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产后抑郁症与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褥期发生的抑郁 [1 ] 。由于产后抑郁起病于女性的“特殊时期”及预后良好等特点 ,多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复杂 ,本文对该病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 ,发现与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有关。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产后抑郁症组 :1 995年 1月~ 1 99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对象为 1999年 11月至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 ,诊断符合CCMD -2 -R[1] 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病例共 91例 ,男 3 2例 ,女 5 9例 ,年龄在18-65岁 ,平均年龄 (3 7± 8)岁 ,受教育程度在小学以上。以某医科大学学生 49人和本院进修医生 3 4人为正常对照组 ,其中男 5 5人 ,女 2 8人 ,年龄(19-5 3 )岁 ,平均年龄 (2 6± 6)岁 ,受教育程度均在大专以上 ,无精神疾病史。采用防御方式问卷 (DSQ) [2 ] 、A型行为问卷 (TABQ) [3 ]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2 4项 ) [4] 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14项 ) [4] 为评定工…  相似文献   

3.
强迫行为检查量表的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mpulsiveActivityChecklist -Revised(CAC -R) (强迫行为检查量表—修订版 )是由美国Steketee和Freund根据DSM -Ⅲ -R诊断标准制定的测定强迫行为严重程度的量表[1] ,目前广为西方国家临床和科研采用。我国尚未引进该量表 ,本研究目的为引进该量表 ,为我国强迫症治疗和科研方面向国际接轨提供依据。对象 观察组 5 8人 ,来源于 1998年 4月至 2 0 0 0年 3月到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病人。依据CCMD -Ⅱ -R和DSM -Ⅲ -R ,诊断为强迫症 ;其中男3 6人 ,女 2 2人 ,年龄 17~ 4…  相似文献   

4.
放免法测定产后抑郁症患者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妊娠28-32周、产后1周及产后4周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变化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分别评定200例产妇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并用放免法测定孕妇产前、产后的血清E2和P含量.结果显示:200例产妇抑郁情绪发生率为11%,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14%.产后抑郁症产妇产前血清E2、P水平与无产后抑郁症产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抑郁症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1周、4周E2水平与产前的差值,抑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抑郁组P水平下降慢于对照组.研究表明,产后E2、P水平的改变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4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个性特征测评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李薇尹万森张霁帆杨仕德本调查目的是为了解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自身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及患病后其智力,记忆情况。对象与方法对象40例均系本院1990—95年符合CCMD-2-R诊断的抑郁性神经症的住院...  相似文献   

6.
赛乐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门诊患者的开放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性 5-HT回收抑郁制剂 (SSRI)治疗焦虑性障碍已有报道[1- 2 ] 。本研究旨在以多虑平为对照 ,评价赛乐特 (Paroxetine)治疗门诊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的疗效与副反应。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在门诊连续就诊的病人 ,并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 (CCMD -Ⅱ -R)GAD的标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总分大于 15分 ,性别不限 ,年龄 18~ 70岁。入组前 2周未进行系统抗焦虑治疗者。同时排除脑器质性精神病、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妊娠或哺乳妇女以及严重心、肝、肾疾患或重性精神病。符合上述条件…  相似文献   

7.
社交恐怖症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交恐怖症的形成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大 ,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1、2 ] ,本文从父母教养方式方面来探讨本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对象 研究组病例来源于本院 95—99年心理门诊 5 2例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 (CCMD -2 )  相似文献   

8.
神经症患者电针疗法前后MMPI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针治疗神经症及其他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1 3 ] ,但这些评定多为临床症状的评定 ,对于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没有系统的评定。电针治疗对患者认知、情感的改变报道不多 ,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本文对象为符合CCMD -2 -R诊断标准的 15例神经症患者 ,其中抑郁性神经症 7例 ,神经衰弱 5例 ,焦虑性神经症 1例 ,癔症 1例 ,疑病症 1例。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宋维真等修订的MMPI问卷及指导手册 ,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表 1 治疗前后患者MMPIT分的比较 (X±SD)治疗前(N =15)治疗后(N =15) tL 4 5 80± 3 16 52 …  相似文献   

9.
药物与心理疗法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的一些研究发现 ,抑郁障碍已成为降低人类生活质量、反复就医 ,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1] 。甚至认为每十个男性中就有一位可能患抑郁 ,每五个女性中就可能有一位患有抑郁。因为抑郁障碍存在特征性的认知模式 ,这种认知模式构成抑郁易患性、阻碍抑郁缓解[2 ] 。而单纯药物治疗虽然能短期改善症状 ,不能改变病人的认知模式使其人格得到改善 ,不能阻止其社会功能的缺损。为此我们用药物和心理治疗结合治疗与单用药物治疗作了比较研究 ,下面是此研究的结果。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徐州市精神病防治院 1995~ 1996年门诊符合CCMD -…  相似文献   

10.
影响强迫症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迫症病程迁延 ,不经治疗 ,3/ 4以上的患者转为慢性病程[1] 。Kringlen报告在住院的强迫症患者中 ,有 3/ 4的人症状持续 13~ 2 0年以上[2 ] 。病情严重时常有中度至重度的社会功能障碍[3] 。国内研究发现 ,社会功能中度损害者占 4 3.55% ,严重损害者4 6 .77% [4 ] 。本文对影响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被试为符合CCMD - 2 -R和ICD - 10的强迫症诊断标准的 6 2例强迫症患者。1 .2 研究方法1.2 .1 工具 ①自行设计人口学、一般情况调查表 ;②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相似文献   

11.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评定工具.对47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和47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负性事件、独立性事件、家庭有关问题、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及生活事件频数和紧张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而主观感受分、客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分及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均低于正常人组。结论:不良生活事件频数和紧张值及社会支持不足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与抑郁障碍患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作评定工具,对42例抑郁障碍患者与42例正常人进行研究。结果抑郁障碍患者负性生活事件和正性生活事件及生活事件总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抑郁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不足与抑郁障碍患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96例抑郁症患者分别在其入院时进行测评,测评工具包括自评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此外对99例正常对照亦进行上述测评。结果:抑郁症患者经历的应激性生活事件较多,得到较多的主观社会支持,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却不如对照组高;男女患者之间的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得分无显著差异;低应激状态的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社会支持均高于高应激状态组。结论:抑郁症患者经历的应激性生活事件较多;而社会支持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发病之间起着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4.
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 ,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直接关系到社会治安的质量。另外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 ,警察工作被认为是一种高度紧张的工作 ,警察的心理状况 ,也有别于一般人群[1-3 ] 。为了了解目前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 ,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调查对象为成都市青羊公安分局防暴大队的12 8名巡警 ,所属各派出所的 14 6名民察 ,以及分局刑警大队、禁毒大队、各机关干警 6 5人 ,共 339人。入组标准为年龄 2 0~ 5 0岁 ,从事警察工作 1年以上 ,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 ,性别不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自动思维、社会支持与应付方式对抑郁症出院病人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97例抑郁症患者在其出院时进行测评,测评工具包括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动思维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此外对100例正常对照亦进行上述测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经历的应激性生活事件较多(131.4±105.2/103.0±93.3,t=2.0,P<0.05),得到较多的总社会支持(40.8±8.0/38.2±8.5,t=2.3,P<0.05)、客观和主观社会支持(t=2.1、3.0,P<0.05),较少采用幻想、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等应付方式(t=-3.3、-2.1、-2.6、-5.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事件、自动思维、幻想、自责、解决问题五个指标对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有显著性。进一步路径分析表明,自动思维、自责、解决问题对抑郁程度有直接影响,自动思维对SDS的直接影响最大(路径系数为0.474,P<0.01),自责、解决问题为其次(路径系数分别为0.237、-0.150,P<0.01),而生活事件、幻想对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是间接的。结论生活事件、自动思维、幻想、自责、解决问题五个指标对出院病人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广泛焦虑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免疫学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广泛焦虑障碍(GAD)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免疫学特点及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研究组为30例GAD患者,对照组为25例抑郁性神经症(DN)患者及32例健康人。所有样本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测评生活事件应激,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定应对方式,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人格特征,测血清白介素-2(IL-2)浓度,自然杀伤细胞(NK)及CD3 细胞比率测定。比较GAD与DN、正常对照组(NCG)二组的差异,并对GAD内部有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GAD组患者LES评定中,负性事件数及LEU值水平小于DN组,生活事件发生的总件数、负性事件数、负性事件LEU值均大于正常组。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维度少于正常组,消极应对维度多于DN组及正常组。EPQ评定中,无论男女N分均大于正常组,与DN组无显著性差异。IL-2大于DN组及正常组。CD3 及NK比例与其它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IL-2与生活事件总件数、EPQ中L分呈负相关,与NK呈正相关。结论:GAD患者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应激、消极的应对方式、情绪不稳定,存在着部分免疫功能异常。心理社会因素对免疫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产后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对产后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27例2006年1月~2007年2月间在广州市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应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评定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应付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产妇SDS平均分35.94±7.68。产后明显抑郁症状发生率25.8。负性生活事件、客观支持以及积极和消极的应付方式均对产后明显抑郁症状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明显产后抑郁症状发生者往往经历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缺乏客观支持,且较多用消极的应付方式处理和对待问题,提示我们在预防和干预上应采取多层次综合措施,以降低产后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城市和农村产后抑郁症者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城市、农村产后抑郁症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差别.方法 随机抽取城市和农村产妇261例,经艾氏产后抑郁症量表(EPDS)筛选出城市组21例,农村组19例.将两组被试进行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的对比测评.结果 城市组和农村组生活事件总分、正性分和负性分差异不明显,但两组中高危生活事件的种类和相关系数并不相同;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和客观支持分差异不显著,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上差异显著.结论 对产后抑郁症的防治工作宜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心理中介因素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4):149-151,172
本文通过三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PUD 组所经历的生活事件频度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他们对事件的认知趋于消极,这种认知特点与其本身性格内倾、情绪不稳有关、社会支持、防御方式和性格因素交互影响,并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