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在予以相应的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POCD的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予以相应的围术期常规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 d、术后7 d简易精神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及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 d、7 d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采取针对POCD的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无痛病房”护理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06~2011-11创建“无痛病房”期间,在骨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观察组)实施骨科“无痛病房”的护理管理模式,另选取2011-01~2011-05未开展“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前行骨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技能和患者疼痛控制质量评分得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在患者疼痛控制质量和满意度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无痛病房”后,实施了规范的疼痛管理方式,提高了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患者得到了优质无痛的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禁食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为155~182 min,平均为170 min;手术中出血量为85~100 ml,平均为94 ml;术后禁食时间为24~48 h,平均为40 h;术后第1天切口疼痛评分得分为2~4分,平均为3.1分;术后第3天切口疼痛评分为1~2分,平均为1.2分;术后住院时间为6~8 d,平均为7.3 d。结论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切口疼痛小,住院时间短、伤口小而美观等优点,是行脾切除术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十字”缝合法在肠造口还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普通外科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行肠造口还纳手术患者38例,均采用“十字”缝合法重建腹部切口。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为30~85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30 ml(平均20 ml);术后住院时间5~14 d(平均8.6 d)。术后第1、2、3天的疼痛评分中位数分别为3.5分、3.5分、2.5分。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5.26%),切口皮下脂肪液化渗液1例(2.63%),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7.89%(3/38)。术后经1个月随访,无新发伤口并发症病例,患者对伤口恢复效果满意。结论 “十字”缝合法能够降低切口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外剥内扎术联合美辛唑酮栓治疗混合痔Ⅲ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肛肠外科2012-01~2013-03住院的混合痔Ⅲ期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直肠腔置美辛唑酮栓1枚,术后第1天开始换药时将美辛唑酮栓塞入肛内。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疼痛、水肿、坠胀、出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混合痔Ⅲ期应用外剥内扎术联合美辛唑酮栓治疗,解决了术后镇痛、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等问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9-02~2012-02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120例患者中治愈96例(80.0%),显效17例(14.2%),无效7例(5.8%),总有效率为94.2%。结论 围手术期准备充分、手术操作精细恰当合理、坚持术后随访、加强术腔清洁处理等措施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机器人或腹腔镜ISR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机器人ISR组(50例)和腹腔镜ISR组(51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病理资料、术后肛门功能以及2年无病生存率(DFS)。结果 与腹腔镜ISR组相比,机器人ISR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流质饮食时间更短,排便频率、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短期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以及2年DFS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ISR治疗低位直肠癌较腹腔镜ISR创伤更小,自主神经和肛门功能保护得更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近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技巧。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0~320 min,平均256.7 min;术中失血量20~100 mL,平均48.3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脱垂,行再次手术切除;2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系膜局部缺血,行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6~11 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 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1 d施行二期外置肠段切除和肛门成形术,术后3~6 d好转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 d。随访至2024年3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二期术后3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1~5分,平均3.2分,肛门控便功能满意。结论 腹腔镜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有助于实现肿瘤远端的精准切除,能极大降低经肛切除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预防性肠造口,术后肛门功能满意,有望成为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观察便携式腕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装置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04~2018-05该院收治的96例上肢骨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便携式腕关节CPM装置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前外展、屈曲、掌屈、背伸各项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外展、屈曲、掌屈、背伸各项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便携式腕关节CPM装置可促进上肢骨折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总结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病的临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142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体外循环直视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住院死亡12例,病死率为8.45%。出院随访130例,随访时间3~36个月,无死亡患者。结论 提高手术技巧和完善围术期处理,老年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是安全并能达到满意效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