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血液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培训班会议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暂行),为了提高全国血站血液检测及质控水平,保证输血安全,使之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与河北省血液中心共同举办了“全国血液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培训班”,来自全国46家血液中心及中...  相似文献   

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十年时间以来,济南市无偿献血工作逐年快速发展,自2000年起已经实现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根据《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严格的检测,是保证血液质量、有效杜绝经血传播疾病发生的根本和首要措施.为详细了解我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构成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减少血液浪费的对策,我们对近5年来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血站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献血法》、《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的颁布和实施,消毒管理、感染控制工作作为改善采供血环境、预防控制和消除经血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大部分血站尚无相应的独立的感染控制科室,一般由质量控制部门承担此项工作,有些工作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1],现就我站加强站内感染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提高血液质  相似文献   

4.
俞彦  徐红 《中国输血杂志》2003,16(1):61-61,6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血站管理办法 (暂行 )》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实施 ,我国的血液管理走上了法制化道路 ,同时也对血站业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具体、更高的要求。根据“血源、采供血和检测原始记录必须保存10年”[1] 的规定 ,本站从 1997年开始对业务档案采取集中化管理 ,现将几年来对此深化的认识及几点具体作法介绍如下。1 血站管理档案的重要性血站业务工作主要是组织发动公民无偿献血 ,经过体检、初筛、采血、检验及成分分离等过程 ,最后供医院临床使用。血站业务档案是血站依法开展业务的凭证 ,是血站采供血过程的质…  相似文献   

5.
献血结果告知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是否该进行告知、如何进行告知,一直是行内人士交流、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规定:"…对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血站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也明确规定:"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  相似文献   

6.
2003~2009年广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广西采供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广西血液质量监测中心不断加强全区采供血机构监管,通过不定期督查和全区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等措施,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为了解广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和趋势,探讨减少血液浪费对策,笔者对2003-2009年7年间广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世界银行贷款卫生IX项目的实施安排 ,受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及卫生部医政司委托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于 2 0 0 0年 11月 2 6日~ 12月 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了《血液检验质量安全培训班》 ,来自贷款项目省的 31家血液中心及中心血站的近 7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班。本次培训班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 (暂行 )》 ,为了提高血站血液检测及质控水平 ,使之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保证输血安全。培训对象为血站站长、质控科主任及检验科主任。培训主要内容有 :(1)《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及卫生部有关…  相似文献   

8.
全国血站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暂行)及相关法规、规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血液检测工作进入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新阶段。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血液检测的管理工作负责,须经常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证血液检测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实施血站质量档案管理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采供血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对血站质量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质量档案管理是否规范,也全方位地反映了采供血机构整体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等的要求,采供血机构应建立、实施档案管理程序,保存从献血者筛选、登记到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发放和运输整个过程的记录至少10年。现将本中心如何建立和实施血站质量档案管理程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其配套的《血站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医院输血科的任务更加明确,并走向了法制化的管理轨道,由于各家医院(特别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输血科的工作任务、程序、开展项目均有不同,所以对仪器设备的配置也有所差异,现就本院(三甲医院)输血科所必须的仪器设备配置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在血站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输血的安全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迫使血液管理工作者更多地思考,如何结合国情,提高输血管理水平,使之逐步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恰蓬此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血液安全战略,同时,于2000年推出了质量管理项目。  相似文献   

12.
探讨血站供血安全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血站陆续实行了ISO9000或GMP质量管理体系,采供血的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无偿献血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供血科作为血站的一个职能科室。担负着如何合理利用血源和及时、全面地满足临床输血中的各种要求,是血站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之一,对血站的形象、信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本站2年来实行全市血液三统一后对供血科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血液管理的法律法规,采供血机构和主管部门也相继建立了配套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为输血事业的发展和血液管理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但目前仍然存在着献血主体结构不佳、季节性缺血、临床用血不合理等比较普遍的突出问题,归咎实质就是对法律、法规缺乏正确的认识、执行力薄弱、血站服务滞后、临床用血观念陈旧等.作者针对这些问题,重新解读和深刻领会<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血液管理工作实际,制订出实时有效的措施,并在贯彻和落实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践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10余年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正以快速而稳健的步伐发展,从方法学和试剂的更新换代,到微机系统化管理和检测仪器的自动化,血站血液检测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血液安全也日益受到重视。原卫生部颁布的《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对血站实验室各项操作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实验室的血液检测质量成为保证临床安  相似文献   

15.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一条 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逐步认识,人们对输血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安全输血”成了血站人追求的更高目标。血液检测是保障血液质量、安全输血的核心,要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必须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而在检验前准确、规范的采集处理标本是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2006年新颁布的《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新法规)也相继颁布实施,新法规的实施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贯彻落实《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加强血液质量管理,强化血液安全,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和用血安全,笔者对2004/2008年郑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作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血站管理办法》(暂行)已颁布实施。为了加强血液管理,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本省无血站的县(市)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相继设立了中心血库,并按《中心血库评审评分标准》对中心血库进行了评审验收。评审内容包括任务、建筑、设施与设备的功能和卫生学要求,人员配置,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和质量管理六个方面。中心血库的建设和管理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笔者就此谈几点建议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相继颁布实施,各血站的质量体系也逐渐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确保血液样本来源于相对应血液的程序也非常慎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偶有错留样事件的发生,给血液的安全检测造成很大的隐患。为确保血液安全,保证标本来源于相对应的血液,本站于2008年开始在固定采血屋使用采血后连带留样试管一起热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2007-2008年出现的错留样、少留样和空白样的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三统一”(即血液的统一采集、统一检测、统一供应)和新的《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管理规范》的颁布实施,采供血液的管理将会越来越规范;对各种成分血液的质量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确。过去承担全县采供血业务的县级中心血库在新的标准面前都将面临被撤消的现实,从而以中心血站的“储供血点”的形式存在于县级综合医院内,履行医院输血科的职责,同时兼负全县所有医疗机构的临床供血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