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合干姜附子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RL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9例予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及补铁、补充叶酸、纠正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等对症治疗,治疗组1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当归芍药散合干姜附子汤,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国际RLS研究组评分量表(IRL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IRLS评分、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4.2%,对照组总有效率52.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及对症补铁、补充叶酸、纠正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等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合干姜附子汤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RL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IRLS评分、PSQI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对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采用中药脐疗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70例,符合便秘诊断标准,规律透析1年以上,每周3次,每次4h。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女17例,男18例;平均年龄62.76±13.89岁;平均透析时间4.34±2.40年。观察组中,女1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组对患者采取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组对患者则实施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指数,低血压发生率。结果: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组疗效比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变化幅度更小,与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组低血压有15例;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组有2例低血压,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8.3%少于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可纠正患者血液透析过程的低血压状态,改善血液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督灸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影响。方法:将6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督灸疗法,督灸部位选取从大椎到腰俞之督脉,于督脉之上隔督灸粉及生姜泥进行艾灸,2周治疗1次,8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RLS严重程度(IRL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并评价两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IRLS、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IRLS、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58.8%(20/34),对照组愈显率为22.9%(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督灸疗法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症状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脉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微炎症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2015年8月在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透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通脉片治疗。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胆固醇(TC)等客观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5.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16.65±4.2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19.27±5.4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ET-1(81.53±11.09)pg/m L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浆ET-1(117.24±13.57)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Hs-CRP(3.51±1.42)mg/L、IL-6(30.28±12.32)ng/L都低于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血浆Hs-CRP(5.27±1.56)mg/L、IL-6(36.52±11.7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后,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b、TRF、TC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通脉片可以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改善患者的微炎症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下肢自体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奇偶数分组,分别进行全面性护理指导、常规护理,各60例。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48.89±5.62)分、自我概念(28.48±3.51)分、健康知识水平(47.34±5.62)分、自护责任感(26.78±3.53)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3.3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性护理指导用于实施下肢自体动静脉内瘘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不安腿综合征(RLS)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透析时间越长,RLS发生率越高。RLS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和肌肉痉挛、深部肌肉不适感,感觉异常常见的是蚁行和瘙痒感,在休息或夜间会明显加重,活动后明显好转,会形成双下肢交替性不安状态,休息或夜间症状加重,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严重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本研究采用活血安神方足浴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RLS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张红  吴芊葭  黄蔚霞 《新中医》2018,50(12):110-11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临床疗效。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伴RLS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及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加巴喷丁。治疗8周,治疗前后使用RLS评分量表(IRLS)评价,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钾、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 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白蛋白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P 0.05),但治疗后2组间血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钾较治疗前升高(P 0.05),但2组间治疗后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RLS评分明显下降(P 0.01),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血府逐瘀汤能改善患者RLS临床症状,效果等同于加巴喷丁。结论: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能缓解患者症状,疗效与加巴喷丁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8月我院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BUN、Cr均较治疗前改善,以观察组明显,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后两组患者RRF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12个月后一级终点事件观察组23.8%,对照组38.1%(P<0.05)。结论:应用黄芪注射液可延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RF丢失,对改善患者肾功能,延缓疾病进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对钙磷代谢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行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钙(Ca)(2.23±0.78)mmol·L~(-1)、磷(P)(1.46±1.17)mmol·L~(-1)、甲状旁腺激素(PTH)(828.34±94.54)ng·L~(-1)、钙磷乘积(3.75±0.46)mmol·L~(-2),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7.78±1.41)mg·L~(-1)、白细胞介素-6(IL-6)(94.45±10.21)pg·mL~(-1)、血浆白蛋白(ALB)(36.46±3.30)g·L~(-1)、血红蛋白(Hb)(126.21±8.87)g·L~(-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11.76%,与对照组14.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维持钙磷代谢的平衡,改善微炎症现象,且不会增加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伦理需求进行调查,针对性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血透室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获得患者的各项护理伦理需求。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各项护理伦理的需求均较高,排在前五位的是:操作技能(3.63±0.53)分、健康教育(3.49±0.51)分、隐私保护(3.35±0.49)分、自主权(3.34±0.68)分、知情同意权(3.32±0.48)分,其余分别为综合素质、人文关怀、服务态度、透析环境、饮食指导。结论各项护理伦理需求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迫切要求,护理人员应提高操作技能,加强健康教育,尊重患者权利,倡导人文关怀,以满足患者的护理伦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实验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身健康的影响。方法:纳入浙江省中医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住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临床资料,探讨心理因素对患者心身健康的影响;2011年5月~2013年5月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未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检测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身健康的影响。结果:未抑郁组患者卡氏评分(t=7.15,P=0.000)明显高于抑郁组,死亡率(t=12.05,P=0.000)却明显低于抑郁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健康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龙川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经治疗,均曾服用三联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不达标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和甲状旁腺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的血压值和甲状旁腺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许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为水分及饮食的限制以及各种药物的应用,使其存在排便困难,排便减少,甚至便秘。我科采用针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便秘,并与药物治疗相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均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科规律性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不宁腿综合征(RLS)的危险因素及与中医证素特点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0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MHD患者305例,根据是否发生RLS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其中RLS阳性组患者72例,RLS阴性组患者233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MHD并发RLS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与中医证素特点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110 g/L、PTH≥350 pg/mL、原发糖尿病肾病是MHD患者并发RLS的危险因素(P<0.05)。病性证素中最常见的是血虚45例(62.50%)、阴虚42例(58.33%)、湿40例(55.56%)、动风38例(52.78%),病位证素最常见的是肾50例(69.44%)、肝44例(61.11%)、经络41例(56.94%)、脾36例(50.00%),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回归分析中,年龄是血虚、湿、痰的危险因素,原发肾小球疾病是气虚、血瘀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肾病、贫血、高PTH水平是MHD并发RLS的独立危险因素。MHD 并发RLS中医证素常见肾、血虚、肝、阴虚等,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中,年龄与血虚、湿、痰证素呈正相关,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气虚、血瘀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减少透析治疗次数的替代治疗方法.方法 设治疗组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由原每周三次减少为每周二次,加用复方大黄灌肠液高位保留灌肠,1次/d,透析当天不用;对照组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保持每周3次治疗.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及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本方能有效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治疗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调查了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总得分为(35.82±4.96)分。其中药物治疗依从得分最高。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别为求医条件、健康信念、维持性血液透析知识、家庭和社会支持。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健康信念。结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的超滤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的1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斜线超滤模式组给予斜线超滤,直线超滤模式组进行了直线超滤。比较两组满意占比;血液净化依从性;超滤前后血液净化指标、心功能和血压;血液净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斜线超滤模式组满意占比、血液净化指标、心功能和血压、血液净化依从性、血液净化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直线超滤模式组有优势,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斜线超滤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调查了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总得分为(35.82±4.96)分。其中药物治疗依从得分最高。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别为求医条件、健康信念、维持性血液透析知识、家庭和社会支持。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健康信念。结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肾活络补血方治疗脾肾阳虚、血虚夹瘀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7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诊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结合促红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肾活络补血方进行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状评分,并根据中医症状评分评估2组疗效;同时测定2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血清肌酐(SCr)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分别为(8.58±1.77)分、(14.10±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Hb、RBC、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温肾活络补血方可有效改善脾肾阳虚、血虚夹瘀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症状及贫血情况,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