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耳甲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手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唇裂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鼻畸形。单侧唇裂术后 ,唇部的解剖形态得以恢复 ,遗留的鼻畸形更加突出。我们采用耳甲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 ,效果理想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唇裂鼻畸形二期修复 2 1例 ,同期修复 2例。年龄 13岁至 2 2岁。男性 10例 ,女性 13例。二期修复者在 1岁前已行唇裂修补术 ,同期修复者为腭裂修复术加咽后壁瓣成形术加唇裂修复术 2例 ,已行唇裂修复术 ,同期行咽成形术加腭裂修复术 7例。二、手术手法1.采用V字形切口 ,两侧延伸至鼻翼缘外侧 ,仔细彻底解剖分离两侧鼻翼软骨 ,切除两侧鼻翼软骨穹隆部间多余的…  相似文献   

2.
单侧唇裂患者修复之后,常因术后遗鼻部畸形而再次要求手术治疗。鉴于目前对于鼻畸形的矫正方法很多,但尚无一种手术方法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我们自1991年以来,依据产生鼻畸形解剖因素和唇裂鼻畸形主要特征,应用自体耳甲软骨游离移植行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治53例,其中32例经0.5年~1年随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耳甲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耳甲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切取小块耳甲软骨修整折叠后植入鼻小柱内,重建外鼻下端的鼻小柱支架结构,并在鼻小柱基部及患侧鼻翼外侧基部皮下及肌肉层之间进行悬吊,同时对鼻皱褶进行"Z"改形,纠正鼻小柱和鼻翼的畸形.将手术效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 级,由患者本人、术者和另外3 位頜面外科医师共同评价,结果:各项评价指标的总体满意度均在90%以上.结论: 耳甲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发生机制,观察鼻中隔软骨、耳软骨对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矫治效果,从而探讨理想的修复方法。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取轻度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体鼻中隔软骨、耳软骨二期修复鼻畸形。结果:本组患者共12例,随访时间1~6个月,临床矫治效果良好。结论:鼻中隔软骨、耳软骨移植对轻度唇裂继发鼻畸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二期整复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自1997年3月-2001年2月在本科求医的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中的78例,全部采用鼻小柱基部的飞鸟形切口进路行鼻翼软骨内侧脚上移悬吊术,进行鼻畸形的二期整复,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鼻外形有明显改善,鼻小柱居中,双侧鼻孔大小基本相等,鼻翼鼻底丰满,鼻尖高挺。结论:鼻小柱基部飞鸟形切口进路的患侧鼻翼软骨内侧脚上移悬吊术是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二期整复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单侧唇裂鼻畸形的初期和二期整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侧唇裂患者鼻畸形的整复,已被认为较唇裂本身修复更难的课题。因为唇裂患者鼻畸形的病理解剖较唇裂更复杂,且鼻又位于面部的显赫位置,任何不对称畸形都可产生比唇部畸形更不协调的感观。长期以来,矫正单侧唇裂患者的鼻畸形未被列入初期唇裂整复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论据是唯恐手术对鼻翼软骨的创伤,会引起鼻翼软骨生长发育受限。本文报道了对手术方法的改进和实践,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组织错位及组织发育不足与单侧唇裂鼻畸形的关系,对38例伴有鼻畸形的单侧唇裂术后患者在鼻畸形修复术听健患侧鼻翼软骨大小及相对位置进行观察和测量,发现均存在患侧鼻翼软骨错位,若伴有患侧鼻软骨发育不足则鼻畸形更加严重。说明患侧鼻软骨组织错位及发育不足是造成唇裂鼻畸形的局部因素。  相似文献   

8.
单侧唇裂术后的鼻软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组织错位及组织发育不足与单侧唇裂鼻畸形的关系,对38例伴有鼻畸形的单侧唇裂术后患者在鼻畸形修复术中的健患侧鼻翼软骨大小及相对位置进行观察和测量,发现均存在患侧鼻翼软骨错位,若伴有患侧鼻软骨发育不足则鼻畸形更加严重。说明患侧鼻软骨组织错位及发育不足是造成唇裂鼻畸形的局部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修复术中,用自体鼻中隔软骨重建鼻软骨性支架结构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鼻整形术的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41例.术中行横跨鼻小柱切口和双侧软骨下切口,内侧脚间切开,显露切取偏曲的鼻中隔软骨,以之为材料修复重建鼻支架结构,整复鼻外形和鼻中隔偏曲.术前术后摄取正侧位面像和头颅CT检查,评价鼻形态变化和鼻中隔偏曲情况.结果 41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通过手术,鼻形态明显改善,术后主观评价手术前后分值平均为2.80;CT扫描显示鼻中隔偏曲程度30例(73%)矫治效果有效,11例(27%)矫治无效,即鼻中隔偏曲程度无改善.结论 以自体鼻中隔软骨为材料重建鼻软骨性支架结构可有效改善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并同期矫治鼻中隔软骨性偏曲.  相似文献   

10.
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传统方法是将患侧鼻翼软骨完全与皮肤、粘膜分离后与健侧软骨缝合在一起,但修复后患侧鼻翼的形状和远期效果常不令人满意。本文作者报告了一种不分离鼻前庭粘膜的新的手术方法,并追踪了经该方法行鼻畸形修复的53例,其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下鼻甲黏膜瓣整复完全性唇裂鼻畸形。方法 :唇裂修复术中用下鼻甲黏膜瓣及颊黏膜瓣修复鼻底的同时作鼻畸形整复 ,游离鼻翼软骨并复位固定。把鼻唇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修复 ,观察修复后的远期疗效。结果 :修复后的鼻翼畸形得到很好改善 ,鼻翼塌陷基本消失。结论 :用下鼻甲黏膜瓣在唇裂手术中同期整复鼻畸形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双侧唇裂术后畸形主要表现为鼻小柱短缩 ,鼻尖扁平 ,双侧鼻翼塌陷 ,鼻孔过大等。这些畸形在首次双唇裂修复时难以同期纠正 ,即使同期行唇裂修复和鼻小柱延长术 ,由于受手术方法的限制和幼儿的生长发育 ,鼻畸形又不同程度地显现。目前多种双侧唇裂鼻畸形修复方法应用于临床 ,在延长鼻小柱的同时使鼻翼软骨复位 ,恢复鼻孔形态方面仍需加以改进。我们曾经报道应用鼻前庭推进瓣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 [1] ,其后我们又将其修复原则引用到双唇裂术后鼻畸形的矫正术中 ,通过对 51例双唇裂术后鼻畸形修复后的近远期观察 ,鼻形态恢复良好。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单侧唇裂鼻偏曲的分类和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07至200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唇腭裂治疗中心治疗的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176例.根据外鼻锥与面中线的关系,将唇裂鼻偏曲分为3类:骨性鼻偏曲、软骨性鼻偏曲、鼻小叶偏曲,与之对应的手术方法为:骨性鼻锥矫正术、软骨性鼻锥矫正术、鼻小叶矫正术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176例患者临床检查无鼻偏曲者93例(53%),伴鼻偏曲畸形者83例(47%).83例鼻偏曲患者中,骨性鼻偏曲8例(10%);软骨性鼻偏曲29例(35%);鼻小叶偏曲46例(55%).以上患者接受相应矫正手术,大部分术后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中近50%可出现鼻偏曲,其中骨性鼻偏曲畸形患者最少,鼻小叶偏曲畸形最多.唇裂鼻偏曲的分类对临床治疗唇裂术后鼻偏曲畸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方法的研究和改进,探讨其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以61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5例,年龄分布范围3~34岁,平均年龄14.6岁。根据不同的鼻畸形程度进行鼻唇肌肉的解剖复位,鼻翼及鼻中隔软骨悬吊复位固定,以及肋软骨塑形后移植,纠正鼻翼和鼻小柱的畸形。结果:61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术后外形均得到明显改善,移植肋软骨未发生明显吸收,患者局部伤愈合良好。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患者鼻畸形的手术治疗应注重强调个性化处理。针对鼻畸形的原因,从软组织及鼻翼和鼻中隔软骨等多方面进行矫正治疗,才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整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单侧Ⅲ度唇裂鼻畸形肋软骨移植整体修复术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自体肋软骨植入和整体复位术,对Ⅲ度唇裂术后鼻畸形进行综合修复,以获得较为完美的鼻唇形态。方法24例患者均为单侧Ⅲ度唇裂术后鼻畸形。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形后,植入已完全松解、复位的患侧鼻翼软骨上。固定后将患侧鼻翼软骨和软组织整体复位至正常解剖位置。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鼻畸形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满意。经1~2年随访,外形良好,植入物无移位。结论应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整体复位术修复Ⅲ度唇裂术后鼻畸形,提高了术后鼻唇部的美学形态,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作者收集鼻中隔偏曲矫治术切除的鼻中隔软骨,保存于弱甲醛等渗液中。在唇裂鼻畸形修复术中,将处理保存的异体鼻中隔软骨植于鼻翼软骨内脚间,增加鼻小柱的支撑力,达到矫正鼻畸形的目的,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术前已完成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在初期唇裂修补术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对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已完成术前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69例,均采用改良旋转推进唇裂修复术实施手术。术中根据患侧外鼻形态恢复状况,确定是否行鼻畸形矫正术,其中32例行鼻畸形矫正术,37例未行鼻畸形矫正术。2组均采用术后第4~5年面容照片打分方式进行鼻外形评定。评定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唇裂修复术同期行鼻畸形矫正组和未行鼻畸形矫正组患儿,术后第4~5年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平均得分为70.66±10.89和64.14±10.63.鼻畸形矫正组术后鼻外形显著优于未行鼻畸形矫正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唇裂修复术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的患儿,其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进一步改善,且对外鼻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唇腭裂序列治疗过程中。对唇腭裂伴发鼻畸形的治疗一直是个难点。有学者提出,患儿出生后立即行非手术性牵张鼻软骨。可延长短小鼻小柱,复位移位的鼻翼软骨,纠正鼻尖塌陷,大大降低手术矫治唇腭裂伴发鼻畸形的难度,使唇裂修复与鼻畸形矫治能同期完成。可获良的好远期整复效果。笔者从解剖学研究、临床运用等方面介绍这一技术在矫治唇腭裂伴发鼻畸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周同葵  贺小虎  巩梦童 《口腔医学》2011,31(12):724-726
目的探讨自体鼻中隔软骨与耳软骨联合移植同时行鼻唇肌复位术在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正中的疗效。方法将松解移位的鼻翼软骨悬吊复位至正常解剖位置,切取自体鼻中隔软骨修整成形后植入鼻翼软骨两内侧脚间,耳软骨植入充填患侧鼻翼,同期行鼻唇肌复位术,重建鼻软骨肌肉环,修复鼻部畸形。结果 26例鼻畸形患者术后不同程度改善,随访2~9个月,鼻外形美观,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自体鼻中隔及耳软骨移植重建鼻软骨支架同时行鼻唇肌复位术能有效矫正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  相似文献   

20.
单侧唇裂鼻畸形的矫正,目前无定型术式,修复时间亦有争论。该文采用适当分离鼻翼软骨的一期矫正术和彻底矫正鼻畸形的二期系列矫正术,收到良好的效果。与唇裂修复同时进行的一期鼻矫正术应于婴幼儿期施行。二期矫正术应于5岁以后施行,待鼻组织接近发育完成或发育完全后再手术,疗效更稳定。一期手术时要防止鼻创伤过大,影响鼻的发育,造成患侧小鼻孔畸形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