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韩××,男,36岁.住院号 02084.人院日期:1999年3月3日,以性生活后剧烈头痛,左侧肢体活动失灵2 h来就诊.体检:血压26.5/16kPa,脉搏104次/分,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左:右为2.0:3.0 mm瞳孔光反射丧失,左侧肢体不完全性瘫痪,锥体束征阳性.  相似文献   

2.
最近发生的SARS型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3年3月15日将其名称公布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本文通过对在我院神经外科病房发现的1例术后SARS患者的报道,对SARS流行期间普通病房的隔离管理和应急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病例介绍患者,男,39岁。因颅面外伤后昏迷、呕吐2h,于2003年4月4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示左侧面颊部有一约8cm长不规则伤口,深至上颌骨,口唇明显肿胀;深昏迷,GCS评分5分;左瞳孔直径3mm,右瞳孔直径2mm,均为圆形,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刺痛后屈曲,右…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附6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1995年1月~2002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脑梗死68例,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2~71岁,平均42岁。入院时GCS评分:>13分19例,9~12分28例,<8分21例。脑疝形成13例。病人入院12h~10d时,病情曾一度好转,而后头痛加重,意识障碍加深,或出现脑疝,或由清醒转为昏迷,无肢体瘫痪者出现肢体瘫痪或原有肢体瘫痪程度加重。1.2辅助检查入院CT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脑挫裂伤、脑内血肿37例,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15例。伤后6h~7d或病情变化时行CT或MRI检查,均证实梗死灶,10例表现为额、颞、顶大片状低密度区,余分别位…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性,28岁,因突发意识障碍3 h于2013年12月10日第1次入院,查体:神志深度昏迷状,双侧瞳孔直径4.5 mm,对光反射消失,头颅CT示右额叶脑出血,量约70 ml(图1A),急诊行冠状切口开颅右额叶血肿清除术,术中采用阶梯减压法共清除血肿约75 ml,还纳骨瓣常规关颅,术后予止血、保护胃肠道粘膜、改善循环对症处理,次日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活动不能,双瞳直径≈3.0 mm,光敏。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  相似文献   

5.
简易定向锥颅碎吸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45例,女7例。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5个月。临床表现:哥拉斯格昏迷评分(GCS)3~6分29例,7~12分10例,13~15分13例,术前肢体瘫痪者28例,一侧瞳孔散大15例。血肿部位及量:硬膜外24例,最多血肿量160ml,最小血肿量20ml,脑内血肿17例,最多80ml,最少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28岁。因车祸中头部外伤2h入院。伤后即昏迷。入院查体:浅昏迷,GCS9分,枕部及右额部头皮肿胀,双瞳孔直径7mm,光反射消失,右侧肢体瘫痪,双巴氏征( )。经抢救治疗伤后6d清醒。清醒后查体:双瞳孔直径6mm,光反射消失,双眼上视不能,右睑上抬受限,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0级。住院33d出院,出院时情况:神志清,搀扶可行走,两瞳孔直径5mm,光反射迟钝,双眼上视受限,右上肢肌力Ⅴ级,右下肢肌力Ⅳ级,视力、视野正常范围。曾行3次CT扫描、1次MRI扫描,以伤后次日CT扫描最有意义,表现枕骨骨折,双侧枕部少量硬膜外血肿,枕叶脑挫伤,四叠体池…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49岁男性,因突发左侧肢体偏瘫、意识障碍15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药物维持,血压控制不理想。入院体格检查:重度昏迷,右侧瞳孔直径5 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刺激无反应,巴宾斯基氏征阳性,右侧肢体刺激稍屈曲;GCS评分5分。入院头颅CT显示右侧额颞顶枕叶大片状低密度阴影,右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略向左移位,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致异地口音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9岁,学生,头部外伤后昏迷4h入院。查体:浅昏迷,躁动,GCS9分,右利手。双侧瞳孔直径3.5mm,对光反射迟钝,颈抵抗明显,右侧肢体活动少,右侧巴宾斯基征(+)。头CT示:左额颞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左颞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面积约7.0cm×5.0cm,深约8.0mm。入院行血肿清除、颅骨凹陷骨折整复术。术后10h患者清醒,但说话只能发单音,理解力、定向力、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摘要 女,50岁,因交通伤急诊入院.病人枕部着地,伤后即刻昏迷.入院查体:昏迷,GCS 6分.心率66次/min,血压130/80 mmHg.右瞳孔直径6.0 mm,左瞳孔直径3.0 mm,对光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增高,两侧巴宾斯基征阳性.急诊头颅CT示右额颖脑挫裂伤、右额颖顶硬脑膜下血肿,中线左移约1.3 cm,环池消失,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男,55岁。因车祸伤后意识不清3d,于2004年10月4日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昏迷,不睁眼,不发音,刺激肢体屈曲,GCS评分5分。双侧眼睑淤血,左外耳道有血性液体流出,光环试验阳性。左侧瞳孔直径4mm,右侧3mm,形状圆,对光反应均迟钝,四肢肌张力弱,右侧BabinskiSign( )。颅脑CT报告  相似文献   

11.
去骨瓣减压术成功抢救大面积脑栓塞致脑疝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面积脑栓塞的栓子80 %来源于心脏,起病急、死亡率高,单纯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我们通过手术治疗了1例发生脑疝的大面积脑栓塞病人,报告如下。1 资料  患者男,6 5岁,因进行性左侧肢体无力4d、意识障碍2d于2 0 0 2年11月6日入院。患者2 0 0 2年11月2日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在当地医院CT提示:多发性脑梗死。予以脱水、扩血管治疗,因病情渐加重,出现呕吐、失语、昏迷,而转入我院。入院查体:深昏迷,GCS 4分,右侧瞳孔5mm ,左侧瞳孔2mm ,患者呈潮式呼吸。复查CT:右大脑半球大片状混杂低密度影,有占位效应,右侧脑室受压,中线左移15mm。结合患者的…  相似文献   

12.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delayedtraumaticintracranialhematoma,DTICH)是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 ,系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扫描未发现血肿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所发生的颅内血肿。本文回顾了我科近 8年来收治的 13例DTICH ,分析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 :男性 11例 ,女性 2例 ,年龄 17~ 10 2岁 ,平均 4 5 .1岁。车祸伤 6例 ,坠落伤 5例 ,钝器击伤 2例。 8例有短暂昏迷史 ,3例伤后持续昏迷 ,2例无昏迷史。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comascale ,GCS) 15分者有 6例 ,余 7例均为 8分。有瞳孔改变者 5例 ,颈强直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数字成型钛网颞肌下颅骨修补术后并发迟发性血肿的发病机制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采用数字成型钛网进行颞肌下颅骨修补术后并发迟发性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处理方法。结果血肿量35 ml 11例,其中神志不清3例,采用急诊血肿清除术治愈;神志清醒但术后3 d内发现血肿3例,采用尿激酶灌注引流治愈;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但3 d后血肿逐渐增大5例,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治愈。血肿量20~30 ml 4例,未出现意识、瞳孔及病人肢体活动变化,采用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3个月,15例病人未复发。结论对颞肌下颅骨修补术后迟发性血肿,应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及肢体活动,动态复查颅脑CT,并及时采取不同方法处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急性外伤性小脑内血肿CT动态观察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我院1998年6月~2002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小脑血肿并进行CT动态观察21例,占我院同期颅内血肿的1.2%,后颅窝血肿的24.5%,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3岁~68岁,平均42岁,均于伤后8小时内入院。受伤原因:车祸9例,坠落伤5例,跌伤4例,打击伤3例。头部着力点:枕部19例,额颞部2例。受伤方式:减速伤18例,加速伤3例。伤后原发性昏迷10例,后枕部疼痛12例,呕吐10例,双侧瞳孔不等大3例,光反应迟钝5例,锥体束征2例,一侧肢体共济失调7例,颈部抵抗10例。入院时GCS评分:3~7分4例,8~12分5例,13~15分12例。 二、CT动态扫描观察:本组病例均在入院时即行头颅CT扫描并在72小时内动态复查2次以上。常规层厚距10mm,对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有时合并颈椎伤 ,自 1995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我们共收治 11例 ,其中 5例出现漏诊或误诊 ,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  例 1:男 ,4 1岁。车祸致头部外伤 6小时入院。检查 :中度昏迷 ,双侧瞳孔等大 ,光反射存在 ,左侧肢体轻偏瘫 ,双侧Babinskisign(+) ;CT显示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右侧额叶脑内有血肿 ;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 ,术后第 2天昏迷转浅 ,但发现呼吸有困难 ,行颈椎X线摄片及MR检查显示 :寰椎后弓骨折高位颈髓受压 ,即选择后入路椎板减压术 ,术后予脱水、止血、抗炎治疗 ,并行气管切开 ,呼吸机辅助呼吸 ,5天后自主呼吸平…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术后远隔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断困难,容易误诊或漏诊,引起的后果多较严重。我科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此类病人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26岁,从5米高处坠落,浅昏迷,GCS8分,左侧瞳孔4mm,右侧瞳孔2.5mm。CT示左额部硬膜外、下血肿,中线结构明显右移,右侧颞顶部线型骨折。急行左侧额部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神志一度好转,双瞳孔2.5mm,有呼唤睁眼,GCS12分。但术后5h神志转为昏迷,急查CT提示手术区未见明显血肿,而右侧颞顶部巨大硬膜外血肿约40ml,中线结构向左移位。再次在全麻下行右侧颞顶部血肿清除及…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36例重型颅脑损伤中,深昏迷28例,出现意识障碍8例,痊愈出院13例占36.1%,好转8例占22.2%,死亡15例占41.6%。2观察及监护管理2.1神经系统观察在神经系统体征的观察中,意识、瞳孔变化对颅脑损伤有着重要意义。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3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当伤后出现一侧瞳孔散大,伴意识障碍加重,生命体征紊乱和对侧肢体瘫痪,则是脑血形成的典型症状。如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并伴中枢性高热、昏迷则为脑干损伤的主要表现。且昏迷深、持续时间长、恢复缓慢。脑干损…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女性,59岁,主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意识不清2 d",于2013年3月26日入院。患者缘于2 d前于劳动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无呕吐、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急送当地医院就诊,出现意识不清后转入我院继续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12年,平素未曾规律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否认其他重大疾病及手术史。入院查体:血压:160/96 mm Hg,患者处于中度昏迷,GCS评分7分。双侧瞳孔直径2.5 mm,对光反射均迟钝。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9岁.因“突发肢体无力,意识不清1h”就诊.发病前有饮酒、服用摇头丸及剧烈摇头史,无跌倒外伤史.查体:中度昏迷,GCS 5~6分,头部无外伤痕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刺痛屈曲.CT示右额颞顶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占位,中线左偏1.0cm.行扩大翼点入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硬膜下血肿量约70ml,见右颞上回后部皮质小动脉喷射样出血,予双极电凝止血.术后当天清醒,2周出院,神经系统无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20.
我科从1986年2月~1989年9月共收治后颅窝血肿19例,其中18例经CT扫描,1例临床诊断,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预后良好,无1例死亡。在3例小脑幕上下骑跨性硬脑膜外血肿中,其中有1例为小脑幕上下左右骑跨性硬脑膜外血肿,临床罕见,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男性,11岁。入院3天前行走时被汽车撞倒,头部及右大腿部受伤,当时无昏迷。右股骨上段骨折,在外院住院。伤后次日,患者恶心呕吐频繁,逐渐嗜睡,唤之不应,1988年3月14日转来本院。检查:血压16/10.7KPa,脉搏92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7.7C。中度昏迷,压眶无反应。右侧瞳孔0.35cm,左侧瞳孔0.3cm,对光反应迟钝。因昏迷难确定肌力,四肢肌张力低。双Babinski(-).头颅CT扫描:基线上2~8cm层面,见后枕部颅骨骨板下梭形高密度影。右侧为主,左右两侧高密影于5cm层面相连,总长7cm,厚2.4cm。第四脑室受压向左前移位,四迭体池受压[示意图1]。X线照片示右股骨上段骨折,临床症状:脑疝、小脑幕上下骑跨性硬脑膜外血肿。右股骨上段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