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善堂 《吉林中医药》2003,23(12):32-32
笔者自 1993年以来 ,共收治 38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者 ,均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汤治疗 ,收到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 ,年龄 19~ 2 4岁 7例 ,2 5~ 34岁 16例 ,35~ 4 5岁 15例。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5年。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及腰痛 ,白带增多。妇科检查 :包块最大者 9cm×7cm× 6cm ,最小者 5cm× 4cm× 3cm ,均有腹部压痛。2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消肿汤组成 :当归 15g ,赤芍 15g,白芍 12g ,莪术12g ,白术 10g ,延胡索 12g ,穿山甲 6g,枳壳 15g ,金银花 30g ,蒲公英 30g ,大黄 10g ,苦参 10g,刘寄奴 12g。水煎 2次…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4 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 30岁以下 3例 ,30~ 39岁 2 0例 ,4 0~ 4 9岁 13例 ,50岁以上 4例 ;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 36例 ,小腹疼痛 2 1例 ,带下多 18例 ,无症状3例 ;全部病例均经 B超探测确诊 ,瘤体最小 0 .8cm×1.0 cm,最大 6cm× 5cm;单个肌瘤 16例 ,多发 2 4例。2 治疗方法桂枝茯苓丸加味基本方 :桂枝 9g,茯苓 15g,丹皮12 g,桃仁 9g,赤芍 12 g,穿山甲 10 g,水蛭 (装胶囊吞服 ) 6g,柴胡 5g,仙灵脾 15g,仙茅 10 g。月经量多加炒地榆、蒲黄 ;小腹疼痛加延胡索、小茴香 ;带下多加椿根皮。每日 1剂 ,水煎 2次分服。月经后 3d连服…  相似文献   

3.
软坚消癖汤治疗乳房纤维腺瘤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纤维腺瘤属中医乳癖范畴。笔者自拟“软坚消癖汤”治疗本病 4 0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0例 ,均为女性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4 1岁 ,平均2 9岁 ;病程最短 0 .5 a,最长 5 a,平均 2 a5个月 ;肿块最小 1cm× 1cm,最大 3cm× 3cm;单侧 30例 ,双侧 10例。2 治疗方法自拟“软坚消癖汤”:柴胡 10 g,赤芍 12 g,青皮 30 g,生牡蛎 30 g(先煎 ) ,浙贝母 15 g,玄参 10 g,穿山甲 10 g(先煎 ) ,蒲公英 30 g,白芥子 10 g,鹿角片 10 g(先煎 ) ,制乳没各 5 g,制木鳖子 1g,威灵仙 30 g,王不留行 10 g。每日 1剂 ,水煎 ,每日3次 ,…  相似文献   

4.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88例,女32例,年龄最大者66岁,最小者4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最长者12天,最短者4天,平均8天;用药最多者6剂,最少者2剂,平均4剂;痈面积最大5cm×5cm,最小2cm×2cm;头部20例,腹部13例,背部25例,上肢32例,下肢30例。治疗方药解毒消痈汤组成:蒲公英30g,紫花地丁、金银花各20g,野菊花18g,归尾、赤芍、制乳香、没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42倒尿石症病人,据B超及X线摄片证实。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4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周。肾结石30例。输尿管结石12例,肾积水10例。结石最大1.4cm×1.2cm,最小0.3cm×0.4cm。排出结石最大0.9cm×0.7cm。最小0·3cm×0.4cm。治疗时间最长2月。最短1周。全部病人均从服药之日起自行观察排出尿石情况。2治疗方法以乌头桂枝汤为主,药用:附子10~159、桂枝15g、白芍10g、胡桃仁20~409、牛膝209、王不留行209、木香10g、乌药10g、金钱草309,有湿热加泽泻,车前子。脾胃虚弱加白术、山药。每日1剂,水…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 1998年以来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 4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 2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 ,年龄 18~ 5 2岁 ,平均 34岁 ;病程 3个月~ 8年 ,平均 2年 ;单侧 18例 ,双侧 2 4例 ;肿块最小3 2cm× 2 6cm× 2 4cm ,最大 5 3cm× 4 9cm× 4 6cm。均经红外乳腺诊断仪检查确诊 ,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治疗方法2 1 中药 予自拟方 ,药用 :金银花 30g,蒲公英 15g ,黄芩12g,当归 15g ,皂刺、昆布各 12g ,穿山甲、半夏各 15g ,川贝 12g ,白芷 10g。肝郁痰凝加柴胡 12g ,郁金、胆南…  相似文献   

7.
自拟五草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病人 2 6例 (结石大小为 0 .5cm× 0 .6cm~ 0 .5cm× 1.0 cm,有 5例患者结石达到 0 .6cm× 1.2 cm;男性 11例 ,女性 15例 ;年龄2 3~ 55岁 ,平均年龄 39岁 ) ,效果满意 ,现报导如下。1 治疗方法 自拟五草汤 (车前草、金钱草、威灵仙、凤尾草各 30 g,灯芯草 6g,通草 18g) ,日 1剂 ,服药后2 0 min,立即服温开水 10 0 0 m L ,并不停的蹦跳约 10min,7d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结石未排出 ,停药 4 d,再行第 2个疗程。2 治疗结果 治愈 (结石症状消失并排出体外 ) 2 1例 ,有效 (结石症状消失并下移 ) 2例 ,无效 3例 ;疗…  相似文献   

8.
自然烧伤膏Ⅲ号治疗残余创面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勇 《河南中医》2003,23(8):50-50
烧伤残余创面是烧伤后期常见问题 ,因病程长、全身情况差 ,手术植皮成功率低。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笔者应用自拟“自然烧伤膏Ⅲ号”治愈临床烧伤残余创面 31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1例 ,男 19例 ,女 12例 ;年龄 1~ 12岁 4例 ,13~ 5 0岁 10例 ,5 1岁以上 17例 ;创面 1cm× 2cm~ 12cm× 16cm ;病程 1~ 6月 2 3例 ,6月以上 8例。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鸡血藤 6 0 g ,珍珠粉、胎盘粉、象皮粉各 2 0g ,当归、大黄各6 0 g ,紫草 30 g ,轻粉 2 4g ,黄柏 30 g ,血竭 15 g。先将鸡血藤、当归、大黄、紫草、黄柏…  相似文献   

9.
益气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一般资料4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1例,女17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63岁;病程最短者4天,最长者20年。都有轻重不同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经X钱拍片和B超检查确诊,其中肾结石5例,输尿管结石41例,膀胱结石2例,结石最大1.5cm×1cm,最小为0.3cm×0.2cm,形状大小不等,结石最多有4枚。2治疗方法益气排石汤组成:黄芪、山药、鱼腥草、茅草根各30g,党参、牛膝、鸡内金、金钱草各15g,石莲子20g,茯苓、车前子各10g。每剂水煎3次,每次前取药汁300ml,分早中晚3次空腹服,10日为1个疗程,每次服药后30分钟左右,根据患者体质情况…  相似文献   

10.
自1995年到2004年,应用自拟“金钱石苇汤”治疗输尿管结石3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17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4小时;全部病例均经B超、尿检确诊。其中最大结石0.9×0.6cm,最小结石0.2×0.3cm;输尿管上段结石15例,中段结石12例,下段结石9例;伴轻度肾积水者15例,伴肾内结石者4例。2药方与用法基本方:金钱草30g,石苇15g,鸡内金20g,炒白芍30g,乌贼骨20g,竹叶10g,生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伴血尿者加小蓟15g,白茅根30g;小便涩痛不利加双花20g,扁蓄15g;痛剧加元胡2…  相似文献   

11.
陈丽英 《河北中医》2000,22(2):117-117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属中医石淋、血淋范畴.笔者辨证施治泌尿系结石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均为门诊病人,均经B超、X线摄片检查证实为泌尿系结石.其中男26例,女5例;年龄20~40岁23例,41~69岁6例,>70岁2例;病程<1年22例,1~3年7例,>3年2例;肾结石14例,输尿管结石13例,膀胱结石4例;结石最大1.2 cm×0.8 cm,最小0.4 cm×0.2 cm.2 辨证治疗2.1 湿热下注表现:小便频急,淋沥不畅,溺时疼痛,尿血发热,腰际剧痛,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宜清利下焦湿热.处方:金钱草60 g,海金沙30 g,鸡内金10 g,滑石15 g,生甘草6 g,牛膝15 g,车前子15 g,石韦15 g,冬葵子12 g,瞿麦12 g.水煎服,日1剂.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 1989年以来在临床中以中药治疗胃柿石症9例 ,获得满意疗效 ,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9例患者中女 3例 ,男 6例 ;年龄 2 6~5 4岁 ;病史最短 3天 ,最长 6月 ;食柿最少 2个 ,最多10个以上。 9例均有上腹痛、食欲减退 ,伴恶心 3例 ,呕吐 2例 ,便秘 2例 ,黑便 1例。 9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 ,结石最小者 3cm× 3cm,最大者 6 cm× 7cm;伴慢性胃炎 7例 ,消化性溃疡 2例。1.2 治疗方法。中药保和丸加减治疗 :陈皮 9g、鸡内金 15 g、山楂 15 g、神曲 15 g、莱菔子 15 g、连翘 12 g、金钱草 30 g、丹参 12 g、醋炙鳖甲 15 g…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笔者采用我院自制的参黄袋泡剂治疗产后炎性外痔 132例 ,获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32例患者均为在我院足月自然分娩产妇 ,年龄最小者22岁 ,最大者 34岁 ,均表现为肛门肿物 ,水肿 ,充血 ,疼痛 ,大便时加重。其中肿物最大者 3cm× 3cm ,最小者 1.5cm× 1.5cm。2 治疗方法参黄袋泡剂由本院制剂室提供 ,药物组成 :苦参 30g ,大黄 30g,芒硝 30g ,冰片 6g ,黄芩 15g ,黄柏 30g ,土茯苓 30g ,五倍子 15g。上药打粗粉 ,装入袋泡茶纸做成的小袋中 ,每袋 10g,每次以 3袋加沸水 15 0 0ml冲泡 2 0min ,以小毛巾蘸药液热敷局部 2 0m…  相似文献   

14.
陈光华  鲁浩 《中医杂志》2001,42(4):248-249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三虫威灵汤治疗多发性纤维瘤数例,其中2例跟踪观察5年达到治愈无复发。病例1:朱某,女,71岁,病程20年,于1995年4月来我院就诊,平素身体健康。来诊时颜脸晦暗不华、神气衰弱,胸闷气滞,失眠,胃纳差,大便溏,小便次多量少,眩晕,舌胖苔腻,脉弦滑,面部弥漫分布点状黑色素,两臂外侧有大小不等之硬核,遍及全身,胸腹多于后背,硬核呈念珠状,大如杏核(2cm×1.5cm×0.8cm),小如碗豆(0.4cm×0.3cm×0.3cm),再小如绿豆,硬核皮肤较为晦暗。化验:白细胞7×10~9/L,红细胞3.1×10~(12)/L,血红蛋白70g/L。经服三虫威灵汤加减58天痊愈。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82年~1991年间,以神应养真汤治疗秃发30例,效果甚佳。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0岁;病程最长者半年,最短者20天。秃发面积最大者为头发全脱,面积最小者约2cm×2.5cm。2 治疗方法 神应养真汤组成:天麻、白芍、当归、菟丝子,木瓜、熟地各10g,川芎、羌活各7g。加减:血热者,熟地易生地,加菊花10g;血虚者,加首乌15g,并加重当归、熟地用量。每天1剂,水煎分两次服。3 治疗结果 30例中,临床治愈25例(头发全部生长丰满者),显效3例(脱发处已有毛发生长,但未复常者),无效2例。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5 2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0例 ;年龄 2 8~ 5 4岁 ,平均 38 5岁 ;病史最长者 3年 ,最短者 2个月 ,平均 1 2年。均经B超检查或摄腹部X线平片证实输尿管结石 4 0例 ,肾盂结石 12例 ,结石最大者为 1 2cm× 4 6cm ,最小者 0 8cm× 2 0cm。2 治疗方法2 1 中医治疗 采用自拟壮肾排石饮治疗。方药 :生地 30g,补骨脂 2 0g ,鹿角霜 2 0g ,牛膝 15g ,金钱草 10 0g,鸡内金 15g,石苇 30g,瞿麦 30g ,威灵仙 2 0g ,芒硝 6g,火硝 6g,王不留行 15g,丹参 2 0g,当归 15g ,葶苈子 2 0g ,胡桃仁 5 0g(嚼服 )。高热者去鹿角霜、补骨脂…  相似文献   

17.
<正> 近5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6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68例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8~14岁2例,15~60岁59例,61岁以上7例;从发病到入院时间最短48小时,最长12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15)×10~9/L9例,(15~20)×10~9/L48例,20×10~9/L以上11例,最高达32×10~9/L;体温37.5℃以下4例,37.5℃~39℃54例,39℃以上10例,最高达41.5℃;右下腹部包块,最小4.5cm×4cm×2cm,最大10cm×6cm×4cm。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 2 5例 ,取得显著疗效 ,现将方法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患者中 ,男 17例 ,女 8例 ;年龄最大 6 5岁 ,最小 18岁。结石情况 :肾结石 11例 ,输尿管结石 9例 ,膀胱结石 5例。从X线摄片及B超资料得知 ,结石最大 2 .3cm× 1.5cm ,最小 0 .3cm× 0 .2cm。1 2 治疗方法 中药 :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各 30 g ,滑石、泽泻、车前子 (布包 )各 2 0 g ,三棱、莪术、白芍、地龙各15 g ,炙甘草 10g ,琥珀 3g(冲 )。在辨证基础上酌加益气、补肾、行气之品 ,1剂 /d ,7~ 10d为 1…  相似文献   

19.
陈连明 《四川中医》2007,25(3):97-97
目的:寻求治疗鼻衄的有效良法。方法:临床运用降逆止衄方(代赭石30g,半夏15g,仙鹤草30g,蒲黄、牡丹皮各15g,白芍20g,甘草10g),每日服1剂,疗程2~10日。结果:治愈104例约占88.1%,好转12例占10%,无效2例占1.9%,总有效率98.1%。结论:降逆止衄方治疗鼻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张董晓 《河南中医》2004,24(8):62-62
1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王某 ,女 ,2 3岁 ,工人 ,2 0 0 3年 8月 3日就诊。产后10d ,乳房肿胀疼痛 3d ,发热 1d来诊。诊见 :患者恶寒发热 ,体温 4 0 .5℃ ,双侧乳房红肿 ,扪及 4cm× 5cm大肿块 ,疼痛拒按 ,乳汁分泌不畅 ,头痛恶心 ,口渴 ,纳差 ,便秘溲黄 ,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诊为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乳痈 )。药用 :柴胡 12 g ,金银花 2 0 g ,连翘 2 0g ,夏枯草 15 g ,黄芩 12 g ,浙贝母 12g ,海藻 15 g ,全瓜蒌 15 g ,甘草 5g。共用 3剂。局部外敷金黄膏。8月 6日二诊 :恶寒发热大减 ,体温 38℃ ,乳房肿块缩至2cm× 1.5cm大 ,乳汁通畅 ,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