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8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儿应用万古霉素后的血药峰浓度和谷浓度,并根据其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68例患儿中,测得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谷浓度最低值为2.15mg/L,最高值为13.65 mg/L,甲均为(6.24±2.05) mg/L,峰浓度最低值为8.96 mg/L,最高值为52.06mg/L,平均为(31.48±11.12) mg/L,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的使用剂量,实时监测其血药浓度,做到个体化给药,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中国新生儿万古霉素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12月31日,纳入新生儿万古霉素TDM文献,统计监测例次、监测依据、监测方法、给药方案、首次采血时间、谷浓度范围、不良反应。结果:纳入14篇文献,1273例新生儿的万古霉素TDM 1968例次。多数文献明确了以指南或专家共识作为监测依据,测定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71.80%),92.38%的TDM采用了说明书的给药方案,73.68%的TDM采用4~5个维持剂量采血;21.24%的TDM谷浓度平均值在10~20 mg/L之间,78.76%的TDM谷浓度平均值<10 mg/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4%。结论:中国新生儿万古霉素TDM数量较少,且60%以上的谷浓度监测结果不在治疗范围内,加强TDM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人体血清及脑脊液样品中万古霉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外标法定量,采用AglientZORBAXSB-C18色谱柱(4.6×250mm,5μm),流动相为30 mM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乙腈(91:9,pH3.2),流速1.1ml/min,检测波长236nm,柱温20℃。结果:万古霉素在5~200μg/mL血清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1),最低定量限为5μg/mL,提取回收率在23.40~47.36%;日内RSD为3.57%、0.97%、0.46%(n=5),日间RSD为4.49%、0.90%、4.10%(n=5);在10~2000μg/mL脑脊液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最低定量限为10μg/mL,提取回收率在48.61~53.20%;日内RSD为3.10%、6.34%、4.06%(n=5),日间RSD为19.47%、0.87%、2.53%(n=5)。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5,(4)
目的:探讨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住院新生儿174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患儿万古霉素血药峰浓度和谷浓度,并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74例患儿中,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最低值为2.04 mg·L-1,最高值为13.49 mg·L-1,平均为(6.01±2.18)mg·L-1,峰浓度最低值为9.04 mg·L-1,最高值为50.47 mg·L-1,平均为(32.17±11.08)mg·L-1;有101例患儿血清谷浓度<5 mg·L-1,治疗总有效率为93.07%,不良反应率为16.83%,45例患儿血清谷浓度在5~10 mg·L-1,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不良反应率为16.83%,28例患儿血清谷浓度>10 mg·L-1,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不良反应率为28.57%,3个不同范围血药浓度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以肝损害和听力损害为主,其中肝损害发生率为9.20%,听力损害发生率为10.34%;随着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趋势性增加(X2=2.032,P=0.154)。结论: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有较高的肝损害和听力损害发生率,临床应用应严格掌握剂量、适应证,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影响ICU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万古霉素浓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48例ICU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万古霉素谷浓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48例患者血清万古霉素谷浓度为(19.26±8.96) mg/L,血药浓度达标率为31.25%;脑脊液万古霉素谷浓度为(4.61±2.97) mg/L,脑脊液浓度达标率为16.67%;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穿透率为(18.84±9.47)%。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万古霉素谷浓度与肌酐和白蛋白水平均呈正向线性关系(P<0.05),而与患者年龄、体重、性别不存在线性关系(P>0.05);脑脊液中万古霉素谷浓度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肌酐、白蛋白以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之间均不存在线性关系(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酐、白蛋白水平和血清万古霉素谷浓度均与脑脊液万古霉素谷浓度呈正向线性关系(P<0.05)。结论 ICU颅内感染患者万古霉素初始药物谷浓度达标率较低,采取万古霉素静脉给药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血肌酐、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万古霉素经验剂量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制定优化的给药方案。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新生儿病房接受万古霉素治疗患儿的资料。收集患儿血浆万古霉素浓度的数据。根据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10 mg/L、10~20 mg/L、>20 mg/L)将患儿分为3组。计算达到目标血药浓度(10~20 mg/L)患儿的百分率和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按照药代动力学模型,确定万古霉素的理想剂量并预测其效果。结果共纳入107例患儿,35例(32.7%)患儿的血药浓度达到了目标水平。本研究推荐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剂量为20~40 mg/d;胎龄≤29周的给药间隔为12 h,胎龄≥30周的给药间隔为8 h,以期将患儿血药浓度的达标率提高至74%。结论万古霉素经验剂量治疗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结果不理想,需要进行优化。本研究推荐的给药方案可以提高血药浓度的达标率,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指南》2017,(7)
目的分析并研究颅内感染患者的脑脊液病原菌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2例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患者脑脊液特征。结果本研究统计得出,病毒性脑膜炎、脑脓肿、病毒性脑炎等患者的脑脊液改变情况较轻,而对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患者进行多次病原学检验,最终显示结果均为阴性;而化脓性脑膜炎经过检验得出,其脑脊液的表现主要是蛋白与白细胞明显升高,而糖与氯化物则明显降低,通过有效的治疗以后,患者迅速好转。关于急性与亚急性发病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其脑脊液的改善情况与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改变存在着一定的相似处,但是二者之间的白细胞个数与蛋白升高情况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其持续治疗的时间都相对比较长,对于治疗所表现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结论从本研中能够得出,不同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的不同时期的脑脊液检查结果对颅脑感染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而对患者颅内感染进行确定的依据主要为病原学检验,但是这种检验阳性率较低,所以临床上需注意不要过于依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其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2013年在新生儿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39例,对其疾病分布、病原学检查、PCT检测、药物敏感试验、用药天数、药物疗效、合并用药、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例患儿中临床第一诊断为新生儿肺炎者比例最高,为29例(74.36%);病原学送检率100%,阳性检出率69.2%;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的占77.78%;PCT送检率97.44%;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范围在15~20 μg·ml-1的为19.05%;平均用药时间(12.4±4.9)d;联合应用2种抗菌药物的比例为84.62%;抽样患儿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有效率为89.7%。结论:新生儿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由革兰阳性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疗效确切,但应进行血药浓度(谷浓度)监测,使其血药浓度维持在安全有效范围内,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新生儿在不同指南推荐目标谷浓度下万古霉素谷浓度分布情况及达标率,探讨提高达标率的可能性,为临床 调整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1 月至 2021 年 3 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接受万古霉素治 疗的 128 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评估不同给药方案及给药间隔的万古霉素谷浓度达标率。 结果:128 例患儿中,万古霉素目标谷 浓度为 5~15 mg / L 时达标率 56. 25%(72 例),目标谷浓度为 10~20 mg / L 时达标率 50. 78%(65 例)。 早产儿和足月儿万古霉素 谷浓度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按药品说明书推荐方案给药和其他给药方案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万古霉素目标谷浓度为 5 ~ 15 mg / L 时,给药间隔 12 小时组达标率(68. 18%)高于给药间隔 8 小时组(43. 55%)。 结论:基于新指南推荐的新生儿万古霉素目标谷浓度为 5~15 mg / L,既往新生儿经验给药方案可能需重新调整以提高目标谷浓 度达标率。 相似文献
12.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脑脊液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例结脑患者脑脊液中左氧氟沙星峰浓度时间(tmax)左右3个时间点(2、4、6 h)的浓度。结果结脑患者脑脊液tmax左右3个时间点的平均左氧氟沙星浓度分别是(0.94±0.39)(2 h)、(2.36±0.42)(4 h)、(2.14±0.32)(6 h)μg·mL-1,所有测定值均高于最小抑菌浓度(MIC,0.5μg·mL-1)。每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tmax左右3个时间点的最大浓度均高于最小杀菌浓度(MBC,1.0μg·mL-1)。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400 mg,1次·d-1,脑脊液中浓度能达到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人脑脊液,血清髓鞘碱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髓鞘碱蛋白(MBP)是特异地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髓鞘上的一种碱性蛋白质。以牛脑MBP为抗原,制备了兔抗血清,以^125I经氯胺-T法标记MBP,建立了灵敏度达2.0μg/L的检测方法。初步应用于神经外科,发现血清和脑脊液中MBP的变化与这些疾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有密切关系。血清和脑脊液中MBP的检测有可能成为反映中枢神经组织损伤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药代动力学(PK)原理制定新生儿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并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对方案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万古霉素的药敏数据及2018年11月-2021年12月新生儿的万古霉素治疗数据。通过已有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及蒙特卡洛模拟制定万古霉素日剂量推荐表,并参照推荐表比较是否符合推荐剂量组间谷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共收集177例患儿数据,制定万古霉素的推荐日剂量为25~225 mg,与不符合推荐剂量组相比符合推荐剂量组显示出更高的谷浓度(P<0.05)和更高的临床有效率(P<0.05),但两组患儿谷浓度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亚组新生儿万古霉素推荐日剂量差异较大。基于PPK原理制定的给药方案与谷浓度达标率无显著相关,但显示出更高的谷浓度和临床有效率,该方案可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Jrn Hendel 《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1975,37(1):17-22
Abstract: Thirteen patients were given 10 mg diazepam intramuscularly 12 hrs and 1 hr before spinal puncture. Plasma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concentrations of diazepam and the main metabolite N-desmethyldiazepam were determin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plasma and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Five patients treated with diazepam over several month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N-desmethyldiazepam ratio (cerebrospinal fluid/plasma) than eight patients not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diazepam. This indicates a cumulation of this psychoactive metabolite in the brain of man during long term treatment with diazepa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及脑脊液培养阴性的小儿化脓性脑膜炎121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血及脑脊液培养阴性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2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采用万古霉素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头孢曲松联合青霉素常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儿脑脊液的恢复、住院天数、费用及预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7 d、14 d后复查脑脊液WBC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2.96、-3.72,P均<0.01)。两组患儿治疗7 d、14 d后复查脑脊液葡萄糖、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15.16±0.47)d,短于对照组的(18.51±1.04)d(t=-2.95,P<0.01);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P>0.05)。观察组治愈60例(88.2%),对照组治愈38例(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脑室膜炎、脑积水及肝肾功能、心肌酶异常并发症,对照组出现4例出现胆囊病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联合头孢他啶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中疗效显著,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强有力的抗生素可有效迅速改善脑脊液白细胞总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万古霉素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HypersilC,s柱(250mm×4.6mill,10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一磷酸二氢钾缓冲液(10:90),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36nm,以10%硫酸锌(ZnSO4)为沉淀血清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测定。结果万古霉素的低、中、高(1.50,30.82,150.45mg/L)3种质量浓度的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9.33%,98.94%和99.70%,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n=5);分析方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5mg/L;线性范围为2.o~150mg/L,回归方程为C=0.06108A+0.0003845,r=0.9999。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适用于血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相关用药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万古霉素谷浓度监测202次,平均血药谷浓度(14.36±8.12)mg/L,浓度小于10 mg/L的有68例次(33.66%),在10~20 mg/L的有100例次(49.51%),大于20 mg/L的有34例次(16.83%);肾功能正常与异常组间,血药谷浓度有显著性差异;用药前后,各项肾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万古霉素个体差异大,需加强血药浓度监测;针对肾功能异常患者,临床医生和药师需审慎评估给药剂量;临床医生应根据血药浓度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实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