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福慧 《中国骨伤》2018,31(6):493-496
正中医微创技术是根据中医皮部、经筋、经络、五体及脏腑相关理论,采用特殊针具,对病变部位进行刺、切、割、剥、铲等治疗,常用针具有针刀、带刃针、铍针、水针刀、刃针、钩针、长圆针、拨针等。其治疗要求是以最小的解剖和生理干预获得最好治疗效果,以最低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才可能保持健康长寿,容颜晚衰。人体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人又生活在天地之间,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故防治损美性疾病既强调调节机体自身状况,又主张灵活顺应气候及地理环境变化,即三因制宜,从而改善人体机能,达到内外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健康长寿、容颜晚袁。本文对天人合一的内涵及其损美性疾病治疗的指导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3.
黄芪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其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学科,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炎、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对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牙周炎、病毒性心肌炎、肾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在中医外科方面可用于治疗术后创口感染、创面难愈、溃口难收、骨折、术后尿潴留等病症。本文结合古今文献,对黄芪在中医外科方面的药理作用、应用进展及用药特点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中医基本法及其在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病因病机学说 ,从《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的“千般灾难 ,不越三条” ,发展为陈无择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 ,以至今天的病因病机理论均未发生大的变化。其分类方法、客观性、操作性 ,乃至实用性等方面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限性 ,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妨碍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进步。因此 ,人们一直在探索新的病因病机学说 ,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但目前尚未见较完整的新病因病机理论体系出现。我们将传统中医学病因病机理论与现代病理学相结合 ,把导致人体疾病的基本病因病机概…  相似文献   

5.
正膏方,亦称膏剂、膏滋剂,属于古代中药丸、散、膏、丹、汤五大常用内服剂型之一,其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分辨气血阴阳,辨证论治,配伍用药,其是祖国医学的精华。膏方的运用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冬令进补"的理念在国内外不断普及,其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中亦有广泛的运用,适合人群包括反复尿感者、易感冒、体质较弱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对慢性肾脏病尿蛋白易反跳、长期少量蛋白尿者均为适宜。李东垣曾曰:"汤者荡也,散者散也,丸以  相似文献   

6.
中医美容保健方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  陈冰  田静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3):402-403
中医美容保健是中医美容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它强调对损容性疾病和美容缺陷的预防,还重视内、外调治相结合,在内通过中药内服或是食疗的方法调整人的阴阳气血,扶助正气,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且延缓衰老,在外施用外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固密肌腠,防止外邪入侵,或调整局部气血或美化局部。根据美容保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中药、饮食、按摩、气功、针灸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今人或因饮食不节,或因嗜食肥甘厚腻之品,亦或因情志不遂等,脾胃病者十之八九,而脾运失常者其达病所之药力能有几何;加之药不雄峻,其疾不了,中药、西药实乃以毒制毒之品,其毒性副作用甚是严峻;再者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杂病怪病愈来愈多,故单凭内治之法难免有独脚难行,孤掌难鸣之感。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或者针灸等器具作用于孔窍、腧穴、经络避免胃肠吸收,在急症、疑难杂症治疗上独具一格,当然也存在其一定的局限性。尤在泾在《医学读书记》中说道:"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达病所。"中药内治疗人以四气五味之偏性,而中医外治法善引经通络,直达病源,故两者结合治疗内科疾病有势如破竹,直捣黄龙之势。现将临床内科疾病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高、疾病进展快、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中医药对于糖尿病肾病辨证诊治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诊治通过标准、指南、诊疗方案等形式呈现并进行推广应用。本文对21世纪以来3个中医指导性文件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内容及应用进行分析与综述,为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威海市立医院2022年1月-2023年 1月收治的5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实 施中医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疼痛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止疱时间、止痛 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和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VAS评分低于 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经中医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疼痛得到缓解,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中医美容属于医学美容范畴,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辨质施调原则,采用中药外用护肤,单、复方剂内调,针灸、按摩等经络调养,膳食调养等中医药美容技术及手段对人形体、容貌进行美化和修饰,以达到形神健美的目的,其理论体系属于  相似文献   

11.
杨亚  戴新娟 《护理学杂志》2014,29(21):34-36
目的了解中医护理诊断在中医医院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全国14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46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85.2%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应用中医护理诊断,88.2%的护士所在医院在使用中医护理诊断,其中28.1%的护士参考依据是冯运华等主编的《中医护理诊断手册》,21.2%的护士将中医护理诊断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26.9%的护士认为影响中医护理诊断应用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中医护理诊断标准体系的指导,42.8%的护士认为在中医医院应该使用能融合中医和北美两种诊断的护理诊断体系,18.9%的护理人员认为中医护理诊断体系应该根据脏腑理论来分类。结论中医护理诊断在我国应用广泛,但缺乏标准体系。有必要构建中医护理诊断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医护理诊断在中医医院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全国14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46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85.2%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应用中医护理诊断,88.2%的护士所在医院在使用中医护理诊断,其中28.1%的护士参考依据是冯运华等主编的《中医护理诊断手册》,21.2%的护士将中医护理诊断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26.9%的护士认为影响中医护理诊断应用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中医护理诊断标准体系的指导,42.8%的护士认为在中医医院应该使用能融合中医和北美两种诊断的护理诊断体系,18.9%的护理人员认为中医护理诊断体系应该根据脏腑理论来分类。结论中医护理诊断在我国应用广泛,但缺乏标准体系。有必要构建中医护理诊断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美容是一门在中医学理论和美学理论指导下,以维护、修复和创造人的形体容貌美、功能美和精神美为目的的学科。由于它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体系,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医学文化之精华,能够通过内外调理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预防或延缓人的衰老,使人们保持健康基础状态下的美丽[1]。现将中医美容的发展及现代开发应用综述如下。1中医美容的历史沿革中医美容有数千年的历史,内容广博精深。早  相似文献   

14.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是膝关节的组成部分,参与膝关节屈伸活动,它的骨折是由突发性间接或直接暴力造成。2009年5月~2011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髌骨骨折94例,为促使骨折愈合,避免关节粘连强直,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术后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干预,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6月住院治疗胃脘痛(慢性胃炎)患者60例,按中医护理方案要求,针对患者主要症状采取辨证施护措施及护理技术。结果方案中辨证施护措施和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广泛,患者对中医技术(除艾灸外)依从性、满意度均高于90%;症状护理效果好,患者认可度为78.3%~83.0%。结论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常见症状的施护效果、促进中医辨证施护及技术开展。  相似文献   

16.
责任护士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对于周密观察病情;系统了解病情的进退:及时准确地治疗疾病及书写护理病历、护理记录、制订护理计划,都有实用意义,是在中医科实行责任制护理的重要手段。运用“四诊”可以全面细致地了解患者  相似文献   

17.
康维洁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2):1356-1358
整体观念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思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同时人体与外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有着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  相似文献   

18.
烙法在中医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就有烙法的记载 :“烙针二枚须一样 ,筋大头圆七寸长 ,拈时蘸油烧火上 ,斜入向软烙斯良 ,一烙不透宜再烙 ,脓水流出始安康”。但现在临床上使用并不多。烙法一般分为火针烙法与烙铁烙法 ,火针形如细筷 ,分铁或铜制成 ,长约 6~ 7寸 ,针头尖细而圆 ,针柄较粗 ,或圆或方。它是借烧灼的作用来代替开刀 ,防止出血 ,从而达到脓肿溃破的目的。适用于附骨疽、流痰等肉厚脓深难溃的阴证或脓熟未溃 ,或已溃而疮口过小 ,脓出不畅者 ,均可使用。烙铁烙法古代用银匙烧红烙之 ,近代改用钢或铁制 ,其头如半粒蚕豆大小 ,上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伴有下肢溃疡者经久不愈,容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面临极大的瓶颈。祖国医学在外治疗法方面起源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治疗周围血管疾病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在总结实践及评估文献基础上,对中医外治疗法在周围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特点、机理机制及具体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简化、规范中医护理工作程序,提高护理水平。方法根据中医院患者的特点建立包含6个模块(体温 单、入院评估、住院评估、护理记录、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的中医整体护理电子病历,将神经内科等8个病区96名 护士随机分为电子病历组和常规书写组。电子病历组采用中医整体护理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常规书 写组采用常规方法书写护理文件。结果电子病历组病历书写、体温单记录时间显著短于常规书写组(均P< 0.01);护理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书写组(P<0.01)。结论中医整体护理电子病历系统简化、规范了护理工作 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