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吕燕平  张艳莉  刘勇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0):1359-1360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应用于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可行性.方法 20例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用NIPPV治疗,观察不同时间PaO2、PaCO2、pH、呼吸频率(RR)的变化.结果 应用NIPPV治疗H1N1流感所致ALI/ARDS,在通气2 h后可提高PaO2,降低呼吸频率;通气24 h后,PaO2、RR显著改善;病情恶化气管插管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早期积极应用NIPPV治疗可改善缺氧,降低呼吸频率,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应用于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可行性.方法 20例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用NIPPV治疗,观察不同时间PaO2、PaCO2、pH、呼吸频率(RR)的变化.结果 应用NIPPV治疗H1N1流感所致ALI/ARDS,在通气2 h后可提高PaO2,降低呼吸频率;通气24 h后,PaO2、RR显著改善;病情恶化气管插管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早期积极应用NIPPV治疗可改善缺氧,降低呼吸频率,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孕妇甲型H1N1流感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证实的14例甲型H1N1流感孕妇的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胸部X线片及CT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在出现临床症状后胸部影像学检查均有异常表现,轻症患者8例,其中6例为单个肺叶磨玻璃密度及片状高密度,2例双肺下叶片状高密度,3例伴少量胸腔积液;重症患者6例,表现为双肺多叶受累团絮状高密度,同时伴有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结论 甲型H1N1流感孕妇患者影像学征像为非特异性急性感染性病变,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泰安市最初隔离观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内源性感染41例,占95.35%,外源性感染2例,占4.65%; 39例(90.70%)患者以发热为最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痛等流感样症状;43例确诊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甲型H1N1流感,只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预后良好;早发现、早诊断是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安徽省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患者临床症状轻,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咽痛、流涕、鼻塞,与季节性流感相似,无特异性表现。采取预防措施后有效控制了疫情。结论病例的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关键,落实密切接触者的早发现、早管理和医务人员防护是及早发现疫情、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2009年12月4日收治一对双胞胎早产极低体重儿,因为孕母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其孕母出现昏迷、感染性休克、等行剖宫产出生,出生后快速复苏,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隔离,由于消毒隔离方法得当,使其住院期间未传染上甲型H1N1流感和交叉感染,现将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孕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北京市孕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描述病例发病时间、地区和职业分布,并利用Logistic回归探讨导致孕妇甲型H1N1流感病例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9~2010年北京市孕妇中累计出现确诊病例81例,危重症病例占30.9%,确诊病例病死率6.2%,死亡病例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孕妇危重症病例所占构成比和病例病死率高于育龄期女性(χ2=88.2,P<0.001;χ2=9.6,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治疗时间间隔长、体重指数高是导致孕妇甲型H1N1流感病例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易并发呼吸衰竭和感染中毒性休克,且出现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危险性高于育龄期女性,外来务工人员是孕妇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规律和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白云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及学校和家庭聚集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病3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2009年共报告25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其中学生169例(占67.6%),发病年龄以7~24岁为主(182例,占72.8%)。全区有13所学校和2个家庭发生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以9月最多,共11起。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学校是疫情多发场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患者,狠抓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尽快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控制学校或家庭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隆回县4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隆回县4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分布情况、发现途径、临床表现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隆回县4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中,学生37例,教师1例,孕妇2例,10月和11月为隆回县甲型H1N1流感高峰期,分别为11例和19例,均为学校聚集性疫情,随着学生广泛接种甲流疫苗后,从12月开始,学校聚集性疫情减少,2名孕妇被确诊为甲流病例。结论隆回县甲型H1N1流感综合防控措施取得实效,甲流疫情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0.
钦州市钦南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钦州市钦南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情况,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方法,对钦南区7起中小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起暴发疫情共报告急性流感样病例139例,采集其中22例病例的咽拭子经实验室检测,18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病例症状比较轻,以咳嗽(94.96%)、头痛(70.50%)、咽痛(48.92%)、头晕(38.85%)、乏力或酸痛(占42.45%)、流涕或鼻塞(占17.99%)为主,无死亡病例;病例全部为学生;男女生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宿生与非住宿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学生的罹患率高于接种的学生(P<0.01)。结论及早对可疑发热病例进行实验检测,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病例,加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与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的流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