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影响医院业务收入变动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综合指数分析法对医院业务收入进行分析。结果业务收入受工作量和人均费用的影响,2010年业务收入增加5220万元。结论医院业务收入增长中,工作量增长是良性的,人均费用增长是可控的,这两个因素与医院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某院门诊、住院业务收入的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因素分析法对某院2006年、2007年业务收入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业务收入增加812万元,受2个因素影响:门诊人次和单位费用分别导致其增加52.6万元、759.4万元;住院收入增加1149.9万元,受3个因素影响:住院人次增加使其增加410.9万元,平均住院日减少使其减少88.7万元,住院人均费用增加使其增加827.7万元。结论:单位费用上升是医院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药品收入的分析,促使我院更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药品收入变动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药品收入的增加受俩因素的共同影响,人均药品费用的增长是主因。2011年与2010年相比,门诊药品收入增加了238.50万元,增长了37.92%,其中由于门诊量增加致药品收入的增长了12.69%,由于人均药品费用的增加致药品收入的增长了22.38%;2011年与2010年相比,住院药品收入增加了392.90万元,增长16.35%,其中由于住院患者增加致药品收入的增长4.71%,由于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的增加致药品收入的增长11.11%。结论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医院药品收入,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促进科学管理,降低医疗费用,确实减轻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医院住院业务收入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业务收入变化的因素及其程度,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促进医院良性发展。方法:采用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结果:住院业务收入报告期比基期增加3962.6万元,其中出院人次的增加使住院业务收入增加了1466.6万元,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的增加使住院业务收入增加了548万元,出院者平均每日费用增加使住院业务收入增加了1948万元。结论:出院人次是增加住院业务收入的最首要的因素,出院者平均每日费用增加主要是药费增加。  相似文献   

5.
多元函数全增量因素分析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2004~2005年业务收入经营状况、业务收入的增长程度和变动方向。方法:运用多元函数全增量因素分析影响某院业务收入的各因素的变动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以2004年为基期,2005年为报告期,某院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869.67万元,增长30.92%。因人均费用增加而增加的业务收入为513.68万元,增长6.94%;因工作量增加的业务收入为1355.99万元,增长22.42%。结论:某院业务收入增长的主流是因工作量增加而增长,与目前国家卫生部倡导的控制降低医疗费用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医院药品收入的变动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因素分析法对我院20112012年药品收入变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药品费用的增长受工作量和人均药品费用俩因素共同影响,2012年与2011年比门诊药品收入增长了17.9%,而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均药品费用的增加,增加额为1652.7千元。住院药品收入增长了6.7%,而增长主要原因是住院病人增加,增加额为1296.3千元。结论:采用因素分析法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纯收入。  相似文献   

7.
徐霞 《医药导报》2012,31(1):100-102
目的 回顾性分析门诊降糖药尤其是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 方法对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08~2010年降糖药的品种、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2008~2010年该院治疗糖尿病药物消耗总金额分别为242.64,323.81,463.21万元. 2009年销售金额比2008年增长33.45%,DDDs增长64.80% ;2010年销售金额比2009年增长43.05%,DDDs增长46.95%. 新型口服降糖药如瑞格列奈、格列美脲的用量增长较快,胰岛素制剂中门冬胰岛素30的增幅较大,二甲双胍的DDDs和DDDc一直保持前列. 结论 该院门诊降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胰岛素制剂和新型口服降糖药的用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8.
应用指数体系分析了工作量、人均费用对医院收入变动的影响。结果显示 ,工作量、人均费用的增减是导致医院业务收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范景全 《华夏医药》2006,1(5):388-389
1 药品占医药费用比重的现状 现以我院近3年的有关资料测算:该院2003年业务收入1.73亿元,其中:医疗收入7,729万元,药品收入8,432万元,药品占医药费用比重为48.6%;2004年业务收入2.09亿元,其中:医疗收入1.03亿元,药品收入1.04亿元,药品占医药费用比重为49.8%;2005年业务收入2.57亿元,其中:医疗收入1.25亿元,药品收入1.3亿元,药品占医药费用比重为50.6%。3年来药品占医药费用比重以1%的速度增长,不仅如此,其它医院药品占医药费用的比重还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相似文献   

10.
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是国务院2012年印发的第11号文件《“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012年,我国医院门诊药费占门诊医药费的50.3%,住院药费占住院医药费的41.1%[1],可见药品费用仍占医院业务收入的一半左右,故控制好了医院药品费用,对控制我国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有显著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医院药品费用一直处于快速上升趋势。据卫生部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2],我国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人均药品费用由2007年的68.0元逐渐增至2011年的92.4元,增加了35.8%,出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由2007年的2148.9元逐渐增至2011年的2939.7元,增长了36.8%。药品费用的快速增长有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其不合理因素主要是现行医疗体制的弊端、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对处方者用药监管的松懈[3,4]等。目前,以破除医院“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一系列控制医院药品费用的政策和措施已出台并实施,医院作为药品的主要销售与使用端,在药品费用的控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医院应在明确政府和市场行为的基础上[5],以患者为中心,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探索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措施和方法,以缓解患者“看病贵”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医院临床管理方面对医院药品费用的控制措施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8至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使用频度、日人均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至2010年我院购药金额增长与用药人次增长基本同步,总体CCB类购药金额最高,ARB类用药人次最多;氨氯地平/兰迪单药用药人次最高,硝苯地平/心痛定日人均费用最低。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结构基本合理,符合国内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指南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贾金梅 《中国医药》2011,6(12):1467-1469
目的 了解我院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并计算2008-2010年我院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用药金额、用药总量、用药频度、药品限定日费用等,分析用药情况.结果 我院免疫抑制剂的用药金额呈递增趋势,3年总用药金额增长率分别为181.3%[(825.4337 - 293.4742)万元/293.4742万元]和11.9%[ (923.6745 - 825.4337)万元/825.4337万元].其中销售金额排序前两位品种分别为他克莫司(2008年:161.2万元,2009年:508.67万元,2010年:536.53万元)和吗替麦考酚酯(2008年:52.7万元,2009年:119.83万元,2010年:168.5万元),并且用药金额排序与用药频度排序比值为1.结论 我院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较为合理,他克莫司已成为我院肝移植术后首选的免疫抑制药物.  相似文献   

13.
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医院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医院经济效益的因素。方法: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对某院2007~2008年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某院经济效益高于2007年。结论:影响医院医疗收入的主要因素是门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次和人均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抗糖尿病药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抗糖尿病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抗糖尿病药的销售金额、DDDs、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糖尿病药销售金额逐年增高,2008年比2007年增长40.74%,2009年比2008年增长18.09%;胰岛素类销售金额增长较快。结论:抗糖尿病药需求量逐年增加,新型抗糖尿病药品占主导地位,应加快研发疗效确切、经济安全药物以降低药品费用。  相似文献   

15.
所谓因素分析就是将分析对象分解为各个要素,并通过对各要素的分析,对分析对象变动的原因进行解释的活动。医院的业务收入是反映经营成果、管理水平、员工业务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近两年,我院致力于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强化管理,争创二级优秀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为了使医院更好地发展,给院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特对我院2007年-2008年业务收入实际指标进行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8~2010年北京地区各品种肠内营养(EN)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利用《医院处方分析》课题(北京地区)对2008~2010年肠内营养药物的使用数量与金额进行统计,采用限定日剂量法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消耗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结果:北京地区肠内营养药物的销售和使用人次呈上升趋势,年销售金额分别为119万元、336万元、532万元。2008、2009年肠内营养药物DDDs和金额排名居前者基本一致。结论:临床医生对营养支持的重视不断提高,肠内营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陶玉娟  高宏 《中国医药》2013,8(5):687-689
目的对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医院总控室药品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1年医院抗菌药物金额、品种、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医院药品总金额4950.77万元,使用抗菌药物73种,抗菌药物金额1167.57万元(23.8%);2010年销售药品总金额6108.36万元,使用抗菌药物80种,抗菌药物金额1349.16万元(22.1%);2011年药品销售金额6300.47万元,使用抗菌药物81种,抗菌药物金额1369.09万元(21.7%)。3年来我院抗菌药物品种稍有增加,抗菌药物金额逐年上升,与药品总金额比例逐年下降。结论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为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应进一步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两江模式”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我市已实施了七个月(97年6月1日~12月31日)。七个月中一次住院医疗费达壹万元以上的医保病人有25人次。本文就临床特点、费用支出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有效的管理措施及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遏制医疔费用的过快增长,保障医院健康适度发展。 25例医疗费共49.6万元,医改办按人均住院定额标准2300元结算,支付5.7万元,医院超定额标准43.9万元,占我院超定额标准费用的69.7%。这显示出大病住院是造成医院超定额标准的主要原因,给平均住院定额控制造成了很大影响;超定额标准费用是由医院负担的,也就是说医院负担了大病患者的高额医疗费用,医院救治了病人而利益却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19.
杨爱霞  方彩飞  黄铁花  何伟 《中国药师》2012,(10):1493-1494
目的:分析我院肠内营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信息管理数据库中提取2009~2011年外科手术患者肠内营养药物的使用品种、数量、金额,利用限定日剂量法对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结果:肠内营养药物用药金额逐年上升,由2009年的57.33万元增加至2011年的94.65万元,增加了65%。肠内营养药物用药频度逐年增长。结论:肠内营养药物的用药频度增长较快,临床医师对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时间数列预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2~1996年医院各季度业务收入,建立时间数列预测模型Y=TSCI,用以预测我院1997年各季度的业务收入分别为212.03万元、277.65万元、262.39万元、267.36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