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外科治疗的思路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自2000年6月~2003年9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207例(陈旧性损伤不统计在内),男129例,女78例,共212个胫骨平台骨折(5例为双侧骨折)。闭合性损伤165侧,开放性损伤47侧。按Schatzker分类并予以分别行非手术治疗19例、单髁空心螺钉固定24例、单侧植骨并高尔夫钢板螺钉固定116例、切开复位植骨双侧高尔夫钢板螺钉固定37例、经皮间接复位钢板内固定11例。结果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平分法进行综合平分:优149例,良29例,可20例,差16例。结论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在首先保护骨折部血运的情况下,对胫骨平台进行解剖复位并予以适当的内固定,以及手术后积极的无负重下膝关节功能训练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马钢  刘晓民  黄健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12):1140-1142,1151
目的探讨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思路、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63例(陈旧性损伤不统计在内),男43例,女20例。按Schatzker分类并予以分别行单髁高尔夫钢板、"L"型及"T"型钢板螺钉内固定13例、单侧植骨并高尔夫钢板螺钉固定14例、双侧钢板螺钉内固定36例。结果术后随访3~6年,平均3.8年,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平分法进行综合平分,优34例,良19例,可7例,差3例。结论根据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在首先保护骨折部血运的情况下,对胫骨平台进行解剖复位并予以适当的内固定,正确处理各种合并伤以及手术后积极的非负重状态下膝关节功能训练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移位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依据骨折类型采取不同切口,暴露骨折端,分别采用:①两枚松质骨螺钉固定13例;②骨栓内固定3例;③L型钢板加松质骨螺钉固定3例;④T型钢板内固定23例;⑤T型钢板加直钢板固定6例。对压缩骨折复位后骨缺损区植骨34例。术中力求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股四头肌舒缩练习,被动及主动的关节活动。结果:本组48例。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病例,获随防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按邱广义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27例,良1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达89.1%。结论:对移位胫骨平台骨折超过2~3mm,尤其是活动较多的青中年患者,为了防止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定并发症的发生,应当选择关节面的手术重建,采用拉力螺钉或T型钢板支撑固定,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指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病例54例(不包括非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男29例,女25例。其中单髁松质骨螺丝钉内固定5例,单侧植骨加异形钢板内固定38例,单侧植骨加高尔夫钢板内固定8例,双髁骨折双钢板内固定3例。结果对54例患者均进行随访治疗,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分:优42例,良7例,中3例,差2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根据分类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持续稳固的固定,术后进行早期适度的膝关节功能锻炼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分析术后并发症极其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1月~2000年6月收治的98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骨折类型按Se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14例、Ⅱ型25例、Ⅲ型16例、Ⅳ型9例、V型12例、Ⅵ型22例。除Ⅰ型骨折采用空心螺钉固定外,其它各型采用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缺损处自体骨植骨。对手术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2~5)年,功能评价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临床结果优良率达到86.7%。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22例,其中创伤性关节炎12例,关节强直4例,关节不稳6例。结论: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并发症及骨折的严重度密切相关,术中骨折的解剖复位,恰当的内固定,正确处理术前并发症和术后早期、适当的功能锻炼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术和经皮复位外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3例。结果术后33例获得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优16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为85%。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软组织损伤较轻者可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植骨术,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应行经皮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分别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髁钢板、“T”或“L”型支撑钢板、高尔夫形钢板及锁定钢板内固定37例。结果随访4个月~5年,37例x线示骨折愈合,膝关节位置及间隙正常。参照Rasmussen评分:优24例,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9%。结论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性,可靠的内固定和植骨防止术后平台塌陷,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后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chatzkeⅣ、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患者根据分型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6例Ⅳ型骨折采用L型或T型支持钢板内固定,11例Ⅴ型骨折采用高尔夫(或锁定)钢板加拉力螺钉内固定,4例Ⅵ型骨折采用高尔夫(或锁定)钢板内固定。14例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术后有1例切口脂肪液化,无切口感染。21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摄片复查均已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4例,良14例,中3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按类型选择相应的内固定方法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观察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6~56岁,平均38.6岁)。SchatzkerⅠ型5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1例。所有患者均经膝关节镜监视下骨折复位,小切口切开行钢板螺钉固定骨折端,必要时作缺损区植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平均16.2个月(12~1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无一例发生严重皮肤坏死、下肢血栓、组织感染、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等早期并发症。术后12个月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不仅可避免切开关节囊、暴露关节腔,减少手术创伤,而且能提供良好视野,有助于骨折正确复位和固定,还可早期发现膝关节其他结构损伤,手术方法微创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MIPPO结合LCP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应用MIPPO技术双侧入路,复位骨折后通过内外侧LCP双钢板内固定,同种异体骨植骨支撑。结果患者术后获得12-35个月(平均20.5个月)的随访,35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膝关节功能按Hohl评分法评定:优1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0.9%。结论应用MIPPO结合LCP双钢板内固定可以有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用单侧钢板、双侧钢板及单纯螺钉对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做内固定的疗效。分析伤后手术时机和屈膝功能锻炼时间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本组共63例,随访10~36个月,总优良率为93%。伤后第一阶段(1—5天)手术,伤口~期愈合率为86%;伤后第二阶段(6-10天)手术,伤口一期愈合率为96%。术后2周内做屈膝功能锻炼者,膝关节伸屈功能90%以上恢复。结论单侧钢板适用于Sehatzker分类Ⅰ~Ⅳ型骨折,双侧钢板适用于Ⅴ-Ⅵ型骨折,单纯螺钉可用于Ⅰ-Ⅲ型骨折,但稳定性差。手术时机在受伤1周后局部水肿消退时为最佳。术中植骨可减少术后胫骨平台的下陷,并能早期屈膝及负重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21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用单纯螺钉、单侧钢板及双侧钢板对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共21例,随访10~36个月,总优良率为85%。结论 单纯螺钉可用于Ⅰ~Ⅲ型骨折,但稳定性差,单侧钢板适用于Ⅰ~Ⅳ型骨折,双侧钢板适用于Ⅴ~Ⅵ型骨折。手术时机在受伤1周后局部水肿消退时为最佳,术中植骨可减少术后胫骨平台的下陷,并能早期屈膝及负重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护下经皮插入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38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Ⅰ~Ⅵ型)行膝关节镜探查监护下复位,缺损处植骨,小切口经皮插入支撑钢板固定。结果本组骨折均愈合,获随访3~18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4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9.5%。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可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186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6例(189处),根据骨折类型并结合主骨折块与塌陷部位选择切口显露及有限切开部位,术中单纯空心钉、松质骨螺钉或螺栓固定51处,T型、L型或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固定89处,复合固定包括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加T板、L板或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49处;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的骨缺损应用髂骨或人工骨植骨101处。结果 178例获得随访,骨折均在12周内愈合,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优96例,良68例,可11例,差3例,优良率92%。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需依据骨折类型,遵循分期治疗原则,满意的疗效取决于:①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和关节韧带连续性的恢复;②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骨缺损必须植骨支撑;③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有效内固定;④妥善处理软组织包括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⑤适时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别用松质骨螺钉、空心加压螺纹钉、L型角钢板、T型支撑钢板内固定35例。结果 随访6~12个月.33例X线示骨折愈合无移位,膝关节位置及间隙正常。Merchant评分标准:优22例,良9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性,可靠的内固定、植骨解决和防止术后平台塌陷,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后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合理选择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案。方法 对21例胫骨平台骨折开窗植骨复位,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21例病人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膝关节是下肢主要负重关节,大多数胫骨平台骨折改变了膝关节的解剖形态及膝关节的轴向对线,所以要求手术治疗恢复其精确的解剖关系,良好的复位,内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临床观察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6~56岁,平均38.6岁).SchatzkerⅠ型5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1例.所有患者均经膝关节镜监视下骨折复位,小切口切开行钢板螺钉固定骨折端...  相似文献   

18.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2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Ⅲ型5例,Ⅳ型3例,Ⅴ型13例,Ⅵ型11例。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植骨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81.20%。结论根据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解剖复位内固定,术后积极的无负重下膝关节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住的38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患者资料。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8例,Ⅱ型12例,Ⅲ型5例,Ⅳ型7例.Ⅴ型4例,Ⅵ型2例。Ⅰ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其余病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有骨缺损者自体植骨。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开始部分负重,5个月完全负重。结果38例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Rasmussen评分法,优良率为86.84%,2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1例出现膝关节僵硬。1例出现坏死缺损。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稳定的内固定、减少骨折块血运的破坏、采取诈确的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导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钢板固定术和经皮复位外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3 例.结果 术后33 例获得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优16 例,良12 例,可5 例,优良率为85%.结论 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软组织损伤较轻者可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植骨术,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应行经皮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