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腹膜后囊肿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 ,32岁。发现腹部包块 3年 ,于 2 0 0 1年 1月 31日入院。查体 :体温 37°C,脉搏 80次 /分 ,血压 15 /10 k Pa ( 1k Pa=7.5 mm Hg)。心肺检查正常 ,右侧中腹部稍隆起 ,能触到超儿头大的包块 ,囊性、边界清、活动、轻压痛。妇科检查 :子宫前位 ,宫体正常大 ,活动良。于子宫右上方可触及超儿头大的包块 ,呈囊性、边界清、活动 ,与子宫可分开、触痛 ( + ) ,左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化验 :血、尿常规正常。 B超 :子宫前位 ,大小为 5 .6 cm× 4 .1cm,宫内可见节育器回声 ,位置正常 ,子宫体回声均匀 ,未见占位性病变 ,子宫右侧可见一大小为…  相似文献   

2.
肝包囊虫病(肝包虫病)是我国西北、西南牧区的常见寄生虫病,超声波检查作为肝包虫病的有效诊断方法之一,应用已十几年,以往多采用A型超声检查,近十几年来B型超声诊断得到广泛应用。现将本院经B型超声诊断肝包虫病并有手术结果的12例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及操作方法 女7例,男5例;年龄11~60岁。发现上腹部包块至就诊时间最长3年,最短2个月。占位最大16×16cm,最小5× 4.5cm。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患者女38岁,藏族,牧民。因反复右上腹痛伴右上腹包块1年入病。入院前2个月开始胃纳差,无意中发现右上腹部包块,疼痛明显,上腹部包块逐渐增大,消瘦明显,曾在本县医院诊治但症状不见好转,于2000年5月26日来我院外科就诊,以肝包虫病收住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慢性病容,全身淋巴结未触及,右上腹部触及约8×5cm包块,质中等,包块达脐下,包虫皮试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多在正常范围。B超检查示肝右叶内11×8·2cm囊性包块,囊壁增厚形成囊性混合物,诊断为肝右叶包虫病;盆腔炎性包块。住院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肝右叶处囊性包块大小约6×7c…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8岁,农民,于1985年6月18日入院。住院号5738。10个月来发现腹部包块伴有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吐后或排气后腹痛缓解,包块也随之变软。既往无结核病、腹膜炎和手术史。体检:腹部可触及一巨大包块,约25×12cm,表面光滑,叩鼓音,质中等硬,活动差。B型超声:腹部未探及肿  相似文献   

5.
例1,男,47岁。发现上腹部包块伴持续性隐痛一月余收住。患者无腹部绞痛史,无血尿血便史。查体:血压120/80mmHg,腹部膨隆,上腹部触及20×15厘米的囊性包块,边界清,有轻压痛。B超示:“胰腺囊肿可能”,尿淀粉酶308单位(Somogyi法),血Cr1.1mg%,BuN34mg%,AKP5单位,SGPT40单位,诊断为胰腺囊肿行剖腹探查术。手术中见左上腹部有一约20×20厘米的囊性包块,源于腹膜后,内有约2000毫升淡  相似文献   

6.
牛恒  黄杰 《云南医药》2002,23(4):350-350
病例 女 ,2 0岁 ,云南寻甸县人 ,回族。于 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腹部有一较大包块 ,无腹胀、腹痛及触痛 ,亦无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包块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患者既往曾经长期生活在数十年饲养牛羊历史的寻甸县农村。2 0 0 1年 1 1月 2 3日患者以左腹部包块 (胰腺假性囊肿可能)收住我院肿瘤科。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皮肤粘膜无异常 ,巩膜无黄染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无异常。腹平坦 ,未见胃肠型 ,肝脾未触及。左腹部可触及一约 1 5cm×1 0cm×8cm大小肿块 ,质韧 ,表面光滑 ,边界清楚 ,无压痛 ,可推动 ,余无特殊。腹部B超…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8岁,1a(年)前B超曾诊断为右肾囊肿。近0.5mo右腰部阵发性绞痛,经查体右侧腰部可触及一包块,界线不清,质软,无移动性。有肾区叩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CO_2—CP及BUN均在正常范围。腹部包块穿刺,抽出乳黄色干酪样液体。镜检:有浓细胞,少量淋巴细胞,大量变性上皮细胞。X线检查。位于第三腰椎水平右侧6.5cm处可斑点状钙化影。双肾逆行造影可见右肾旋转,杯口饱满,右侧输尿管  相似文献   

8.
唐继红  黄明等 《云南医药》2002,23(4):321-322
胰腺囊性疾病是一组以囊变为特征的不同病理性质与来源的疾病的总称 ,近年来随着超声和CT检查的广泛应用 ,对该病的临床诊断率不断提高[1] ,我院 1 990年 1月~ 2 0 0 2年 4月之间共收治 43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43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1 4例 ,男 :女 =2 0 7:1。年龄 1 4~ 78岁 ,平均 45 44岁 ;其中 1 4~ 3 0岁 1 0例 (2 3 3 % ) ,3 1~ 5 0岁 1 4例(3 2 5 % ) ,5 1~ 60岁 8例 (1 8 6% ) ,61~ 78岁 1 1例(2 5 6% )。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腹部包块 ,其中 1 2例有急性胰腺炎史 ,6例有腹部外伤史 ,9例有胰炎反复…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岁。因腹部包块入院。入院查体:腹部膨胧,无压痛及反跳痛等阳性体征;B超声显示:腹部见一大小约13.0cm×7.9cm×9.1cm“8”形态囊性暗区,内可见中等回声光点漂动,推之,可见“8”型形态略有改变,并可见明显移动。超声诊断:腹部囊性包块。手术所见:腹腔回肠近盲肠处肠系膜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49岁,体检发现左肾上腺肿块于2011年3月1日人院.无腰痛、肉眼血尿、腹部包块、高血压、发热、周期性麻痹.体检:无满月脸、水牛背,腹部软,未触及明显包块,双肾区无异常隆起,叩痛阴性.超声检查:左侧肾上腺区见66 mm×50mm无回声区,边界清.考虑为左肾上腺区囊实性包块,左肾上腺囊肿可能.CT检查:左侧肾上腺占位,大部分为液性密度,增强无明显强化.行肾上腺功能检查提示:去甲肾上腺素为143.43 μg/24 h(正常值:<90 μg/24 h).诊断为左侧肾上腺肿瘤,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侧肾上腺部位明显囊性肿块,大小约50mm,完整切除左侧肾上腺囊肿.  相似文献   

11.
卵巢囊腺瘤是育龄期妇女较常见的良性肿瘤,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仅有下腹不适、腹部膨隆或扪及包块前来就诊,有的是行妇科常规B超体检发现包块,一般B超即可诊断,有的包块较大、B超定性较难,为求定性诊断、术前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而行CT检查。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文8例CT诊断正确、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年龄32~64岁,平均42岁,7例以腹部膨隆伴包块,4例以下腹部不适伴轻微疼痛、包块进行性增大,1例体检发现包块;查体:可触及质软,活动的包块,有压痛;均经B超检查后行CT检查。1·2方法检查前12小时及检查前2小时分别口服2%…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 72岁男性患者因"上腹痛一周"入院。既往有阑尾及胆囊切除手术史20余年;体格检查:腹平,见手术疤痕,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查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血淀粉酶:136U/L↑、胰淀粉酶:109U/L↑、脂肪酶:227U/L↑。腹部B超:腹腔实质包块,考虑MT,胰腺实质回声增粗。腹部MRI:急性胰腺炎可符合,肝脏多发囊肿,胃角切迹后上方异常信号影,考虑间质瘤。胸部+全腹部CT(平扫+增强)示纵隔多发轻度肿大淋巴结;腹腔(肝胃之间)占位,间质瘤?肝脏右叶囊肿。超声内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超声表现特征和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及鉴别诊断.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采用腹部或阴道常规切面扫查,以二维图像清晰显示出子宫及两侧附件,并测量病灶大小,再对病灶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113例病例中超声提示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101例,单纯性卵巢囊肿1例,卵巢畸胎瘤3例,盆腔炎性包块3例,宫外孕1例,卵巢实质性肿瘤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99例,14例经超声导向穿刺送病理检查证实,手术病理对照诊断符合率为89.38%,误诊率为10.62%.结论:结合包块的二维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超声特征能提高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5岁,主因“上腹部触及包块半年”于2008年12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年无意于上腹部触及一约鸡蛋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欠佳,无压痛,不伴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当时未引起注意,未做任何治疗。此后上腹部包块逐渐增大,入院前感进食后有腹胀,为求进一步治疗,故来我院就诊。行上腹部CT检查示:上腹部占位,大小约7.2cm×6.4cm,多考虑为胰腺假性囊肿。腹部B超示:肝包虫。肝包虫试验(+)。患者经常和猫、狗等有亲密接触史。入院后诊断:胰腺假性囊肿,  相似文献   

15.
周谦证  唐洪海 《江苏医药》1997,23(5):370-371
我院自1984年~1995年共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3例,现就其诊断及治疗体会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最小60天,最大26岁,其中1岁以下3例,1~10岁18例,10岁以上2例。术前单纯黄疽者IO例,腹部包块1例,腹痛2例,黄恒、腹部包块8例,腹痛、黄疽、腹部包块2例。化验检查:黄疽指数在SO单位以上者9例,总胆红素大于34Zpmol/L者5例,直接胆红素大于25.6umol/L者5例,ALT增高者8例。本组病例均经B超或CT检查确诊。属1型者16例,四型5例,利型1例,V型1例。二、手术方法(l)囊肿外5!流术1例。患者因…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2岁。因右上腹部包块20d入院。既往无明显心肺肾等病症及外伤史。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触及一约7cm×6cm大小包块,听诊未闻及明显血管杂音。查血常规、尿常规均正常,肝肾功均无明显异常;彩色超声检查:右上腹肝肾之间可见约10.0cm×7.6cm不均质低回声团,边界清晰,内部回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盆腔炎性包块超声诊断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患者均为1998年11月~2001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27例,年龄19~48岁。有人流史9例,盆腔手术史3例,产后3例,发热史7例,不规则阴道流血史3例,妇科触及盆腔包块19  相似文献   

18.
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共收治胰腺假性囊肿 2 2例 ,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 ,男性 9例 ,女性 13例 ;年龄 18~79岁 ,平均年龄 49岁。腹部外伤史 4例 ,有急性胰腺炎病史10例 ,慢性胰腺炎 4例 ,无明显病因 4例。1.2 临床表现 :具有胰腺炎、胰外伤或手术等病史 ,2 / 3病例有潜伏期 1~ 2月 ,1例达 2年。上腹痛 2 0例 ,腹部包块 18例 ,发热 3例 ,恶心呕吐 14例 ,腹水 2例 ,黄疸 1例 ,消瘦 2例 ,黑便 1例 ,血糖偏高 1例 ,血淀粉酶增高 14例 ,尿淀粉酶升高5例 ,单发囊肿 19例 ,多发囊肿 3例。假性囊…  相似文献   

19.
例1,男,47岁。发现上腹部包块伴持续性隐痛一月余收住。患者无腹部绞痛史,无血尿血便史。查体:血压120/80mmHg,腹部膨隆,上腹部触及20×15厘米的囊性包块,边界清,有轻压痛。B超示:“胰腺囊肿可能”,尿淀粉酶308单位(Somogyi法),  相似文献   

20.
放线菌病常好发于面部、胸部和腹部,生殖器官放线菌病少见。现将我院所遇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0岁,未婚。因右下腹痛9个月,发现包块1个月于1982年11月18日入院。患者82年1月25日突感右下腹阵痛,此后常有右下腹胀痛,午后低热,与月经无关。于11月发现右下腹包块,约拳头大小,有坠胀感。无外伤与手术史。月经正常。妇科检查:宫体前倾,略增大,质正常,活动欠佳。附件:右侧触及一儿头大小椭圆形包块,境界清,质偏硬,活动受限,有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8克,白细胞12500,中性79%,淋巴14%,酸性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