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张磊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7):721-722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病因至今未完全明了,但导致突发性聋的原因大多会影响内耳微循环障碍,通过药物改善耳蜗微循环状况和治疗微循环障碍已证明有效,可提高或恢复听力。作者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应用血塞通注射液(云南昆明制药厂)治疗突发性聋患者40例(42耳),取得较好疗效,并与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40例(41耳)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亦名特发性耳聋或暴聋,其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数认为与病毒感染、内耳血管功能障碍、迷路水肿、迷路膜破裂有关。突发性耳聋是正常生理状态的突然改变,加之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担心,大多数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恐惧心理。作者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在积极治疗的过程中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振昌  周亚萍  刘哲  朱云玲 《临床荟萃》2001,16(17):816-816,F003
突发性聋是耳鼻喉常见病 ,其真正原因未明 ,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变态反应、代谢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很难针对某一单一病因的方法进行治疗 ,而采取针对多种病因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现就近年有关报道 ,对有关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研究及治疗方法 ,疗效综述如下。1 治 疗汪晓雷 [1 ]用利多卡因 0 .2 g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l中静脉滴注 ,治疗 2 1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 ,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治疗 5 9例做对照组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2 .5 3% ,高于对照组 (6 9.45 % )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1~2日即可达到耳聋最高峰乃至全聋,大多数为单耳发病,多由全身或局部因素所引起的一种感觉神经性耳聋。部分患者伴有头晕、耳鸣、眩晕等症状。我科于2004年6月~2007年6月对66例突聋患者进行高压氧辅以药物等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同时投以扩血管等药物综合治疗时疗效显著。然而精心的护理对疗效的取得同样有着重要意义。现就52例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2004年我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病人52例,男24例,女28例;轻度耳聋29例,中度耳聋20例,重度耳聋3例;伴眩晕耳鸣者26例。1.2治疗原理由于突发性耳聋多是由内耳缺氧造成,因而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制是切断内耳缺氧损害的恶性循环。在高压氧环境下,血浆中物理溶解氧较高,并且氧的弥散半径较大。当组织水肿时,常压氧达不到组织内,而在高压氧…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72 h内)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为中度或重度。其病因及病理机制目前的主要学说为病毒感染和血供障碍[1],治疗方法主要为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营养神经、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以及一些物理疗法和高压氧治疗,治疗有效率为65%左右[2]。美国2012年突发性耳聋指南推荐将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治疗[3]。有文献研究报道在突发性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上,推荐静脉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本次研究采用乳突筛区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常规治疗失败的突发性聋,取得一定疗效。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体会路虹1冯照远1突发性耳聋(以下称突聋)是耳科急症之一,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并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我科近年治疗突聋患者175例,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探讨其病因,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1980~1992年共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急症,其发病率大约是5000:1.目前病因不十分清楚.但各种因素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引起耳蜗缺血、缺氧是致聋的中心环节.自1999年8月至今,我们临床采用杏丁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收到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迄今尚未明确 ,但引起突发性耳聋的任何一种原因均可影响内耳的微循环。目前 ,临床上多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现对我中心 1998年~ 2 0 0 1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 1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突发性耳聋患者 117例 (共 12 8耳 ) ,年龄 16~ 65岁 ,平均3 5.1岁。诊断依据参照 1996年 10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上海会议通过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1]。其中中度耳聋76耳 ,重度耳聋 3 9耳 ,全耳聋 13耳。按治疗方法分为药物加声频共振治疗组 (治疗组 ) 81例 ,其中男 48例 ,女 …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耳聋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丁琪,袁爱洁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病,它是指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突然发作,在短时间内导致严重的感音性聋。其发病机理多数学者认为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1]。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提高,对此种病人...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374-2374
突发性聋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使患者完全恢复听力。单纯药物治疗效果较差,高压氧可以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对突发性聋效果较好。为进一步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与常规药物疗效,在采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来观察患者的听力恢复程度。结果加用高压氧组有效率为72.3%。高于非高压氧组的58.4%,X^2=5.21,P&;lt;0.05。  相似文献   

12.
王玉珍  徐慧 《现代康复》1999,3(8):919-919
突发性耳聋临床上是指耳蜗、球囊或前庭受多种损害而急剧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突然发病,听力急降、甚至全聋。我科于1995年2月~1998年5月对114例突发性耳聋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越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3):522-523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一种常见的突然发生的感音性神经性耳聋,病因多数不明,多表现为瞬间或数小时内达到重度耳聋或全聋的程度,部分患者件耳鸣,眩晕等症状,治疗方法很多,本文对高压氧治疗60耳突聋仍常规治疗58耳突聋进行有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尼莫地平配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尼莫地平配合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疗效,我们自1998年以来应用尼莫地平配合电针治疗突发性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组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60例均为住院患者,符合《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1]标准。排除:①院外经过治疗者;②以往听力减退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1~57岁,平均39.2岁。病程6h~16d,平均7.6d,听力> 90dB1例,71~90d B5例,56~70d B15例,25~55d B97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8~59岁,平均41.6岁。病程1d~14d,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超短波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理 ,采用国产五官用超短波治疗机 ,小园形电报双耳对置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检查电测听、内皮素含量。结果突发性耳聋好转率为 71.9% ,治疗前内皮素含量为 6 3 .18± 7.5 6 ,治疗后为 47.13±9.5 3。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超短波对突聋患者的治疗作用与其调节内耳血管内皮素释放有关。超短波治疗突发性耳聋机理探讨@吴并生!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超短波;;聋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聋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使患者完全恢复听力。单纯药物治疗效果较差,高压氧可以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对突发性聋效果较好。为进一步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与常规药物疗效,在采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来观察患者的听力恢复程度。结果加用高压氧组有效率为72.3%,高于非高压氧组的58.4%,χ2=5.21,P<0.05。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耳聋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玲芳 《临床医学》2006,26(11):44-45
目的 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5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作一初步探讨。结果 A(克栓酶组)、B(基础用药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突聋的听力恢复与治疗时间早晚有关,发病在两周以内与两周以上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耳聋程度,是否伴有眩晕无相关性(P〉0.05)。结论 早期、综合治疗及能量合剂的提前应用,在神经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应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以便能更客观、准确地分析影响突聋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相关因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疗法即药物加高压氧治疗。结果不同的病程其治疗效果不同(P<0.01);听力损失的程度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P<0.05);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类型其治疗结果,听力曲线为低频聋较全聋和高频聋的治疗效果有差异(P<0.05);伴随有眩晕症状者较无眩晕症状疗效无差异(P>0.05);疗程与疗效不成正比,延长疗程并不能提高疗效。结论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以早期治疗和综合治疗最好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聋是指发生于瞬间或不超过48小时,耳聋即达高峰的,原因不明的神经性耳聋。1997年以来本科诊治突聋21例(23耳)分别以利多卡因(利多卡因组)和步复迈(山东临淄产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注射液)。(步复迈组)进行治疗,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多数突发性聋被认为是耳微循环障碍所致,因而改善内耳微循环是治疗的关键。血液光量子疗法的作用原理之一就是提高人体血氧饱和度,增加组织供氧,改善微循环。为此本院耳鼻喉科自1991年起应用该疗法治疗突发性聋。兹将1991~1993年用该疗法治疗突发性聋30例(30耳)与用扩血管药物治疗29例(30耳)的疗效作对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