺应性(LPACIh)。结果 PG与PAMP在﹤5岁组和5~15岁组均呈显著负相关(r=-0.680和-0.567),且﹤5岁组的相关程度大于5~15岁组(P﹤0.05)。年龄与PAMP在﹤5岁组中呈负相关(r=-0.290,P﹤0.05),而在5~15岁组中无相关性。LPACIh与PAMP在﹤5岁组和5~15岁组中均呈负相关(r=-0.554和-0.408,P=0.000)。LPACIh与年龄在﹤5岁组和5~15岁组中均呈正相关(r=0.390和0.167,P﹤0.05),且﹤5岁组中LPACIh随年龄变化的程度更加明显,年龄越小,LPACIh越低。同一年龄组,大型VSD患儿的LPACIh明显低于中小型VSD患儿,而同一VSD组,﹤5岁组的LPACIh低于5~15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对5岁以下VSD患儿的肺动脉压影响显著,而对5~15岁VSD患儿肺动脉压影响不显著。PG反应肺动脉顺应性,与PAMP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D-TGA)是指主动脉与肺动脉出自心室的位置反位,属复杂先天性心脏病.Rastelli术是解剖纠治D-TGA/VSD、PS(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2005年3月我院为1例D-TGA的患儿成功地施行了该项手术,现将术后监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岁以内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492例3--36个月的婴幼儿VSD修补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全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9例(9.9%),心律失常43例(8.7%),肺动脉高压危象22例(4.4%),残余VSD16例(3.2%)。手术死亡26例,主要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只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采用肺动脉监测等监护措施,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婴幼儿期施行VSD修补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为了总结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对18例接受介入治疗的VS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结果18例患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例发生血肿及腓肠静脉血栓,1例发生传导阻滞,经治疗护理均痊愈.认为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室间隔缺损(VSD)患儿血清脑钠肽(BNP)、胱抑素-C(Cys-C)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与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1例VSD患儿作为VSD组,以及同期收治的38例VSD合并PH患儿作为VSD合并PH组.根据肺动脉压将VSD合...  相似文献   

15.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在VSD的介入治疗史上相继出现了Rashkind、Clamshell、CardioSEAL、Sideris等封堵器。2001年12月长海医院在国内外率先应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公司生产的国产对称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2002年国外报道应用Amplatzer偏心型的膜周部VSD封堵器治疗偏心型VSD。自此镍钛合金封堵器以其适应证广、操作简单等优点,大大推动了VSD介入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治疗方法是经胸行VSD修补术,但手术创伤大,康复和住院时间长。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对VSD行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本院胸外科采用Amplatzer伞片封堵VSD患儿13例,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i defect,VSD)是先天性VSD最常见的类型。自2002年Amplatzer膜周部VSD封堵器和国产膜周部VSD封堵器先后应用于临床以来,介入治疗膜周部VSD已广泛开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8年1月经导管介入治疗VSD患儿26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但术中、术后并发症并不少见,现将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糖尿病溃疡患者应用VSD负压引流术的治疗效果和护理。通过回顾本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住5例2型糖尿病溃疡患者在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严格控制血糖等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应用VSD负压引流术治疗与护理的经过。认为VSD负压引流术后对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是VSD负压引流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临床治疗糖尿病溃疡的有效手段,明确了VSD负压引流术在糖尿病溃疡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骨科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患儿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骨科住院并应用VSD引流技术的33例患儿,术前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实施VSD常规评估、观察、护理及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33例患儿在经过1次~4次的VSD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期间未发生VSD堵管等需要提前更换VSD装置的病例。[结论]良好的治疗,配合人性化及规范的护理能有效提高VSD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儿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的20%,通常分为膜部、漏斗部、肌部,绝大多数VSD发生在膜部,即室上嵴下型。我院2000年9月-2003年9月,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下室间隔缺损修补共35例,均获得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病人住ICU 24 h后转回普通病房治疗,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000年9月-2003年9月ICg共收治心脏直视下室缺修部术后病人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8岁。手术采用全麻、气管插管、经颈内静脉置管建立体外循环,术后回ICU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待病人安全清醒,血氧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