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238例患儿初诊时和经治疗感染控制后的CRP和WBC计数,并比较其变化。结果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为75.2%,WBC计数明显升高;病毒感染组CRP阳性率为9.6%,WBC计数无明显异常;支原体感染组CRP阳性率为10.8%,WBC计数无明显异常。细菌感染组患儿经治疗感染控制后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WBC则轻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P测定对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儿童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疗效判断亦是较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清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7):127-12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应用。方法:检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组150例,病毒感染组140例,健康儿童120例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结果: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细菌感染组CRP明显升高(P〈0.01),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中CRP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DNA(MP--DNA)、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的联合检测在诊断支原体肺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儿咽拭子标本中的MP--DNA,同时检测全血CRP的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632倒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DNA总检出率为35.4%;细菌感染组WBC、快速CRP与病毒感染组和MP感染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AN〉,MP感染组快速CRP与病毒感染组相比较,CR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AN〉。结论:MP--DNA、CRP及WBC的联合检测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及鉴别痛原体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12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1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血白细胞计数(WBC)与CRP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其中CRP10 mg/L 25例,WBC12×109/L为28例,CRP、WBC同时升高8例(6.78%);CRP正常,白细胞升高20例(16.95%);CRP升高,白细胞正常17例(14.41%);CRP、WBC均正常73例(61.86%)。CRP水平、WBC分别为(9.82±11.60)mg/L,(10.0±3.38)×109/L。统计分析显示,白细胞升高与CRP高度相关(P0.01)。结论:儿童在未明确病原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CRP联合WBC操作简便易行,对于指导早期是否使用抗生素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 C 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发热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发热患儿 100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 20 例作为 对照组,全部受检者均行 CRP、WBC 检测,比较两组的 CRP、WBC 水平,根据出院诊断结果评价 CRP 联合 WBC 检测诊 断小儿细菌性感染发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 WBC、CRP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 出院诊断结果,细菌性发热感染患儿有 80 例,病毒感染发热患儿有 20 例,20 例健康体检儿童均无发热,相比于单一 WBC 检测和 CRP 检测,CRP 联合 WBC 诊断细菌性感染发热患儿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更高,漏诊率和误诊率均更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RP 联合 WBC 检测可有效鉴别细菌性感染发热患儿,联合检测的准确率明显 高于单一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C反应蛋白(CRP)合并高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童早期感染性疾病中的原因。方法对150例感染性患儿进行快速CRP和WBC的计数,同时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的分类;将经检测为CRP<8 mg/L合并WBC>12×109L-1的患儿45例及对照组20例健康儿童用IM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行低值的检测。结果在已明确病原学诊断的基础上,细菌性感染组和细菌性合并病毒性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以及与病毒性感染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CRP在个体表达上存在的差异,导致患儿细菌感染性或合并病毒性感染性疾病中CRP的低水平表达,不能单纯的以CRP>8 mg/L作为金标准来鉴别细菌和病毒性感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对感染性患儿做低水平的CRP检测,并应联合血液常规的WBC计数来综合评价患儿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纳入感染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未感染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的CRP水平及WBC计数及其阳性率。结果:感染组CRP水平、WBC计数及两者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感染组儿童CRP、WB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低于CRP或WBC单项检测(P<0.05)。结论:C-反应蛋白检测、白细胞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二者联合检测,诊断率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较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常规炎性标志物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6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呼吸道感染组,根据出院时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性感染组128例和病毒性感染者组141例,并将135例健康体检儿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3组PCT、hs-CRP、ESR、WBC水平,比较细菌感染组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Youden指数。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hs-CRP、ESR、WB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但病毒性感染组患儿的PCT、hs-CRP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均0.05),细菌性感染组血清PCT、hs-CR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高于ESR、WBC(P均0.05),四项炎性标志物的约登指数(youden)比较PCThs-CRPESRWBC。结论血清PCT、hsCRP对小儿细菌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ESR、WBC,联合检测血清PCT、hs-CRP、ESR、WBC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类型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会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2 m L的静脉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使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仪器进行CRP检测,使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观察患者的CRP与白细胞(WBC)计数,分析其特异度与敏感性。结果:病毒感染患者的CRP30 mg/L,计数10×109/L;细菌感染患者的CRP30 mg/L,WBC计数10×109/L;病毒感染患者的CRP30 mg/L,WBC计数10×109/L。CRP与WBC计数的特异度与敏感性相比较,特异度均为100%,但CRP的敏感性要显著优于WBC计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还是其余病原体感染,且具有较高特异度与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及白细胞(WBC)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0至2018年10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门诊诊治的32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就诊之后均行MP–IgM、血常规检测,统计MP–IgM检测阳性患儿其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结合以患儿具体表现来做出最终感染类型的判断,比较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感染三类患儿中MP–IgM及WBC阳性率的差异。结果:32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经由检测,其中MP–IgM阳性者共计80例,阳性率为24.8 %。80例阳性患儿中,男、女阳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年龄分布上,3 ~ 6岁患儿阳性率明显要高于0 ~ 2岁、 7岁患儿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三个阶段中,WBC阳性率及MP–IgM阳性率均呈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IgM及WBC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MP–IgM检测阳性率高、WBC检测阳性率高的特点,两者可作为临床初步鉴别呼吸道感染类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在早期识别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89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30例和病毒感染组27例。患儿入院后,于次日清晨取静脉血进行血清CRP、WBC、PCT检测。观察三组患儿血清CRP、WBC、PCT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WBC、PCT水平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WBC、PCT在早期识别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PCT,在辅助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方面,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以及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肺炎的诊断及判断疗效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从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河源市源城区上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肺炎儿童中随机抽出70例,并且按照不同病因分为细菌性肺炎组患儿37例,病毒性肺炎组患儿19例,支原体肺炎组患儿14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中PCT水平、WBC计数及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3项检查的联合运用对于儿童肺炎诊断及疗效判断的价值。结果:细菌性肺炎组的PCT水平,WBC计数,CRP水平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与支原体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阳性率方面,细菌性肺炎组与支原体肺炎组与其它指标相比偏高,病毒性肺炎组血清PCT阳性率与其它指标相比偏低;治疗后细菌性肺炎组及支原体肺炎组PCT水平、WBC计数及CRP水平明显下降,病毒性肺炎组PCT水平、WBC计数及CRP水平下降不明显。结论:PCT能很好鉴别肺炎患儿病因,PCT、WBC及CRP联合检测在儿童肺炎的鉴别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意义,对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及疗效评价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2):232-234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患儿,对照组采用止咳、祛痰、解痉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7d),第8天评价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天后,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咳痰、气喘)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T淋巴细胞、CD4+水平明显升高,治疗组T淋巴细胞、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治疗组WBC、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治疗和观察期间,对照组出现2例胃肠不良反应,治疗组无不良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中对病原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呼吸系统感染患儿80例,经病原菌培养、血清抗体检测和CRP定量分析.结果 80例患儿中CRP阳性者52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28例(28例中CRP阳性16例).结论 CRP检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特异性也较高,可作为诊断指标,对该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血降钙素原(PCT)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来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8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结果将患儿分成化脓性脑膜炎组与病毒性脑炎组。其中,化脓性脑膜炎组30例,病毒性脑炎组52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接受脑脊液、血PCT、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血常规等检查,比较两组患儿检测结果。结果:病毒性脑炎组患儿白细胞、血PCT、CRP以及血细胞沉降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化脓性脑膜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PCT可作为鉴别诊断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115例,诊断后分为细菌感染组64例、非细菌感染组51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儿童35例为对照组,检测以上儿童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及非细菌感染组患儿WBC及CRP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PCT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患者PCT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细菌感染组患儿PCT、WBC及CRP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PCT阳性率为79.69%,非细菌感染组患儿PCT阳性率为13.73%(P0.05)。结论:PCT可作为儿科感染的治疗效果及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且对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敏CRP,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2例儿科住院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患儿采集静脉血时检测高敏CRP、CRP和血常规。结果:住院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无论WBC是否升高,其高敏CRP多数升高。出院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儿,高敏CRP、CRP增高的比例大于病毒性感染和其它疾病患儿,高敏CRP增高的比例又大于CRP。结论:高敏CRP,CRP联合白细胞有助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初步诊断,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腹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丰顺县中医院确诊为感染性腹泻的患儿120例,经过病理学诊断分为病毒性感染组(n=72)、细菌性感染组(n=48),选择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PCT、IL–6及CRP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细菌性感染组患儿PCT、IL–6及CRP水平均高于病毒性感染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毒性感染组患儿PCT、IL–6及CRP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感染性腹泻的灵敏度为PCT 66.89%,IL–6 79.08%,CRP 61.33%;特异度为PCT 70.89%,IL–6 82.35%,CRP 72.83%。结论:PCT、IL–6及CRP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腹泻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在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诊疗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应用。方法:分别对52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48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和100例健康儿童对照进行血清hs-CRP测定。结果:细菌性感染时,hs-CRP浓度显著增高,与其他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时,hs-CRP浓度增高不明显,同对照组相比,hs-CRP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hs-CRP有助于病原体的鉴别,是诊断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血清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的细菌感染性黄疸新生儿52例(感染组),非感染性黄疸新生儿50例(非感染组)。测定2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感染组治疗3 d后复查CRP,将CRP水平与WBC计数治疗前后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组外周血WBC计数高于非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组治疗前后CRP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RP检测对判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黄疸与非感染性黄疸及指导抗生素治疗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