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CIH)条件下大鼠颏舌肌中5-HT(5-hydroxytryptamine)、5-HT 2A受体表达量的变化,以了解5-HT在CIH所致颏舌肌功能改变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8周龄,体重180~200g)随机均分为4组,即常氧组、CIH组(3周、5周和8周)。CIH组低氧条件为舱内氧浓度在5%~21%之间循环,每天8小时。对照组氧浓度维持在21%。分别于3周、5周、8周后观察颏舌肌的形态改变、神经递质5-HT、5-HT 2A受体及RYR(Ryanodine receptor)、SERCA(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transporting ATPase)的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CIH组颏舌肌肌纤维及细胞核排列杂乱,免疫组化显示5-HT在颏舌肌的表达量3周(P0.05)、5周(P0.05)、8周CIH(P0.01)组均明显升高。5-HT 2A受体3~8周CIH表达量呈现上升趋势且在8周CIH时明显升高(P0.01)。颏舌肌RYR与SERCA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从5周开始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显示5-HT 2A受体蛋白表达量8周CIH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CIH导致伸舌肌颏舌肌5-HT及其受体5-HT 2A表达持续上调,RYR与SERCA表达下降。在一定阶段内,5-HT的代偿保护机制起着主导作用,从而在整体效应上维持咽腔开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舌下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相应神经递质5-HT及5-HT 2A受体和C-fos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将12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8周龄,体重180~200 g)随机均分为CIH组和常氧对照组。CIH组低氧条件为舱内氧浓度在5%-21%之间循环,对照组氧浓度维持在21%。5周后观察舌下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形态改变、舌下神经核神经递质5-HT及5-HT 2A受体和C-fos的表达量。结果尼氏染色显示CIH组尼氏小体崩解,细胞质着色变浅。免疫组化显示CIH组5-HT、5-HT 2A受体和C-fos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IH导致5-HT及其结合位点5-HT 2A受体表达上调,使得舌下神经核对颏舌肌支配加强,颏舌肌活性增高,从而在清醒状态下维持咽腔开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间歇缺氧条件下饲养的幼龄大鼠研究间歇缺氧与生长发育迟滞的关系.方法 设计制造自动控制环境低氧装置,实现可控的间歇低氧.选取24只25日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轻、重度缺氧组.对照组正常喂养;其他两组饲养于间歇低氧箱内,每天循环间歇缺氧8h,共35 d.根据预实验的结果确定间歇低氧的浓度和频度,使轻度组动物每小时发生低氧事件6次,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降至0.853;重度组动物每小时发生低氧事件24次,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降至0.776.实验前后均测量体质量及身长,并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3表达水平.结果 3组大鼠实验前后身长和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前各组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35 d后,对照组、轻度缺氧组和重度缺氧组血清中IGF-1((-x)±s,下同)分别为(60.0±18.5)ng/ml、(40.6±9.9) ng/ml和(13.1±8.6)ng/ml,F=25.840,P<0.01;IGFBP-3分别为(1.93±0.23) μg/ml、(1.39±0.30) μg/ml和(0.90±0.21) μg/ml,F=33.92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IGF-1及IGFBP-3水平随着缺氧程度加重而降低(P值均<0.05).结论 模拟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缺氧程度的间歇缺氧幼龄大鼠模型尚未引起大鼠体格发育迟缓,但造成大鼠血清中IGF-1、IGFBP-3水平下 降并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及血氧饱和度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模型,来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变化对大鼠胰岛β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氧组(A组)、CIH组(B组)、药物CIH组(C组),BC组予CIH处理,C组给予腹腔注射雷帕霉素0.2mg/kg/day。5周后检测胰岛m TOR及通路相关蛋白指标e IF4E、p-S6的表达、每个胰岛胰岛素阳性区域的面积及胰岛β细胞数量,以及血清胰岛素含量。结果与A组相比,B组除e IF4E外各指标均升高,C组p-S6、每个胰岛内β细胞的个数及胰岛素阳性区域的面积减少。相对于B组,C组各指标均降低。结论 CIH状态下,m TOR信号通路激活诱导胰岛β细胞数量增多,雷帕霉素能抑制CIH引起的m TOR信号通路激活效应,降低m TOR通路相关蛋白指标表达水平和胰岛β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5.
颏舌肌前移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为颏舌肌前移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 4 0具成人尸头 ,解剖下颌骨、颏舌肌和颏舌骨肌 ,观察颏舌肌和颏舌骨肌的起止点和走行 ,测量颏棘及其相关参数 ,然后采用SPSS10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颏舌肌和颏舌骨肌分别起于上、下颏棘。上颏棘的高度 (5 .82± 0 .71)mm ,宽度 (6 .98± 1.35 )mm ,突度(2 .92± 0 .97)mm ;下颏棘高度 (5 .97± 1.39)mm ,宽度 (3.81± 0 .5 2 )mm ,突度 (0 .77± 0 .6 2 )mm。颏下点至下颏棘下缘的距离 (5 .11± 1.33)mm ,下中切牙根尖至上颏棘上缘的距离 (14 .38± 3.4 0 )mm ,颏棘处下颌骨的厚度(11.95± 1.5 9)mm。男性下中切牙根尖至上颏棘上缘的距离大于女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上、下颏棘宽度、突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颏舌肌与颏舌骨肌同时前移时 ,骨块下端切口线应距颏下点约 5mm ;颏舌肌单独前移时 ,骨块下端的切口线应距颏下点约 11mm。骨块上端的切口距颏下点约 18mm。两侧的垂直切口各距离中线约 4mm。以颏下点及中线作为标志来定位颏舌肌前移术中的骨切口线更加直观、可行和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有效的颌下经皮电刺激颏舌肌部位。方法 应用局部解剖提供颏舌肌及支配神经的刺激部位 ,1 1例健康人和 9例OSAS患者清醒状态下颌下恒流刺激 ,对刺激点半径、刺激强度及颌下皮肤厚度进行比较 ,并对 9例舌后咽 (retrotonguebasepharynx ,RTBP)狭窄的OSAS患者进行睡眠颌下经皮电刺激效果对比。结果 选定的颏下及下颌角内侧两刺激部位 ,能有效刺激颏舌肌 ,两刺激点半径、刺激强度无差异 (P>0 0 5 ) ,并不受颌下皮肤厚度影响。睡眠期颌下电刺激所测呼吸紊乱指标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血氧饱和度指标显著提高 (P <0 0 5 ) ,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选择的颌下电刺激部位经刺激能有效改善OSAS的临床表现和各项呼吸紊乱指标 ,其机制可能是因刺激颏舌肌使舌体向前运动而开放咽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可乐定对缺氧大鼠创伤后炎性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缺氧对照组(A组)、创伤对照组(B组)、缺氧创伤组(C组)、缺氧创伤可乐定预处理组(D组)和缺氧创伤可乐定后处理组(E组),每组8只.除B组外,各组进行缺氧处理,建立缺氧大鼠模型.除A组外,各组大鼠在麻醉状态下进行咽部创伤操作;D组和E组分别在创伤前、后静脉注射可乐定30 μg/kg.记录各组大鼠创伤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测定创伤后1小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脏和肾脏形态学变化.结果 除D组外各创伤组MAP和HR在创伤时明显上升(P<0.05),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创伤后1小时D、E组MAP及HR明显低于B、C组(P<0.05).创伤后1小时D、E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B、C组肺间质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D、E组大鼠炎性细胞浸润较轻.结论 低氧大鼠对创伤所致的炎性反应更为敏感.30 μg/kg可乐定可以稳定低氧大鼠创伤后血流动力学,减轻创伤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口外表面电极定量测量下颌肌电活性,验证是否能基本反应上气道扩张肌(主要指颏舌肌)活性的变化趋势,即有效性的研究;验证不同时间重复测量两次的结果是否一致,即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利用口外表面电极测量下颌肌电,且和整夜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同步,对1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整夜睡眠阶段的下颌肌电的活性变化给予分析;比较清醒期、非快眼动(non rapid eye movement,NREM)期睡眠和快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期睡眠不同阶段的肌电变化;分析呼吸暂停事件期间肌电活性的变化;将下颌肌电活性的变化趋势和口内表面电极测量的颏舌肌活性的变化趋势做一比较,验证其有效性;1周后重新行PSG和下颌肌电检查,比较两次的结果是否一致,验证其稳定性。结果10例OSAHS患者不同睡眠阶段下颌肌电的变化及呼吸暂停事件期间下颌肌电的变化是和口内表面电极反应的颏舌肌肌电的变化趋势一致;口外表面电极1周前、后两次测量的下颌肌电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利用口外表面电极测量下颌肌电,其变化规律能基本反应上气道扩张肌(主要指颏舌肌)活性的变化规律,是有效的,且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腔吸入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对大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氢氧化铝建立大鼠AR模型,分为阳性对照组(B组)、IFN-γ组(c组)和丙酸倍氯米松组(D组),每组8只大鼠,分别于模型建立后第31~38天,每只每日每侧鼻腔滴入磷酸盐缓冲液50μl、IFN-γ1 μg和丙酸倍氯米松3.5 μg,另设阴性对照组(A组)大鼠8只.第39天取鼻腔灌洗液测定细胞成分、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浓度;取血测定血浆IgE水平;黏膜切片观察鼻腔组织病理学改变及GATA-3的表达.结果 C组鼻腔灌洗液中的嗜酸粒细胞数量(-x±s,下同)为(O.005±0.003)×104/ml,明显低于B组(0.225±0.060)x104/ml(P<0.01);C组鼻腔灌洗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为(7.8±3.5)pg/ml,白细胞介素5为(12.5±4.3)pg/ml,均低于B组(P值均<0.01);C组血浆中总IgE为(38.5±9.6)μg/ml,卵白蛋白特异性IgE为(19.8±5.4)IU/ml,均低于B组(P值均<0.01).B组大鼠鼻腔黏膜充血、水肿,黏膜层增厚,并有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而c组大鼠上述炎性症状改变减轻.免疫组化显示B组鼻腔组织中GATA-3表达增加,而C组的表达减少.结论 鼻腔吸入IFN-γ可以抑制AR大鼠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的合成,抑制嗜酸粒细胞在鼻腔内的炎性浸润,降低血浆中总IgE和卵白蛋白特异性IgE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阻断GATA-3表达,从而继发抑制Th2型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微创圆窗龛电刺激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可行性,并研究相关刺激和记录参数。方法:取10只(20耳)健康清洁级Hartley豚鼠,经鼓膜将刺激电极正极置于圆窗龛,刺激电极负极分别置于外耳道口的不同位置,分3组记录EABR:A组正负极间电场平行于蜗轴体表投影,B组电场垂直于蜗轴指向乳突方向,C组电场垂直于蜗轴指向颧骨方向。应用系列减少伪迹的方法、合适的刺激和记录参数来记录EABR。结果:20耳听力正常健康豚鼠,经圆窗龛电刺激均可记录到分化及重复良好的EABR波形。其中,A组电极位置较B、C组更易引出分化良好且稳定的EABR波形。A、B、C组EABR阈值分别为(0.54±0.11)、(0.62±0.12)、(0.70±0.14)mA。刺激强度为0.8 mA时A、B、C组潜伏期分别为(1.71±0.05)、(1.77±0.03)、(1.86±0.04)ms,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圆窗龛电刺激可成功记录到EABR波形,当刺激电场平行于蜗轴方向时EABR波形分化良好且稳定,可为临床人工耳蜗植入术前EABR的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作可应用于常压慢性间隙性缺氧(CIH)研究的动物模型,探讨CIH大鼠模型中氧化应激指标与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4周,UC组)、CIH组(CIH 4周)和复氧组(CIH 4周后复氧4周,RH组),每组8只。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歧化物(SOD)、NO的水平。处死大鼠取出腹主动脉,光镜下观察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CIH组SOD、NO较UC组均明显降低,而MDA显著升高(均P<0.05);大鼠腹主动脉内皮形态改变,eNOS表达减弱,明显低于UC组。RH组、UC组SOD、NO及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大鼠腹主动脉内皮形态均未见明显改变,eNOS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鼠CIH模型中氧化应激参与了主动脉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模型,研究慢性间歇性缺氧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影响患者学习记忆功能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4只SD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unhandled control group,UC),慢性间歇性缺氧组(chronici ntermittent hypoxiagroup,CIH)和去除缺氧组(removal of hypoxia group,RH),UC组正常饲养,CIH组每日间歇缺氧8小时,连续4周,建立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RH组前4周同CIH组,后4周正常饲养,所有大鼠在实验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利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测定大鼠海马CA3区P38表达。结果①Morris水迷宫学习成绩(定位航行实验):从第1天开始,CIH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UC组和RH组(P〈0.01或P〈0.05),RH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UC组(P〈0.05):②Morris水迷宫记忆成绩:CIH组的穿越平台次数较UC组显著减少(P〈0.01),RH组的穿越平台次数较CIH组明显增多(P〈0.05),但较UC组仍明显减少(P〈0.05);各组在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占整个游泳的时间百分率的比较:CIH组较UC组显著减少(P〈0.01),而RH组较CIH组明显增多(P〈0.05),较UC组仍显著减少(P〈0.05):③各组海马CA3区P38表达水平的比较:CIH组和RH组P38阳性产物OD值均低于对照组(P〈O.01),RH组高于CIH组(P〈0.01)。结论①慢性间歇性缺氧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去除缺氧因素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有所提高:②慢性间歇性缺氧可导致大鼠海马CA3区P38表达减少,去除缺氧因素后P38表达有所提高;③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可能与海马CA3区突触数量减少和结构变化有关;④慢性间歇性缺氧可能导致OSAHS患者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食欲素A水平以及手术治疗对血浆食欲素A水平的影响。方法:对54例经PSG确诊的重度OSAHS患者(OSAHS组)行UPPP加舌骨悬吊术,另选择20例年龄、性别、BMI等均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层析及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OSAHS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血浆食欲素A水平,分析其与AHI、MAI及最低SaO2的关系及术前、术后血浆食欲素A水平的变化。结果:OSAHS组血浆食欲素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AHI、MAI呈正相关(r=0.658,0.464,均P〈0.05),与最低SaO2呈负相关(r=-0.543,P〈0.01),54例OSAHS患者术后6个月血浆食欲素A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1),且这种差异与BMI无关。结论:OSAHS患者血浆食欲素A水平升高,其原因可能与夜间反复多发作呼吸暂停及低氧血症有关,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使血浆食欲素A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荷瘤裸鼠化疗(顺铂)的增敏作用及可能的途径.方法 将肿瘤最大直径长至8~10 mm的裸鼠,选择2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义+化疗),B组(反义+化疗),C组(化疗),D组(空白对照),每次注射反义寡核苷酸100μg/只(按脂质体:AS-ODN=1∶1进行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9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被分为3组,分别进行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A组,71例)、下鼻甲部分切除和(或)鼻中隔矫正术(B组,39例)和保守治疗(C组,81例,对照组).应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hinoconju...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腺样体肥大在不同年龄组儿童牙颌面部发育的临床表现。方法 运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将6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a/n≥0.71)分为A组25例(3~4岁,病程2~3年)、B组27例(5~6岁,病程2~4年)及C组16例(7~8岁,病程3~5年);同时选择20例健康儿童(3~8岁)作为对照组,行X线头影测量。结果 A、B、C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ANB角、上下中切牙角均减小(P<0.01),FH-MP、Y轴角、ABS-PNS值等均增大(P<0.01)。A组与C组比较,ANB、FH-MP、Y轴角、ABS PNS等均减小(P<0.05),上下中切牙角增大(P<0.05)。C组与对照组比较,SNB值减小(P<0.05),L1-NB增大(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腺样体肥大对儿童的牙颌面部发育有一定影响,且病程越长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年龄人工耳蜗置入患者术后心理物理测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不同年龄使用人工耳蜗患者的心理物理测试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 :共有 170例使用澳大利亚 2 4M型人工耳蜗系统的患者参加本次试验。将患者按年龄分为A(<3岁 )、B(3~ <6岁 )、C(6~ 12岁 )、D(>12岁 ) 4组。心理物理测试主要包括阈值和舒适阈的测试。结果 :开机后 1个月 ,A组与D组患者各电极 (除2 0号电极 )的舒适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其中 2、18、19、2 1、2 2号电极P <0 .0 5 )。开机时 ,D组患者实际使用舒适阈与舒适阈差值的标准化值的均值与A、B、C组患者的均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其中与C组的差异P <0 .0 5 )。开机 1周时 ,D组患者实际使用舒适阈与舒适阈差值的标准化值的均值与A组的均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物理测试存在差异。患者使用人工耳蜗系统的早期 ,不同年龄患者实际使用舒适阈与舒适阈差值的标化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观察布地奈德对AR大鼠鼻腔灌洗液中嗜酸粒细胞( eosinophil,EOS)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建立大鼠AR模型,分为AR组(B组)、布地奈德组(C组),每组10只大鼠,分别于模型建立后第31~38天,每只每日每侧鼻腔滴入磷酸盐缓冲液50μL、布地奈德50μL(1.28μg/μL),另设对照组(A组)大鼠10只。第39天取各组大鼠鼻腔灌洗液测定EOS百分比,流式细胞术检测EOS凋亡率。 结果 C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EOS为(5.10±0.51)%,明显低于B组的(29.37±4.33)%(P<0.01);C组鼻腔灌洗液中EOS凋亡率为(18.48±2.84)%,明显高于B组的(3.36±0.50)%(P<0.01);且B组、C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EOS百分比与其凋亡率呈显著负相关(r=-0.892, P<0.05)。结论 布地奈德可明显减少AR大鼠鼻腔内EOS浸润,并能显著增加EOS凋亡,进而减轻AR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AR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非线性频率压缩(nonlinear frequency compression, NLFC)助听器对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的耳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的影响,为耳聋患者助听器选配及助听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25例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均双耳佩戴助听器,根据患者是否有NLFC助听经验分为A、B两组:A组13例有NLFC助听经验,日常使用NLFC技术;B组12例无NLFC助听经验,日常使用传统放大(conventional process, CP)技术.所有患者分别在NLFC和CP条件下进行噪声下句子识别测试,比较其结果.结果 A组患者在NLFC和CP条件下的噪声下言语识别率分别为82.33%±16.06%、76.70%±18.08%,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分别为83.04%±12.56%、81.79%±20.07%(P=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在NLFC和CP条件下的高频(4、6、8 kHz)助听听阈分别为53.54±7.30、57.01±6.81 dB SPL,B组分别为57.42±8.38和61.21±7.42 dB SPL,两组NLFC条件下的助听听阈低于CP条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统计学回归处理,患者在NLFC和CP条件下的高频助听听阈差值与言语识别率差值呈线性相关(r=0.63,t=3.89,P=0.007).结论 NLFC技术可改善患者高频可听度及噪声下言语识别,一定的NLFC使用经验可使NLFC助听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