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在HBV宫内感染中的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ISH)和原位PCR(IS PCR)法对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PBMC进行HBV DNA检测.用随机引物法进行地高辛-HBVDNA探针的标记和定量.结果ISH及IS PCR检测PBMC HBV DNA,探针浓度以0.6μg/ml、蛋白酶K浓度以10μg/ml、IS PCR以20个循环数为佳.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中,血清HBsAg、HBVDNA均阳性者有72.73%PBMC HBV DNA阳性;HBsAg阴性、HBV DNA阳性者中,有65.91%PBMC HBV DNA阳性;血清HBsAg、HBV DNA均阴性者中,仍有15.79%PBMC中HBV DNA阳性.结论IS PCR检测对低丰度PBMC HBV DNA具有细胞内定性和定位的特点.血清HBV DNA阳性新生儿多数可检出PBMC HBV DNA,而血清HBV DNA阴性新生儿也可呈PBMC HBV DNA阳性.提示PBMC HBV感染应作为HBV宫内感染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以HBsAg为指标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特点. [方法]在确定HBV经手术感染的阁值和HBV传染性定量检测的基础上,分析以HBsAg为指标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特点. [结果]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ID/ml.26.30%HBsAg阳性手术患者HBV DNA阳性,传染性范围在0-109 ID/ml:9.00%HBsAg阴性手术患者HBV DNA阳性,传染性范围在0~104 ID/ml.80.77%HBsAg阳性手术患者的HBV浓度在经手术传播的感染阈值之下,0.64%在乙肝疫苗的防护范围之上.HBsAg阴性HBV携带者的病毒浓度都在经手术传播的感染阈值之下. [结论]以HBsAg为指标虽可将所有手术中HBV传密源处于监控之下,但检出传染源的闪确性较低.因此,HBsAg不是一个好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sAg、HBeAg阳性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感染状况及其在宫内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对HBsAg/HBeAg双阳性共67对孕妇及其新生儿静脉血分离和提纯PBMC后,经抽提、纯化后的DNA进入PCR扩增反应,引物为HBV C区基因序列.结果67例HBsAg及HBeAg双阳性的孕妇中有35例(52.2%)PBMC中HBV DNA阳性,25例孕妇在血清及PBMC中均发现HBV DNA.67例新生儿有22例感染HBV DNA,感染率32.8%,其中血清HBV DNA阳性者10例,PBMC HBV DNA阳性者19例,二者均阳性者7例.结论母亲PBMC内HBV DNA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PBMC中HBV DNA阳性,PBMC内的HBV DNA可能是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HBsAg及HBeAg阳性母亲若血清HBV DNA为阳性就极大增加了其新生儿感染HB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相关抗原(HBV NRAg)用于临床乙型肝炎诊断的实验价值及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432份,ELISA法检测血清HBV NRAg、HBV血清标志物,FQ-PCR检测HBV DNA,同时进行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 HBV NRAg与HBV DNA的总符合率为90.70%;86例HBV DNA阳性样本中,HBV NRAg阳性率为95.35%,显著高于PreS1(79.06%)和HBeAg(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 NRAg与HBV DNA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HBV感染的筛选及判断HBV复制的有意义的补充项目.  相似文献   

5.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家族,具有狭窄的宿主范围及肝组织亲嗜性.大量试验数据显示,HBV L蛋白的PreS1区直接参与病毒和肝细胞的黏附.PreS1区N末端的豆蔻酰基化修饰对HBV感染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S区上富含半胱氨酸的抗原决定簇环是参与HBV感染的另一重要因素.HBV与肝细胞的黏附涉及到一些细胞蛋白,但尚无确切的证据证实它们在HBV感染中所起的具体作用.HBV的进入过程为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其研究是HBV领域的热点.此文就参与HBV进入的病毒及细胞相关因素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其DNA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与HBV DNA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2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和PreS<,1>检测与分析.结果 PrS1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组中检出率为84.21%,高于其在HBeAg阴性组中的检出率32.98%(P<0.01);HBV DNA阳性组中PreS1阳性率为92.45%,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的17.72%(P<0.01).HBeAg与HBV DNA均阳性模式的PreS1阳性率在乙型肝炎所有血清标志模式中最高,达90.63%.结论 HBV PreS1与具有病毒复制活动性意义的指标(HBeAg和HBV DNA)有良好的相关性,HBV PreS1的检测可以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分析HBV垂直传播在母婴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4291例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母婴配对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抽取产妇产前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各3ml,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V及其抗原、抗体.结果在4291例产妇中,HBV阳性患者490例,占11.42%.其中HBsAg、HBeAg、HBcAb阳性者200例,占4.66%,HBsAg、HBeAb、HBcAb阳性者290例,占6.76%.在对应的4291例脐带血中,新生儿HBV阳性者268例,占6.25%.其中HBsAg、HBeAg、HBcAb阳性者87例,占2.03%,HBsAg、HBeAb、HBcAb阳性者181例,占4.22%.阳性者男婴141例,女婴127例、分别占6.28%和6.21%.2222例剖宫产患者HBV阳性者251例,占11.30%,与其配对的新生儿脐带血HBV阳性者136例,占6.12%.2069例阴道分娩患者HBV阳性者239例,占11.55%,与其配对的新生儿脐带血HBV阳性者132例,占6.38%.结论胎盘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它可以阻止部分HBV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但不能阻止HBV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因此,胎盘垂直传播为母婴之间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而HBV阳性率与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性别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大学生中的现状,探讨TTV感染对HBV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抗-TTV IgM及抗-TTV、IgG,用巢式PCR(nested-PCR)技术检测血清TTV DNA,用速率法或终点法检测TTV、HBV感染者血清肝功能指标,用SPSS 13.0软件对各组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TV DNA阳性率为17.0%(29/171),HBV感染率为10.4%(121/1163),TTV/HBV重叠感染占HBV感染17.4%(21/121).TTV/HBV重叠感染者肝功能损害最重,HBV感染者次之,TTV感染者不明显.结论 大学生中存在一般水平的TTV感染和TTV/HBV重叠感染,TTV感染与HBV感染没有相关性,TTV协同HBV致病,促使TTV/HBV重叠感染者肝损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复制指标HBV DNA、HBeAg、HBcAg、Pres1Ag、HBcAb和感染指标PHSA-Re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肝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68例乙型肝炎血清分别采用荧光探针技术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浓度、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HBcAg和PHSA-Re以及酶免法测定Pres1Ag和HBV M,并进行结果比较分析. 结果 5项复制指标分别在HBV M不同模式组检出率不等同;HBcAb( )组的HBV DNA和HBcAg阳性率显著高于HBcAb(-)的HBV M模式组(P<0.01);若以HBV DNA检测阳性为HBV复制金标准,HBcAg检测符合率(83.2%)显著高于其他指标(P<0.01),而HBcAb检测特异性和HBeAg检测灵敏度过低;在158例HBV DNA 阳性和110例HBV DNA阴性的乙型肝炎血清中,PHSA-Re的阳性率分别为96.8%和38.2%,HBV DNA的含量与PHSA-Re浓度呈正相关递增. 结论 HBcAg 与HBV DNA相关性最好,HBcAb仅仅可作为HBV复制的初筛指标,5项指标评价HBV复制的临床意义为:HBV DNA>HBcAg>Pres1Ag>HBcAb;HBV DNA阴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的复制和感染仍有并存,乙型肝炎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防治中更能客观反映HBV复制与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学检测特点,探讨HBV基因分型与HBeAg、抗-HBc-IgM、HBV DNA及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深圳地区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抗-HBc-IgM,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用单克隆抗体ELISA法进行HBV基因分型,并对检验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在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测定出HBV基因分型179例(89.5%),B型121例(60.5%),C型58例(29.0%).HBeAg、抗-HBc-IgM、HBV DNA与基因分型无关.B型多见于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型多见于肝硬化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论 深圳地区HBV基因分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单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HBV基因分型具有特异、敏感、简单和实用的特点,HBV复制强弱与病毒基因分型无关.HBV基因分型与HBeAg、抗-HBc-IgM、HBV DNA检验可相互补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