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我院自1978年10月~1991年5月共收治胃肠平滑肌肿瘤15例,皆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其中胃肠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6例,平滑肌母细胞瘤2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9例,男:女为1:1.5;年龄21~68岁,平均55.6岁。其中胃平滑肌瘤6例,胃平滑肌肉瘤4例,胃平滑母细胞瘤1例;小肠平滑肌肉瘤2例,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直肠平滑肌瘤1例。临床症状:上腹部和腹部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72年至1987年收治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胃肠道非癌恶性肿瘤3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讨论不同类型胃肠道非癌恶性肿瘤原发于胃肠道的临床特点。临床资料 31例中包括胃平滑肌肉瘤14例,胃恶性淋巴瘤6例,小肠平滑肌肉瘤5例,小肠恶性淋巴瘤3例,小肠浆细胞瘤1例,直肠肉瘤2例。原发部位:胃64.5%,小肠29.0%,直肠6.5%。性别:男20例,女11例,男∶女为1.82∶1;年龄18~66岁,高峰年龄51~60岁占35.5%。病程:肉瘤2月~20年,平均4.9年;淋巴瘤1  相似文献   

3.
胃平滑肌肿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肿瘤,按组织分型,可分为良性的胃平滑肌瘤和恶性的胃平滑肌肉瘸。我院自1982年11月至1987年3月共收治16例,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经病理证实的13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年龄与性别:本组13例中,肌瘤7例,男5例,女2例;15岁1例,40~50岁4例,50岁以上2  相似文献   

4.
2004-2008年我科对>60岁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50例实施饮食护理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60~75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胃癌16例,胃溃疡14例,胃平滑肌瘤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8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例。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胃平滑肌瘤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其余均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毕Ⅱ式)。本组患者通过严格的饮食护理均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5.
小肠平滑肌肉瘤是较少见的一种小肠恶性肿瘤。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常易造成误诊 ,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小肠平滑肌肉瘤的术前诊断率 ,现将我院近 1 0年收治的 6例小肠平滑肌肉瘤 ,均经手术后病理检验证实 ,但术前无 1例确诊 ,其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2 6~ 67岁 ,平均 49 6岁 ;病程最长 4年 ,最短 3个月。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腹痛、贫血、黑便、腹部肿块各 4例 ,肠梗阻 2例 ,弥漫性腹膜炎 1例。1 2 诊断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 1例 ,胃炎 1例 ;胃镜检查 :诊断为十…  相似文献   

6.
1973年4月~1989年4月我院共收治创伤性横膈破裂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15~40岁,平均28.5岁。因交通事故致伤3例,刀刺伤3例。左横膈破裂5例,右侧1例。横膈破裂口:开放伤1~3cm,闭合伤12~20cm。本组伴创伤性膈疝4例:疝入大网膜,疝人4/5胃,疝入胃、脾和小肠,疝入肝左叶、脾、小肠、横结肠和大网膜各1例。2例未发生膈疝  相似文献   

7.
2004-2008年我科对>60岁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50例实施饮食护理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60~75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胃癌16例,胃溃疡14例,胃平滑肌瘤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8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例.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胃平滑肌瘤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其余均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毕Ⅱ式).本组患者通过严格的饮食护理均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8.
保留贲门胸腔内结肠代食管1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报告从 1991年~ 2 0 0 2年 11年间 1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食管中下段癌经开胸根治胸腔内结肠代食管的治疗体会 ,本组 16例病例 ,未发生 1例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病例 ,年龄最大的 6 1岁 ,年龄最小的 37岁 ,平均年龄 4 7 6岁 ,其中食管下段癌 9例 ,食管中段癌 7例 ;全部病例均为胃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其中急性胃穿孔 6例 ,择期手术 10例 ;结肠前胃空肠吻合 9例 ,结肠后胃空肠吻合 7例。1 2 手术方法 本组手术均采取左胸后外侧胸腹联合切口 ,以上下得到良好暴露为易 ,由于条件限制 ,术前均未行结…  相似文献   

9.
胃高位溃疡504例胃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高位溃疡是指发生于贲门以下 3cm内的胃小弯、贲门及胃底部的溃疡 [1 ] .我院 1991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经胃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胃高位溃疡 5 0 4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及年龄 :男 4 0 0例 ,女 10 4例 ,男女之比为 3.84∶1。其中恶性溃疡 344例 ,男 2 80例 ,女 6 4例 ,年龄 2 2~ 82岁 ;良性溃疡平均 4 8.2 1岁 ,恶性溃疡平均 5 8.30岁 ,年龄≤ 4 0岁者 4 8例 (恶性溃疡 16例 ) ;4 1~ 6 0岁 2 5 6例 (恶性溃疡 172例 ) ,>6 0岁 16 0例 (恶性溃疡 96例 )。1.2 病程 :本组 5 0 4例 ,良性溃疡 2 2 4例 ,恶性溃疡 2 8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我院先后收治胃原发恶性淋巴瘤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54~58岁。临床表现有上腹痛(3/3)、肿块(2/3)、贫血(2/3)、便血(1/3)及发热(1/3)。术前消化道钡透3例,均诊断为胃窦癌。2例胃镜疑诊胃淋巴瘤及胃平滑肌瘤;另1例B 超诊为胃癌。3例均行根治性胃次全切除,病理诊断为胃恶性淋巴瘤,伴胃周淋巴结转移。术后分别经7、6、3年随访,均健在。讨论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系原发于胃壁内的淋巴  相似文献   

11.
自1979年1月~1988年12月,我院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15例,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8例,女7例。年龄19岁~65岁,平均41岁;10例病人均在40岁以上。二、病理类型及分布部位:十二指肠腺癌2例、平滑肌肉瘤1例;空肠平滑肌肉瘤、平滑肌瘤各2例;回肠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各2例;平滑肌瘤与嗜伊红肉芽肿各1例。恶性肿瘤共11例,占74.6%。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6年~2002年共收治节段性肠炎(crhon)8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发病年龄15~65岁,平均35岁,病程12小时~2年;累及小肠5例,回盲部2例,大肠1例,单发病灶3例,多发性病变5例,未发现有全消化道累及病例。6例曾在当地或我院内科因诊断不明,而行疗程长短不一的保守性治疗,2例急诊来院手术探查确诊。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3年~1996年收治6例胃平滑肌瘤,均经病理证实.现将该病诊治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l 一般情况: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45~65岁,平均53.5岁.1.2 临床表现:上腹部痛5例,无症状1例,本例系经CT检验出.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1978年1月~1989年12月,腹部手术后第4~21天(?)近期出现的肠梗阻患者54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本组男40例,女14例。6~20岁14人,21~50岁28人、51~65岁8人,66~72岁4人。 2.梗阻与第一次手术的病种:胃十二指肠手术20例;肝脾破裂术后5例,胆囊穿孔手术3例,小肠手术12例(其中肠伤寒穿孔1例),结肠手术4例、阑尾炎术后8例,腹式输卵管结扎手术2例。 3.梗阻的种类及治则:本组单纯性粘连梗阻30  相似文献   

15.
1980年4月至1989年3月底我科收治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简称“胃恶淋”)12例,占同期胃恶性肿瘤的1.15%(12/1042),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其诊断及外科处理。临床资料本组男女各6例;年龄为30~73岁,平均47.6岁;病程1~24个月,平均5个月。术前行GI 检查11例,1例诊断为胃恶淋,8例诊断为胃癌,1例考虑为平滑肌瘤,1例未发现异常;胃镜检查10例中均发现胃粘膜病变并活检,活检病理报告为:胃恶淋5例,胃癌5例(术后复验,又有3例可见胃恶淋特征)。  相似文献   

16.
胃平滑肌瘤属胃良性肿瘤 ,临床上少见。我院 1996年12月~ 2 0 0 0年 10月经胃镜检查及手术确诊 ,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胃平滑肌瘤 5例 ,均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30~ 35岁 ,病程 3个月~ 2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断性黑便、呕血、严重者可致贫血 ,其次为上腹痛、上腹胀满、反酸、嗳气等。胃平滑肌瘤发生部位为胃底 2例 ,胃大弯侧底体交界处 1例 ,胃体上部大弯侧 1例 ,胃窦 1例 ,本组均为单发。1.2 辅助检验 实验室检查 :Hb 6 0~ 10 3g/L ,RBC(2 .0~…  相似文献   

17.
林卫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114-1115
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是比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2周以内)并发胃大出血约占1.67%。本院1990~2003年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大出血13例(发生率1%)。就分析其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30~76岁,平均58岁,其中11例急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小肠肿瘤(附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小肠肿瘤较为少见,我院外科自1974年4月~1981年4月共收治20例,加上原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的4例共24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本组24例中,男女各1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7岁,平均38岁。肿瘤分类与发生部位:本组24例皆通过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其分类及发生部位见表1。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肠梗阻、肠套迭、消化道出血、慢性穿孔继发腹腔炎症、腹部肿块等病象(见表2)。  相似文献   

19.
肠瘘是平、战时腹部手术和腹部外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现就我们经治的16例肠瘘病人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为23~65岁,平均49.5岁。由外院转入者10例,本院病人6例。 2、致瘘原因:股疝合并蛔虫性穿孔致小肠瘘1例,腹部手术并发症15例,其中术后切口感染致瘘5例,胃切除后吻合瘘3例,肠粘连松解术、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管压迫致瘘各2例,腹部外伤肠切除吻合口瘘1例。 3、瘘发生前经历手术次数:本组病例瘘发生前均经1~4次腹部手术,平均2.1次,有1例在2周内先后3次行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少食管贲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并发症 ,自 1999年 9月~ 2 0 0 2年 3月 ,在“套入式”吻合[1] 的基础上 ,设计了食管胃粘膜乳头状胃腔内置入吻合术 (简称粘膜置入术 )。在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方面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389例。男 2 2 3例 ,女 16 6例。年龄 :30~ 39岁 4例 (1 0 2 %) ,4 0~ 4 9岁 89例 (2 2 8%) ,5 0~ 5 9岁 134例 (34 4 %)。 6 0~ 6 9岁 14 6例 (37 3%) ,>70岁 16例 (4 1%) ,其中 :食管癌 2 92例 (75 1%) ,贲门癌 97例。弓下吻合 10 8例 (2 7 8%) ,弓上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