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荣贵  李蕾  徐丽  张全英 《胃肠病学》2011,16(8):490-492
背景:JAK2酪氨酸激酶特异性抑制剂AG490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还知之甚少。目的:探讨AG490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周期、凋亡和STAT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AG490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STAT3 mRNA表达。结果:胃癌细胞株SGC-7901经AG490作用48 h后,100μmol/L组的S期、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1μmol/L组和10μmol/L组仅G2/M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AG490作用48h后,各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AG490作用24 h和48 h后,各浓度组的STAT3 mRNA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G490可影响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但不影响STAT3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周期及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肺癌A549细胞,采用低(20μmol/L)、中(40μmol/L)、高(80μmol/L)剂量的汉黄芩素分别干预24 h、48、72 h,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汉黄芩素对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肺癌A549细胞中JAK2、STAT3mRNA水平,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汉黄芩素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汉黄芩素对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汉黄芩素对A549细胞JAK2、STAT3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汉黄芩素各剂量组肺癌A549细胞24 h、48、72 h增殖抑制率、p-Chk1、P53、Bax水平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48 h后,CyclinB1、PCNA、Bcl-2、Survivin、JAK2及STAT3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A549细胞凋亡率、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汉黄芩素各剂量组A549细胞JAK2及STAT3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汉黄芩素能够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G2/M周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AT3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致小鼠肝细胞损伤后肝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正常肝细胞AML12,APAP(1、2.5、5、10、20 mmol/L)刺激12、24或48 h,等体积PBS作为对照组。筛选出最佳刺激浓度和作用时间后,AG490(10、50、100μmol/L)作用AML12。CCK8法检测AML12细胞活力。RT-PCR检测AML12中PCNA、CyclinD1、Ki67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p-STAT3及PCNA、CyclinD1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APAP作用24 h及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组AML12细胞活力均降低(P值均<0.05);APAP浓度为2.5 mmol/L时,细胞活力分别为0.717±0.027、0.752±0.0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能够满足后续实验条件。与对照组比较,24 h APAP(2.5 mmol/L)组PCNA、CyclinD1及Ki67 mRNA的表达均降低(P值均<0.01);与24 h APAP组比较,48 h APAP(2.5 mmol/L)组PCNA、CyclinD1及Ki67 mRNA的表达均升高(P<0.01),因此选择APAP 2.5 mmol/L、刺激时间48 h来模拟体外损伤AML12细胞后肝细胞再生的模型。加入AG490,与对照组比较,10、50μmol/L AG490组细胞活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组细胞活力均降低(P值均<0.01);与APAP组比较,AG490(50μmol/L)+APAP组和AG490(100μmol/L)+APAP组细胞活力降低(P值均<0.01),因此选择50μmol/L AG490作为后续实验处理浓度。与对照组比较,APAP组p-STAT3的蛋白水平升高(P<0.01),而AG490组、APAP+AG490组降低(P值均<0.05);与APAP组比较,APAP+AG490组PCNA、CyclinD1蛋白水平及PCNA、CyclinD1、Ki67 mRNA表达均降低(P值均<0.05)。结论STAT3参与APAP诱导小鼠肝细胞损伤后的细胞增殖,而AG490作为STAT3抑制剂通过抑制STAT3磷酸化从而抑制APAP肝损伤后肝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苦参碱通过介导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MHCC97-H分为:对照组(不做处理),苦参碱组(0.125、0.25、0.5、1和2 mg/mL苦参碱),AG490组(10μmol/L 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抑制剂组(0.5 mg/mL苦参碱和10μmol/L AG490),干预24 h。MHCC97-H细胞活力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测定;EMT相关因子mRNA表达采用RT-qPCR法测定;蛋白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125、0.25和0.5 mg/mL苦参碱组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1和2 mg/mL苦参碱组和AG490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其中0.5 mg/mL苦参碱组MHCC97-H细胞迁移数、侵袭数和p-JAK2/JAK2、p-STAT3/STAT3、N-钙粘蛋白、波形蛋白及纤连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对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生长的影响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分析NPPB对C6细胞生长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Bax、Bcl-2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80、160μmol/L NPPB作用12、24 h时,能明显促进C6细胞的生长(P<0.05),但40、80、160μmol/L NPPB作用48 h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且作用呈浓度依赖性。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80、160μmol/L NPPB作用后Bax蛋白、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5);80、160μmol/L NPPB作用后Bcl-2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5);160μmol/L NPPB作用后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NPPB可能是通过上调Bax水平,下调Bcl-2的水平,使Bax/Bcl-2比值升高后促使Caspase-3蛋白激活,进而诱导C6细胞凋亡发挥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Janus激酶(JAK)特异性抑制剂AG490联合化疗药物健择对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的生长增殖及STAT3转导通路的影响和其机制.方法: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分为对照组、AG490组、健择组及AG490 健择处理组.培养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STAT3,Cyclin D1,Bcl-xL,Bax,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AG490组和健择组的细胞增殖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25,2.30±0.220 vs 3.78±0.42,P<0.05),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5.40%±3.08%,34.64%±1.38% vs 16.49%±1.45%,P<0.05)。并且,AG490 健择组细胞增殖(1.49±0.15)明显低于明显低于AG490或健择组(P<0.05),而凋亡率(43.80%±1.57%)则明显高于AG490或健择组(P<0.05).AG490处理SW1990 48 h后,p-STAT3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13.83%±0.64% vs 79.87%±1.43%,P<0.05),同时Cyclin D1(mRNA:15.63%±0.59% vs 43.83%±0.64%,P<0.05:蛋白:17.50%±0.92% vs 49.87%±1.27%,P<0.05),Bcl-xL(mRNA:13.93%±0.21% vs 75.70%±0.46%,P<0.05:蛋白:34.17%±1.70% vs 83.93%±0.80%,P<0.05)和Survivin(mRNA:58.27%±0.42% vs 82.93%±1.68%,P<0.05:蛋白:13.23%±1.03% vs 18.60±1.08%,P<0.05)表达也明显降低,而Bax的表达则明显增高(mRNA:10.33%±1.18% vs 5.43%±0.70%,P<0.05:蛋白:13.07%±1.04% vs 6.23%±2.40%,P<0.05),健择处理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似.结论:阻断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可以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健择联合AG490能起协同作用.AG490联合健择可能为胰腺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紫杉醇对人肺腺癌耐紫杉醇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用0、10、20、40、80μmol/L的辛伐他汀处理耐紫杉醇A549细胞(A549/Taxol)24、36、48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算各组细胞增殖率。用含有20μmol/L的辛伐他汀(辛伐他汀组)、10-7mol/L紫杉醇(紫杉醇组)及20μmol/L的辛伐他汀+10-7mol/L紫杉醇(联合组)培养A549/Taxol细胞,24、48 h后用MTT法测算各组细胞增殖率,24、36、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结果辛伐他汀能浓度依赖性(10~40μmol/L)地抑制耐紫杉醇A549/Taxol细胞增殖,而且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P均<0.05)。相同时点比较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G1期细胞比例高于辛伐他汀组、紫杉醇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A549/Taxol增殖,辛伐他汀联合紫杉醇对A549/Taxol增殖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柴胡皂苷D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H4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取对数期H460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B、C组,对照组常规培养,实验A组加入柴胡皂苷D(20μmol/L),实验B组加入colivelin[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激活剂](0.5μmol/L),实验C组加入柴胡皂苷D(20μmol/L)与colivelin(0.5μmol/L)。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细胞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A组24、48、72 h MTT实验吸光度值、细胞IL-10 mRNA表达量、p-JAK2/JAK2、p-STAT3/STAT3降低,细胞凋亡率、IL-2 mRNA表达量升高(P<0.05),实验B组24、48、72 h MTT实验吸光度值、细胞IL-1...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3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机制。方法 取0、20、40、60、80μmol/ml浓度的槲皮素分别分为对照组、A组、B组和C组,以适宜的条件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48 h,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细胞中STAT3。结果 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率逐渐减小;凋亡率升高、侵袭数减少,STAT3蛋白及磷酸化水平下调,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槲皮素可能通过调控Janus激酶(JAK)2/STAT3信号通路来抗肿瘤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纳米硒对结直肠癌细胞的作用。方法用1、3、6、12μmol/L纳米硒的细胞生长液作用于结直肠癌细胞HT29,SW620,SW480,作用6、12、24、48、72、96 h后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结直肠癌细胞SW480经4μmol/L纳米硒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结直肠癌细胞SW480经4μmol/L纳米硒作用48 h后细胞中STAT3、p-STAT3、Cyclin A1的表达水平。结果纳米硒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随作用时间和浓度增加而增加。结直肠癌细胞HT29,SW620,SW480经纳米硒作用48 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8±0.6)、(10.4±1.1)、(4.2±0.4)μmol/L。4μmol/L纳米硒作用后的SW480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0μmol/L(P0.01)。纳米硒作用后的结直肠癌细胞中Bax表达增多,Bcl-2表达降低,G0/G1期细胞百分比与0μmol/L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S期、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P0.01)。4μmol/L纳米硒作用后的结直肠癌细胞中p-STAT3、Cyclin A1水平与0μmol/L相比显著下降(P0.01),而STAT3表达水平无变化。结论纳米硒可以阻断STAT3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Parthenolide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培养HUVEC,在HUVEC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arthenolide作用不同的时间,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5μmol/L Parthenolide组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P>0.05);10、15、20μmol/L Parthenolide组显著抑制HUVEC的增殖活性(均P<0.01),并且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增加。5μmol/L Parthenolide组在6h、12h、24h时,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101、5μmol/L Parthenolide组在6h、12h、24h各个时间段的凋亡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Parthenolide10μmol/L和15μmol/L组在12和24h的凋亡指数均高于6h(P<0.01),但12和24h上述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的Parthenolide对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时可同时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HUVEC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5、10、20、40、80μmol/L)Art对HO8910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20μmol/LArt对HO8910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5、10、20、40、80μmol/L)Art对HO8910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Art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H08910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均<0.05),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20μmol/LArt作用HO8910细胞24、36 h后,G_0/G_1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增加(P<0.01);作用36、48 h,Sub G_1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增加(P<0.01)。经过不同浓度Art处理48 h后,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ax表达水平升高(P<0.01),并呈一定剂量相关性。结论 Art对卵巢癌HO891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Bcl-2及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生素K2调控Wnt/β-catenin信号对肝癌细胞侵袭、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5、10、20、40、80μmol/L的维生素K2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24、48、72 h后,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22μmol/L的维生素K2处理细胞48 h后,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2、MMP-9、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 10、20、40、80μmol/L的维生素K2处理肝癌细胞不同时间均可显著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1)。根据IC50值选择22μmol/L的维生素K2为研究对象,维生素K2组细胞的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侵袭数及MMP-2、MMP-9、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维生素K2可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HPI-4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20、40和80μmol/L)的HPI-4处理BGC-823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查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GLI1、Cyclin D1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HPI-4处理BGC-823细胞24、48和72 h后,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抑制,且呈时间-剂量关系(P0.05);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20、40和80μmol/L HPI-4处理过的BGC-823细胞的侵袭细胞数、GLI1、Cyclin D1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均显著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20、40和80μmol/L HPI-4处理BGC-823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HPI-4可抑制BGC-823增殖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GLI1、Cyclin D1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γ的内源性配体15-脱氧前列素2(15d-PGJ2)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活性的影响及诱导其凋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骨肉瘤细胞MG63,分别用终浓度为0.1、1、5、10和50μmol/L15d-PGJ2处理,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药物作用24 h、48 h、72 h及96 h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FCM)结合Annexin V/PI双染色观察终浓度5μmol/L和20μmol/L15d-PGJ2作用48 h和72 h MG63细胞周期变化及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终浓度20μmol/L15d-PGJ2处理48 h对MG63细胞中PPARγm RNA的表达影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终浓度20μmol/L15d-PGJ2作用48 h,MG63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53和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1各浓度15 d-PGJ2作用24 h、48 h、72 h及96 h,对MG63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48 h达到最佳抑制效果。48 h、72 h及96 h抑制率两两比较均无差异(P>0.05),且50μmol/L对细胞的抑制率几乎达100%;2在各时间点,各浓度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00),在0.150μmol/L浓度组区间,相同时间点的抑制率有随浓度升高而递增的趋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各细胞周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加药组G0/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S和G2/M期相应减少,且细胞凋亡率增高,表明加药组可使细胞G0/G1期阻滞且诱导细胞凋亡;RT-PCR检测PPARγm RNA的表达,并同时逆转录稳定的内参片段β-actin,以二者的面积灰度值比值作为该m RNA的相对表达量,20μmol/L 15d-PGJ2作用48 h,PPARγm RNA的相对表达量(2.06±0.35)与对照组(0.94±0.23)比较有差异(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ax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而p53和bcl-2表达下降(P<0.05)。结论 1PPARγ激动剂15d-PGJ2能明显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引起细胞G1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215d-PGJ2可能通过增加PPARγm RNA表达,上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ax及下调p53和bcl-2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氟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新生Wistar大鼠肾皮质,制备细胞悬液,传代培养。给予不同浓度的氟化钠(40、80、160μmol/L)处理培养细胞48h后,用Hoechst33342/PI双荧光活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发现培养细胞出现细胞碎片明显增多。Hoechst33342/PI双荧光活染法染色检测发现坏死细胞增多。紫外光激发后,40μmol/L NaF处理组出现凋亡细胞,80μmol/L NaF处理组凋亡细胞增多,160μmol/L NaF处理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绿色光激发后,发现80μmol/L NaF处理组出现染色质凝集的晚期凋亡细胞和染色质不凝集的死亡细胞,160μmol/L NaF处理组晚期凋亡细胞较以上各组明显增多。低、中、高氟浓度组凋亡率分别为15.0%、32.4%和62.2%,即随氟浓度的提高,凋亡细胞百分比增加。结论不同浓度的氟均可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辣椒素(CAP)对人胆管癌(CCA)细胞系RBE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RBE细胞采用0、50、100、150、200μmol/L的CAP及200μmol/L的CAP处理0、24、48、72 h,用MTT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RBE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变化,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RBE细胞中磷脂酶C(PLC)-γ1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活化情况。采用PLC-γ1信号通路抑制剂U71322阻断RBE细胞中PLC-γ1信号通路后,再以CAP处理RBE细胞,MTT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RBE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与0μmol/L CAP处理组相比,50、100、150、200μmol/L的CAP可显著抑制RBE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并增加RBE细胞的凋亡水平(P<0.01),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CAP显著活化RBE细胞中的PLC-γ1信号通路,且随着CAP处理浓度的升高,PLC-γ1信号通路活化水平逐渐升高。U71322阻断RBE细胞中的PLC-γ1信号通路后,CAP抑制RBE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通过活化PLC-γ1信号通路,CAP可抑制RBE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促进RBE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升高对血管内皮细胞层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对正促血管生成素(Ang)-1和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0μmol/L)及3种浓度的Hcy处理组(Hcy终浓度分别为5、25、50μmol/L)。Transwell上层种植细胞,Hcy处理细胞24 h后,收集transwell下层溶液利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下层泄露蛋白量以验证细胞层通透性的变化。收集Hcy处理后的细胞,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Ang-1和Survivin表达量的改变。结果 Hcy 5μmol/L组细胞层通透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Hcy 25μmol/L组细胞层通透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cy 50μmol/L组的细胞层通透性显著高于对照组、Hcy 5μmol/L组、Hcy 25μmol/L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Hcy 5、25μmol/L组细胞Ang-1和Survivin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cy 50μmol/L组细胞Ang-1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Hcy 5、25μmol/L组(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肺癌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观察浓度为4、8、16、32、64、128、256μmol/L的双氢青蒿素对三种不同的肺癌细胞SPC-A-1、Calua-3、PC-14作用48 h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样用MTT检测29μmol/L的双氢青蒿素作用时间为12、24、48、72、96 h后的肺癌细胞增殖情况,经DNA ladde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双氢青蒿素对三种肺癌细胞的抑制率从大到小依次为:SPC-A-1、PC-14、Calua-3。肺癌细胞SPC-A-1在双氢青蒿素的作用下细胞抑制率较PC-14、Calua-3肺癌细胞大,利用软件计算出细胞SPC-A-1、PC-14、Calua-3的IC50分别为28.9、46.9、78.6μmol/L。双氢青蒿素作用时间为12、24、48、72和96 h的细胞抑制率较0 h差异显著(P<0.01)。说明随着作用时间的加长,抑制增殖效果越强。29μmol/L的双氢青蒿素作用48 h后的肺癌细胞出现明显的类似梯子样条带,说明双氢青蒿素可以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经药物作用后的SPC-A-1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这表明双氢青蒿素抑制肺癌细胞SPC-A-1的增殖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所引起的。结论双氢青蒿素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剂量长期砷暴露对HaCat细胞增殖及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 HaCat细胞暴露于浓度为0、0.05、0.10μmol/L的NaAsO215周后,用直接细胞计数法计数对照组及染砷组细胞数,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0 000个细胞的细胞凋亡发生水平。结果各染砷组细胞增殖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且0.10μmol/L组细胞增殖率(245.00±8.66)%显著高于0.05μmol/L组(165.00±15.00)%(P<0.05),细胞增殖水平与染砷剂量间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0.05μmol/L组(0.28±0.08)%及0.10μmol/L组(0.34±0.09)%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74±0.18)%(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砷暴露可使HaCat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并诱导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