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脑梗死属气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各45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益气活血汤,7d1个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有效率93.3%,对照组66.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药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确有疗效,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评价院内制剂芪归通络颗粒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急性期且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相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芪归通络颗粒,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中医证候学、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情况并对比。结果:2组在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学、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芪归通络颗粒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急性期)且中医证候类型为气虚血瘀型者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分析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症)行自拟益气通脉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本院诊治的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9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1∶1分成两组,在内科对症处理基础上,45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45例研究组患者行自拟益气通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言语謇涩、气短乏力、半身不遂、口舌喎斜积分以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BI评分与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应用自拟益气通脉汤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芪冬瘫复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筛选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规范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冬瘫复胶囊,以8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7%,时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冬瘫复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清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侧该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采用中西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用自拟益气清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l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1%,优于对照组的74.2%。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清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冠心病(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对照组36例用鲁南欣康治疗,两组病例有合并症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28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脉舒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给予通脉舒络胶囊(黄芪、当归、川芎、丹参、赤芍、红花、水蛭、郁金)联合针剌疗法,对照组60例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33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2.81%;对照组痊愈11例,好转21例,无效28例,有效率为5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结论:通脉舒络胶囊联合针刺疗法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脑梗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梗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脑梗通汤。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76.25%(P〈0.0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固本驱风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6例给予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106例给予固本驱风颗粒治疗,10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为7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固本驱风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本驱风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6例给予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106例给予固本驱风颗粒治疗,10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为7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固本驱风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观察自拟冠心芪参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配方颗粒冠心芪参方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服用1周,观察疗效。结果:心绞痛改善状况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85%,2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比较,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8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1.67%,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心芪参方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梁健 《河南中医》2011,31(3):269-27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元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确诊的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1∶1)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复元汤,1剂/d,加水600 mL,煎取汁200 mL,两次共取汁400 mL,混合后,分早、晚饭后60 min温服。两组均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①两组疗效比较:对照组平均秩次为47.05,治疗组平均秩次为33.95。Mann-Whitney U统计量为538.00,Wilcoxon W为1358.00,Z检验统计量为Z=-2.643,P=0.008(双侧),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72.50%,两组比较:χ2=5.541,ν=1,P=0.019,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③两组病例均按时、按要求完成了治疗研究,认为治疗药物有良好的依从性。结论:益气活血复元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之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法随机将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5例和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芪归通络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28天。结果:治疗后,半身不遂(下肢)、言语蹇涩或不能言语、头晕目眩、口舌歪斜疗效,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李学国 《北京中医》2008,(7):528-530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化瘀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经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和功能缺损积分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怡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等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加用怡心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30/4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怡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能起到改善病情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纽采用内服加味补阳还五汤汤剂,对照组采用弥可保0.5rag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TC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有效率为81.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患者TC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还可以改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TC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7.
周雪林  周明 《国医论坛》2022,37(1):27-29
目的:观察芪桂通络汤对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邓州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2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联合芪桂通络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全部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9.4%,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虚型脑梗塞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38例,并与对照组38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4.2%,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疗效显著,具有很好地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风康胶囊治疗脑梗死1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风康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中医分型疗效比较。方法:用中风康胶囊口服,28天为一疗程,结果:基本恢复75例(50.0%),显著进步49例(32.7%),进步11例(7.3%),总有效率90.0%,气虚血瘀型患者有效率95.5%,疗效优于其他证型,结论:中风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并对气虚血瘀型患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