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C型臂机下进行PVP及PKP的238个病例共374个椎体,发生并发症45例共67个椎体,对发生并发症的45例进行分析。结果总共有45例患者67个椎体出现了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其中37例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损伤神经根,1例穿刺部位发生血肿,3例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并低血压状态,3例随访中出现病椎或邻椎再骨折。结论 PVP及PKP发生一般并发症并不少见,严重并发症较少,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标准规范熟练的手术操作,术中C型臂严密监测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胸腰椎骨折继发椎管狭窄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继发椎管狭窄患者76例,分为椎体成形术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n=31)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n=45)。比较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VAS评分),功能障碍评分(ODI评分),术后椎体前缘、中央和后缘高度和椎体Cobb角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椎体成形术组患者相比,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患者透视时间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增加,手术后ODI评分显著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和椎体后缘厚度显著增加,椎体Cobb角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降低患者透视时间,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椎体情况和促进锥体高度恢复方面存在优势,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提高椎体Cobb角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椎血管瘤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椎体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9例脊椎血管瘤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确诊。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进针,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观察PVP操作成功率、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地施行了PVP,术中无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胸腰椎体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3种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优缺点,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肿瘤和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经过治疗的47例106个病变椎体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包括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33例,椎体转移癌11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椎体血管瘤1例.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膨胀式椎体后凸成形术(Sky) 3种方法.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近期效果佳,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 根据患者的病种、年龄、体质及经济状况综合分析,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椎体成形术是目前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的椎体压缩性骨折较流行的方法.为探讨该法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通过合理的选择患者和完善的操作,椎体成形术疗效确切,且短期及长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但疗效机制、操作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等尚未完全阐明;理想成形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推体成形术治疗椎体病变的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术(PVP)治疗13例椎体病变,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9例,血管瘤2例,转移性肿瘤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术后观察止痛效果、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经平均随访时间25.5月,优10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2.3%。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为较好的微创治疗椎体病变方法,效果满意,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例多发骨髓瘤、溶骨性脊柱转移瘤、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分24 h、3个月两阶段评估患者疼痛、术后X线片检查结果、椎体高度等指标.结果术后止痛效果良好,尤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止痛效果最好.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等脊柱疾病的止痛、稳固椎体等效果明显,可以谨慎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各43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资料、伤椎Cobb角、手术前后VAS评分、术后伤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KP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伤椎高度增加都明显高于PVP组(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压缩率、伤椎Cobb角显著降低,且PKP组术后椎体压缩率、伤椎Cobb角显著低于PVP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满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患者椎体高度、伤椎畸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1例63椎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有11例出现并发症,本文对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结果 51例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消失或缓解,优良率达98.04%。共11例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占21.57%。其中术后第6天因肺栓塞死亡1例,穿刺部位血肿1例,误穿椎体1例,椎体周围骨水泥外漏3例,穿刺针道泄漏至皮下1例,穿刺过程中脊髓损伤2例,椎间盘内泄漏2例。结论尽管椎体成形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但是只要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技术水平,掌握手术技巧,这些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2 8例 30个椎体 ,其中骨质疏松骨折 2 2例 ,转移性肿瘤 6例 ,男 2 1例 ,女 7例 ;病变部位T6 1个、T1 1 5个、T1 2 8个、L1 8个、L2 6个、L4 2个。在 12 5 0x线机透视导向下 ,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注入 4~ 8mL骨水泥。术后 12h观察血压、脉搏、呼吸 ,常规静滴抗生素 3d预防感染。结果 技术操作全部成功 ,2 8例病例 2 5例单侧穿刺 ,3例双侧穿刺。 2 5例疼痛完全缓解 ,2例好转 ,1例无改善。 2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刺激症状 ,对症处理后消失 ,随访 1~ 8个月 ,患者疼痛无反复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损伤小 ,操作简单 ,恢复快 ,并发症少 ,能有效缓解椎体骨折和椎体肿瘤引起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