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四气五味为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五味之中,甘为补益象征,甘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农本草经》在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并将所载的药分上、中、下三品。在对中药毒性的认识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毒性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疗疾病,是因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它的毒性,凡药均有  相似文献   

3.
冯文战  李光霞  张林  高立  刘代群  李陶  彭艳 《光明中医》2016,(19):2783-2785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神农本草经》到后世的本草著作中均有中药四气五味的论述,《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篇幅将中药五味理论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将中药的五味功能化,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中药五味理论的临床运用在后世医家的论著里未能得到系统总结和发展。现将中药五味理论与藏象理论及脏腑升降理论相结合,用于指导内科杂症的治疗选药,效果显著,从五味理论的理论渊源、临床应用,初步探讨五味理论的临床应用,并附医案3则。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中的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平)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神农本草经》称:"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与有毒无毒",自古以来,各种中草药书籍论述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鉴别认识药物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而现代药学是根据其所含成分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家对此均很重视。在《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典医籍中就对药物性味及其作用作了记载,历代医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其性味。中药性味理论,沿用自今,在临床中仍有实际意义。中药的性又称为气,即寒热温凉平的药性,表明药物的性质。虽有四  相似文献   

6.
对中药药性气味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药性理论,所指范围认识尚不一致,多数则将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作为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拟首先对气味理论作一些探讨。气味,或称性味,常称四气五味。《神农本草经》即有“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之说。即每个药物有其气和味,以标志其功效和主治。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今许多书籍对药物性味之记载不尽一致,尤其是对某些药物的味的记载,很不相同。如以当归为例,《纲目》谓其苦,《别录》谓其辛,李杲《用  相似文献   

7.
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神农本草经》序称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与有毒无毒。”自古以来 ,各种中药书籍在论述一药物时必先标明其性味 ,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以及临床用药 ,都有实际意义。本文试就中药四气五味的内容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的分析综合 ,以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1 四 气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和温热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寒与凉 ,温与热性质基本相同 ,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温次于热 ,凉次于寒。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反应概括…  相似文献   

8.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药寒、热、温、凉四种特性 ,是传统中医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即指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 (性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则指出了以病证寒热作为用药依据的基本治疗原则。《本草纲目》中“酸咸无升 ,甘辛无降 ;寒无浮 ,热无沉 ,其性然也”则阐明了中药的性味与作用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现代对中药四性的研究与探讨更为细致与深入 ,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与五味的关系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 (淡 )、苦、酸 (涩 )、咸五种味道 ,是由中药的多种化学成分所决定的 ,四性则是这些成分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早于《神农本草经》的《五十二病方》已有味的记载。《黄帝内经》用阴阳五行学说阐发人体生理、病理及治则等,并对药物性质进行归纳,把五味与五脏、五色、五臭等相配属。《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代以前的本草学成就,正式定名药的“四气”、“五味”,明确提出“药有酸、成、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记栽温性药有95种,热性药1种,寒性药125种,平性药123种;  相似文献   

10.
崔建敏 《光明中医》2003,18(5):44-45
药性即药物的性能 ,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功能。包括药物治疗效能的物质基础治疗过程中所体现的作用。中药的基础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与无毒等。现概述如下 :四气是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四气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列》 ,“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首次将“气”称为“性”的 ,是宋代寇 ,他在《本草衍义》中提出“寒热温凉 ,是药之性”。故“四气”又可称“四性”。温性药物多含有挥发油 ,如细辛、荆芥、防风、白芷等。热性药有的含多量的挥发油 ,如肉桂、胡椒、干姜等 ;有的含强烈刺激性的脂肪油 ,如巴豆、…  相似文献   

11.
真正的平性药并不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的药性系指四气(性),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此外,《神农本草经》及其他本草著作中还有一种平性药的论述和记载。再翻开一九八四年版《中药学》新教材,可以看到,诸如茯苓、火麻仁、鸡内金、桔梗、天麻、党参、山药、莲子、香附、甘草等近一百种平性药。平性药是否真正存在?历代医药学家有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个人认为,真正的平性药是不存在的,无论从那个方面去理解和认识,总还有偏微凉、微温的不同。兹从两方面加以论述。一、指药性和缓,应用广泛:每种中药必具一性,有性必定有偏。中医治病,就在于  相似文献   

12.
中药寒热量化和寒热量化最小量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蒋孝保  蒋南楠 《中医杂志》2003,44(7):548-550
在中医药学中,寒热是中药的基本药性,寒热程度自古至今只有文字的叙述而无数值的界定,这无疑会影响中药研究发展。本文仅对中药寒热量化进行一些探讨。1 中药寒热程度的原始表述不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中药药性就有了寒热之分。《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说法了,至《神农本草经》提出的四气五味药性理论,中药的寒热程度有了寒、热、温、凉的分级。后人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把四气细分为大热、热、微热、温、微温及微  相似文献   

13.
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及归经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及归经的关系.以文献和专著中报道的肝毒性中药为研究对象,以《中药大辞典》记载的药性理论内容为主要依据,统计分析肝毒性中药在四气、五味及归经方面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①肝毒性中药和一般中药在四气归属方面均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均为寒、温、平、凉和热性.二者在四气归属上有相似的分布规律,中药肝毒性与四气归属无相关性;②肝毒性中药在五味归属方面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为苦、辛、甘、酸、涩、咸和淡味;一般中药在五味归属方面亦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为苦、甘、辛、咸、涩、酸和淡味.中药肝毒性与五味归属有一定相关性(P <0.05,rp=0.137).③肝毒性中药和一般中药在归经方面均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均为肝、肺、胃、脾、肾、心、大肠、膀胱、胆、小肠、心包和三焦经.二者在归经上有相似的分布规律,中药肝毒性与归经无相关性.肝毒性中药在四气、五味归属和归经方面有明显差别,但与一般中药比较,中药肝毒性与四气归属和归经无相关性,与五味归属则有一定相关性,但为弱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王进  王旭东  吴承艳  朱博冉 《中草药》2017,48(1):197-202
本草学是在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对传统"药"学的统称。中药的毒性理论蕴含于本草学药性理论之中,其论述范式则指撰写本草学著作所应用的指导原则。毒性理论的论述范式是经《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的传承逐渐形成的,其形成在汉代"生生不息"观念的凝结中又涵摄了药性、毒副作用、药材基原、药材制备及配伍等复杂面向。经探考发现传统的"有故无殒"药性作用部分应回归四气及气味厚薄的记述;不当的药材基原部分应统属于药材来源的管控;特殊体质的不良服药反应不应归于毒性的记述,因剂量不宜或服用方法不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应回归到国家相关部门建议的项目之下;毒性分级分类的标准须有现代毒理的研究为基础同时严格限制使用剂量与适用范围。这将有助于重新建构既兼顾中药用药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发挥中药特色的现代本草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药性形成过程和现代药性认识方式的思考,本课题组提出"以效识性"观点,以此观点为核心,文章从四气、五味、归经3个方面,以"有其效而无其气""有其效而无其味"及"有其效而不归其经"为纲对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所载中药中存在"有其效而无其性"现象的中药的药性进行了再认识,并提出了基于"以效识性"观点的中药药性再认识的研究思路。"以效识性"观点为中药药性的再研究奠定基础,为新发现中药的药性认识提出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药性味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药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其中,中药的四性五味作为中药的核心药性在中医临床诊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近年,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先后立项支持性味理论相关项目的深化研究,旨在进一步从分子水平解析中药四性五味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和药学体系。本文对近20年来有关中药四气五味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从生物效应、物质基础等方面对中药四气五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概述,结合课题组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发现和体会,剖析了目前中药药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深入开展中药性味理论的科学实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伤寒杂病论》重视药食气味理论的运用。通过结合《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相关论述,从五味感觉异常、饮食气味宜忌、病证五味禁忌、脏腑五味配伍与四气药性运用等方面,全面总结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所有关于气味的论述,从而揭示张仲景对于气味理论的运用原义,为进一步分析经方气味组方规律和药食养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英豪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87-1687
中药四性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它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效的概括。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指出了“药有寒热温凉四气(性 )” ,现代对其研究则更细致、深入。笔者认为 ,中药四性的功效离不开它的整体调节观。1 从中医角度探讨治 则 阴阳五行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 ,我们祖先早在两千年前就以阴阳五行学说剖析了生命的制约调节统一规律。中药的四性就是从调节机体体内平衡为出发点 ,从而建立了治则、治法。《神农本草经》指出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亦指出了 :“寒…  相似文献   

19.
<正>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是中医临床组方用药的依据,也是中药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四气(又称四性)指的是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特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有关文献中中药的心血管系统毒性的报告及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方法 ,对 10 3种具有心血管系统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其有效成分与心血管系统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四气属性中寒、热两类药物 ;五味属性中苦、甘、辛三类药物 ;归经属性中归肝、脾、肺、胃四经的药物和有效成分中含生物碱类及甙类成分的药物方面。结论 :中药药性理论及有效成份与其心血管系统毒性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