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采用足蹬法治疗难复性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12例,均一次复位成功,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得到随访10例,患肘关节功能均完全恢复。临床资料本组12例,全为肘关节后脱位,无骨折,无骨化性肌炎;男8例,女4例;左肘3例,右肘9例;年龄17~65岁;脱位有侧方移位3例;时间最长77天,最短21天,平均38天。治疗方法术前一天用舒筋活络中草药薰洗患肘关节,并予以适当按摩。手术在臂丛麻醉下进行,麻醉成功后先不急于复位,应耐心地按摩,活动肘关节,屈伸,旋转,左右摆动等。解除关节的部分粘连及肌肉僵硬情况,在助手牵引…  相似文献   

2.
挽肘握腕膝顶法治疗肩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志纯 《中国骨伤》2003,16(5):293-293
自 1 98 6年采用挽肘握腕膝顶法治疗肩关节脱位 1 4 2例 ,均取得复位成功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4 2例中男 96例 ,女 46例 ;年龄 2 5~ 61岁 ;前脱位1 0 1例 ,后脱位 41例 ,其中陈旧性脱位 1 2例 ,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 1 5例。2 治疗方法以右肩关节脱位为例 :患者仰卧 ,术者站患侧 ,以右肘挽患侧肘关节 ,右手握自己左上臂 ,左手反握患肢右腕 ,右膝顶患肢腋窝处 ,形成挽肘向下牵引 ,握腕下压稳定和增加挽肘牵引力量 ,膝部向上顶住肱骨头 ;前脱位者顺患肢外展势牵引 ,后脱位者顺中立位或内收位牵引 ,逐渐外展外旋 ,对抗牵引3~ 5min…  相似文献   

3.
翁翔  吴德平  周荣 《中国骨伤》1997,10(4):52-52
肘关节半脱位,临床常见。但常误诊,而文献尚罕见报导。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常为传递暴力或杠杆作用造成,当暴力不足引起肘关节脱位,但发生一定程度的旋转移位,使肱骨滑车与尺骨鹰咀对合不良,产生嵌顿与交锁,形成肘关节半脱位。临床资料作者自1.989年正月~1995年12月,共治肘关节半脱位62例。外伤距就诊时间最长30天,最短1小时,多数于伤后24小时内就诊。其中男55例,女7例;年龄12~55岁;其中17~28岁57例,占92%。受伤原因均为传递暴力;()跌倒前臂伸直,手腕先着地18例;(2)高处或骑自行车跌下,手腕撑地17例;(3)用棍…  相似文献   

4.
李衡山 《中国骨伤》2001,14(10):619-619
作者 1995年 6月至今采用仰卧屈肩体位 ,单人整复肘关节后脱位 19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9例 ,男 16例 ,女 3例 ;年龄 10~ 5 6岁 ;左侧 3例 ,右侧 16例 ;伤因 :跌伤 17例 ,车祸伤 2例。受伤至整复时间 :2 4小时内 18例 ,伤后 72小时 1例。伴侧方移位者 3例。2 治疗方法2 .1 复位方法 关节腔内注入 2 %利多卡因 5ml后 ,患者取仰卧位 ,患侧靠床缘 ,其肩关节前屈 90°左右 ,术者立于伤者之患侧肘后。有侧方移位者先予捺正之。然后术者双手拇指置于病者患肘鹰嘴之下方 ,双手余指重叠置于肱骨下端之前方。整复时 ,术…  相似文献   

5.
湛梅圣 《中国骨伤》2001,14(11):670-670
笔者在学习传统的肘关节脱位整复方法的基础上 ,采用改良手法进行整复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2例 ,女 5例 ;年龄 19~ 5 3岁 ,平均 31岁 ;左侧 6例 ,右侧 2 1例 ;伤后就诊时间 1~ 2 8小时。 2 7例均为新鲜脱位 ,均为后脱位。其中伴尺骨鹰嘴外侧移位者 8例 ,伴内侧移位者 3例 ,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 1例 ,合并肱骨外上髁骨折 4例 ,合并尺骨喙突骨折 1例。2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 (或卧位 ) ,助手立于患者背后 ,以双手握其患肢上臂 (以右侧为例 )。术者立于伤肢前面 ,略弯腰 ,右肩关节外展约 45° ,置患肢前臂远端于术者…  相似文献   

6.
巢玉柳 《中国骨伤》1997,10(2):51-51
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髌顶提捺法治疗6例肩关节后脱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中男5例,女五例;年龄21~45岁;5例为新鲜脱位,1例为陈旧性胜位;左4例,右2例。6例均表现为伤后即有肩后剧痛,肩前方空虚,肩峰突出,常可如及凹陷的肩盂,但肩后肽骨头不易摸到,方肩畸形不明显,患臂呈内收内旋位,Dngas征阳性.肘不能贴近胸壁。X线正位片,肱骨内旋位,大结节消失,肩呷颈与防骨头下缘弧线中断;轴位片:防骨头后移。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先用理筋手法按摩患肩,理顺筋络以减轻疼痛和局部肌筋紧张度,然后术者…  相似文献   

7.
汪衍德 《中国骨伤》1997,10(1):57-57
髋关节脱位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后脱位、前既位及中心盼位。髋关节前、后脱位分别可用多种整复。笔者应用提踝按膝法整复髋关节脱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今介绍给同道参考。临床资料髋关脱位共56例,其中前脱位8例,后脱位48例;男性50例,女性6例;右髋30例,左髋26例;最大年龄51岁,最小年龄21岁。均应用提踝按膝法在无任何麻醉情况下整复一次得以成功复位,无并发症,追踪随访无后遗症,取得疗效甚为满意。整复方法令病人俯卧在诊察台一端,双下肢自然垂下,任其休息5~10分钟,在伤髋周围及臀部进行轻巧按摩。术者用一手握持患肢踝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创伤性肘关节不稳的临床分析,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1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56例肘关节不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分布、受伤机制、伴发损伤、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56例肘关节不稳中男22例,女34例;后外侧旋转脱位51例;50例的受伤机制是上肢过伸位的撑地伤;单纯性脱位40例,复合性脱位16例;伴发周围神经损伤4例;非手术治疗51例,手术治疗5例;随访中有3例关节功能位固定,22例有超过10。的关节伸直受限。结论:绝大多数的创伤性肘关节不稳为单纯性后外侧旋转脱位,肘过伸、旋后位的轴向应力是其主要的受伤机制,治疗以非手术外固定为主,部分复合性脱位需行骨折内固定和软组织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9.
垂直下牵外旋前臂治疗肩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贺明  王卫东 《中国骨伤》2001,14(5):306-306
从 1990年至今笔者曾用垂直下牵外旋前臂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 15 7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 7例中男 98例 ,女 5 9例 ,年龄 31~ 72岁 ;右侧10 8例 ,左侧 49例 ;来诊时间最长 6d ,最短 0 5h ;所有病例均无明显血管、神经损伤合并症 ,脱位均经X线摄片证实。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 ,嘱患者全身放松。术者站于患侧 ,一手轻握患肘或前臂 ,另一手在患肩周围做轻度的拿捏手法 ,握肘或前臂之手同时做小而轻的前后摆动 ,3~ 5min后 ,令一助手稳站于患者健侧 ,双臂从患者的前后伸向伤肢腋下 ,双手十指交叉卡住盂下端 …  相似文献   

10.
单纯肘关节后脱位需要严格制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iang X  Zhang L  Gong M  Hong L  Wang M  Zhai G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0):736-738
目的探讨单纯肘关节后脱位复位后的治疗方法。方法36例单纯肘关节后脱位患者,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22岁;左侧14例,右侧22例;主力侧上肢21例,非主力侧15例。闭合复位成功后,通过内外翻应力试验及推拉前臂证实患肘关节在屈曲30°~130°的范围内稳定性良好。对30例小于35岁的患者用长臂石膏后托制动于屈肘90°,前臂旋前位1周;对6例35岁以上患者仅用颈腕吊带制动3~5d,肿胀和疼痛减轻后立即开始主动功能锻炼,但刚开始的1~2周限制其最后的30°伸肘。告知所有患者切忌强力被动活动及牵拉肘关节。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随访9个月。所有患者在伤后3~4个月恢复了运动范围和肌力。32例与健侧相比完全恢复,4例35岁以下者伸肘受限在5。~10°之间。未出现不稳定的症状和体征,亦未发生复发性肘关节脱位;X线片检查也未发现创伤性骨化及骨关节病征象。结论肱尺关节具有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其骨性稳定足以保证肘关节在进行功能活动的同时,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愈合良好。对单纯肘关节后脱位采取短期制动(不超过1周),早期功能锻炼是可取的,不需要长时间的严格制动。  相似文献   

11.
过肩折顶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33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江湧  陈渭良  吴峰 《中国骨伤》1998,11(4):53-54
作者近年来采用过肩折顶单人复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33例,取得很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3例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19~96岁;左侧15例,右侧19例(双侧1例);锁骨下型4例,喙突下型16例,盂下型14例;习惯性脱位6例,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13例,肱骨干骨折1例,多发骨折2例。33例全部是新鲜脱位。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不用任何麻醉。把复位的优点向病人说明,取得患者配合,使伤肢松弛是复位的重要步骤。以左肩为例,患者取仰卧位。把患肢前上臂对向搁置术者右前上臂,术者握住伤肢时关节上端,缓缓持患肢外展、外旋,过肩上举…  相似文献   

12.
肘关节侧方脱位临床少见,1993年6月~2000年3月我们收治3例,其损伤机制、临床体征和X线表现均有别于肘关节前后脱位类型。1 病例资料例1,男,23岁。因车祸致右肘关节畸形,活动障碍伴环、小指电灼样麻木感3h。患者在驾驶摩托车时撞上围栏,导致人向侧前方摔出坠地,当时右肘呈半屈曲状,右手掌先着地,躯体着地之前曾感全部体重压于右手上,顿觉右肘部剧痛,伴有环、小指触电样麻木。查体:右肘关节外翻畸形,屈肘位,肘后三角改变,鹰嘴在关节外侧扪及,鹰嘴窝空虚,右尺侧一个半指痛觉迟钝。X线片示:右肘关节外侧脱位,尺骨鹰嘴、冠状突卡于肱骨外髁…  相似文献   

13.
黄曙昭 《中国骨伤》1997,10(4):55-55
笔者自1990年1月~1995年12月共治疗三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1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1~48岁;左踝11例,右踝7例;受伤至就诊时间半小时~3天;外翻损伤14例,内翻损伤4例。治疗方法1.手法整复外固定:患者仰卧,一助手使患肢屈膝90°,前臂穿过胭窝,另一助手握住足跟足背,作对抗牵引,牵引约3~4分钟后,术者双手握住踝部采用与受伤机理相反的手法即内翻损伤者,使踝稍外翻,外踝损伤者,使踝稍内翻,并用双手行对抗挤压的方法整复内外踝,使之同时复位,并使左(或右)脱位之距骨,…  相似文献   

14.
徐来元 《中国骨伤》1998,11(3):22-22
颈椎外伤后骨折脱位常合并脊髓损伤,无脊髓损伤的严重寰枢关节脱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我院从1992~1996年,共收治6例,效果优良,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5岁,平均40.5岁。致伤原因:车祸致伤2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击伤1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呈强迫性头颈部前倾或屈曲畸形。X线片均提示:C_(1~2)严重完全性脱位。治疗方法及结果患者入院后均先行颅骨牵引,床头拍片证实脱位已完全复位后,再经后路进行钢丝内固定加髂骨植骨术;术后继续…  相似文献   

15.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肩关节脱位,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35例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18~74岁;左肩21例,右肩14例;喙突下脱位20例,盂下脱位15例;跌扑伤18例,车祸伤12例,坠落伤5例。伤后至就诊时间30分钟~15天。治疗方法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仰卧位。采用双人对抗牵引双拇指推顶复位。一助手握患肢前臂外展45°~70°,边牵引边内外旋转患肢,用力要均匀缓和,切忌暴力牵引,以免增加软组织损伤。脱位时间长者,牵引力稍大,时间宜长。术者双手环抱肩部,双拇指用力向…  相似文献   

16.
闭合复位管型石膏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或并脱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志生 《中国骨伤》2001,14(9):562-562
笔者自 1985~ 1999年 ,采用闭合复位管型石膏固定 ,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或并脱位 6 3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3例 ,均为闭合骨折 ,男 38例 ,女 2 5例 ;年龄 15~5 6岁 ,平均 2 8 8岁 ;就诊距受伤时间 0 5小时~ 6天 ;不通关节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42例 ,通关节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并脱位 2 1例 ;左 2 4例 ,右 39例 ;撞击伤 40例 ,挤压伤 18例 ,其它伤 5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法复位 患者端坐 ,患肢屈肘中立位 ,用绷带在患拇第一指节处打一活结并留带长约 2 0cm作牵引用 ,第一助手握住前臂 ,第二助手一…  相似文献   

17.
荣建新 《中国骨伤》2000,13(5):307-308
单纯桡骨小头脱位极少见,较多见的为尺骨近1/3骨折并桡骨小头脱位[1]。本人遇上3例不稳定桡骨小头前脱位患者,用常规的固定方法无效,后改用极度屈肘前臂旋外固定法得到稳定固定,现作介绍,以供同道参考。1 临床资料  伤者3例,男2例,女1例;最大13岁,最小10岁;左侧1例,右侧2例;伤后就诊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6天。均经X线片确诊。2 治疗方法  患者坐位。以右侧为例,一助手立于患者伤侧后方,双手握住患肢上臂;术者立于伤者患侧前方,右手握住患肢腕部,在伸肘位与助手作对抗牵引,左手第2、3、4指腹并排置于脱出的桡骨小头及颈部的掌侧。对抗牵…  相似文献   

18.
我们采用零度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复位方法卫.单人复位法:患者平卧在复位床上。术者站在其患侧,先将辅手按压于肩前部,术手紧握其肘上部,行持续向下牵引,缓慢地将上肢外展;上举至零度(上肢外展与肩肿冈呈一直线时称零度),术手作轻度内旋,辅手推挤肽骨头,此时即可听到肽骨头入臼“喀略”’之声,表示复位已成功。2.双人复位法:患者平卧于复位床上,助手双手掌按压患肩前部,术者一手紧握腕部,另一手抓握时上部,行拔伸、牵引,同时将患肢外展,_[举至零度…  相似文献   

19.
手法治疗桡骨头半脱位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晓蓉 《中国骨伤》2007,20(3):169-169
桡骨头半脱位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仍存在误、漏诊的可能。2002年5月-2004年2月诊疗并收集桡骨头半脱位50例,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4例,女26例;右肘16例,左肘34例。年龄7个月~5岁45例,>5~10岁4例,10岁以上1例,平均年龄3.1岁,反复脱位者6例。牵拉伤25例,扭伤18例,摔伤5例,压  相似文献   

20.
肘关节早期骨化性肌炎的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叔璧 《中国骨伤》1997,10(3):43-43
1991年4月至1995年9月我们治疗不少肘外伤及数冽早期骨化性肌炎患者,在防治该症方面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肘关节骨化也肌炎的预防1.临床资料:本组127例中,男79例,女48例;年龄9~67岁;全为门诊患者,左32例,右95例;包括后脱位13例,脱位伴内上课撕脱骨折4例,伴挠骨小头骨折者1例,均为闭合损伤。2.预防措施(1)在急性肘外伤后2天内,均严禁一切被动按摩,有脱位骨折者,当力争尽早一次复位成功,外用药首选消炎止痛膏冷敷患处(江西萍乡制药厂、上海制药厂生产,主要成份:樟脑、冰片等)。这样可使损伤初期局部破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