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刘伟  唐真真 《药学研究》2017,36(10):583-584,604
目的 通过对正品檀香与两份易混品进行比较研究,证明易混品与正品有明显区别.方法 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合薄层色谱和挥发油含量测定,对3份样品进行比较鉴定.结果 2种易混品与正品檀香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和挥发油含量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两种易混品与正品檀香有区别,不可代檀香药用.  相似文献   

2.
当归与其掺杂品独活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成川  赵颖飞  宋剑峰 《海峡药学》2009,21(11):103-104
目的寻找当归与其掺杂品独活的鉴别要点。方法通过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进行鉴别。结果在性状、显微方面有区别,在薄层色谱中置紫外光灯(365nm)下的荧光斑点有明显区别(见图1)。结论通过这些方法能有效地鉴别当归与独活,有利于当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万宏 《中国药业》2008,17(6):53-53
目的为巴戟天及其易混品羊角藤、假巴戟、铁箍散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理化鉴别方法。结果总结出了巴戟天及易混品的鉴别特征。结论经过综合鉴别比较,可分清品种,以确保临床用药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4.
吴国美  宣新中 《中国药业》2009,18(14):69-70
目的探讨蕲蛇与其伪充品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外观性状鉴定法与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进行鉴别。结果蕲蛇与其伪充品在外形上有明显的区别,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也明显不同。结论性状鉴定法快捷、简便、不受设备条件限制,适用于经营采购人员就地使用。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适用的药材面广,可供质量检验专业人员使用,是对性状鉴定法的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刘英波  冯华  潘年松  刘亮  周德权 《药学研究》2023,42(10):772-777
目的 进行苗药水蓼及其易混品荭草、丛枝蓼的形态特征、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 将水蓼及其易混品标本与文献记载形态特征比较,并进行药材性状及根、茎、叶及种子的显微鉴别。结果 水蓼及其易混品各药用部位在不同文献中描述的株高、叶片大小、花期、果期差异较大;药材性状及根、茎、叶、种子的显微特征明显。结论 水蓼及其易混品可用形状特征、性状及显微进行鉴别,为临床用药、质量标准制修订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6.
白术饮片及其掺假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双江  吴东阳 《海峡药学》2005,17(4):101-102
目的为正确区别白术及其易混品苍术饮片提供鏊别依据。方法采用性状与显微鏊别及功效的比较方法。结果两者在性状、显微均有明显区别,功效虽有其共同点,仍各有其偏。结论不法商贩的掺假,只有正确区别,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翁青荷 《海峡药学》2006,18(1):107-108
本文对石菖薄与易混品水菖蒲进行性状特征,主要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法鉴别方面比较,为其准确药用提供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鉴别补骨脂与混淆品。方法对补骨脂及其混淆品的生药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补骨脂与其混淆品的生药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有明显差异。结论其混淆品不能混充补骨脂入药,应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冰球子及其混淆品的鉴别要点。方法通过性状、显微、理化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冰球子及其混淆品可以从性状、显微、理化三方面进行区别。结论提高对冰球子及其混淆品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木与其混淆品——苦木木材的鉴别特征,完善药材胆木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方法:在对照研究相关文献与标本的基础上,对胆木与其混淆品进行外观性状和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显微特征研究。结果:发现胆木与其混淆品在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胆木与其混淆品——苦木木材可通过性状和显微特征比较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区分青葙子及其混淆品,以利用药安全.方法从基源、性状、粉末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对青葙子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别.结果青葙子与其混淆品有明显区别.结论青葙子及其混淆品虽外形相似,但只要掌握鉴别要点,则可区分.  相似文献   

12.
介绍威灵仙及其易混品铁丝威灵仙,云南威灵仙的性状,显微特征,有助于临床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6,(1):28-30
目的:建立山豆根与几种易混品的鉴别方法,为山豆根的药物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山豆根与几种易混品进行准确鉴别。结果:山豆根与几种混品(如北豆根、木蓝山豆根、滇豆根)在基源、性状、药理、效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山豆根与几种混品的基源、性状、药理、效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临床配方和药物研究工作过程中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义武 《中国药业》2005,14(2):65-65
目的:区别蛇床子及其混淆品,保证临床正确用药。方法:从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蛇床子及其混淆品进行比较。结果:蛇床子及其混淆品在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均有区别。结论:蛇床子与其混淆品差别明显,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15.
鸡血藤为常用中药材,在日常使用中经常发现大血藤、过岗龙等混淆品。本文从来源、性状、显微等方法加于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北沙参在市场上先后出现的混淆品较多,且在实际应用中较易出现混淆,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为此,对北沙参与其混淆品明党参、田贡蒿、川明参、迷果芹、硬阿魏进行鉴别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层析等方法。结果明党参、田贡蒿、川明参、迷果芹、硬阿魏与药材北沙参在性状、显微、薄层层析等方面有明显差别,可以区分。结论由于它们的功效与北沙参不同,故不能作药材北沙参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桑白皮的混淆品构树和柘树根皮的生药学研究比较,为桑白皮的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并通过对混淆品构树、柘树根皮的显微鉴别性状对比,为二者后续鉴别研究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用生药学常用鉴别方法对构树、柘树根皮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构树、柘树根皮在性状鉴别特征和显微鉴别的茎横切面、粉末特征方面具有专属性。结论对构树、拓树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真实准确,鉴定结果可以作为桑白皮混淆品区分鉴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林君清 《海峡药学》2006,18(6):69-70
阐述在临床常用中药材中发现细辛药材常见的混淆品有杜衡、西南细辛、竹叶细辛、羊角细辛等。简述真品的性状、显微鉴定方法。混淆品种以传统的性状鉴别方法加以区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朋汤义  李立华 《安徽医药》2012,16(8):1193-1194
目的鉴别混淆品山药与正品山药,提高临床用药疗效。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比较伪品山药与正品山药在淀粉、导管及针晶方面的区别;采用理化方法比较其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淀粉、多糖等方面的区别。结果山药正品粉末显微鉴别,淀粉粒类圆形,层纹不明显,大小均匀;山药混淆品淀粉粒长圆形,层纹明显。混淆品中淀粉的含量高于正品,而水提出物和醇提出物、多糖含量的含量均低于正品。结论山药混淆品是偏向于食用的山药,不宜药用。可能是山药西南品种中的褐苞薯蓣。区别山药正品与其混淆品,可以粉末显微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区别蛇床子及其混淆品,保证临床正确用药.方法:从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蛇床子及其混淆品进行比较.结果:蛇床子及其混淆品在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均有区别.结论:蛇床子与其混淆品差别明显,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