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亚低温治疗方法成功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已被诸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病例所证明[1],使用亚低温治疗具有降低代谢率,起到脑保护作用。但同时降低了机体免疫力,增…  相似文献   

2.
低温疗法是一种以物理方法将患者的体温降到预期水平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处于一种可控制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1]。亚低温治疗主要用于心肺复苏后患者、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损伤手术…  相似文献   

3.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再配舍物理降温(冰帽、冰毯),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斯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人工冬眠疗法,是用冬眠药物及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机体处于低温状态以降低机体组织细胞的代谢,特别是脑细胞代谢,减少能量消耗,从而达到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保护脑细胞、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功能的目的。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高热及呼吸功能不全、休克等多种因素造成脑组织缺氧,导致脑损害。早期采用亚低温治疗以降低脑组织氧耗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它是使用冬眠合剂和亚低低温治疗仪进行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机体处于冬眠和低温状态(33-35℃)及术后中枢性高热控制体温(36-37℃);大量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证明[1]33-35℃的亚低温能显著减轻脑水肿,有效控制颅内压,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改善脑缺氧状态,有利于受伤脑细胞的恢复,减少继发性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了愈后情况。  相似文献   

6.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它是使用冬眠合剂和亚低低温治疗仅进行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机体处于冬眠和低(33-35℃)及术后中枢性高热控制体温(36-37℃);大量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证明[J]33-35℃的亚低温能显著减轻脑水肿,有效控制颅内压.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改善脑缺氧状态,有利于受伤脑细胞的恢复,减少继发性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丰,改善了愈后情况.  相似文献   

7.
患者在手术前整个机体对手术环境、设备都处于恐惧状态,使患者机体生理潜能承受巨大负担,各种心理干扰接踵而来,迫切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患者在手术前整个机体对手术环境、设各都处于恐惧状态,使患者机体生理潜能承受巨大负担,各种心理干扰接踵而来,迫切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疾病的治疗和恢复过程中,患者机体所处的最佳状态则是睡眠状态,睡眠如发生异常或长期保证不了夜间应有的睡眠,中枢神经系统和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则得不到足够的休息而处于低能状态,从而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不利于机体的恢复。 我们对收治的300名老年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入院后有夜间睡眠障碍或长期保证不了夜间应有睡眠的患者共有254人,占83%。后来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后,夜间睡眠异常的患者仅占24人,通过观察发现有以下几种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固本祛瘀Ⅰ号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研究观察了癌症患者的气虚血瘀证及固本祛瘀Ⅰ号配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充变学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虚血瘀证普遍存在于癌症患者中,且化疗使气虚血瘀证出现率增高;气虚血瘀证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益气活血法配合化疗不仅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化疗完成率,而且能够改变血液高凝状态,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血液高凝状态与肿瘤的复发转移有关,故认为本方将有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阐述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和穴位特性对针刺补泻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结合针刺补泻的研究进展,分别以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结果以补泻手法为切入点发现,补法可促进机体亢进,泻法则可抑制机体亢进,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之间可形成明确的正相关性;机体状态对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机体状态处于低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亢奋,而机体处于状态亢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低下,补泻效应的产生在一定情况下依赖于机体状态的自我调衡;穴位特性对靶器官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穴位自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穴位对靶器官的效应方向,同时穴位对靶器官的特定调控作用是其效应表达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针刺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三方面皆有关系,针灸时需把握患者机体状态,辨明病证虚实,熟悉腧穴特性,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才能将补泻效应发挥更佳。  相似文献   

12.
肥胖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的产生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脂肪组织及脂肪细胞的特征等有关。本文通过对星状神经节埋线干预来进行减肥,经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星状神经节对肥胖症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下丘脑的调节,通过干预下丘脑的内分泌系统,调节相应的应激激素的分泌,抑制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的的交感神经系统,对机体胰岛素抵抗状态的调节、调整脂肪、胰岛的作用轴链,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以实现对肥胖患者的双重调节效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觉醒与睡眠是人和高等动物维持生命必须的生理现象。机体在觉醒状态下进行工作、生活、学习;通过睡眠可使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睡眠功能障碍,常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失常。  相似文献   

14.
亚低温治疗热射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射病是在高温的作用下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重症热射病患者由于体内有大量热量积蓄,体温升高对机体有广泛的损伤,高热持续时间愈长,对脑、肝、肾、心等器官的损伤愈重,脱险后后遗症的机率也愈大。我们2001年7月。2006年8月将亚低温治疗仪应用于重症热射病的治疗,使患者得到及时康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老年机体处于日益衰退状态。肺卫不固。虚邪贼风。乘机而入。故易于反复外感。且徽邪即感。引发高热。甚则致命.此时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退热为当务之急。用药颇为棘手.西药解热镇痛、激素、冬眠类药物可带来大汗虚脱,胃肠出血、二重感染、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等诸多剐作用。难以大胆使用.中药煎剂又因煎煮费时。味苦难以接受.醒脑静注射液由麝香、栀子、冰片、郁金等组成。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开窍镇痉之效。能透热转气。使热毒从营外出.且为水溶性注射液。静脉用药能快速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退热疗效迅速、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知识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具有独特的优势,运用中医学理论,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干预,重视机体的整体观念和阴阳平衡,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使之回归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7.
论述《内经》的睡梦观。《内经》认为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节律的生理功能,与机体的阴阳营卫气血的盛衰和运行肾密相关;梦是心神处于睡眠状态下的“魂魄飞扬”,是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梦境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了解机体阴阳脏腑营卫气血的盛衰、邪犯部位以及精神情志的状态。对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391-1392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状态中医证候的分析,探寻其病机变化及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对本中心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开始及第24、48、72 h各时间点进行中医证候观察分析。结果:患者证候变化表现为经亚低温治疗后,风、火、阴虚三证进行性减少,而痰、瘀、气虚证显著增多。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处于亚低温治疗特殊状态时,患者处于类似于中风中脏腑之寒、瘀、闭证状态,患者痰、瘀、气虚证为主要证候,风、火、阴虚三证被亚低温状态所抑制而极少见。  相似文献   

19.
亚低温冬眠治疗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并成为治疗脑出血和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出现严重颅内高压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26例颅脑损伤患者在亚低温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胃肠外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患者常由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感染等原因使机体代谢处于高分解状态,加之呼吸肌耗能增加,导致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会影响呼吸肌功能和免疫功能,使患者难于脱离呼吸机,产生恶性循环。在机械通气治疗早期,胃肠道会出现应激反应,发生消化道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故此时不宜行肠内营养。2002年8月-2003年8月,我科对36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