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洛汀新、博苏、安体舒通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改善症状及逆转左心室重构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洛汀新、博苏、安体舒通,治疗3个月后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心功能。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联合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汀新、博苏、安体舒通联合应用能抑制心肌纤维化,延缓或阻止心室重构发展,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王晓燕  袁欣可  史蕾 《护理研究》2005,19(11):1011-1011
20 0 2年 10月— 2 0 0 3年 6月收治喘憋性肺炎 3 8例 ,均给予静脉输注必嗽平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病例 68例 ,均符合喘憋性肺炎的诊断标准[1] 。表现为咳嗽、喘憋 ,肺部均可闻及喘鸣音及湿口罗音。随机分为治疗组 3 8例和对照组 3 0例 ,治疗组合并心力衰竭 9例 ,对照组合并心力衰竭 7例 ,年龄均为 1岁以内的婴儿。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炎、解痉、吸氧治疗 ,合并心力衰竭者给予毛花苷C(西地兰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必嗽平 ,按 2…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我院选用富马酸比索洛尔 (商品名博苏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3 0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治疗对象 将 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 0例中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2 8~ 72岁 ,平均 5 2岁。心衰病程 1~ 8a ,平均 5a。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 6例 ,冠心病 8例 ,扩张性心肌病 12例 ,风湿性心脏病 4例 ;心功能Ⅳ级 12例 ,Ⅲ级 18例。对照组 3 0例中 ,男 18例 ,女 12例。年龄、病程、原发病及心功能分级与治疗组相近。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应用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治疗 ,并…  相似文献   

4.
闫惠珍  闫晓婷 《中国康复》2002,17(2):112-112
我院于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入住院的慢阻肺并发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15 0例 ,对其中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 ,取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15 0例 ,均符合肺心病心力衰竭诊断标准[1] ,未用过黄芪制剂 ,男 90例 ,女 6 0例 ;年龄 4 1~ 79岁 ;病程 6~30年。随机分为治疗组 80例 ,对照组 70例 ,2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2组患者均按常规抗感染、强心、利尿及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 4 0ml溶于 5 0 0ml葡萄糖内静脉滴注 ,每日 …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联合口服小剂量硝苯地平治疗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 17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与口服小剂量硝苯地平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79.3%(6 9/ 87) ,总有效率 93.1% (81/ 87) ;对照组显效率 36 % (31/ 86 ) ,总有效率 6 8.6 % (5 9/ 86 ) ,治疗后两组疗效对比 ,显效率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总有效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伍用口服小剂量硝苯地平治疗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减少 ,药物使用安全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月 ,我们对30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6 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均符合 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诊断标准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30例 (常规综合治疗加灯盏花素注射液 )与对照组 30例 (常规综合治疗 )。对照组男 2 0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 6 5 .8岁 ;心功能 级 7例 , 级 14例 , 级 9例。治疗组男 2 1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6 6 .9岁 ;心功能 级 8例 , 级 13例 , 级 9例。1.2 治疗方法 :6 0例住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缬沙坦对其影响。方法检测 4 8例心力衰竭患者及 2 0例健康者血内皮素 (ET 1)、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浓度。将 4 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2 6例 ,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缬沙坦治疗组 2 2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缬沙坦 80mg ,每日1次 ,两组患者均治疗 1个月。并设健康对照组 2 0例。观察ET 1、AngⅡ和TNF α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①心力衰竭患者ET 1、AngⅡ和TNF 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②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但以缬沙坦治疗后ET 1和TNF α水平下降显著 (P <0 .0 1)。结论神经内分泌激素及细胞因子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关 ,缬沙坦治疗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 ,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谢永武  林晓源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163-1163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般经镇静、限盐、利尿、抗感染、强心、改善呼吸等常规治疗 ,可获得满意疗效。但部分患儿经常规治疗 ,疗效仍差。作者自 1997年 5月~2 0 0 0年 12月对本院 33例经常规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 ,加用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男 18例 ,女 15例 ,年龄最小 7个月 ,最大 12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 12例 ,符合1985年青岛会议通过的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 ,重症支气管肺炎并心力衰竭2 1例 ,符合 1984年南宁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 ] 。全部病例均有呼吸…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 (心衰 )是婴幼儿重症肺炎的常见并发症 ,作者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获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0例患儿 ,男 49例 ,女 2 1例 ,年龄 2个月~ 3岁 ,均符合肺炎合并心衰诊断标准[1 ] ,且排除先天性心脏及肺部疾患 ,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70例随机分为A、B组 ,每组 35例 ,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发病因素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A组患者单用西地兰 0 0 2~0 0 4mg/kg ,缓慢静脉推注或肌注 ,首剂用饱和量的 1 /2 ,余 1 /2量分 2次间隔 6~ 8h使用…  相似文献   

10.
单硝基硝酸酯与肝素联用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学成  张春燕  陈新岩 《临床荟萃》2003,18(23):1355-1356
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病程长 ,病死率高。西北地区肺心病占各类器质性心脏病的 7%~ 2 2 %[1] 。自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2月以来 ,我们采用单硝基硝酸酯、肝素联用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 38例 ,与常规治疗比较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均为住院患者 ,符合 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2 ] 。心功能分级参照NYHA标准。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男 2 0例 ,女 18例 ,年龄 5 3~ 80岁 ,平均 (6 3± 10 )岁 ,心功能 :Ⅲ级 12例 ,Ⅳ级 2 6例 ;对照…  相似文献   

11.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4例患者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2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64~81岁,平均(69±7.2)岁;心功能(NYHA)分级:II级5例,III例20例,IV级7例。  相似文献   

12.
陈洪博  李迎新  单太华 《临床荟萃》2003,18(11):638-638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 (SA)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中间状态 ,易发展为AMI ,危及患者生命。为进一步探讨UA治疗新途径 ,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低分子肝素 [商品名 :速避凝 (钙 ) ]联合三七总苷 (商品名 :血塞通 )治疗 ,临床取得了显著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入院的UA患者 92例 ,其诊断均符合WHO制定的UA诊断标准。随机分为速避凝联合血塞通治疗组 (治疗组 )和常规方法治疗组 (对照组 )各 46例。治疗组 :男 2 6例 ,女 2 0例 ;年龄 45~ 76岁 ,…  相似文献   

13.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从 1999年1月~ 2 0 0 2年 10月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CHF 5 1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5 1例病例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 ,均是我院就诊CHF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  相似文献   

14.
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 (RHF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 5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临床诊断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A、B和C组 3组 :即A组 ( 4 1例 ,对照组 ,常规治疗 ) ;B组 ( 4 9例 ,常规治疗加缬沙坦 80mg ,每天 1次 ) ;C组 ( 4 5例 ,常规治疗加缬沙坦 80mg ,每天 1次和卡维地洛 12 5mg ,每天 2次 ) ,疗程 6个月 ,观察各组病人治疗疗效 ,治疗前后各组心率、血压、心功能参数即左室射血分数 (LVEF)、二尖瓣血流峰速E/A比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B组及C组同常规治疗组比较 ,心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 (P <0 0 5 ) ,LVEF增加 (P<0 0 5 ) ,E/A比值增加 (P <0 0 5 ) ,临床心功能改善 1~ 2级。药物副作用少 ,患者耐受性好 ,C组比B组疗效更为显著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RHF的疗效显著 ,比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加用缬沙坦治疗RHF的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心力衰竭患者由于长期反复发作 ,病情复杂 ,临床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不甚理想。我们自1998年以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36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2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诊断符合 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心功能分级按纽约心脏协会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 (中西医结合组 )和对照组 (西药组 )各 36例。治疗组中男2 2例 ,女 14例 ;年龄 4 6~ 78岁 ,平均 6 1.5岁 ;病程 4~ 18年 ;心功能Ⅲ级 16例 ,Ⅳ级 2 …  相似文献   

16.
心先安 (化学名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 )是环磷酸腺苷 (cAMP)与葡甲胺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是cAMP类的新生代 ,具有强心、扩张冠脉及周围血管、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本文为观察其抗心衰作用 ,从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3月 ,对 10 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 (MCA ) ,以探讨其抗心衰作用。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在此期间住院的CHF患者 2 0 0例 ,诊断标准符合《内科学》[1] 标准 ,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患者 ,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0 …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急性心力衰竭118例临床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振良 《临床荟萃》2002,17(1):23-23
急性心力衰竭 ( AHF)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 ,预后不佳 ,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预后 ,有必要对老年人 AHF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探讨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住院老年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118例 ,男 5 5例 ,女 6 3例。年龄 6 1~ 92岁 ,其中 80岁以上有 40例 ,除外肺心病所致的心力衰竭。对入院时患者的症状、体征、住院期间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作统计分析。1.2 诊断标准 老年人的定义为年龄≥ 6 0岁 ,心力衰竭诊断和心功能的分级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规定的标准 [1 ] ,血肌酐 ( Cr) :男 …  相似文献   

18.
作者采用低强度氦 -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ILIB)疗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47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0 1例肺心病均符合 1 997年全国第 2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急性加重期指 1周内急性发作或加重。入院后分为治疗组 (ILIB疗法 ) 47例 ,男 35例 ,女 1 2例 ,年龄 43~ 82岁。对照组 (常规治疗组 ) 54例 ,男 41例 ,女 1 3例 ,年龄47~ 80岁。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改善通气、控制心力衰竭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低能量氦 -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 ,激光波长 632 8nm ,选…  相似文献   

19.
速避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季明  龙明智 《临床荟萃》2001,16(11):504-505
对 5 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 ,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对照组 )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凝 (治疗组 )进行临床治疗和研究 ,旨在探讨和评价速避凝对 UA的疗效和近期预后。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 1例 UA患者采用随机分组 ,其中对照组 (2 5例 )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38~ 70岁 ;治疗组 (2 6例 ) ,男 19例 ,女 7例 ,年龄 40~ 6 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χ2 =0 .0 1,P>0 .0 5 )。诊断方法 :参照 1997年 WHO关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的诊断与分型标准。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在短期内心绞痛频繁发作 ,疼痛持续时…  相似文献   

20.
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合并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多种诱因加剧了机体的缺氧状态[1] 。我们采用前列腺素E1(PGE1)与肝素联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 4 5例 ,并与常规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符合 1980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1] ,均为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 ,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4 5例。观察组 :男 2 5例 ,女 2 0例 ;年龄 <5 0岁 8例 ,5 0~ 6 0岁 2 2例 ,>6 0岁15例 ,平均 5 9岁。对照组 :男 2 4例 ,女 2 1例 ;年龄 <5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