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完成了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研究,包括气态化学污染物、尘粒污染物、恶臭污染、物理因素污染(噪声与微波辐射)和环境风险五个子体系。针对各类有害因素的特点,找出有害因素的发生、扩散、稀释、衰减、降解特征,对能源、化工、机械、冶金、建材、轻工、纺织七大行业中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研究制定出三十余类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本篇着重讨论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研究的方法学。  相似文献   

2.
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制定卫生防护标准,使工业企业项目在投产后产生的污染物不影响居住区人群身体健康。方法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基础上,介绍了定量计算、引用类比等方法研究制定我国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结果利用该方法研究并制定了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根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有关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其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并需要设置卫生防护距离的有17大类。结论卫生防护距离体系标准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环境管理部门在卫生、环境管理方面的决策,同时在我国建设项目选址、建设项目评价等领域,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是一项涉及建设规划、工业建设总平面布置的综合性标准,其目的是保证国家重点工业企业项目投产后产生的污染物不致影响居住人群身体健康。对该类标准我所已有近十年的研究制定历史。近三年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研究课题组继往开来,将标准形成体系化,覆盖气态化学污染物、尘粒污染物、恶  相似文献   

4.
邵强  洪燕峰 《卫生研究》1994,23(6):375-380
本篇为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研究第2报、在本报中,作者将重点讨论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复盖内容和在研制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性和操作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铅冶炼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铅冶炼技术分为烧结焙烧-鼓风炉还原熔炼技术(传统铅冶炼工艺)和直接熔炼技术.铅冶炼企业不论采用哪种技术,都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以铅烟为主的大气污染物,而无机铅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中十分稳定,不易代谢和降解,对大气、水体、土壤都有可能造成污染.为了更好地保护铅冶炼企业周边居民的健康,应在企业和周围居民区间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是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民区边界的最小距离[1],其作用是为企业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稀释距离,使污染气体达到居民区时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2].但目前我国尚未颁布铅冶炼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为了更好地规范铅冶炼企业项目建设、保护企业周边居民身体健康,亟需制定相关标准.因此,笔者于2008-2010年进行了此项标准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卫生防护距离(health protection zone)是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其作用是为企业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稀释距离,使污染气体到达居民区时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根据GB/T 3840—91《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规定,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 m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有害气体排放,均属无组织  相似文献   

7.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鉴定,并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科研成果。卫生部标准委员会标准体系研究课题组历时四年,通过现场实测、调查、类比、引进等方法,如期完成任务。最近下达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科技处主持下召开了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认为: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相似文献   

8.
我国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防护距离(health protection zone)是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1],其作用是为企业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稀释距离,使污染气体到达居民区时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根据GB/T 13201-1991《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2]规定,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 m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有害气体排放,均属无组织排放.……  相似文献   

9.
卫生防护距离(health protection zone)是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1〕,其作用是为企业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稀释距离,使污染气体到达居民区时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2〕。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炼铁厂周围大气污染状况和卫生防护距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炼铁厂周围大气SO_2污染不明显,TSP污染范围为下风向500m,主要污染物是CO。根据CO排放量,估算出在中性大气层结条件下常年风速时需卫生防护距离640~980m。考虑到CO工业排放因素,制订卫生防护距离应有安全系数。建议炼铁厂卫生防护距离按所在地常年平均风速分别取1000~1400m。  相似文献   

11.
卫生防护地带是为保护人群健康而在靠近工业污染源的居民居住生活区周边设立一定距离的区域,其目的是让从工业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在该区域的空间内自行稀释扩散,使居民区免受大气污染的影响。卫生防护距离根据《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1991的有关规定从50m至上千米不等。目前我国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没有对该地带进行功能要求,通常作为农田、菜地或空地等使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制定情况的研究,探讨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制定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铝冶炼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制铝冶炼业有害气体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方法 选择1个铝冶炼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及检测,并调查周边居民健康效应,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推荐的估算方法,对不同生产规模铝冶炼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进行评估,提出铝冶炼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建议值.结果 铝冶炼企业无组织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氟化物,生产规模为5,10,15,20,30万吨/年时,氟化物无组织排放量(Qc)分别为2.49,4.97,6.59,8.20,11.82 kg/h;企业周边居民过去1年中患上呼吸道感染者占75%,其中气管炎、肺炎占17%,新发鼻炎占14%,咽炎占20%;铝冶炼企业卫生防护距离估算为1 453~3 638 m时,企业周边空气中氟化物、二氧化硫含量均小于国家标准浓度限值(0.02 mg/m3.h),提出铝冶炼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为900~1 200 m.结论 设置铝冶炼业卫生防护距离,提出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有效保护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使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不影响居住区人群健康。方法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出二甲苯的无组织排放量,从而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结果确定年生产规模3 000~7 000 MW的锅炉生产企业,所在地区近5年平均风速为2、2~4、4 m/s时,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分别为300、200、200 m。结论通过现场调查分析认为,无组织排放的二甲苯是影响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的主要因素,可据此计算出可行的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  相似文献   

15.
本标准包括:村镇及其住宅区用地卫生要求;住宅区与产生有害因素企业、场所间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道路、给排水、粪便垃圾无害化的卫生要求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为其距离国家标准修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企业进行调查,确定其特征污染物,调查企业周边居民的健康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按照《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 13201—91)中推荐的估算方法,对不同规模的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进行估算,提出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建议值。结果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企业无组织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硫化氢,生产规模在0.2、0.4、0.6、0.8和1.0亿平方英尺/年时,硫化氢无组织排放量(Qc)分别为0.041、0.082、0.122、0.163和0.204 kg/h;企业周边居民健康调查中发现距离企业500 m范围内人群受到一定的影响,闻到臭味、头晕头痛和恶心、食欲不振的发生率有一定升高;结合现场实测,提出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为200~600 m。结论通过实地监测、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分析,初步提出了较为合适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讨汽车车身制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进一步为汽车制造厂卫生防护距离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车身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确定其特征污染物,调查企业周边居民的健康状况,根据现场特征污染物的实测结果,结合大气扩散模式,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其卫生防护距离。结果汽车车身的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和粉尘颗粒物,其中存在无组织排放的有苯系物和粉尘颗粒物,特征污染物为苯系物,用实测结果来推算其无组织排放量为1.77988kg/h。结论建议汽车车身制造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为300m。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制氮肥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方法通过资料查阅、生产企业实地调研、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水平现场测定,对不同生产规模氮肥制造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进行评估,同时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氮肥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结果合成氨生产规模<30万t/a时,根据不同风速,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为500~900 m;合成氨生产规模≥30万t/a时,根据不同风速,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为600~1 200 m。结论提出氮肥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有效保护周边居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一 空气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作用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大气或居住区大气中空气污染物的卫生标准”、“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和“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城市规划建设中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合理布局工业企业,改善厂区内外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居住区大气环境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卫生学角度出发,论述了研究制定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必要性,介绍了研制这类卫生标准的途径,即实测途径、环境流行病学调查途径以及类比、引进途径。文中阐述了实测途径的适用条件,探讨了采用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和类比、引进途径制定标准的可行性。此外,还扼要地说明了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研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