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广东省某高校2004年新生乙肝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高校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高校防治乙肝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减少和控制乙肝的传播流行.[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对HBsAg阳性者进行其他4项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即乙肝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用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2 671名2004年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为16.66%.其中男生HBsAg阳性率为18.73%,女生HBsAg阳性率为12.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十AST升高伴HBsAg阳性有52人,占阳性人数的11.69%.[结论]广东江门某高校2004年新生HBsAg阳性率较高,高校应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在学生中进行乙型肝炎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意识,定期进行肝功能及乙肝5项指标检查,对易感染者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中心管内餐饮、副食、饮用水、托幼机构及部分公共场所等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及中等以上职业技校学生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现状及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以上人群HBsAg、ALT,部分样品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结果1、6678人中检出HBsAg阳性290人,总阳性率4.34%。2、不同铁路地区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衡阳>长沙>株洲),服务性行业与职校学生间、男女两性间无显著性差异。3、总ALT异常率1.01%,HBsAg阳性者中有5.22%ALT异常。4、共检出18种乙肝标志物模式。HBsAg阴性者中,五项全阴占47.40%,单抗-HBs阳性者占37.72%,其次为抗-HBs阳性伴抗-HBc阳性7.61%,有5种少见模式。HBsAg阳性者中,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小三阳)占54.48%,HBsAg阳性、抗-HBc阳性占21.64%,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大三阳)占17.91%,有7种少见模式。结论被检人群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对体检人群单测ALT不能反映肝功能水平,不可取;动态观察乙肝标志物模式的变化,尤其不能忽视少见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职校新生乙肝疫苗接种及HBV感染情况,为预防乙肝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高职校2007级新生2 432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问卷调查,同时用ELISA法检测每个新生的血清HBsAg和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00%的新生接种过乙肝疫苗,城市学生接种率高于农村学生(p<0.05),女生接种率高于男生(p<0.05)。HBsAg阳性率2.34%,男生为5.34%,女生为1.06%,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p<0.05);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3.28%,城市学生为0.68%,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高于城市学生(p<0.5)。抗-HBs阳性率为74.38%,女生抗-HBs阳性率85.83%,男生为47.74%,女生抗-HBs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城市学生抗-HBs阳性率92.80%,农村学生64.00%,城市学生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学生(p<0.05)。结论高职校新生仍须注意乙肝预防;农村生源和男生抗-HBs阴性者为重点预防对象,接种乙肝疫苗为有效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生HBV感染状况,为高校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大学2002-2006级本科新生23961人检测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ALT。结果新生HBsAg阳性率平均为13.03%,乙肝两对半"大三阳"、"小三阳"检出率分别为6.65%和5.41%;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05%和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6级城乡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9.14%和1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HBV感染状况不容乐观,HBsAg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新生入学时普查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生HBV感染状况,为高校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大学2002-2006级本科新生23 961人检测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ALT.结果 新生HBsAg阳性率平均为13.03%,乙肝两对半"大三阳"、"小三阳"检出率分别为6.65%和5.41%;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05%和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6级城乡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9.14%和1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HBV感染状况不容乐观,HBsAg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新生入学时普查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崔金环 《中国校医》2009,23(5):542-543
目的了解专科学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做好学校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市某专科学校2006~2007年1 955名入校新生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校新生HBsAg阳性率为9.46%,男生感染率(10.58%)高于女生(7.8%),有统计学意义;城镇学生阳性率(7.2%)显著低于乡村学生(11.22%)。抗-HBs阳性率为38.25%,其中男生38.95%,其间有统计学意义,女生37.2%,男女间无统计学意义;城镇学生46.52%,乡村学生31.75%(χ2=44.74,P<0.01),乙肝五项指标均阴性者达52.3%。结论该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对这一特殊群体应加强管理,同时开展好易感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一学入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开展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03年驻济南市某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测2200人,HBsAg阳性率为3.64%,抗-HBs阳性率为56.50%,抗-HBe阳性率为13.41%,抗-HBc阳性率为13.77%,HBeAg阳性率为0.55%;抗-HBs阳性率来自农村的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抗-HBe阳性率来自农村的低于来自城镇的学生。[结论]部分大学新生缺乏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应接种乙肝疫苗,并对部分具有传染性的学生采取适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某中学初中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仝志琴 《职业与健康》2005,21(12):2022-2023
目的了解中学生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及抗体免疫状况,为学校制定相应的预防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中学2001~2004年入校新生共1 607名采用反向血凝法测定乙肝HBs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HBs,按年份、性别分析比较.结果 4 年中HBsAg平均阳性率3.48%(56/1 607),男女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P<0.01),男生乙肝病毒感染率高于女生.2001~2003年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4.05%、3.40%、2.68%,逐年下降,2004年又有所回升(3.82%).4年中新生平均抗-HBs阳性率为56.2%.男女生阳性率分别为60.0%和55.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1,P>0.05).2001~2004年,抗-HBs阳性率分别为46.0%、46.9%、58.8%、 68.9%.结论建议对HBsAg阳性者进一步检查乙肝5项指标和肝功能,并对HBsAg、抗-HBs同时阴性者集中注射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9.
某学院新生HBsAg,ALT与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学院入学新生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高校医疗保健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1999-2001年入学新生进行HBsAg和ALT检测,并询问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结果3年共检测2 789名新生,HBsAg阳性者243人,阳性率为8.71%。城镇新生HBsAg阳性率为7.64%,农村新生为9.1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新生HBsAg阳性率为9.65%,女性新生为7.2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届新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1.40%,其中城镇新生接种率为25.03%,农村新生接种率为20.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LT异常率为5.88%。结论高校新生入学时检测HBsAg和ALT,了解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对做好大学生乙肝防治和医疗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中专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HBV的感染和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09年对凯里市6所大中专30971名入学新生抽血检测HBV标志物,HBV标志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赖氏法检测。[结果]2007~2009年共检测30971名大中专入学新生,HBsAg阳性者1767例,阳性率为5.71%。不同年份间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HBsAg阳性率(6.17%)高于女生(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共568例,占77.70%。3年ALT异常率为1.24%,有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黔东南州大中专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我国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枣庄市中学生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中学生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枣庄市4所高中的一年级入学新生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合计检测12 792名高一新生,HBsAg阳性率为2.13%。HBsAg阳性率,男生为2.65%,女生为1.34%(P0.01);重点中学为1.52%,普通中学为3.77%(P0.01)。检出的272例HBsAg阳性者中,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的占53.31%,单纯HBsAg阳性者占21.32%,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者占17.65%,HBsAg、抗-HBc均阳性者占7.72%。[结论]枣庄市高一新生HBsAg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某高校1998~2006年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近9年大学新生乙型肝炎(乙肝)的流行状况,为改进预防控制乙肝措施提供信息。[方法]新生入学体检时采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日产CHEMIX-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结果]1998~2006年HBsAg阳性率为6.34%~7.52%,各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生HBsAg阳性率7.12%~8.71%,女生HBsAg阳性率3.69%~5.23%,男生高于女生(P﹤0.01或P﹤0.05;HBsAg阳性伴有ALT异常率0.57%。[结论]大学新生入学体检进行HBsAg和ALT检测,并在入学后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采取综合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族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模式。[方法]对2007~2008年剑川县经医院确诊的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的白族乙肝患者217例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检测217例,HBsAg阳性率为97.70%,抗-HBs阳性率为4.15%,HBeAg阳性率为35.48%,抗-HBe阳性率为59.45%,抗-HBc阳性率为84.79%。检出10种感染模式,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者占17.05%,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者占44.70%。[结论]白族乙肝患者HBV血清感染标志物模式复杂,抗-HBs阳性率很低。  相似文献   

14.
某高校新生体检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学校控制乙肝传播提供依据。方法:于2000-2001年对怀化市某高校入学新生(16-20岁)清晨空腹静脉采血,用ELA法检测HBsAg,HBsAg阳性者进一步用ELA法检测其它乙肝血清标记物和肝功能。结果:检测2016名学生,HBsAg阳性率为6.05%,男女差异无显著性。HBsAg阳性者中肝功能异常者10人占8.19%,大小三阳57例占46.72%。结论:高校新生入校体检有必要增加HBsAg和肝功能检测,对易感学生需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对已感染HBsAg并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学生需生活隔离,并加强健康教育,防止乙肝在学校中传播。  相似文献   

15.
严志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510-2511
[目的]了解某职业技术学院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预防和控制乙肝的传播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和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HBsAg及肝功能检测.根据自愿原则,对HBsAg阳性者再进行其他4项乙肝血清指标检测.[结果]新生HBsAg阳性率为14.91%,男生HBsAg阳性率为16.73%高于女生(1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5年HBsAg阳性率为14.07%较2003年(17.49%)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项乙肝血清指标检测中,"大三阳"占50.38%,,"小三阳"占31.20%.[结论]要加强乙肝防治知识宣传.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防止乙肝在校园里传播.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某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了解大学本科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检测2005年本科新生HBsAg和抗-HBs(金标法)。结果HBsAg阳性率3.56%,男生4.62%高于女生2.26%(χ2=10.7 424,P<0.01);抗-HBs阳性率62.69%,男生59.96%低于女生66.05%(χ2=10.4750,P<0.01);HBsAg、抗-HBs均阴性者33.75%,男生35.42%高于女生31.69%(χ2=4.1 030,P<0.05)。不同地区的学生HBsAg阳性率有区别。结论该校2005年本科新生HBsAg阳性率较低;女生对乙肝病毒呈“高免疫、低感染”的特征;检测HBsAg、抗-HBs可以大致反映学生中的HBV感染及免疫状况,使防病及免疫接种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可以节省医疗资源,减轻学生负担。  相似文献   

17.
彭力科  黄兰芝 《中国校医》2009,23(2):196-196
目的为了解医专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控制乙型肝炎在新生中传播。方法空腹采静脉血2mL,凝固后分离血清,对2006~2007年4885名入校新生进行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ALT、TB、DB)检测。结果新生HBsAg阳性率为8.93%。其中男生阳性率为9.10%,女生阳性率为8.82%。肝功能异常102人。结论柳州医专新生乙肝感染率和肝功能异常偏高,其中男生乙肝感染率比女生高,应予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8.
某高职校新生乙肝感染及疫苗接种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职校新生乙肝疫苗接种及HBV感染情况,为预防乙肝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高职校2007级新生2432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问卷调查,同时用ELISA法检测每个新生的血清HBsAg和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00%的新生接种过乙肝疫苗,城市学生接种率高于农村学生(p〈0.05),女生接种率高于男生(P〈0.05)。HBsAg阳性率2.34%,男生为5.34%,女生为1.06%,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p〈0.05);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3.28%,城市学生为0.68%,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高于城市学生(p〈0.5)。抗-HBs阳性率为74.38%,女生抗HBs阳性率85.83%,男生为47.74%,女生抗-HBs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城市学生抗-HBs阳性率92.80%,农村学生64.00%,城市学生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学生(p〈0.05)。结论高职校新生仍须注意乙肝预防;农村生源和男生抗-HBs阴性者为重点预防对象,接种乙肝疫苗为有效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19.
李富冉 《中国校医》2011,25(6):432+434-432,434
目的 了解中原油田高中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中原油田高中入校新生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结果 调查学生7 034人,HBsAg阳性率为8.18%,以1.3.5阳性和1.4.5阳性所占比例较高;男生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校HBV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5年间入学的大学生6417名采用酶动力法检测ALT,用金标法对HBsAg筛选,对肝功能异常或HBsAg阳性者采用酶标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二对半”。结果肝功能异常900人(阳性率14.03%),HBsAg阳性481人(阳性率7.50%),其中男性阳性率8.36%,女生阳性率4.88%,检测“二对半”发现学生中以“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eAb、HBcAb”两种感染模式为主,前一感染模式男生占53.85%(217/403),女生占30.77%(24/78)。结论HBV感染和学习负担过重是我校新生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男生感染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