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该疾病为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病率约为0.1%~4%,与精神(如疲劳、焦虑、紧张)、免疫、内分泌、感染、微循环障碍、微量元素缺乏及某些全身疾病(糖尿病、感染、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关。长期糜烂的OLP病损有恶变倾向[1]。环孢素是  相似文献   

2.
扁平苔藓(OLP)是一种皮肤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单独发生于口腔黏膜或皮肤,也可二者同时并发。其病因与精神神经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有关,病损类型较多,其中以糜烂型为严重^[1]。目前一般采用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相结合进行治疗。我科近5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OLP 40例,收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是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发病率为0.1%~4%,癌变率为0.4%~3.3%。^[1],在临床上可分为网纹型、丘疹型、斑块型、水疱型、萎缩型和糜烂型6种^[2]。OLP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其病程慢性迁延,治疗已成为临床上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治愈OLP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外OLP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好发于30~60岁的女性,发病率为0.5% ~4.0%[1].虽然OL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目前倾向于认为OLP是一类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白色纹状或斑块状,主要位于颊黏膜和舌[1]。WTO已把OLP定为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2]。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约1.1%的OLP会发生癌变,其中吸烟者,酗酒者及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癌变率较高[3]。大量研究表明糜烂型OLP最易癌变,而舌是最常癌变的部位。组织学上判断OLP癌变的标准是根据是否具有上皮异常增生,但这一标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本文就将OLP癌变预测标记物做一综述,为临床癌变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原因不明,治疗方法虽多,却无特效疗法.局部应用激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OLP的首选,但其存在较多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本文采用丹参、芳香族维甲酸乙酯、羧甲基壳聚糖为主要成分自制苔藓药膜,治疗OLP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口腔扁平苔藓癌变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腔扁平苔藓 (orallichenplanus ,OLP)是口腔黏膜常见慢性炎症性疾病 ,具有癌变倾向。其癌变潜能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简要综述近三年OLP癌变的流行病学、分子机理、治疗等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趋化因子和口腔扁平苔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慢性炎症性口腔黏膜病,趋化因子是一种炎症的关键调节物,在OLP中炎症的发生发展、T细胞的再循环、细胞粘附以及宿主防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笔者就趋化因子与OLP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口腔扁平苔藓与病毒感染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和皮肤的慢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国内外学者研究了病毒感染在OLP发病中的作用,本文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病之一,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以及上皮固有层内大量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WHO将之定义为癌前状态,OL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但大量研究证实OLP的发生发展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趋化因子是一类特殊的细胞因子,在淋巴细胞的迁移和激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毅萍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2):1291-1295
目的:探讨人类β-防御素2(hBD-2)与口腔黏膜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其在口腔黏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BD-2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早、中、晚期)、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癌(1级)中的表达情况,计算阳性表达率并测量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hBD-2在NOM、OSF、OLP、OSCC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和基底细胞胞浆膜上。hBD-2阳性率排序为OSCC>OSF(早期)>OLP>NOM。OSC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后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F(早期)、OLP、NOM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OSF中期hBD-2表达明显上调(P<0.05)。hBD-2平均光密度值由大到小排序为OSCC>OSF(中期)>OSF(晚期)>OLP>OSF(早期)>NOM。OSCC与NOM、OSF(早、中、晚期)、OLP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OM与OSF早期以及OL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D-2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扁平苔藓、口腔鳞癌的表达及分布情况不同。hBD-2在OSF各期中表达程度不同,可能提示hBD-2与纤维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趋化因子和口腔扁平苔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慢性炎症性口腔黏膜病,趋化因子是一种炎症的关键调节物,在OLP中炎症的发生发展、T细胞的再循环、细胞粘附以及宿主防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笔者就趋化因子与OLP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姜梦雨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3):189-191,M0003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之一。因其长期糜烂病损有恶变现象,WHO将其列入癌前状态。0LP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及上皮下淋巴细胞浸润,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量研究证实,OLP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各项相关研究显示,无论在0LP患者的外周血还是1:3腔局部病损均显示出不同于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分布。本文就T淋巴细胞在OL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亚群分布变化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非传染性炎症性疾病。OLP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的研究表明,OLP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它是一种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抗原特异性机制和非特异性机制可能参与OLP的免疫过程。首先由树突状细胞摄取、处理未知抗原触发其免疫反应,导致T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在病损处聚集,分泌大量细胞因子,继而破坏基底膜并杀伤角质形成细胞,最终造成口腔黏膜炎症性病损。因此,免疫细胞和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在OL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免疫机制,免疫细胞和炎症介质三方面对OLP的免疫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OLP的预防、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 (OLP)患者口腔黏膜上皮凋亡增殖状况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探讨OLP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甲基绿 -派诺宁法及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 30例OLP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口腔黏膜组织的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增殖细胞核抗原 (ki 6 7)的表达并进行细胞计数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OLP组与对照组凋亡、ki 6 7、cyclinD1表达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凋亡呈正相关。结论 OLP病变中 ,部分细胞受损进入凋亡性细胞死亡 ,同时发生了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6.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有皮肤、生殖道黏膜,指甲以及毛发的病损。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是上皮下淋巴细胞浸润带的形成、基膜的断裂和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本文就CD4+/CD8+T细胞与OLP,记忆T细胞/原始T细胞与OLP,Th1、Th2、Th9、Th17细胞与OLP,调节性T细胞与OL...  相似文献   

17.
沙桐  张伟 《口腔医学研究》2021,37(2):109-112
潜在口腔恶性疾病(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OPMD)是一类具有癌变潜能的口腔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表明,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口腔白斑、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体内...  相似文献   

18.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发病率约为0.51%,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1]。临床上具有起病症状不明显、病期较长、迁延反复、左右对称等特点。作者对我院口腔科1999-2009年间接诊的64例60岁以上的老年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病历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深圳市口腔黏膜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方法:选择我院口腔门诊初诊的口腔黏膜病患者1387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对病种、主诉及性别构成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统计出16种口腔黏膜病,前5位分别是复发性口疮(32.88%)、口腔扁平苔藓(14.42%)、念珠菌性口炎(10.24%)、慢性唇炎(9.23%)和灼口综合征(8.80%)。主诉依次为溃疡或溃烂(68.20%)、疼痛或肿胀(11.82%)、肿物(10.74%)、斑纹(6.85%)、健康检查(1.01%),其他(1.37%)。复发性口疮、口腔扁平苔藓、慢性唇炎及灼口综合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5),白斑、白角化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5)。结论:念珠菌性口腔炎可能是深圳市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  相似文献   

20.
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循证医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病。目前OLP归于慢性、浅表性、非感染性炎症范畴。OLP是否属于癌前病变,文献报道不一,目前尚无定论,但倾向有癌变的可能。OLP病因复杂,目前尚不清楚,因而OLP的治疗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