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基础中心静脉压与术中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的相关性,分析该类患者术前基础容量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只移植三支血管(前降支、钝缘支或后降支、右冠状动脉)的患者76例,由同一外科医师手术,右心EF 30%~45%,麻醉深度一致(BIS:35~40),术中维持桡动脉平均动脉压70~80mm Hg,心率60~70次/分,通过补充平衡液控制术前基础中心静脉压值,搭桥过程中容量的补充根据出血量与尿量情况,达到出入平衡,比较不同的术前基础中心静脉压值与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的关系。结果手术时间(从开始吻合第一根血管到所有血管吻合结束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中心静脉压<9 mm Hg时,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大,且去甲肾上腺素用量随CVP升高用量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与基础CVP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9 mm Hg≤中心静脉压<13 mm Hg,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减少(P<0.05),且不随CVP升高而减少,无相关性(P>0.05);有3例术前基础CVP≥13 mm Hg患者术中均使用了少剂量多巴胺方可维持目标血压。结论基础中心静脉压<9 mm Hg时,血流动力学相对不稳定,需较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方可维持目标血压,考虑容量相对不足;当9 mm Hg≤基础中心静脉压<13 mm Hg,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减少,考虑容量适当;CVP≥13 mm Hg时考虑容量过负荷。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行低温体外循环,以芬太尼麻醉方式为主,并选用保护心肌功能的异丙酚及咪唑安定作为镇静药,分次给予。观察检测患者在麻醉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各体征的变化,分析并总结围手术期的临床处理。结果整个麻醉手术的过程较为平稳,20倒患者均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结论麻醉手术的首要任务,应是防止心肌缺氧缺血,因此在麻醉前确保充分供氧,维持镇静,进行麻醉时应力求血液动力学保持平稳,在围手术期内适当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降低心脏负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人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麻醉.方法 总结回顾45例老年底射血分数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及麻醉术中管理,对其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都顺利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搭桥手术,1例术中发生室颠,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 通过麻醉医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观察,准确把握麻醉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用药的时机和剂量,使血流动力学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多数老年低射血分数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能取得搭桥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4.
由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O)不需要体外循环,减少了体外循环对患者的生理干扰,术后并发症减少,恢复快而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选择。我院自2000年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共计67例,现就其麻醉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外科手术和麻醉技术的提高,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逐渐倾向于实施快通道心脏麻醉。快通道心脏麻醉是利用改良的麻醉技术,在心脏手术后早期(1~6 h)拔出气管插管,从而缩短了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和病房的停留时间,其目的在于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费用。2011年1月~2013年1月,作者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45例实施快通道心脏麻醉,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手术护士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配合技巧和经验。方法手术前准备好手术器械及特殊物品,在无菌处理上严格把关,充分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当好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助手,密切配合。结果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配合中,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密切,手术顺利进行,没有手术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9~ 2019-10我院冠状动脉搭桥患者60例,单独泵注瑞芬太尼麻醉的29例为对照组,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的31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麻醉前1 h(T0)、麻醉诱导后3min(T1)、气管插管后3min(T2)、手术开始20min(T3)、拔管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T2 T3、T4时研究组MAP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于对照组;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7.59% (P <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患者,能减小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维持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在焦作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共30例,其中15例采用七氟烷麻醉,作为观察组;另15例采用丙泊酚麻醉,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细胞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脏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血浆肌钙蛋白水平、血浆CK—MB明显好于手术前(P〈n05)。观察组术后12h、术后24h血浆肌钙蛋白、血浆CK—MB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中.七氰烷麻醉对术向流动力学和心肌细胞的影响优干丙泊酚.可减轻心肌损伤.值得临床椎广。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已经在心胸部手术中广泛应用,但手术和麻醉可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表现为术中常出现心率、血压波动大、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麻醉药用量过大及术后恢复时间延长,以及躁动等不利情况[1]。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又称为温心冠状动脉搭桥或跳动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是目前外科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108例,按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0 min、5 min、10 min、15 min、30 min、60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神经阻滞麻醉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记录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相关不良反应等指标,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在给药10 min、15 min、30 min后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8.65±14.36)mm Hg与(120.75±17.23)mm Hg、(128.44±12.64) mm Hg与(117.65 +20.10)mm Hg、(126.58±10.76) mm Hg与(115.83±17.34)mm 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下肢手术中麻醉效果更确切,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冠脉搭桥术麻醉前应用戊乙奎醚对麻醉诱导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戊乙奎醚组麻醉诱导前肌内注射(肌注)戊乙奎醚0.01 mg.kg-1,东莨菪碱组肌注东莨菪碱0.006 mg.kg-1。观察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后心率、血压、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和BIS值。结果东莨菪碱组用药后收缩压和RPP无明显变化,用药后20 min患者心率有所上升,用药后10、20 min BIS值有所下降,但高于戊乙奎醚组(P<0.05)。戊乙奎醚组用药后10、20 min,患者心率、血压、RPP和BIS值均降低(P<0.05)。气管插管前后戊乙奎醚组心率、收缩压、RPP和BIS值多低于东莨菪碱组。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戊乙奎醚作为冠脉搭桥术前用药,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和镇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麻黄碱对全身麻醉(全麻)患者丙泊酚镇静深度的影响,为麻醉过程中合理应用麻黄碱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岁、拟行非神经外科手术、需要丙泊酚行全麻的患者纳入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待血压下降、警觉/镇静评分(OAA/S)=2、脑电双频指数(BIS)稳定持续5 min后,在20~30 s内静脉滴注麻黄碱0.15 mg/kg。记录静脉滴注麻黄碱前、后不同时段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右侧桡动脉平均动脉压(MAP)、BIS和OAA/S。结果:共8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0±2)岁,平均体重指数(25.1±3.7)kg/m2。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者5例,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者3例。靶控输注丙泊酚前2 min,患者心率和MAP分别为(81.1±3.0)次/min和(93.3±6.4)mm Hg(1 mmHg=0.133 kPa),给予丙泊酚(13.7±2.3)min后分别下降为(60.2±0.9)次/min和(72.3±5.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给予丙泊酚前、后SpO2分别为(98.1±1.5)%和(97.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滴注麻黄碱前2 min MAP为(81.2±6.01)mm Hg,静脉滴注麻黄碱后1~2和3~4 min时段MAP分别升高为(87.0±6.5)和(92.6±7.4)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滴注麻黄碱前2 min BIS为68.9±2.1,静脉滴注麻黄碱后5~6、7~8和9~10 min时段BIS分别升高为73.6±2.97、7.7±3.1和79.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静脉滴注麻黄碱前2 min OAA/S为2.0±0.0,静脉滴注麻黄碱后10 min OAA/S评分升高至3.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峰值较MAP峰值滞后2~4 min出现。结论:丙泊酚全麻过程中静脉滴注麻黄碱可减浅镇静深度,建议根据手术种类和患者情况在静脉滴注麻黄碱后2~4 min内采用有效措施维持麻醉镇静深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动脉开放即刻靶控输注丙泊酚1mg/L对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0例,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各20例。S组全程吸入0.5%~2%七氟烷;P组在主动脉开放前持续吸入0.5%~2%七氟烷,主动脉开放即刻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1mg/L,同时下调七氟烷吸入浓度,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在40~60范围直至手术结束。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10min(T1)、回重症监护病房(ICU)后即刻(T2)、6h(T3)、12h(T4)、24h(T5)取桡动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CD11b水平。结果:2组不同时点cTnI、CK-MB、sICAM-1和CD11b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P组cTnI和CK-MB浓度在T3~5时降低、sICAM-1浓度在T2~5时降低、CD11b表达在T1~5时降低;2组术后心肌梗死、房颤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对患者心肌氧耗及心肌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78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氯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耗氧量、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卵巢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麻醉,试验组采取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即刻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及Coopers评分、肌电图(EMG)评分、肌松效应起效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结果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围术期患者多模态脑功能监测中使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判断脑血流和脑功能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择期手术时间>3 h,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组[二氧化碳气腹压力<1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H组(二氧化碳气腹压力15 mm Hg),每组20例。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T3)、手术后(T4)在颞窗行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脑电双频指数(BIS)、收缩期峰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平均脑血流速度(mCBFV)、搏动指数(PI)水平以及Ramsay镇静评分。结果L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为(3.94±1.28)分高于H组的(1.57±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7,P<0.05);T3时H组EDV、PI、BIS水平为(9.82±3.16)cm/s、(0.50±0.30)、(36.27±7.66)均低于L组的(18.95±3.50)cm/s、(0.69±0.20)、(40.50±3.41),mCBFV水平(115.46±18.00)cm/s高于L组的(101.56±22.2)cm/s;T4时H组EDV、PI、BIS水平为(12.06±3.10)cm/s、(0.81±0.16)、(41.25±8.24)均低于L组的(16.60±3.12)cm/s、(1.11±0.15)、(45.36±3.89),mCBFV水平(102.61±18.00)cm/s高于L组的(87.65±23.50)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围术期监测脑血流动力学简便、可靠,在围术期患者脑功能监测的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施正元 《江苏医药》2012,38(7):827-828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M)在全麻诱导中的镇静效应及对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全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以DM 1μg/kg稀释成10ml静脉泵注8min;C组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给药后20min开始泵注丙泊酚0.4mg.kg-1.min-1,芬太尼1-2μg/kg和维库溴铵0.8-1.0mg/kg。记录用DM前(T0)、用DM后3min(T1)、6min(T2)、9min(T3)、18min(T4)以及插管前(T5)、插管结束后1min(T6)、插管结束后3min(T7)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MAP和HR。记录诱导期丙泊酚用量。结果与T0比较,D组T3和T4时的BIS值从94.6±2.7分别下降至84.9±9.0(P<0.05)和71.7±11.6(P<0.01)。D组T6和T7时BIS值略低于对照组(34.1±6.9和38.0±8.1vs.43.0±27.3和40.7±9.7)。与T0比较,D组T4时HR明显降低[(67.7±16.0)次/分vs.(57.2±11.6)次/分](P<0.01);与T5比较,D组T6、T7时的MAP和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T5相比,C组T6和T7时的MAP均明显升高[(77.3±13.5)mm Hg vs.(94.4±20.0)mm Hg和(92.4±14.8)mm Hg](P<0.01)。D组丙泊酚最小诱导量和丙泊酚诱导总量均明显低于C组[(1.4±0.3)mg/kg vs.(2.4±0.3)mg/kg和(3.3±0.3)mg/kg vs.(4.5±0.2)mg/kg](P<0.01)。结论麻醉诱导前用DM 1μg/kg可以产生明显的镇静效应,减少诱导时丙泊酚用量,无呼吸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观察子宫肌瘤切除术应用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镇静效果。方法11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依循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术中30 min、术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中30 min的心率(71.8±6.2)次/min、平均动脉压(88.3±6.7)mm Hg(1 mm Hg=0.133 kPa)均高于对照组的(66.0±5.7)次/min、(80.5±6.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镇静有效率98.2%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提高手术镇静效果,可避免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大幅度变化,且用药安全性有保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餐后低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4例糖尿病伴餐后低血压老年患者,均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最大降幅、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最大增幅、餐后血糖最大增幅,分析治疗后餐后低血压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最...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进行左锁骨下动脉狭窄筛查及诊治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对天津市胸科医院6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采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筛查合并左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 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CTA) 明确诊断, 然后行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 术后1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均使用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结果 使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筛查出5例左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变患者, 且均得到了CTA确诊。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成功率为100% (5/5), 术后残余狭窄率均小于 10%, 症状性患者的症状均消失, 双侧上臂收缩压差均小于20 mmHg。使用左乳内动脉与冠状动脉前降支搭桥术中左乳内动脉血流量正常, 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 未发现冠状动脉-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围手术期无脑卒中、 心肌梗死及死亡并发症。随访6~12个月, 平均10个月, 无后循环缺血、 上肢缺血、 心肌缺血相关症状, 双侧上臂收缩压差均小于20 mmHg。结论 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对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筛查有独到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