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环氧合酶-2(COX-2)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微血管生成和转移中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 方法选择84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组织和22例非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X、COX-2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CD34)的表达,光镜下记录微血管计数(MVD).Spearman相关性分析HBX、COX-2与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微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关系; 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稳定转染HBX肝癌细胞HepG2(HepG2-X)中COX-2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epG2-X培养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PGE2)表达水平及不同浓度(10、30、50 μ mol/L和70 μmol/L)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作用后PGE2的表达水平;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生长速度.结果 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中HBx、COX-2均高表达,HBx阳性表达组中COX-2阳性率为88.87%(55/62),明显高于HBx阴性组的31.82%(7/22,x2=27.188,P<0.01)和非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40.91%(9/22,x2=20.453,P<0.01);HBx阴性表达的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和非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中COX-2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3,P=0.531); HBx和COX-2在转移组表达高于无转移组(P<0.01);HBx及COX-2的阳性表达组平均MVD值均明显高于HBx阴性组和非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P<0.05),且转移组MVD高于无转移组(P<0.01);门静脉侵犯组高于非侵犯组(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HBx、COX-2在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微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68,P<0.01);在HepG2-X细胞中,COX-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肝癌细胞HepG2 (空载体转染HepG2细胞,HepG2-PC)相比,均显著提高,并且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表达水平也显著提高;和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相比,塞来昔布对转染HBx基因的细胞分泌PGE2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结论 HBx、COX-2在乙型肝炎相关性HCC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二者呈正相关,与HCC微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COX-2可能是HBx促使肝癌组织微血管生成和转移的一个重要中间分子,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是通过HBx、COX-2及PGE2作为信号转导通路在HCC的浸润与迁移,在微血管生成与转移的过程中发挥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前列腺素E2(PGE2)、微粒体型前列腺素E2合成酶-1(mPGES-1)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5例HCC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的PGE2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mPGES-1和HBx的表达,并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PGE2含量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9.10±2.03)ng/g和(2.78±0.19)ng/g;肝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为(128.74±14.44)pg/ml,与肝癌组织中PGE2含量呈正相关(r=0.862);HCC组织中HBx和mPGES-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2%和78.5%,而癌旁肝组织的HBx和mPGES-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和46.2%,其中mPGES-1蛋白在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x和mPGES-1的表达升高与肝癌分化程度和肝外是否转移相关(P〈0.05);HBx的表达与mPGES-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9);外周血PGE2水平和组织mPGES-1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6)。结论肝细胞癌与PGE2、HBx、mPGES-1表达相关;可以通过检测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的PGE2水平来辅助评估肝癌的复发转移;HBx和mPGES-1可作为肝癌的治疗靶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 R)在肝细胞癌组织/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0例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MR的表达,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系、肝细胞系中MR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肝细胞癌组织中M 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86%vs 76%,30%,P0.05).免疫荧光:MR在肝癌细胞系BEL-7402、Hep G2和人肝细胞系HL-7702中均有表达.在肝癌细胞系BEL-7402、Hep G2上有很强的MR表达,在肝细胞系HL-7702上MR的表达分布明显较少.Western blot法:MR在肝癌细胞系Hep G2、BEL-7402和人肝细胞系HL-7702上均有表达,肝癌细胞BEL-7402中M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肝癌细胞Hep G2(P0.01)、肝细胞HL-7702(P0.01).结论:MR在肝细胞癌组织/肝癌细胞系中高表达提示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Bx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81份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及CEACAM1的表达情况,分析HBx和CEACAM1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Western印迹检测人正常肝细胞系QZG、肝癌细胞HepG2及稳定转染HBx的肝癌细胞HepG2(HepG2-X)中CEACAM1的表达.结果 81份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表达阳性率为74.07% (60/81),CEACAM1表达阳性率为71.60% (58/81),二者与门静脉侵袭、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存在显著相关,HBx与CEACAM1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10,P<0.01);在HepG2-X中,CEACAM1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系QZG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HBx的高表达和CEACAM1的低表达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HBx有可能通过抑制CEACAM1的表达而诱导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5.
抑癌基因PTEN及p53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41例肝细胞肝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41例癌旁组织PTEN全部阳性表达,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39%,阳性信号显示于胞浆中。p53阳性表达率51%,PTEN蛋白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高分化癌的阳性率为73%,低分化癌阳性率27%。肝细胞肝癌细胞中存在较高比例的PTEN蛋白阴性表达,说明在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中PTEN基因失活起着重要作用,它的阳性表达可能有一定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基因的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TCC患者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并测定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及增殖细胞指数(PCNALI).结果 COX-2阳性表达率为56.67%,主要集中于癌细胞胞质内,在正常膀胱黏膜中无表达;COX-2阳性表达的癌组织中MVD、 PCNALI均高于阴性表达者.结论 COX-2在BTCC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其可能对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及肿瘤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膀胱移行细胞癌COX-2表达与MVD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2例慢性膀胱炎、8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环氧化酶-2(COX-2)及微血管密度(M VD)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COX-2阳性表达率为75%,慢性膀胱炎及正常膀胱组织均为阴性。低分化、浸润性、有淋巴转移及复发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应组(P<0.05)。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 VD为36.97±10.23,并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P<0.05),但COX-2表达及M VD与肿瘤的数量、大小无关(P>0.05)。认为COX-2表达与M VD检测是辅助预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与肝细胞癌的发生高度相关.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90α在转染HBV X基因的人肝癌HepG2细胞中异常过表达[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7-H1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Hep G2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B7-H1的表达情况。采用Lonza电转染的方法转染si-B7-H1-1和si-B7-H1-2进入肝癌Hep G2细胞,并通过RTPCR和Weatern印迹方法检测肝癌Hep G2细胞中B7-H1的表达情况。敲低肝癌Hep G2细胞中B7-H1的表达后,采用MTT方法检测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采用Annexin V/7-AAD双染的方法检测肝癌Hep G2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采用Lonza电转染的方法转染si-B7-H1-1和si-B7-H1-2进入肝癌Hep G2细胞后,肝癌Hep G2细胞中-B7-H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转染si-B7-H1-1和si-B7-H1-2敲低肝癌Hep G2细胞中B7-H1表达后,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转染si-B7-H1-1和si-B7-H1-2敲低肝癌Hep G2细胞中B7-H1表达后,肝癌Hep G2细胞的凋亡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肝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B7-H1可促进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能力,并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凋亡水平,提示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的B7-H1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中microRNA-145(miR-14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0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3例正常肝组织中miR-145表达量,以及Hep G2肝癌细胞、L-O2胎肝细胞中miR-145表达量并计算miR-145相对表达量。结合采集组织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HBV感染、AFP浓度等临床病理参数分析miR-145表达水平有无明显差异。[结果]肝癌组织中miR-145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及肝癌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ep G2细胞中miR-145表达明显低于L-O2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5在肝癌中的表达异常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HBV感染、AFP浓度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R-145在肝癌患者中低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担任了抑癌基因的角色,对肝细胞肝癌的临床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宏利  沙小莹  郭雅玲  张新昀  罗改云 《肝脏》2015,(4):329-330,339
目的探讨HBVx蛋白(HBV x protein,HBx)与p300CBP、Smad2蛋白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组织的病理标本和转染乙肝病毒(HBV)x基因的人肝细胞株两部分试验,分别检测HBx、Smyd2、p300/CBP的表达,分析HBx、Smyd2、p300/CBP之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较之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HBx的表达显著增高,Smyd2、p300/CBP的表达则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HBx与Smyd2和p300/CBP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结论 HBx与p300CBP、Smad2蛋白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BV X蛋白(HBx)对抑癌基因p16的表达、p16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探讨HBx参与HBV相关性HCC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以人肝母细胞瘤细胞Hep G2、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Hep G2/GFP、稳定表达HBx蛋白的Hep G2/GFP-HBx细胞为实验系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ep G2、Hep G2/GFP、Hep G2/GFP-HBx细胞中p16蛋白的表达水平。以DNA甲基转移酶(DNMT)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C)处理Hep G2/GFP-HBx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Hep G2、Hep G2/GFP细胞及药物处理和未处理的Hep G2/GFP-HBx细胞中抑癌基因p16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示Hep G2/GFP-HBx细胞中p16蛋白相对灰度值(23.68±3.93)显著低于Hep G2(91.23±6.87)、Hep G2/GFP(94.55±8.40)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7、0.0014),Hep G2/GFP与Hep G2细胞中p16蛋白相对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P法检测示Hep G2/GFP-HBx细胞中存在p16基因启动子区域部分Cp G位点甲基化,Hep G2、Hep G2/GFP细胞中未检出其甲基化,DNMT抑制剂5-Aza-2'-DC处理的Hep G2/GFP-HBx细胞却能恢复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未甲基化状态。结论在肝癌细胞系中,HBx通过诱导抑癌基因p16启动子甲基化而下调其表达,DNMT抑制剂5-Aza-2'-DC能恢复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未甲基化状态,这种可逆性修饰可为HBV相关性HCC的治疗、预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与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在肝癌中的表达,探讨正常氧和缺氧状态下,HBx对HIF-1α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78份原发性HCC组织标本中HBx和HIF-1α的表达,用SPSS10.0进行相关性分析;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常氧和缺氧条件下,HepG2及稳定转染HBx基因的HepG2细胞(HepG2- X)中HIF-1α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常氧和缺氧状态下HepG2及HepG2-X细胞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78份肝癌组织标本中,HBx和HIF-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4.36%(58/78)和69.23%(54/78),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636,P<0.05)。免疫荧光检测表明:常氧状态下, HepG2细胞中HIF-1α的表达阴性而HepG2-X中表达阳性,主要位于细胞浆,部分位于细胞核,而缺氧状态下,HepG2和HepG2-X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常氧状态下,HepG2细胞中HIF-α几乎无表达,而HepG2-X明显表达。两者在缺氧1 h开始均表达,8 h达到高峰,16 h后逐渐下降,测量两者缺氧8 h时的表达,发现HepG2-X中HIF-α的表达增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ROS含量显示:在常氧状态下,HepG2-X细胞中ROS含量明显高于HepG2细胞。在缺氧状态下,二者ROS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明显高于常氧状态下HepG2细胞的ROS含量。结论HBx及HIF-1α在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广泛表达,并显著正相关;常氧或缺氧状态下,HBx均可上调HIF-1α在HepG2细胞中表达,并且HBx对HIF-1α的这种调节作用可能通过ROS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干扰KDM5C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观察干扰人KDM5C基因后对肝癌Hep G2细胞增殖、迁移及长链非编码RNA GAS5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3对针对KDM5C基因短发夹型RNA干扰序列(short hairpin RNA,sh RNA)和1对阴性对照序列,退火后连接到p LKD载体上,经转化PCR阳性克隆筛选及测序鉴定.使用四质粒包装系统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重组慢病毒,慢病毒包装后用孔稀释法进行滴度测定.将慢病毒感染Hep G2细胞,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ep G2细胞KDM5C的m RNA和蛋白表达.MTT法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转染Lv-sh KDM5C后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同时观察lnc RNA GAS5 m RNA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P C R扩增和测序结果证明,成功构建L vsh KDM5C慢病毒载体.经包装产生的3组慢病毒载体滴度:Lv-sh KDM5C-1是4.95×108TU/m L,Lv-sh KDM5C-2是3.46×108 TU/m L,L v-s h K D M5C-3是3.08×108 T U/m L.与正常肝细胞相比,肝癌Hep G2细胞KDM5C表达明显增加.与未转染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3组Lv-sh KDM5C病毒感染Hep G2细胞后KDM5C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Lv-sh KDM5C-3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因此选取Lv-sh KDM5C-3进行后续实验.MTT结果显示Lv-sh KDM5C-3转染肝癌Hep G2细胞后48 h和72 h细胞生长增殖均受到抑制(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Lv-sh KDM5C-3中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q RT-PCR结果表明干扰KDM5C后lnc RNA GAS5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特异性沉默人KDM5C基因的sh RNA慢病毒载体.将其转染肝癌Hep G2后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我们首次发现干扰KDM5C还可增加长链非编码RNA GAS5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HBV相关性肝癌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HBV相关性肝癌组织和22例非HBV相关性肝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x、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CD34)表达,光镜下记录微血管计数(MVD)。结果84例HBV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阳性表达率为73.81%(62/84),阴性率为26.19%(22/84);62例HBx阳性表达组中的VEGF阳性率为74.19%(46/62),明显高于22例HBx阴性组36.36%(8/22)和非HBV相关性肝癌组36.36%(8/22)(P0.05);HBx阴性表达的HBV相关性肝癌组和非HBV相关性肝癌组中VEGF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x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2,P0.01);二者在高分化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织(P0.05),且转移组表达高于无转移组;HBx阳性表达组平均MVD值明显高于HBx阴性组和非HBV相关性肝癌组(P0.01),有转移组MVD高于无转移组(P0.01);有门脉侵犯组高于非侵犯组(P0.05)。结论HBx和VEGF广泛表达于HBV相关性肝癌组织中,二者呈正相关;HBx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在HBV相关性肝癌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以及ELISA等方法检测肝癌细胞Hep G2和Huh-7与正常肝细胞HL-7702和Chang liver中DcR3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分泌水平.设计和构建DcR3小干扰RNA重组慢病毒(LV-shDcR3),感染Hep G2和Huh-7细胞,同时以空病毒载体作为对照,Western blot验证沉默效果.感染后通过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如剪切型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Fas L、LIGHT和TRAIL等死亡配体的表达情况.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肝癌细胞Hep G2和Huh-7中DcR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肝细胞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胞上清中DcR3的分泌水平也明显升高.与空白组和感染对照组相比,感染LV-shDcR3组,肝癌细胞中DcR3的表达显著降低,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早期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感染前相比,肝癌细胞感染LV-shDcR3后,TRAIL和Fas L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DcR3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肝癌细胞中DcR3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TRAIL和Fas L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在人肝细胞癌细胞系及Shh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Hep3B和HCC-LM3细胞中Shh、Ihh、Ptch、Smo、Gli mRNA及21例肝细胞癌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Shh 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Shh、Ihh、Ptch、Smo、Gli mRNA在两个肝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其中,Shh、Gli1 mRNA在Hep3B细胞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HCC-LM3细胞,而Gli2和Gli3的表达强度正相反;Ihh、Smo mRNA在Hep3B细胞中的表达强度高于HCC-LM3细胞,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tch mRNA在两个细胞系细胞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Shh mRNA在肝细胞癌癌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为57.1%(12/21),在癌旁组织中为4.8%(1/21),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6例高分化、8例中分化和7例低分化肝细胞癌中Shh mR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3%(5/6)、62.5%(5/8)和28.6%(2/7),表现为随肝细胞癌由高到低的分化而呈显著性下降的趋势(P〈0.05);Shh mRNA的表达强度在肝细胞癌癌组织之间、癌与癌旁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Shh mRNA在部分高中分化肝细胞癌中表达上调,这或许为探讨肝癌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转化生长因子 β1Ⅱ型受体 (TGF - β1RⅡ )、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在肝细胞癌 (HCC)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 ,分别检测 36例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TGF - β1、TGF - β1RⅡ及NF -κB蛋白的表达 ;以CD3 4 标记血管内皮细胞 ,观察TGF - β1及TGF- β1RⅡ蛋白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 ;同时观察NF -κB与TGF - β1的关系。结果  (1)肝癌组织TGF - β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1) ;肝癌组织TGF - β1RⅡ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 (P <0 0 1)。(2 )肝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1)。(3)肝癌组织中TGF - β1蛋白阳性表达与MVD呈正相关 ;TGF -β1RⅡ蛋白阳性表达与MVD呈负相关。 (4)NF -κB蛋白阳性表达与TGF - β1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肝癌细胞中TGF - β1、TGF - β1RⅡ、NF -κB蛋白表达异常 ,并与MVD相关 ,提示它们在肝细胞癌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NF -κB可能在介导TGF - β1的活化或产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胃癌组织芯片p53、p16及环氧合酶-2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 CH  Li L  Li YM  Zhang BF  Fang J  Zhou Q  Hu Y  Gao H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58-660
目的利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对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p53、p16和环氧合酶-2(COX-2)蛋白异常表达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和78例癌旁组织中p53、p16及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p53、p16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在癌旁组织中分别是19%、15%及74%;在癌组织中分别是50%、54%及94%。胃癌组织中p53、p16和COX-2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COX-2、p16与COX-2蛋白表达均存在相关性(P〈0.05)。当p53、COX-2表达阳性,p16阴性时;或p16、COX-2表达阳性,p53阴性时;或p53、p16和COX-2同时表达阳性时,组织芯片病理类型为癌性的概率均增加,OR值分别为11.667、30.000及18.889,p53、p16和COX-2三者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联合分析p53、p16及COX-2的表达对预测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由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引起的HepG2细胞内Wnt诱导分泌型蛋白1 (WISP-1)的变化,探索HBV诱发肝癌的机制. 方法 收集肝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HBX和WISP-1的表达差异.设立2个实验组:稳定转染HBx基因的HepG2细胞(Gx)组和稳定转染空载体pc-DNA3.1(+)HepG2细胞(G0)组.同时用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WISP-1的表达.计数资料样本率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 结果 肝癌组织中WISP-1的表达阳性率为76.6%,较癌旁组织的23.4%及正常肝组织的0明显增高,x2=35.9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x细胞中WISP-1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170.33±41.26、240.33±11.37,与G0细胞中WISP-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265.34±27.47,40.33±7.09比较;t=31.625,F=600.565,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WISP-1基因在肝癌中呈高表达,HBV感染肝细胞后,其HBX可通过上调WISP-1的表达水平引起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