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每人都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隐私就是人出于个人尊严和其他某些方面的考虑而不愿意公开,不希望外人了解或是打听的个人秘密、私人事宜。“不愿告人”和“不愿公开”自然有他的原因。保留隐私与为人诚实并不矛盾,就像善良的谎言与委婉的诚实并不矛盾一样。  相似文献   

2.
所谓隐私,道白了,就是个人不愿或不便公开告人的事情。此非现代发明,古已有之,只是不如当今这么嚷得山响罢了。 至于家庭隐私权的问题,先不仓促论断有无,不妨先问:家庭里有没有隐私?答案自然不言而喻,“有”。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  相似文献   

3.
<正>每人都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隐私就是人出于个人尊严和其他某些方面的考虑而不愿意公开,不希望外人了解或是打听的个人秘密、私人事宜"。不愿告人"和"不愿公开"自然有他的原因。保留隐私与为人诚实并不矛盾,就像善良的谎言与委婉的诚实并不矛盾一样。但偏偏有一些人,对别人的隐私特别有兴趣,喜欢到处打听"八卦"新闻,还到处宣扬。小李姑娘就是这样。她性格热情开朗,但是,单位的人都不喜欢她,对她避之唯恐不及。因为小李太喜  相似文献   

4.
史宇 《自我保健》2009,(10):21-21
夫妻之间是否需要保留“隐私”,一直以来都是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提及“隐私”,很多人会立刻想到隐瞒……  相似文献   

5.
云计算带来了个人数据经常性的跨境传输,给传统隐私保护法律的管辖权提出了空 前的挑战。传统隐私法律管辖权主要遵循“属人”、“属地”以及“设备所在地” 原则,而云计算给“属人”、“属地”、“设备所在地”原则的使用都带来了困惑, 也不能很好地解决“二次传输”的问题。应根据云计算的特点设计新的隐私保护法 律管辖权理论,以“属人”原则为主,改限制存储地点为限制向第三方披露,采取 加密方式保护云计算中的个人数据。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健康》1994,(12)
每个人都拥有一份生活的经历,这其中,既有欢乐又有悲伤,甚至留有使人终生难忘的心灵上的创伤。而这些属于个人的秘密,本可以深深地保留在自己的记亿中,成为自己一生当中隐私的一部分。然而,生活中就有那么一些人,专爱打探别人的隐私、暴露别人的隐私,用这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相似文献   

7.
如今,个人表达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大,似乎情感隐私的天空也有所放开,从公众景点私车做爱,到《绝对隐私》公开个人性经历,甚至还有人将裸照放在网上大暴其光……今天,很多的人不再以"隐私保卫战"为骄傲了,他们正在创造着一种全新的隐私管理模式。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想法能否给我们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所谓隐私,道白了,就是个人不愿或不便公开告人的事情。此物,不是现代的发明,古已有之,只是不如当今这么嚷嚷得山响罢了。至于家庭隐私权的问题,先不仓促论断有无,不妨先试问:家庭里有否隐私?答案自然不言而喻,有。夫妻之间、父子之间、  相似文献   

9.
尊重隐私,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摘自作者采访笔记 西北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不知唱得多少人如醉如痴。歌中唱的掀开盖头,是为了一睹新人风采。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入有些不愿告诉别人的私事,遂用心灵的“盖头”来隐藏。这就是人的隐私。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个人权利。然而,经常有人用口舌掀开别人的“盖头”,使得  相似文献   

10.
一个明智的决策和一个愚蠢的决定之间只有一线之隔.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的私生活更容易被暴露,而那些不符合传统婚姻家庭价值观的性行为更是成为大众愤怒嘲笑的靶物.像陈冠希“艳照门”这样的明星性乱隐私被暴露,打破了人们对偶像的崇拜的光环;而像某些官员婚外情性丑闻则让人利用对其在政务以外的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问题对他也进行了超乎寻常的鞭挞;成龙公开遗嘱没给没给“私生女”留遗产中一分一毫,也被媒体质疑……  相似文献   

11.
您好。我订阅《中国健康月刊》已经一年多了,我感觉杂志是越办越好了。特别是最近几期,文章内容特别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家庭,比如今年第十期《把情感隐私交出来?》对现代人的隐私问题剖析得深刻、全面和前卫。我非常同意文章中关于“隐私管理模式”的说法,如果一个人把所有的隐私完全封存起来,那他的生活会变得很压抑和沉重,隐私越多的人他的雾赘也就越多,如同戴着面具生活一样;  相似文献   

12.
小龙女 《健康文摘》2007,(11):33-33
1.对探人隐私者要答非所问碰到总喜欢问 “年龄几何”“收入多少”“夫妻感情如何”等等让人厌恶回答的话题该怎么办?遇到探人隐私者,不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最好的法子是答非所问。如果他问你“谁是你晋级的后台”,你就说“全托你的福”。如果他问你“奖金多少”,你就说“不比别人多”。如果他问你“如何追求女友的”,你就说“如果你感兴趣,待我以后详细告诉你”。这样既不会得罪对方,又不会让对方得逞。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可以坦然地告诉所有曾经有“同性恋”倾向的朋友:你可以保留自己的隐私,过健康人的婚姻生活。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底的一份宝贵财富,学会接纳自己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14.
刊中报     
在谈“性”色变的中国人中间,要把涉及到夫妻双方隐私的“家庭作业”搬到医院,且医生要对夫妻间的具体行为方式作现场指导,这种诊治方式想必让人咋舌不已。  相似文献   

15.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常是很微妙的,亲与疏,协调与不协调,很多时候与“隐私”的开放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职场中,当入际关。以业务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时,隐私开放度究竟翰涧把握才能游刃有余呢?  相似文献   

16.
现在互联网使用已经非常普及,而早泄作为一种个人“隐私”,很多人更愿意在网络上去了解它,讨论它。因此,就有了很多对此病的“流行”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一位著名的广告人说,最有力的广告创意应当具备四个因素:明星、隐私、性和悬念。这虽是一句不无调侃的话,但看看如今满大街的广告、“广告文学”和“广告行为”,不能不惊叹他概述的准确。 隐私并不专指性,但性方面的内容显然属于人类的隐私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隐私。对性隐私,人们的态度是复杂的,既有一种窥探的欲望,也会在它面前感到羞耻。一旦性隐私成为广告瞄准和  相似文献   

18.
隐私权和知情权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但当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如非典疫情,公众有知情权,而患者又有隐私权。在特殊时期里,这两种公民的权利很容易出现矛盾。那么此时隐私权与知情权孰重孰轻? 何谓隐私权和知情权 一般意义上的隐私是指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私事。作为一种法律概念及权利的隐私,最先在美国出现,它是人格权分化过程中新生的一种人格权。由于它有待于类型化,对于隐私和隐私权的界定,法学界如今仍意见不  相似文献   

19.
其实,这是我们的隐私,不该对外人言;可我总觉得隐私长久憋在肚子里会发霉、腐烂、形成心灵里的垃圾堆,不如倒出采,清理掉,个人才会有轻松感:对别人也许还有点启示,起码有点新鲜感。 大约在5~6年前吧,老伴的脾气越来越坏,简直到了不让人说话的程度。我好心好意地劝她:“要退休的人了,对周围同事不要太绝情,要给人留个好念想。”她倒反唇相讥:“我可不会献媚求宠,笼络女人心,想达到什么目的?” 我周围的女同事是多一些,彼此  相似文献   

20.
史宇 《家庭健康》2009,(3):15-15
“童言无忌”一直是人们赞美孩子天真无邪的品性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口无遮掩是一种缺乏隐私保护意识的典型表现。故此,大人不仅要从小培养孩子保护隐私的意识,还要学会保护孩子的隐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